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0-9 23:19:30
小卢细评《燃烧的法庭》

这篇评论涉及谜底,未读此书者请谨慎选择是否往下阅读。
以下所说的一切皆为小卢个人见解,若有任何意见请提出,谢谢~!

之前小卢我写过关于自己是如何评论推理小说的文章,因此我会在这篇评论中严格遵守那篇文章中的顺序进行评论。
至于为何这次的标题不是像往常的“小卢小评《XXX》”而是“小卢细评《XXX》”,您阅读下去便知道。


整篇小说的推理是非常精彩的。在密室题材的推理小说中来说,《燃烧的法庭》里的推理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因为是密室题材的缘故,而且是一部经典之作,所以小说中关于密室形成的各种可能性需要非常详细地指出。因此,这篇小说在逻辑上是很严谨的,这是无可挑剔的。
如果这篇小说的密室破解单单是破案人凭借自己主观的臆断说出,那么小卢我将不会认同这篇小说。然而,《燃烧的法庭》对密室的破解是建设在毫无漏洞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

我在这里将破案的思路总结一下。
疑点为:房间里的某盏用来照镜子的灯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灯光让主人照镜子。
推理:因此主人要照镜子就必须移动家具——移动家具后镜子放到了灯光足够的地方——亨德森太太见到的地方正是镜子被移动后放置的地方——镜子只具备反射作用——因此亨德森太太所见的正是镜子反射之物——镜子反射之物正是正在从正门离开房间的人——当时从正门离开房间的人只能是护士(我在这里忽略了关于门锁的推理)——因此凶手是护士。

《燃烧的法庭》密室的破解立足于物证与严谨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当灯光与镜子之间的矛盾被破解时,亨德森太太“故意”制造的“密室”也被破解了。所以,从情理上说,这个密室是能令小卢信服的。

第二个密室——地穴之谜。
这个密室的破解相比上一个来说稍显得弱。小卢这里的“弱”指的是逻辑推理上的较弱。
棺材密室的作案者是由严谨的逻辑推理破解。
小卢我就不在这里叙述推理大概了。我之所以说它稍显得弱,主要还是因为作案人实在太容易推理出来了。
从马克是最后一个出来这一点,加上第二次打开地穴时马克有独处时间这一点,大概就可知道他是用了什么手法设置密室了。
虽然这个密室的诡计较为常见,但卡尔并不像大多作者那样只是空谈一通作案手法后便结束。而且,这个诡计发生时的背景——地穴里的棺材,也同样非常吸引人。所以,小卢对第二个密室还是挺满意的。

这两个密室是不同性质的。
第一个密室并不是作案人刻意制造,而是因为发现者的错觉造成,作案人并没有制造密室的目的。
第二个密室则是作案人刻意制造,也因发现者的疏忽而达到凶手的目的。

因此,第一个密室之谜便能全部凭借逻辑推理得出真相,然而第二个密室则是在由逻辑推理得出凶手后进行代入揭破密室诡计。

从推理的精彩程度上来讲,是不可与小卢崇拜的埃勒里•奎因相比。但在密室题材里,这部作品毫无疑问是极精彩的大作。
为啥我说卡尔的《燃烧的法庭》无法与奎因相比呢?请看下文。
奎因的作品中的逻辑推理大多是一环扣一环,在一个三段论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多个三段论。也就是说,奎因总能由一个线索推出的真相引导出许多个无可挑剔的结论。在这一点上,《燃烧的法庭》并没有做到。因此,它的逻辑虽然严密,却不能算得精彩。

接下来小卢说一下对于密室的大体设计的看法。
《燃烧的法庭》里的两个密室浅而易懂,然而却能在谜底揭发之前大大勾住读者的猎奇心!
两个密室的共同之处便是皆是心理密室。卡尔除了将“密室”这两个字发挥到最大极限,同时也将“心理”二字写得淋漓尽致。
两个密室,毫无复杂度可言,却有一种莫名的魔力引诱读者一口气读完!这确实伟大!
毫无疑问,密室题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夸张。然而卡尔的夸张手法与岛田庄司的有着天壤之别。
岛田庄司的夸张大多是让小说里的人物将某种常见的物体“转化”成根本不可能存在于世上的事物,这种夸张大多带有科幻色彩,但读者在阅读之前便明白:最终的解释一定并不像描述时如此夸张,而且描述的事物大多与真相并不属于同一类。
但卡尔的夸张却带有神秘、恐怖色彩,他将悬念渲染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卡尔的作品会让人相信:这种“不可能”也许真的发生过!也许真的运用某种手法将这类事物展现出来!
所以,《燃烧的法庭》里的密室无论从悬念感方面还是从手法、必要性、合理性、逻辑性、可行性、复杂程度来讲,都是非常优秀的!

《燃烧的法庭》里设置了不少红鲱鱼。这些红鲱鱼的设置非常能体现卡尔渲染气氛的功力。
毫无疑问,读者们一定会被这些红鲱鱼吸引住,起码也曾受过它们的影响。但你也许没有想到红鲱鱼的真相竟是如此简单吧!不过,小卢我虽然被红鲱鱼耍了,但并不影响整部作品的优秀程度。

动机方面就不说了,因为没啥可评论的。(起码看得出这不是随随便便设置的动机= =)


以上便是小卢我对于整部小说前四章的评论。
没错,你没有看错!仅仅是前四章!对于最后一章,小卢可得分开来说了。因为最后一章它完全能够颠覆以上的所有分析!
对于一部小说,我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这样实在是小卢的第一次。但毫无疑问,我对于最后一章的分析,是我个人认为的本篇评论的亮点。


最后一章中揭露的凶手,毫无疑问就是玛丽。
如果凶手真的是玛丽,那么第四章中的结论就是错误的。
卡尔对于气氛的渲染仍然没有放过最后一章。
在最后一章中,他没有直接揭露凶手,而是描写凶手的特征,让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个恐怖的事实……

关于最后一章,小卢我个人有着几种看法。请看下文。

1:
首先:玛丽在最后一章说过,克罗登能作出如此出色的推理解释那个诡计,实在出乎玛丽所料。
也就是说,克罗登所作的解释根本就不是真相!
既然克罗登的推理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头说起了。接下来小卢说的一切并不是根据物证而作的推理,而是根据动机而列举的可能性而已。(因为我知道,这个案子根本没有答案……)

如果凶手真的如克罗登所说的是马克与护士,那么玛丽杀的仅仅是克罗登。
然而,玛丽却表明自己是想让克罗登作出错误的解释,嫁祸给护士。也就是说,凶手不是护士。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呢?
真的是玛丽吗?
玛丽爱着马克,她想让一切罪名归于护士(原谅我忘了护士的名字……),但她也因为克罗登说出马克有罪,所以杀了他。
由此就能确定马克真的有罪吗?真的能由此确定凶手是玛丽吗?
也许凶手另有其人,而玛丽也喜欢这个人,所以她想让罪名嫁祸给护士。马克也有可能是无罪,但玛丽也深爱着马克,所以对于克罗登嫁祸给马克的行为表示厌恶。(也许情况是这样的:玛丽让克罗登不说出马克,然而克罗登喜欢着玛丽,他也知道玛丽喜欢马克,所以虽然答应不让马克成为杀人犯,但暗自下定决心让他成为同谋。)
也就是说:凶手可以是除了护士之外的所有人!

2:
凶手是玛丽。
玛丽自身有黑魔法,她真的能穿墙而出!
但是,她既然能穿墙而出,她既然有黑魔法,为何还要费那么大力气让克罗登想出一个合理的推理将罪名嫁祸给护士?她既然有魔法,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对付护士!

3:
凶手是死者。
既然玛丽有黑魔法,为何死者就不能有呢?文中也曾提到死者能复活,也许……呵呵。

好吧好吧……我越扯越远了。
还是回到正题吧!
无论如何,第四章中克罗登的推理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卡尔也许想在最后一章中极尽全力渲染恐怖氛围,所以多写了第五章……
而这第五章,似乎让许多读者对这作品大大加分。(我真的觉得很可笑,因为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逆转而已,大多数人都能在原创中做到。为何读者会认为这个小逆转非常精彩呢?虽然小卢我自身也曾对第五章进行思考,但实在并不认为它在整篇作品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这么说吧,我认为最后一章并不能算是逆转。
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由于第五章的存在,整件案子便成了无头案。如果凶手是玛丽,那么我们只能承认黑魔法的存在;如果凶手是护士,那么第五章就毫无意义。
二是因为我个人认为,第五章的设计完全是卡尔想在最后渲染恐怖的气氛,玩弄一下读者罢了。
既然逻辑矛盾,那么这个逆转根本就不是逆转!
这个案子根本没有答案!!!

有许多人认为《燃烧的法庭》是一篇神作,但小卢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感觉它与神作很接近,但总觉得它缺少了一点什么……究竟是什么呢?
(小卢对《燃烧的法庭》评论完)


以下为个人吐槽时间……
这八年来,小卢一直沉醉于推理当中。尤其最近这两年,这种对推理的热爱更是爆发至顶。上学时,我平均一个星期能读3-4本推理小说或其他课外学术性书籍。
所以嘛……学习成绩下降倒是必然的。
现在,我忍受不了自己那不堪入目的成绩了,所以还是暂时把心思放到学校的学习上吧。
只是为了那个一文不值却能换来万桶金的令人作呕的文凭罢了……!!

但是,我真的真的真的极想当面问一下所有的老师与教育局:这天下的知识难道只是学校里学习的内容吗?为何学校里学习的九科就必须比其他知识重要呢?为何学校里学习的仅仅是那九科而已?为何非要阻止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涉及?究竟是谁又凭什么将这九科列入学校教导的内容?是不是不懂这九科就赚不了钱、过不上好生活?

我会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地懂得运用与创造知识。

    作者小卢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531461012
                               QQ2563998259
                               微信号:I-AM-LCR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3:25:11
@黑羽
看完《燃烧的法庭》了~确实不错!希望这篇评论会让您喜欢。
178
发表于 2013-10-10 03:55:34
我承认为了认真理解这篇书评的主要部分我必须把燃烧的法庭补一遍....然而我没有这个时间....
不过对于最后一段我还是保留着一点印象的.实际上最后一章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对于推理或诡计所造成的影响.这是我的观点.但没有办法说得更具体.因为我只记得这么多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10-10 14:20:28
表示书评好长,不过小卢出版,必属精品,今天出去发现了个好地方,决定开始发奋读书,恶补一下!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10-10 17:38:48
没看过啊……听说过没看过密室之王……小卢真是对推理有深入研究。不过话说回来,关于你吐槽的问题,我要和你争辩一番啊。学校里学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层面,至于是多少门,我还真不知道目前时代的变迁。首先说,逻辑源于数学,这应该是常识了,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数学的学习和数学头脑的培养,咱就不多说重要性了;其次是语文,这更没得聊,你语文不好还咋写推理小说啊?第三是英语,这个我是不反对你吐槽的,妈的我也觉得英语没个蛋用!第四,既然我是文科出身,我就从文科开始,历史好吧,历史是唯物主义的产物,历史上的一切都是教会现今的人们需要做什么,推理小说也是历史中的一员,可惜占得比重太小,而且历史是真正在数学方法之外的证明逻辑存在的第一证据;第五是政治,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是不喜欢政治的,虽然大多数人每天其实都在谈论政治,但是政治是教会你如何以正确的逻辑方法操作别人的思想甚至于生命……政治是逻辑学在现实中的最高应用,推理神马的比起政治来都弱爆了,政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第六是体育,这更别说了,让你选择当伟大的霍金还是健康的普通人,你肯定也是属于选择后者的;第七是物理和化学吧,这些都是数学的高端化,其中不少属于常识性的知识,这是必须的,正如你会用洗衣粉洗衣粉也不会用酱油洗衣服,但是当你没有洗衣粉和酱油的时候,你总会找个别的办法洗衣服,当然,我举的例子不是说物理化学是为了洗衣服,而是人基本的常识;第八是地理,“为将者不识天文地理”这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们就反对的,应该也属于常识性的知识结构。其实,学校为什么教授你知识?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回答——也可能小卢不太爱听哦——那就是——当小卢你的推理小说应为基础知识或者逻辑失误被退稿的时候,起码你还能利用别的混口饭吃……(就是举个例子,不代表我认为小卢小说不好)
发表于 2013-10-10 21:36:21
最后一章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卡尔和奎因的小说不是一个类型的,卡尔的小说还是看主流的基甸·菲尔和H·M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