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42|回复: 16

[推理谜题] 血染的婚宴

转载  简洁模式
7
发表于 2012-12-7 14:30:55

2004年4月24日,星期六,晴。

今天的天气异常炎热,同时也是新郎H先生和新娘M小姐举行婚礼的日子,他们把地点选在S大厦。与他们同一天举行婚礼的还有另外两对新人L先生、Z小姐和Y先生、Q小姐。三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这在S大厦是从未有过的,况且三对新人还互不认识。但正是这三对新人同时举行的婚礼导致了下面的悲剧……


19楼的H先生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了,他的新娘M小姐说要去洗手间补妆,已经有半小时了,却还没有出现,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楼下的喧哗更加重了他的不安,到底出了什么事?等到H先生出现在17楼的洗手间时已是15分钟后的事了。如果不是警察打电话来通知他,恐怕他还在焦急的等待着新娘呢。当然,他等到的只是一具仍有余温的尸体而已。


拨开层层围住的观众,H先生终于看到了他的新娘。听说是C最先发现尸体的。H先生激动的冲到C面前大吼:“为什么你不早点发现她,也许她当时还会有救!为什么?!”


只见M小姐身穿红色的旗袍,胸前插着一把短小锋利的匕首,死因是失血过多,死亡时间在45分钟之前。但最古怪的还是洗手间那扇从里面锁上的门。表面上看,这门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仔细与旁边的门做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这扇门没有门把手,如果要开门的话就必须把手伸到180cm的门沿位置再向外掰开,因为位置十分高,没有一定身高是无法够得着的。而原有的门把手早在几个月前就脱落丢失了,至今一直没有装上。在门把手的下方是标志,为了保护标志上的字不脱落,工作人员还特地在标志外面向上一块镂空的铁皮,如此一来显得美观不少。而如果有人进入厕所,从里面把门锁住的话(插销式),标志会自然显示“有人”,也正因为如此,C才会知道里面有人。


经过层层调查,我们把调查所得的线索公布如下:

第一目击者C说:“当时我正在收拾洗手间里的垃圾桶,等我要出去的时候,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摊血迹,血迹的方向就是M小姐所在的位置,我敲了敲门没人应答,于是就喊了人来把门撬开,结果就看到M小姐倒在里面了。”

问:“那被害者死亡的30分钟里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

C:“没有,因为今天有三对新人结婚,17、18和19楼都是我管的,我不可能一直在这里。”

问:“那有没有什么办法不破坏门也能把门从外面锁上?”

C:“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来这里只有两个星期,还没听谁说这门可以从外面锁上呢!”

问:“M小姐是在19楼举办婚礼的,为什么会出现在17楼的洗手间呢?”

C回答:“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同时上洗手间的人太多了吧!”

问:“你身高多少?”

C:“160cm。”


新郎H先生。

问:“有谁会想要阻止你和M小姐的结合呢?”

H:“这个,好像没有吧。我们身边并没有什么仇人,此次的结婚请帖该送的也都送了,他们也全都来了啊!”

问:“可是据我们所知,M小姐生前曾买过一份人寿保险,受益人是你,这是怎么回事?”

H:“那是因为M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怕以后会有意外,所以买了保险。”

问:“你知道她为什么要去17楼的洗手间吗?”

H:“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啊。”

问:“你身高多少?”

H:“182cm。”


新娘M小姐的朋友A。

问:“你是M小姐的好朋友吧,那么你应该对他们的事情很清楚是吗?”

A:“是的,M和H要结婚的事一直是受到家长极力反对的。因为H没有钱,但M坚持要嫁他,他们也只好随她去了。”

问:“哦,既然如此,那你知道谁和M有过节吗?”

A:“如果说过节的话,那一定是M的前男友B了。B和H曾经是好朋友,但后来不知怎么回事M却和H好上了,最后还结了婚。在他们结婚的前一天B还找过M,扬言说要在婚礼上杀了她。”

问:“你觉得B和H谁最有杀害M的动机?”

A:“他们都有可能,毕竟很多人都觉得H是为了钱才和M好上的,但B又说过要杀了M。”

问:“你身高多少?”

A:“170cm。”


M的前男友B。

问:“案发时你在哪里?”

B:“我就在19楼,我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了。”

问:“A说你在他们结婚前一天还找过M,扬言说要杀了她?”

B:“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我没有杀她,我只是一时气愤。因为,如果不是因为H的话,今天和她结婚的应该是我。”

问:“既然你说你没有杀她,有没有不在场证明?

B:“没有,至少我不能确定。因为我坐的桌子是离主桌最远的,周围的宾客我都不认识。”

问:“如果不是你杀的,你认为谁最有动机?”

B:“H,因为M生前买有保险,受益人正是他。如果有同伙,一定是当伴娘的A,因为她是H的前女友,也是M最好的朋友。你们不觉得这很像《尼罗河上的惨案》吗?丈夫与女友合力杀死了新婚妻子……”

问:“你身高多少?”

B:“180cm。”


于是警方又找到新郎H。

问:“案发时你在哪里?”

H:“我一直在19楼。”

问:“有谁可以作证?”

H:“当时有很多人都看到我在场。”

问:“可是如果你是有预谋要杀一个人,两分钟就够了,更何况你并不能保证你一直都在现场。”

H:“看来你们是不相信我了?那我多说也没用,反正我没杀她。”

问:“选在S大厦是谁提出的?”

H:“我。”

问:“什么时候预定的?”

H:“大概三个星期前,请帖也是那个时候发出去的。”


那么,M小姐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呢?如果是他杀的话,到底谁是凶手呢?



[发帖际遇]:  名偵探小品买了MJ白金珍藏版CD送给John,获得John私人奖励学分5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2-12-7 18:48:31
首先,
“他的新娘M小姐说要去洗手间补妆,已经有半小时了”
“等到H先生出现在17楼的洗手间时已是15分钟后的事了”
“死亡时间在45分钟之前”
这就是说M小姐刚刚进卫生间就被害了,这说明可能凶手是尾随她到17楼的,或者,可能是发生了意外杀错人事件。
独立洗手间里面一般都是没有镜子的,如果想补妆的话一般都会在洗手池前的大镜子前,那么为什么M小姐会在被反锁的卫生间里呢?
我认为可能M小姐进入卫生间后(或在卫生间门口)就被袭击,然后她逃到独立洗手间,反锁上门保护自己,但最终死于失血过多。(这时候可能有死亡留言什么的吧……)
排除几个:
C和B
C没有动机。
B如果要杀M,就必须尾随她,而M不会没有戒心。从尸体上看,只有一个伤口,应该不会是B犯案。
其他人L先生、Z小姐和Y先生、Q小姐完全没有描述,想象空间太大,暂时排除。(不过为什么感觉这四个人就是关键。)
综上,凶手是A或H,
从题目上看H似乎没有尾随下楼,如果凶手是H,很难想象他是怎么知道M在17楼卫生间的。而且因为H是男性,无法在女卫生间自由行动,所以应该不是H。
剩下的只有A小姐了。新娘补妆有时会带上一个人,帮忙拿拿衣服、化妆用品之类,而且A也不会让M起疑。以上存在的问题:很明显杀人是经过预谋的,但没有人会预先知道M会补妆、也不知道M会将自己反锁在洗手间里。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2-12-7 22:48:00
凶手就是A~没有之一~只有她~

首先~为什么不是男友骗保呢~
引用
问:“有谁会想要阻止你和M小姐的结合呢?”
H:“这个,好像没有吧。我们身边并没有什么仇人,此次的结婚请帖该送的也都送了,他们也全都来了啊!”

如果男友H是为了骗保~大可以直接把罪名推给放出杀人豪言的B身上~因为只要不是自杀或H杀的~H都可以拿到保险费~所以~H不是凶手~

接着~那么会不会是自杀伪装他杀来骗保呢~
引用
那是因为M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怕以后会有意外,所以买了保险。”

M得的是心脏病~也不是什么绝症晚期~犯不着自杀~退一万步讲~即便M要骗保~大可伪装成心脏病突发~省时省力~自己挨一刀~何苦来哉呢~

那么~前男友B既然放出豪言~人会不会是他杀的呢~
引用
至少我不能确定。因为我坐的桌子是离主桌最远的,周围的宾客我都不认识。”

虽然B不认识周围的人~但周围的人一定会对这位陌生的宾客印象深刻~所以B的不在场证明很容易坐实~B不可能是凶手~

排除一切不可能~最后剩下的就是真相了~
最后来说说密室的手法吧~
引用
在门把手的下方是标志,为了保护标志上的字不脱落,工作人员还特地在标志外面向上一块镂空的铁皮,

这里纯属臆想了~我猜想可能和磁铁有关~因为门上有一块铁皮的关系~磁铁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门后的插销~(前提是插销也是铁制的~)然后就简单了~杀人关门~用细线轻轻地吊起插销~拿着磁铁控制插销进入~然后放下插销~收掉细线~密室达成~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26 20:29:45
H吧
发表于 2013-9-28 15:20:09
只能是A,A放言是为了迷惑大家,误导方向,能够接触新娘并在对方毫无防备情况下杀死她,其他人如楼上所言已经排除了嫌疑。
发表于 2013-9-29 14:59:19
凶手是A     理由:因为H是A的前男友,对于M有憎恨的意思,假装靠近M,就是找到下手的机会,所以,在快举行婚礼之前,将M约到17楼厕所,借口是补妆,在进厕所时,将M杀害后迅速换好带来的衣服,打开厕所门,由于要至少180的个子,所以特地穿了10cm以上的高跟鞋,之所以在17楼,是想嫁祸于B,因为B有说要杀M。
如果有人问,门上为什么会有血迹,这就要看手帕或者餐巾纸了,将M的血染湿手帕,将其甩一下,血就在门上。

枫叶飘零 于 2013-9-29 16:17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也有可能是约M到17楼,A在另一个厕所里(隔壁的)翻墙过来将M杀害的
发表于 2013-10-31 00:39:05
本帖最后由 洛宇 于 2013-10-31 01:09 编辑

提出点不同的看法:M是C杀的。

一、首先排除M自杀,除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动机,也诚如乌鸦叔所说,就算要诈保也没必要采用这种方式。
  至于他杀嫌疑人,除去互不认识的另外两对新人,剩下C、H、A、B四位。

二、特别先分析A,她是许多人的怀疑对象,但是明确的动机是什么呢?
  既然M是死于一把匕首(且不像凶手在冲动下刺了多刀)并处在一个半密室的空间,显然是有所预谋。
  若她因为爱H而杀M,此种犯案方式让H亦遭受怀疑,并不明智。
  若她由爱生恨,想藉杀了M陷害H更不合理,因为排除第一目击者C,有动机的B、H两人都是男性,犯案空间却选在女厕,岂不是让自己最有嫌疑?
  并且文中提及面对警方的询问,A的说法:
引用
A:“...M和H要结婚的事一直是受到家长极力反对的…”
问:“你觉得B和H谁最有杀害M的动机?”
A:“他们都有可能,毕竟很多人都觉得H是为了钱才和M好上的,但B又说过要杀了M。”

  A并未袒护H,感觉不出特别的情意。且连B都知道A是H的前女友,M会不知道吗?
  基于女人的心理,对未来丈夫的前女友(又是''自己好友''),难道会半点戒心都没有?M去补妆很可能没带A去。

三、B也不太可能是凶手,除楼上同学分析他是男性,且M对他会有戒心,更因为他之前扬言要杀害M。
  扬言要杀人通常是比较冲动的行为,跟这案子属预谋犯案的性质较不相符,案发后也最易遭受怀疑。

四、进入正题,C是如何杀了M?先将动机问题放一边,提出几个文中的关键点:
1、C到S大厦只有两个星期。
2、那间厕所原有的门把早在几个月前就脱落丢失了。
3、C回答警方:今天有三对新人结婚,17、18和19楼都是我管的。
由此可知:C可自由进出17-19楼,各层厕所就是其管辖范围,他对那间特殊洗手间的情况可以完全掌握。

4、M的尸体被发现后,C宣称:
引用
“当时我正在收拾洗手间里的垃圾桶,等我要出去的时候,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摊血迹,血迹的方向就是M小姐所在的位置……”

  这里有重大的疑点,
  a.清洁工就算是收拾洗手间的垃圾桶,也会职业性的注意地板的清洁,尤其S大厦既用来办婚宴,想必会注意厕所予客人的观感;
  b.基于礼仪,清洁前往往会先留意有无客人在里面
  c.案发的厕所也有垃圾桶,难道不必收拾?
  所以等C要出去的时候,才发现死者,是非常不合理的。
M为何要从19楼跑到17楼补妆?C对警方的说法是“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同时上洗手间的人太多了吧!”。这回答启人疑窦,因为17楼也有新人结婚。
  如果C是凶手,就容易解释这''巧合''了。首先,C可以在19楼厕所附近出现(推测当时人蛮多的),跟M提示''17楼厕所人比较少'',进一步说''妳是其中一位新娘吧,不如我带你下去,我打扫一下厕所,让妳补个妆'',M想等等会开始忙,节省点时间也好,看她是S大厦清洁员(可能还穿制服),便毫无戒心跟随她,最后在17楼厕所遭到杀害。
  至于厕所内的案发经过比较可能的推测:M向C礼貌性表示想上个厕所,C说''其他间我要打扫,你先上那间吧'',手指着那间特殊的洗手间,于是M就去了,当她开门要出来时,胸口就被刺了一刀,倒在洗手间内。之后洗手间布置的手法,如乌鸦叔所述。在这段期间,案发现场可能被C以厕所清洁工的身份封锁。
  另外,M遭刺杀,案发时难免血液飞溅,凶手预谋犯案可能备有手套,手套和血衣如何处理?A、B、H若无同伙很难办到,C的清洁员身份却便于行事。

五、综上,M是被C杀害无误,不过十分怀疑H为其同谋,理由如下:
1、H到案发现场的表现不寻常:
引用
拨开层层围住的观众,H先生终于看到了他的新娘。听说是C最先发现尸体的。H先生激动的冲到C面前大吼:“为什么你不早点发现她,也许她当时还会有救!为什么?!”

  按人之常情,H应该会先到新娘的尸体旁流露出悲痛的情绪,而不是质问发现者,感觉有些像作戏,无形间予人''H和C不可能是一伙的印象''。况且他在19楼等了M半小时后,为何不去找,而是要等警方通知,才去辨认尸体?完全可能是因为担心惊动众人,将导致杀人计划的失败。
2、H提出选S大厦,于三星期前预定,请帖也是那时发出,而对照C到S大厦只有两星期,时间点上显有巧合。
3、文章开头提及:
引用
三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这在S大厦是从未有过的...但正是这三对新人同时举行的婚礼导致了下面的悲剧

  除点出三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的不寻常,还像作者给的提示。
4、比起B拿不出确定的不在场证明(不认识周围宾客),H声称自己一直都在19楼,被很多人看到的不在场证明,显然充分得多。
5、M被杀害,他是保险受益人,且据A所言,H没什么钱,故这桩婚事曾遭女方家长极力反对,此金钱上的因素构成动机。
6、C若杀人非出于对死者的爱或恨,金钱便是最可能的诱因,亦即H可能买凶C杀人,若成功,即以保险理赔金和C分赃。
  当然C和H也可能另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牵连。
7、刺胸能确保成功率,毕竟死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C若跟M是较陌生的状态,未必会选择刺杀,毕竟女性的犯案型态和男性有所不同(女厕清洁员通常为女性)。所以C选择此犯案手段,十分可能是跟死者熟人共谋,出于金钱上的考虑,H为第一嫌疑人。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