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92|回复: 46

[一分钟破案] 谁是黄雀?答案18楼

转载  已解决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1-12-6 15:54:09
本帖最后由 q13134 于 2011-12-11 16:07 编辑

巫文长顺手拿起邮差送来的报纸,五天前的案子似乎还是没有什么进展,报纸上有死者的相片,那是一张陌生的脸,他眉头紧皱。这一个月来把警察忙坏了,市里面出了五起杀人事件,死者都是在精心布置的手法下被杀死的。死去的五个人相互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得令警察头痛。警局调用了一切资源,却挖不出一个确却的嫌疑人。死去的人中有两个是巫文长的同学,其他人他并不认识,自从这些事发生以来,他就一直关注着每天的报纸。巫文长轻轻将报纸放回原位,确认没留下自己的痕迹后,迅速离开现场。打开家门的那一刻,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呵呵…..很惊讶是吗?巫同学。”女人笑吟吟地望着他:“我本来应该在五天前就死了是吧?说起来你还得感谢我,要不是我的计划,你可能早就被抓了。不过,我忘了告诉你了。你……也是其中的一片树叶哦。”巫文长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发帖际遇]:  q13134帮助福尔摩斯解决了小提琴音准问题,获得学分6分.
发表于 2011-12-6 16:13:30
不会是说螳螂是吴文长吧,而黄雀是他不认识的那三个死者中的一个吧。

农夫面包 于 2011-12-6 16:15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不会是说螳螂是吴文长吧,而黄雀是他不认识的那三个死者中的一个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6 16:18:36
这里只提到了两个人,那个女人说自己本应该在五天前死去,那么她不应该是凶手,排除,只剩下巫文长,所以巫文长是黄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6 16:35:36
巫文长是其中的一个人格~报纸上的脸其实就是他自己~只是他认为他是另一个人~他认为他自己不是这张脸罢了~而出现的那个女人也是他人格中的一个~总之就是人格分裂就对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6 21:58:05
主角为了某样东西杀了5个人,然后去案发现场找那样东西时,碰见了应该已经被杀死的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先前给警方提供了错误情报,导致警方一筹莫展,其士她的目标也是那个东西,主角被她利用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7 13:35:12
经过有多种可能,接下来我说一下本人的推理:巫文长是一名凶恶的杀手,他与他的两名同学一起作案。报纸上报道的两起谋杀案,犯罪手法相同,而且案发现场放有树叶(这是他们跟东家的约定,表示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警方认为这两起谋杀案是同一的凶手所为,警方至今没抓到凶手,其实这案件都是巫文长和他的同学犯的。某天,有人托他们十天之后杀掉一名女性(正是那名女的),事成之后有重金,他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巫决定杀一女的不需要自己动手,就交给那两名同学去做,自己等着分钱。过了十天之后,同伙说已经杀了那女的,但是之后巫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同伙被人谋杀了手法跟他们行凶的一样,而且还有树叶…巫感到很担心,他们是否真的杀掉了那女的,所以天天看报纸,看有那女的被杀的消息没有。五天之后,终于再报纸看到了有命案,但是死者不是那女的,而是托巫杀那女的的人…巫开门,正是那女人,原来那女人也是一名杀手,巫的同伙准备杀她的时候,被发现,逼问下说出了巫和东家,后面被杀了,她计划着让巫来为所谓的五起连续杀人案买单,所以到他家将其弄晕…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7 19:17:54
巫文长走到家门口时,看了看身旁别人定的报纸,发现自己杀错人了,感到不解时,打开家门,发现要杀的人已经出现在自己家里了。。。。称为同学。应该是该人的同校学生或老师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此回答在 2011-12-14 12:16 被选定为谜题答案,获得破案经验 3

发表于 2011-12-8 17:05:33
本帖最后由 牧晚天歌 于 2011-12-8 21:33 编辑

那个女人就是黄雀。
打开家门的那一刻,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呵呵…..很惊讶是吗?巫同学。女人笑吟吟地望着他:我本来应该在五天前就死了是吧?
从上面一段话来看,巫文长与那个女人是同学,巫文长在五天前去杀了那个女人,但她却没死。
说起来你还得感谢我,要不是我的计划,你可能早就被抓了。不过,我忘了告诉你了。你……也是其中的一片树叶哦。
从上面一段话来看,那个女人以某种在巫文长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下教会了巫文长用什么方法去杀人。而最后,巫文长死在了那个女人手下。
文中提到,死去的5个人中,有两个是巫文长同学,而5天前死的应该是那个女人,但“那是一张陌生的脸,他眉头紧皱”,说明那个女人只是诈死,然后用自己杀掉的人的尸体替换掉自己。
[:45:]要想隐藏一片树叶最好将它放在相同的树叶中。
前面说过那个女人指点过巫文长,而在文章末尾“你也是其中一片树叶哦”,证明巫文长和那三个被巫文长无杀害的无辜人,他们都是“树叶”。

综上:那个女人我们称之为A,巫文长我们称之为B,第五个死者我们称之为C。首先,A知道B想要杀自己,同时A想杀C。A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教给了B一个方法“隐藏一片树叶最好的方面莫过于将它放置在树叶中”。B先杀死了三个没有关系的人和一个同学,将其作为“树叶”,5天前杀了A。却不知A根本是诈死,A用相同的方法杀死了C,并用C的尸体代替了自己。而在今天,A也成为了“树叶”。
PS:C引诱B杀死6个相互有联系的人(B看报纸的现场有第6个),是为了引导案件走向死胡同。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8 21:19:59
我认为八楼的说的A,也就是那女的,诈死有点说不过去,因为对于一个想要致她命的人来说诈死是骗不过他的,而且诈死一旦被当场发现,对她来说就有致命的下场,所以还是请再斟酌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1-12-8 22:59:30
巫同学最先在无心的情况下杀死了他的两名同学,正在慌忙之际那个女同学看到了全过程,她教他把死者布置成像是用巧妙的手法杀死的感觉一样。然后,她提供了三个名单(这些人是与那两名同学有复杂关系的人,同时其中有部分人或全部是她想要杀死的人)。后来巫同学先后杀死了女同学提供的两名。五天前,因为他觉得女同学知道得太多了,所以就杀了她。但是在女同学的巧妙的设计下,巫同学杀错了人,当然巫同学在杀她的时候并没有看清楚人是否是她,只是确定那个时间地点的那个人是那个女同学。这一天,他按照计划杀最后一名同学,顺手看了一下邮递来的报纸,确认一下五天前他杀死的是否是那个女同学,却发现是另一个人。他回到家,那个女同学已经在他家里等待他了,最后巫同学死在那个女同学手中,犯案手法跟前六个相同。

[发帖际遇]:  pisa帮助福尔摩斯解决了小提琴音准问题,获得学分7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