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6-22 14:22:28
小卢小评《中国橘子之谜》(十大经典密室之一)
《中国橘子之谜》是鼎鼎大名的“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的一部特殊的作品。特殊之处在于这一对不太注重密室与诡计设计的亲兄弟居然会在“国名系列”中写出了这样一部对推理小说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小说。
三年前,小卢在网上就看到过一个“推理”题。我记得内容大致是一个老人被杀在一个房间中,而房间里的所有东西都被倒过来了,但死者的领带不见了。
小卢为这一道“推理”题打上双引号的意思其实就是它不属于推理题。关于这道被冠上“推理”之名的坑爹烂题我个人就不做任何评论了……小卢只是想说明一下《中国橘子之谜》的影响力其实是很大的。
但小说的内容却被用来创作这样一种无任何逻辑的小烂题确实是埋没了这本小说的意义。

以下小卢就谈一谈个人对于被称作世上推理最高水平杰作的“国名系列”之一的《中国橘子之谜》的看法,若有任何意见请提出谢谢。
既然“国名系列”轮到了中国,小卢对于奎因在书中如何描写中国当然有很大的好奇心了。在书中,奎因多次提到中国的文化。但书中关于中国的描写让中国人觉得十分可笑。但这并不能责怪奎因,毕竟当时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还不频繁,其实奎因在写这部小说时已经很尽力去搜集关于中国的资料了。但当时东方对于西方来说还算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吧……
虽书中对于中国的描写与实际大相径庭,但其实这也不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反而还能对那些不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增强悬念(虽然是错误的)。
说完“中国”就轮到“橘子”了……说实话,我自己在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候感觉奎因是不是为了配合“国名系列”名字的统一而随便找了“橘子”来顶替……因为橘子在这部小说里的可谓是毫无作用,是一个不存在的存在。
橘子在案子里的作用的设计是这部小说失败的地方,因为其他“国名系列”的国名物品对于案子的真相都起着间接甚至直接的决定作用,但橘子只是一个路人甲……
但这部小说的亮点不在于“中国”与“橘子”。
奎因在房间里与女盗贼的对峙让一路读过来的平淡心情有了一些波浪,但这个不足以成为本书亮点,毕竟这种片段太寻常了。
阅读奎因的小说需要极耐心且极专注(如果你想在“挑战读者”环节里成功的话),因为其线索往往存在于小事里而且奎因的小说没有太高的波浪,基本上都是平淡无奇。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推理迷,能够阅读奎因的小说就是一种享受,推理过程更是激情无比。
所以,要分析奎因的小说就只能从推理部分开始了。当然,如果是《Y的悲剧》或者《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的话,那就不得不抒发一下自己的激动与悲痛了。

密室的设计是本书唯一也是最大的亮点。其重要性在小卢看来应当是非常影响推理小说的发展。
看了真相,其实这个机械性的诡计没多大的亮点。虽然非常复杂,但大多数人说这个与日本传统密室诡计的设计没多大区别。
的确是没什么区别,但他们似乎忽略了这个密室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部分。
不知大家是不是都理解了本书在开头所说的“逆向犯罪”。可能有些人认为它指的就是把物品都倒转过来就叫“逆向犯罪”,那这样子就真的没有理解透彻这个词了。
“逆向犯罪”贯穿了整个案件的核心,它不仅仅是物品倒转(或者说物品的倒转不是作者创作的重点),更是动机与诡计的倒转!
在一般的密室犯罪中,凶手极力想制造一个密室为了不让自己的罪行被发现。然后在这些小说的结尾都是密室被解决了。在这些小说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密室都是在一开头呈现在众人眼前,也就是说密室是用来迷惑敌人的手段。
但是在《中国橘子之谜》中的诡计与传统密室诡计却完全相反!
凶手极力制造出一个看起来像是普通入室犯罪的环境,只是为了掩饰密室的存在!而凶手这样做也有非常合理的动机。当密室被发现时(其实密室不被解决,只要被发现也能推理得出唯一凶手,发现密室是本案重点)凶手也就被发现了。
一般密室都是首先被呈现在大家眼前。或者凶手要制造普通入室犯罪假象的案件都不存在密室。埃勒里奎因打破了这个常规,他倒转了密室与普通入室犯罪假象的意义,成功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一致性发现并破解了密室。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推理小说的各种风格并没有被写尽。实际上也不可能尽,只是我们的大脑用尽罢了。如果我们能跳出思维定势,违背某些“定理”,然后赋予合理的动机,最后还有完美的逻辑推理那么这不是一部光芒四射的推理小说也难了。
《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黄色房间的秘密》等等的优秀作品很多都是有特色的推理小说。
要做到有特色,在原则上不能违背逻辑且有精彩推理的同时,还不能被范达因二十戒束缚了!
回归正题吧……最后谈谈这部作品的公平性。奎因作品的公平性与“挑战读者”环节是众人皆知也是最有特色的了。应该没有推理迷不因“挑战读者”这个环节而兴奋吧!
但是小卢认为在这部《中国橘子之谜》里的“挑战读者”不算公平。主要是对于传教士这个身份不被人了解而且机械性诡计不存在客观严密的逻辑。
所以……它对于推理小说的发展与给人的思考是极有意义的,但并不能给人像对《希腊棺材之谜》与《X的悲剧》那般的佩服。(《希腊棺材之谜》让小卢对于推理有全新且全面的思考)
最后还是那句……一个真正的推理迷应当会在奎因的小说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逻辑推理的乐趣与激情。如果只是喜欢感人的动机或者追求离奇又不现实的诡计的话,建议还是放弃这一爱好吧!
伟大的埃勒里奎因,王者已逝,但逻辑永存!
PS:微博互粉啊o(∩_∩)o 哈哈~~小卢微博: http://weibo.com/531461012

小盧·福爾摩斯 于 2013-6-22 14:26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承平大帝
10英镑很难赚的{:tlxy40:}
1人评分
英镑 +5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3-6-22 19:33:41
可是我不能评分,不然肯定给你补偿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6-22 21:50:32
评论没泄底吧,没敢看,这本书在推理专柜里放着还没来及看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6-22 22:32:07
很早之前看的,看的也比较粗略。。现在内容都忘的差不多了。。看来得把奎恩的书再看一遍才是啊。。
178
发表于 2013-6-23 13:32:49
引用
如果只是喜欢感人的动机或者追求离奇又不现实的诡计的话,建议还是放弃这一爱好吧!

就不放弃 :Billd_lalala: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7-2 17:50:53
感觉这书逻辑上有些漏洞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7-6 11:55:59
没看过……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7-28 13:10:03
昨晚刚看完的路过...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6 16:30:27
我始终看不懂最后制造密室的过程
发表于 2013-8-31 19:17:07
小卢评得好,支持!
阅读奎因的书,品味他的语言风格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至于不公平(传教士那段),可以忽略掉。这应该是最成功的半封闭密室了。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