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62|回复: 14

[书评] 黑羽读推理の《二重身宫》

简洁模式
178
发表于 2012-6-20 16:20:22
【基本信息】
书名:二重身宫
作者:雾舍巧
内容简介:
      幽默推理与全新本格推理齐集一身!
  20世纪最后的新本格作家,横沟正史的继承人——雾舍巧代表力作!
  
  在心理学上,把自己能够看到自己映像的现象称之为“二重身”。
  在心灵世界中,能看到“二重身”的人,一定会遭受死亡的命运。
  在这座哥特式的“二重身”宫殿中,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
  
  一座哥特式里全部窗户均不可思议地被铁板封闭。这座名为流冰馆的豪华宫殿位于一处海角,主人冰室流侃,以寻找失踪的孙女——冰室凉香为主题,组织推理比赛,奖金100万……
  
  作品真切,新颖,有趣,又特别适合广大读者的口味,而且在作为优秀的文娱读物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以上内容摘自豆瓣)

下载地址: http://www.tuilixy.net/viewthread.php?tid=17702

【简要书评】
总评分:★★★★☆

  一年半以前刚认识的时候,平叔就大力推荐这部作品。虽然一直惦记着,但我这种懒死了就地埋的性格,活活拖到昨晚才翻开这本书。
  总的来说,读这本书的全过程中,我的评价有两次变化。开篇非常累人,轻小说的气息太浓了。或许是我个人对此类作品比较生疏吧,李冈同学乘上出租车以前的部分,我真是一字一句读下来,阅读速度基本和朗读速度相同,好多年没有这么读过推理小说了。直到“难启之门研究会”众人赶到流冰馆时,情况才慢慢好转,基本能赶上通常的阅读速度。文字上的不适感消失之后,接下来的案件部分使我的好感迅速飙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时已是凌晨两点,氛围很合适的缘故,我觉得本作的展开是相当漂亮的。悬疑气息拿捏得极好,使人欲罢不能,恐怖氛围的烘托也很到位,真流冰馆与伪流冰馆间的电话交流构成了特殊的节奏感,非常能抓住读者。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看看的我,也因为这个原因把本作一口气读完了。 
  然而,读完之后,先前积累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一者是动机。一般来说,我对动机的要求是很低的。如果不是以动机为诡计核心的作品,只要有说服力,都可以接受。毕竟整个故事都只是作者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些人,更不存在往年的恩怨情仇。动机写得再真实,也不过是在自己设定的世界里编故事罢了。所以除了动机涉及诡计核心的作品,普通推理小说中的动机并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优劣,只是反映出作者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罢了。因此,动机写得不好,完全是作者个人的人品问题。既然写出来,就说明至少作者自己是认同的。就像讲了一个很无聊的笑话,听众不笑还是其次,就怕立刻被别人在心里贴上了“低级趣味”的标签。
  二者是整个诡计构架。读完本作,很容易联想到斜屋和时计馆。斜屋和时计馆是受之无愧的神作,而本作仅仅是形似罢了。在斜屋和时计馆中,建筑本身与诡计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并在整部作品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最高度的统一。可以说,建筑就是那两部作品的灵魂,没有建筑就没有那样的诡计,没有诡计就不会有那样的建筑,完全是灵魂共同体。这两部作品最具有冲击力、最感动读者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在我自己读到斜屋解谜部分的时候,甚至有热泪盈眶的冲动,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建筑!怎么会有这样的诡计!怎么会有这样的作品!但本作却完全没有这种感发力。
  试问“二重身宫”究竟有何意义?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为诡计服务。但是,这个故事一定要在两个流冰馆中同时进行吗?如果一定要两边同时进行,非得是在这里吗?伪流冰馆可以不可以改到随便一个地方去?其次是为动机服务。然而,本作的动机实在得不到我的好感。一年前的惨剧确实和“二重身宫”这个设置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必须这样吗?把屋子里任何一个房间布置成适合那人居住的房间,就不可以吗?最后,我想到的是流侃准备的那个“谜题”。东西和人忽然消失,就像两个平行世界一样。很遗憾地说,我倒觉得这是把“二重身宫”的设定运用得最恰当的地方。这个“谜题”和“二重身宫”之间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可谓一箭穿心。
  总的来说,上述每一个疑问,都能或多或少地被解释:“二重身宫”并不是一个鸡肋的设定,你看,如此如此,还是很靠谱的。但“二重身宫”仍然是一个令人惋惜的设定。如此华丽,却不是本作的灵魂。说它是“为推理而推理”,实在有些不公平,但我也不敢妄言它没有这个嫌疑。本作几乎包罗了本格解谜的全部要素,但它的灵魂在哪里?虽然每一个要素都被解释了,确实丝丝入扣,环环相套,但它的灵魂是什么?作者说,这是他自己最想读的小说。从这种坚守本格的信念来谈,我完全能理解。但不得不说,这本小说在我心目中的档次,只可能停留在“不错”一级,不可能更高。神作应该是怎样的呢?拿同获梅奖的《全部都变成F》为例,除去故弄玄虚的部分,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应该是那样的,更增删不得。再譬如说前一阵子读的《活尸之死》,为什么死人要复活,为什么要花长篇幅探讨死亡的意义?这些内容就理应这么写,从一开始就应该这么写。虽然推理小说的写作动机注定其必然是“为推理而推理”,但如果在这个大前提下,再一次“为推理而推理”,是不是显得有失身份呢?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所谓“本格的困境”。所有的诡计都被写尽了,剩下的只能向前人的成就上面堆东西,就像当年的必胜客自助沙拉一样,堆出精致奇巧的空中楼阁,把逻辑变得繁复,这样才能写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推理。但不会再有那样惊心动魄,那样一箭穿心的神作了。于是大家只得纷纷另辟蹊径,时空交错,死人复活,人格转移,破而不立,只管吐槽,不一而足。
  真的是这样吗?
  向二十世纪最后的新本格继承人雾舍巧先生致敬。

[发帖际遇]:  黑羽请所有男学员看《那些年》未删减版,被抓住罚款英镑3镑.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2-6-20 16:38:00
一年半前读这书的前两章也是很费劲,要不是边看春晚边读,可能就读不下去了~~
      推荐的是孤岛模式和诸多本格推理元素~~
      一年半前连不可能犯罪是啥都不知道的孩纸,这本书足够让我强推了
发表于 2012-6-20 18:22:55
多谢介绍和下载地址,我去下载看看。

[发帖际遇]:  曲志豪帮学院做宣传,获得奖励学分8分.
发表于 2012-6-20 18:44:29
感谢羽姐的介绍,是我喜欢的类型,看看介绍我就心动了~{:tlxy44:}
发表于 2012-6-20 20:55:09
老聆的读书笔记啊。。。最近看了好多小说 似乎我也可以写读书笔记了 不过多半是吐槽

[发帖际遇]:  爱德华先生煮了顿美味的晚餐给波洛侦探,得到了奖励学分4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