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57|回复: 31

[逻辑推理] 八道逻辑推理题

转载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8-13 23:42:17
1.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对于每一个到岛上来的人,或者是尽兴地玩,或者是被吊上绞架。有多少人敢冒死到这岛上去玩呢?一天,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来了,他照例被问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的回答是:“我到这里来是要被绞死的。”请问桑乔·潘萨是让他在岛上玩,还是把他绞死呢?
2.一年一度的某中学艺术节又要到来了。本次艺术节共设三项:书画比赛、歌咏比赛和围棋比赛。初二·三班的文艺委员孟娟对本班参赛人员进行统计,结果是:参加书画比赛的15人,参加歌咏比赛的28人,参加围棋比赛的25人,但使孟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参加人员总计68人,而她的班里总共才有60人,剩余的8人是从何处来的呢?
3.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
4.一个克里特人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慌。”然后这个克里特人问听众他上面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5.柏拉图调侃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老师下面的话是假话。”
苏格拉底回答说:“柏拉图上面的话是对的。”
6.女儿在卡片上写道:“今日下午三时之前,您将写一个‘不’字在此卡片上。”随即女儿要求父亲判断她在卡片上写的事是否会发生;若判断会发生,则在卡片上写“是”,否则写“不”。问:父亲是写“是”还是写“不”?
7.一只蠕虫从一米长的橡皮绳的一端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爬向另一端,橡皮绳同时均匀地以每秒1米的速度向同方向延伸,蠕虫会爬到另一端吗?
8.A、B、C竞选,民意测验表明:有2/3的选民愿选A而不愿选B,有2/3的选民愿选B       而不愿选C。于是A说:“根据2/3的选民保我而反B,2/3的选民保B而反C,说明我优于B,B优于C,所以我优于C,从而我最优,应该选我。”C不服说道:“那2/3保A反B之外的1/3选民反A而保C,那2/3保B而反C的选民之外1/3的选民反A而保C,则形成2/3的选民保C而反A,按你的逻辑,我亦优于你,你优于B,我C最优,应选我。”B接着说:“按你们的说法,B优于C,C优于A,则B优于A,即我亦最优,应该选我。”
这种民意测验能说明什么呢?
发表于 2013-8-14 08:15:24
2.有8人同时参加了两个比赛
3.不能~
4.假话~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14 11:00:33
本帖最后由 月下の小p 于 2013-8-14 11:05 编辑

1  让他玩,因为这个答案完全看国王,假设想把它绞死,那他就回答对了,假设不对,也就不会把他绞死
2  有8个人同时参加了2个比赛
3   这个题不知怎么答,就像楼主说得那样,纠结~
4   假话~
5  老师下面说得话也就为假话,则上面同学说的也是错的
6   还没弄懂题目
7   会,因为他也会更着延伸
后面的题我会贴内补充    请楼主帮我看下答案正确与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14 15:29:52
1.XX(实在想不起来了)悖论
2.有人重复参加不同比赛
3.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
4.说谎悖论
5.......反正也是悖论
6.父女悖论
7.蠕虫悖论(我认为能爬到,但一定需要爬很长很长距离)
8.这个真心没看懂,不过应该也是悖论
话说LZ喜欢研究数学悖论咩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5:34:42
1.两难悖论

诗风古韵 于 2013-8-14 15:40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2.可以用集合中交集与Venn图解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14 17:01:42
这不是数学问题吧,这好像更类似于纯文字形式组成条件式逻辑。感觉就是设定一个必须的条件,但是该条件以另外一个矛盾条件为前提,然后矛盾条件出现……没觉得研究这个有啥意思,不过就是文字游戏。真正可以琢磨一下的倒是第七个问题,就是蠕虫,感觉似乎是物理问题,有点解决宇宙旅行的味道。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15 23:16:05
感觉1、3、6属于一样的,如果我们只看这个人说的是真话假话,那么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看这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就要考虑说话的内容,但是说话的内容又联系到了判断真话还是假话的标志(吊死或游玩),并且互相矛盾,于是就产生了这种形象,而刮胡子,也是因为刮胡子的人同时具有了两种身份,而两种身份不能同时存在,可是考虑问题的时候又偏偏要考虑同时存在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人,6题和这两个差不多就不说了。
至于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比较像4和5,如果我们要判断一个人说的话是真是假,要联系他说话的内容和客观世界的联系,但他们说的是未知的,或者说客观世界内不存在的事物,那么这个说法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对这种无意义说法的任和评判也是无意义的。
2题似乎没有明确答案,可以一个人同时参加两个,也可以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似乎有多个解
至于7题,从物理上考虑,如果橡皮绳位移,则不会产生形变,那么根据相互作用力和牛顿第二定律,虫子会一起运动,可是如果一端固定,绳子受到的力会产生弹性形变,虫子当然也会受到摩擦力,也会移动,可是要考虑绳子的形变极限,如果绳子断了,问题就没意义了,所以这个和绳子长度以及形变极限有关
8题感觉A的理由更充分吧,大部分人认为A比B强,大部分人又认为B比C强,所以A最强,C的说法没有依据,因为两次票选剩下3分之一人都没有交代,如果剩下的三分之一都认为A比C强,C还是最差

SherZ 于 2013-8-15 23:16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针对1、3、4、5、6补充一句话,逻辑生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16 08:37:49
1.国王按照他答对了要让他在岛上玩,但又有悖于他来这里是要被绞死的言论  所以国王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2.有人同时参加了两或三项比赛,不过只按照题目条件,似乎符合情况的应该会有很多种
3.理发师若不给自己刮脸,则属于他所说的可以被刮脸的范围,但这样一来他又变成了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又不能给自己刮脸了,一种矛盾吧
4.如果他此时说的是假话,那么他的话就变成了真话,如果是真话,但他却又没有在说谎 又制造出了矛盾
5.如果柏拉图说的是真话,那么苏格拉底的话就是假话,就与柏拉图的话矛盾 其实与上几题是同种类型
6.如果父亲写是,则事件不发生,就不应该写是,如果写不,则事件发生了,却应该要写是  同上
7.橡皮绳延伸的同时,蠕虫在橡皮绳上,蠕虫相对于橡皮绳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必考虑橡皮绳的延伸,所以能走完

第八道有点晕
发表于 2013-8-23 18:30:50
1、让他在岛上玩。
2、因为有8个人参加了两项比赛。
3、能,让别人刮。
4、假话。
5、既然柏拉图说老师下面的话是假话,那苏格拉里的话应是:柏拉图上面的话是错的。
6、写是则不会发生,写不则会发生,应该不写。
7、不会。
8、说明人为了权益什么都可以掰出来。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