查看: 3492|回复: 21

[原创短篇] 挚友

简洁模式
178
发表于 2014-1-30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挚友
作者:故人


一、
D君是我的挚友。
所谓的挚友,也就是通常人们会用“基友”“死党”“哥们”去描述的那个人。之所以这里不用上述词汇,是想强调一种严肃的气氛:D君不仅仅是我的基友、死党、哥们,他是我的挚友。我们不是因为初中一起去网吧、高中一起打篮球、大学一起翘课才顺便成为好友,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泡在一起。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深刻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而建立的。因此,虽然自从读大学以来,我们每年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彼此都不曾怀疑过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简而言之,就是这样的一位挚友,也是我唯一的一位挚友。
由于就读的大学相隔上千公里,我们通常只在寒暑假会面。上一次见到D君,是在去年年末。当时我即将陪伴家人外出旅行,D君不得不连续放教练的鸽子,赶在我离开前与我会面。听说教练因此大为光火,幸而最后D君还是拿到了车本。
一般而言,两个男生之间的会面究竟是什么情形,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大概是因为,两个男生的会面,本来就不是一般会发生的情况吧。在我二十余年的人生中,一个人以上的外出也仅限于集体活动。说到底,两个取向正常的男生是不会需要单独会面的。那么,我和D君会面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呢?实际上,我们只是聊天而已。找一家看上去不太糟的店,随便点一些什么,聊天。聊天的内容包括最近读过的书,认识的人,听说的故事,等等。最后天黑了,我们便分手告别。
这样单调的一项活动,究竟对我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也是最近才体会到的。这半年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样那样的事情使我始终无法抽出时间回家一趟,也就没能与D君会面。当时间渐渐推移,我明显地察觉到自身的情绪变得不稳定,甚至时常有失去控制的预兆。我把这个现象归结于没能与D君会面所造成的结果。实际上,我们之间的会面必然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因为单纯的聊天完全可以由网络通讯所代替,而我们几乎从来不藉由网络进行交流。也就是说,“会面”这个行为本身,一定是有其价值的。
虽然情绪波动变得杂乱,所幸的是我对处理这种现象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因此也就顺利地毕了业,并与昨天夜晚回到了这个无比熟悉的城市。
当然,也就是D君居住的城市。

二、
虽然惦记着与D君的会面,但最终还是输给了作息习惯。当我挣扎着从被子里爬出来时,已经是十一点零七分。
“我睡过了!”我一边刷牙一边操起手机给D君发去简讯。
“没事。我也还在床上。”
即便收到这条令人不禁想发出“不愧是我的挚友啊”的感慨的回信,我仍然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收拾到了能够出门的程度,并在二十分钟后见到了D君。
“早。”
看到D君浓重的黑眼圈,我感到这半年来积攒的压力顿时松动。
“早。”我回答道。
“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坏消息。”D君面无表情地说。
“那就先听坏消息吧。”
“今晚要下暴雨。”虽然不知道他怎么区分我想听的坏消息是哪一个坏消息,不过此刻就算反驳说“我想听的不是这一个”也没有意义。
“好吧。所以另一个坏消息是,你明天就要走?”
“正解。”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D君与我同期毕业,目前已经考上了某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按照惯例,D君的专业是没有暑假可言的。因此,即便还没有开学,D君却必须前往导师处报到,然后开始从事被称为“搬砖”的工作。虽然同为毕业生,像我这种至今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跟优秀的D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虽然知道D君动身就在近期,具体时间却一直不得而闻。然而,如果不是D君明天就要离开的话,今晚会下暴雨是不能成为“坏消息”的。下暴雨会导致我们今天会面的时间被缩短,而这一点如果能达到被称为“坏消息”的程度,很大几率上意味着“今天的会面是近期最后一次会面”。
虽然有上述这样的推理过程,但也可以认为,当时我只是坦率地说出了心里最担忧的事情而已。
总之,无论私底下经过了怎样的思考,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总能这样搭上话。我想,这大概就是通常被称为“挚友之间的默契”的东西。
“会越来越少的吧,见面的机会。”
“嗯。”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一觉醒来发现还在读高中,这些年的事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是幻觉,那多好啊。”
听到这句话,D君有点惊讶地望了我一眼。这是当然的了。“一觉醒来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种话,也只有loser才会说得出口吧。无论我多么没用,至少也是优秀的D君引以为挚友的人,不该在挚友的面前这样自暴自弃的。
不知道D君是不是考虑到了我的心情,他在一闪而逝的惊讶之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说起‘一切都是幻觉’,这种事我小时候似乎真的经历过。”

三、
“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变回了三年级。从我小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工厂,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工厂的门卫对我说了一句类似于‘当上少先队员啦’之类的话。我就很惊奇,咦,我早就是少先队员了啊,我三年级就入了少先队了。然后回到家问我妈,发现我真的是在读三年级。我妈还以为我傻了。”D君舀了一勺刚买的冰淇淋。
“回到三年级”这件事,其实D君以前就向我提过,但当时只是以一种“我上小学时就像做梦一样”的语气说出的,所以我便把它当做单纯的修辞手法去理解了。这次D君再度说起,终于引起了我应有的兴趣。想到这么多年来D君一直为这件事所困扰,作为挚友我便不能置之不理。绝对不是因为“原来优秀的D君也有这种黑历史啊”的想法才感兴趣的,绝对不是。
“有没有可能是在做梦?”我提出了最直观的猜测:“当时你确实是三年级,刚刚入了少先队。有天做了个梦,梦见了放学路上发生过的事。然而,人做梦的时候会捏造一些不存在的记忆。那个梦里的设定是你已经读五年级了,所以你在梦里感到很奇怪,像穿越了一样。由于印象太深刻,醒来之后一时都弄不清自己到底读几年级了。又因为问了妈妈,加深了错误的印象。久而久之,记忆变得模糊,也就分不清到底是做了个梦,还是确有其事了。”
“真的有这么厉害的梦么?”D君淡淡的语气一点也不像在讨论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当然了,”我以很自信的方式点着头,“我刚高考完那会儿好几次梦见自己还没高考,醒过来的时候心里就各种烦。你知道的,我高考前一想到要高考就烦。醒来那会儿的感觉就是那种‘还有高考没考啊- -#’的感觉,可见我是真的相信自己还没考的。要想好一会儿才能搞清楚,其实我已经考过了。”
“嗯……大概就是这样吧。其实我也一直觉得,做梦是最可能的解释。”D君继续冷静地吃着冰淇淋。
看到D君这副淡定的样子,我就知道“回到三年级”这件事绝对只是个引子。也就是说,真正困扰他的事情其实还没有说出来。
果然,吃完冰淇淋之后,D君又开口了。
“其实我搞不懂的不是这件事。”
“嗯?”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认识一个女同学,头发很长很长。她总是扎两个麻花辫,扎起来都能到腰际。当时我们关系很好。有一天,我好像对她说了很过分的话,她转身就走了,我还记得很清楚她当时的背影。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过了很久吧,有一次我见到我妈一个同事,发现她们长得好像,我才想起来这个同学。我就问我妈,她同事的女儿当年是不是和我在一个小学,谁知道那个同事没有女儿。然后高潮来了——你妹别笑——我又问我妈,当年我们班是不是有一个头发很长,扎两个麻花辫的女生。结果我妈说,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同学。”
“等等,”我忍不住打断D君,“难道你妈应该认识你们班所有同学吗?”
“基本上吧,”D君耸了耸肩,“我妈可八卦了,一开家长会她就会去认识各种家长,也就顺便认识了班上的同学。那时候,跟我有点关系的同学及其家长她全都认识。到后来毕业了,她有时还会提起‘你们小学班上的XXX’之类的话题。我都不记得她说的人是谁了,她比我记得还清楚。”
“那也有可能碰巧忘了一两个嘛。”
“可是,当时我和那个女生关系确实非常好,我妈怎么会不知道呢?况且那个女生的特征太明显了,就是超长的辫子嘛。我还记得那个女生的名字呢——现在一时想不起来——是姓孙的。我妈却说,我们小学班上根本没有叫那个名字的,也没有扎两个长长的麻花辫的女生。”
“还真是信任你妈啊……”我忍不住吐槽道。
D君闻言露出“想不到你居然会这样看我”的表情,道:“如果只是我妈,我也不会放在心上了。关键是,后来我问我们班上的同学,人家居然也说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妹子。而且跟你说着说着我又想起来了一个细节,她消失的那阵子班上没有空出来座位。没有人说‘啊咧今天我同桌没来’,老师也没有问起‘那里空着的坐位是谁没来’之类的话。”
“话说,有没有可能是你隔壁班的啊?”我忽然灵光闪现。
“我们小学一个年级就一个班。”
“诶——?”
不知不觉中,D君的脸上已渐渐浮现起了困惑的神色。
“我对她的记忆那么深刻那么具体,真的是幻觉么?怎么可能是幻觉呢?还是说,我认识了根本不存在的人?”

四、
“那就不是幻觉了,”我觉得肚子有点饿,便招来了服务员,“那叫妄想。”
“妄想倒是很有可能,”D君指着菜单道,“这个,这个,和这个。谢谢。”
看分量似乎是把我的那份也点了。
“说到底,我小学的时候本来就是个不太正常的孩子吧。”D君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他所说的“不太正常”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心理上非常孤僻,同时也很阴暗,妄想出一两个不存在的人绝对不奇怪。这里就没有必要展开描述究竟是怎样一个孤僻而阴暗的孩子了。总之,假如有人碰巧了解到当年的D君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的话,他会为现在优秀的D君感到惊奇。然而,假如这个人碰巧又知道现在的D君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人的话,他却不会感到惊奇了。其结果就是,一般人和我都不会为D君的成长历程感到惊奇。但即便如此——
“说是妄想,其实也不太合理。”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必要妄想这样一个女生的存在。”
会把“妄想”这种东西如此严肃地拿来讨论的,大约也只有我和D君了。
“你是说,妄想一般是为了满足妄想者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而妄想这个女生的存在却没有任何作用?”
“正是如此,”我点了点头,“首先,虽然当年你是个变态,但隐藏得太深,朋友还是有不少的。况且,如果只是为了YY一个朋友,没有必要塑造成妹子。其次,如果是为了满足接触异性的愿望,你们之间应该发生过一些更接近恋爱的事情——有过吗?”
D君摇了摇头:“完全没有。”
“然后是第三种可能:你虽然有朋友,但其实心里还是很孤独的,因为没有人真正懂你。那么,这个妹子很懂你么?”
D君再次摇头:“完全没有。”
“所以,这个妹子没用。”我下结论道。
似乎是对我粗暴的总结方式有些不满,D君笑了笑。
“对了!”我忽然想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还没有问。
“你认识这个妹子,是几年级的时候?”
“诶……”D君不自觉地挠了挠左边脸颊上的痘痘,“好像记不起来了。”
又认真地回忆了半分钟,才把目光收回到我身上,像放弃了似的说道:“我想起来她的时候,貌似是初一。至于真正和她认识的时间,确实记不起来了。搞不好,这妹子真的是我自己捏造出来吧?”
“恰恰相反。”我答道。
就在这时,服务员端上了煲仔饭。

五、
“一般人在回忆比较久远的事件时,会设立一些参考点,以它们为基准来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些参考点通常是一些影响大的公众事件,例如香港回归啊,伊拉克战争啊。也有可能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节点,比如大学毕业啊,结婚啊。拿回忆中的事件与这些参考点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地方,就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大致年份了。”按照我的水平,这种话是不可能即兴说出来的。不过经过吃饭的时间默默准备,好歹还是凑出了一点高谈阔论的样子。
“是这样没错,”优秀的D君自然没有察觉我的小心思,很认真地接了话,“所以说,我和那个妹子认识的时间没有办法与任何参考点发生关联,也就是不能放进现实的时间轴里。这就证明,我们的交往并不是在现实的世界里。所以,她是我捏造的。不对么?”
“话是这样说,但真正捏造出来的东西,其实反而不是这样的。”
“嗯?”
“即便是自己的妄想,假如印象很深刻,也应该能够与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关联起来。因为说到底,至少‘妄想’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就比如说你之前做的那个穿越的梦,由于印象很深刻,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参考点。这个困扰你的妹子也是一样,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捏造的,如果与某个时间参考点重合的话就一定能关联起来。也就是说,找不到能够关联的参考点的原因只有一个:跨度太短,没有与任何参考点重合。”
我知道,上述论证过程大半都是废话。实际上,直到最后结论的前一秒,都和D君原本的想法大体一致,甚至把结论直接换成“所以妹子是你妄想的”也可以说得通。不过,如果不经过这样一段论证,我就没有办法说出那个结论。唯一的问题就是,结论来得可能有点太突然。
果然,D君呆了半秒钟。
“也就是说,我认识那个妹子的时间其实很短,所以才想不起是什么时候?”
“没错。”
“确实说得通,”D君皱了皱眉,犀利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但你只是自己提了一个问题,然后自问自答了,实际上并没有去解释前面那些疑点啊。为什么我妈和班上的同学都说没有这个人,座位也没有空出来?”
“一步一步来嘛。服务员,饮料续杯!”
“啊,还有我的也是。”

六、
“刚才说到,你和双麻花妹子认识的时间很短。我认为,这是破解‘妹子到底是否存在之谜’的关键。”说着,我用勺子将新续的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一颗一颗挑出来。
“真不嫌麻烦。”D君评价道。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你妈不认识那个妹子。前面你说到,你妈是通过家长会先认识了家长,然后再认识了他们的子女。这是很自然的,家长不会去主动认识一个小学生,除非是总听自己的孩子提起。然而,作为一个男生,你不会常常对你妈提起一个妹子。更何况你小时候……呵呵。总之,你妈认识那个麻花妹子的唯一途径是认识她的父母。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那个妹子的父母不参加家长会。”
见D君对我的“呵呵”无动于衷,我便继续说了下去。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同学不认识那个妹子。你注意到大家都不记得她的时候,也就是你询问小学同班同学的时候,是初中一年级。这里我先举个自己的例子吧:有一次人人网上有个妹子加我,说是我小学同桌,我死活都记不起来。后来我查了小学毕业册,发现她真的是我同桌。我的意思是,即便是同桌,也可能毫无印象。实际上,假如你让我回忆小学同学的名字或长相,三四个常常一起玩的我能很清楚地回想起来,其余的都是一片空白。当然了,在小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曾经同班的同学的名字应该不会毫无印象,可她在你小学毕业前就‘消失’了。换句话说,过了这么久还记得她的,应该只有常和她玩的人。因此,关于没有人记得她这一点,我得出的结论是,她很孤僻,在班上没有除你以外的朋友。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她消失的时候班上似乎没有人缺席。关于这一点,实际上你真正注意到了的是两个现象:没有人的同桌没来,没有老师提到有人缺席。先说第一个现象:如果这个妹子是谁的同桌,她一旦离开班级,就必然空出一个位置。让别的同学补齐这个位置,又势必空出别的位置。然而,实际却没有人的同桌被空出来。可见,这个妹子本来就不是任何人的同桌,她坐一个单独的位置。至于第二个现象,其实也很容易解释:这个妹子从那天起就不去贵校上课了,所以她的位置就被撤除了。老师就算注意到了曾经多出来的一个位置被撤除,也会自动理解为‘大概是不来上学了吧’,而不会问大家‘XXX为什么翘课’了。也就是说,针对第三个问题,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妹子是一个转校生,并且很快又转走了。
“基本的结论就是以上几点,有什么问题吗?”
“唔……”D君沉吟了一会儿,“确实没什么问题。不过,总觉得你只是为了解答我提出的三个疑问而刻意编造了一些设定而已,有种微妙的被骗了的感觉。”
此时,我不得不再次对D君的敏锐表示赞叹。当然,我不能说出来。
“只要你觉得没有逻辑漏洞就行了。因为这一段其实还只是论证过程,并不是最终解答。”
“那最终解答呢?”
我咽了一口口水。
既然已经忽悠到这里了,也就没有退路了。
“把上述三个结论拼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终解答。这个妹子的父母所从事的工作经常需要发生地理上的变动,当他们搬到本市的时候妹子转到了你所在的班上。由于是中途进来的插班生,班上由恰好没有空位,就单独安排了一个多出来的座位。频繁的转学使她无法与同学建立长期友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而你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主动成为了她的朋友。同样是因为转学频繁,她的父母判断不需要参加家长会,没有必要与老师或其他家长建立联系,导致你的母亲对她和她的家长一无所知。值得一提的是,你对她说出‘很过分的话’,也是因为她的孤僻性格。如果只是‘普通’的同学,你是不可能对人家说出‘过分的话’的。或许是由于你们性格存在相似之处,又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所致,总之她触及到了你想保护起来的部分,所以才导致了你的失态。最后,因为工作再次发生变动,她跟着父母搬迁到了另外的地方。老师们都知道她的情况,没有人感到奇怪。最最后,她被所有人遗忘了。最后的最后,你想起了她。”

七、
第二天,D君乘上了将他带离我身边的列车。
昨天傍晚,暴雨如期而至。虽然我们早早分别,但我最终还是不幸被堵在了半路上。今天中午起床时,已经是鼻涕不止了。
我揉着发昏的脑袋走出卧室,环顾空荡荡的屋子,从大学寄回来的一大堆行李仍然横七竖八地堆在客厅里。前天晚上回到这里时心里惦记着的只有与D君的会面,当然顾不上这些。如今D君走了,我也就没什么好着急的了。随便干点什么都好,譬如把行李收拾收拾。
费力地剪断打包带,拆开缝在拉链上的棉线,打开箱子,露出了一摞书。
大学四年中,我没有读过任何真正可以称为“书”的东西。教材自然是不能算在内了,其余的就是各类三流小说。大部分是在网上读的,有些确实也买了实体书,但最后都送人或者卖掉了,不可能寄回家来。
唯一寄回家的一套书,是偶然在学校的BBS上看到有人转让的一套旧书。这套书我听D君提过,他一直很想要。所以我就买下来了,然后寄了回来。
谁知道,最后竟然是“想要早点见到D君”的意志,让我没能把书送给D君。
我叹了口气,用力抚平在运输途中弄皱的封套,将书放在了餐桌上。
夜晚,母亲回到家,看到餐桌上的书很是惊讶,闯进我房里来问我:“这书是你的?”
我愣了愣,道:“是、是啊。”
“你什么时候也读这些书了?”
“嗯……咦?不是的,我是想送给D君的。”
“D君?大学同学?”
“高中同学啊。”
母亲皱了皱眉头,疑惑地盯着我。
“你们班上哪有叫这个名字的?还有,脸上痘痘出血了。”
说着,她递给我一张面巾纸。

(全文完)
1人评分
+23 英镑 +10 原创度 +2
7
| 发表于 2014-1-30 11: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神结尾!虽然不理解痘痘的含义。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4-1-30 12: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有人可以脑补出一个世界-v-
同问痘痘含义。
| 发表于 2014-1-30 1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局没有看懂…是说那个D君也是个插班生?求不明觉历楼!
178
|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诸君,ctrl+F痘痘试试.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4-1-30 18: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ノ给小鱼酱赞一个!好棒的样子~
于是弱弱的问一句,这是精分么。。。
| 发表于 2014-1-30 19: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诶?!!变回大学生了!!!
| 发表于 2014-2-2 2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神结尾。。。。。佩服
| 发表于 2014-2-2 23: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橙子探 于 2014-3-3 21:32 编辑

坑爹的开头,配上神结尾···(我还以为讲基友的性取向问题额!~)
| 发表于 2014-2-5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贸然插入大神们的谈话 那个我莫非人格分裂 裂得够可以的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