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关於所谓'人体自燃'的事件
查看:
3084
|
回复:
3
[知识科普]
关於所谓'人体自燃'的事件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8-3-8 19:45:03
关於所谓'人体自燃'的事件
---<历史记录&个案讨论>---
1673年,在意大利有一份医学资料记载著这样一件奇事:一个名叫帕里西安的人躺在草垫床上化为灰烬,只剩下头骨和几根肋骨。但草垫床除他躺过的部位外,都保持原样。其後,在西方,有据可查的类似历史记载有200多起。
其中记载得最为详尽的一则,是关於玛丽夫人的悲剧。事情发生在1951年7月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St。Petersburg Florida)。傍晚,67岁的玛丽夫人曾舒服地坐在软椅上(家中有人证实)。次日晨,她儿子来到母亲房间,被一副可怕的景象惊呆了:母亲和那把椅子都不见了,地面上只有几根烧得变了形的发卡,几小块焙干了的椎骨和一个缩成棒球大小的人的头骨,一只完好无损的左脚。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离骸骨很近的报纸和几英寸外的一块亚蔴布却毫无烧过的痕迹。
有关专家调查了玛丽夫人的死因,结果在室内未发现任何易燃的化学药品;而只有经过3000°F的高温,才能把人烧成那个样子。这里没有发生火灾,也找不到任何火源。一般火灾现场的最高温度为1500°F,而出事地点中心温度可以比这高一倍,可是公寓没有因此而发生火灾,实在神秘莫测,令人费解。
班特莱医生之死也是一个典型案例。事情发生於1956年12月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波特城(Pottstown Pennsylvania)。一位煤气表工人上午9时来到94岁的班特莱医生家查表。这天天气奇寒,工人以为老医生尚未起床,就径直走向地下室去查表。一进地下室就发现地上有一堆灰烬,他擡头一看,看到灰烬上方的天花板上有一个似乎是烧穿的大窟窿。他大吃一惊,赶忙奔上去找那位老医生,却在卫生间看到在烧穿窟窿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条截人腿,老人的身体已经化为灰烬。整个现场没有丝毫发生火灾的迹象。警方赶到现场,对其死因无法解释,排除他杀可能性後,只得宣布'死者在床上吸烟引起火灾;老人惊醒後急到卫生间取水灭火,不料在那里昏倒被火烧成灰烬'云云,草草结案。可是有关专家指出,屍体化为灰烬,首先要经过2200°F的高温烧30分钟,再经过1800°F的温度烧60~150分钟,因此老人不会是因火灾而被烧成灰烬,否则整座房屋都要付之一炬。
有些科学家称此现象为'人体自燃',并给它下了定义:所谓'人体自燃'是指人体本身没有同外界火源接触,内部发生燃烧,化为灰烬,而灰烬周围一切易燃物都保持原样。
有据可查的200多案例,发生'人体自燃'的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从4个月的婴孩到114岁高龄都有;体格有胖有瘦。有的案例甚至发生在走路,开车,划船,跳舞的过程中。
最令人吃惊的一例,是棺内起火,屍体'自燃'。此事发生在1973年12月7日,美国威斯康星州(Wisconsin)一位年约50岁的妇女,由於煤气中毒而死。当人们为她举行葬礼时,棺内突然起火。等消防人员赶到现场,火已基本熄灭。经事後法医调查开棺检验,证实棺材体为金属制作。并发现除屍体化为灰烬外,周围仅有的一些易燃物却完好无损。(据此,有人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带电体,这种'自燃'现象可能是人体放电的结果。)
---<起因的探究&现象对比>---
所谓'人体自燃'事件起於何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西方,有人认为,是人体内有种过量的脂肪引起的。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发生'自燃'的人有胖有瘦,甚至有生前体检正常的婴孩。有人认为,人体自燃是由於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体内某种可燃物质燃烧。所谓天然'电流体'究竟何所指?以及'体内磷质过多发生自燃'之说,都显得根据不足。更有趣的是,有人认为是喝酒过量所致,甚至还尝试著做了试验,当然结果不会有自然现象发生的。
当然,也有人根本不相信这回事。然而这些记载都言之凿凿,美国<科学文摘>杂志1981年10月号,还曾刊出专文,加以概述,国内几家刊物也曾辗转译载。
明清笔记丛书<书影>中,有一则关於'人体自燃'的记录: '曲周陈公令桐,言其邑富翁子妇,自父家还,明日楷卧不复起,家人呼之不应,抉户而入,烟扑鼻如硫磺。就窗窥之,衾半焦,火烁之有孔;二体俱焚,惟一足在,火之焚人,理殊不可解。。。'
<书影>著者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人。此书刊刻於清康熙六年丁末,即公元1667年。这份记录较之西方1673年意大利的那份医学资料早了6年。
大意如下:富户人家的一对小夫妻,早晨被家人发现双双在床上被火焚烧几乎化尽,只剩下一只脚。室内有类似硫磺的烟味。
这则记录实际上可以给人以新的启发:这次并非一人受害,而是两人同时'自燃'化为灰烬。如此'巧合',恐怕难以说是一个人'自燃'将两人同时烧至灰烬吧?由此案例分析,'自燃'的可能性不大,而被称作 '球状闪电'的神秘之物则可能是真正凶犯。
'球状闪电'是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它可以在电闪雷鸣的空中从云端呼啸翻滚而下。1964年7月1日晚,福建古田,1981年同是炎热的夏夜在上海高桥,都发生过类似事件,前者还造成伤亡事故。这种球状闪电行径很古怪,它像一个大火球,常在田野林间飘飘忽忽,忽高忽低地移动,常使夜间行路的人大惊失色。它能穿过门窗的缝隙,升堂入室,鉆进人家,飘来飘去像幽灵似的跟随著你,使你惊骇不已。它有时发生爆炸,毁坏建筑物,造成伤亡。它沿途遇到障碍似乎是无坚不摧,却又从不烧坏贴近它的可燃之物。
1981年1月,苏联的一架'伊尔-18'客机在黑海之滨索契市起飞,途中在1200m高空飞行时遇到雷雨,一直径约10cm的球状闪电闯入驾驶舱内,突然一声巨响爆炸。几秒钟後,它却令人难以置信的通过了密封的金属舱壁,在乘客座舱内出现。(或许是另外一个??资料不详)它在惊慌的乘客头上缓缓的漂浮过去,到达後舱时分裂为两半,随後又合并一起,经过系列戏剧性的表演後,发出不大的声响离开了飞机。驾驶员发现机上的radar和部分仪表失灵,只好立即著陆。地面检查时,发现球状闪电进入和离开处--飞机头部外壳板和尾部--各有一个窟窿,但飞机内壁没有任何损坏,乘客也安然无恙。
比较一下球状闪电肇事现场和'人体自燃'发生现场,可以发现二者有极为相似之处:贴近的易燃物丝毫没有燃烧过的迹象。
相关资料链接------关於'世纪之谜':球状闪电
---<现象追溯>---
电扇雷鸣是常见自然现象。但罕见的球状闪电则是令科学界感到惊奇的东西。球状闪电形如圆球,有时很小,有时却比足球还大。其颜色多变:鲜红色,淡玫瑰色,蓝色,淡青色,银白色,甚至是黑色,都有可能。它的运行速度非常缓慢,有时与人们跑步的速度相当。它有时发出轻微的呼哨声,嘁嘁声或噝噝声,人们的眼睛可以很容易跟踪观察它。它行进的方向和风向一致,喜欢追逐过堂风和自然风飘游,这就是它有时会通过开著的门窗,炉灶烟囱等各种缝隙鉆进室内的缘故。有时候它还会停止不动,悬挂於人们的头顶上空,因而下的人们毛骨悚然。当它碰到障碍物时,常会爆炸而发出巨响,也可能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里,记述了一次球形闪电的实况:"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不曾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内熔为汁,而室亦俨然。'(恐大家有不解,译作现代文如下 ^_^*)
(沈括描述了球状闪电运行的过程)它自天空进入堂屋西侧的房间後,又从窗间檐下而出。人们都以为房屋著火而惊慌逃避,但雷鸣电闪过後,房屋并未著火,仍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更使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屋内木架子以及架内的器皿杂物,其中易燃的漆器,都未被电火烧毁,相反,镶嵌在漆器上的银饰,却全被电火熔化了,其汁流到地上,还有一钢质极坚硬的宝刀,竟熔化成汁水。令人费解的是,古代一般竹木,皮革制作的刀鞘却完好如初。
上述奇异现象令沈括迷惑不解,直到今天,科学家们也无法对这些奇异现象做出解释,成为历史上的悬案。
在苏联(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两个孩子在牛棚下避雨,当时雷鸣电闪,从天空中飘下一个桔红色的火球,首先在一棵大树顶上跳来跳去,最後落到地面,滚向牛棚。火球好似烧红的钢球一样,不断冒著火星。两个小孩吓得一动不动。当火球滚到他们脚下时,年纪小些的那小孩用力猛踢了火球一脚,巨响过後,火球爆炸,两个孩子被震倒在地,但2人都没有受伤,可是牛棚中的12条牛却死了11条,只有一条幸存,也未受伤。
在美国一个小城龙尼昂维尔,一次狂风暴雨,雷鸣电闪过後,某家庭主妇从市场囬到家里,打开冰箱一看,她十分惊奇的发现裏面放著烤鸭,熟蛋,和看上去已经煮透的莴苣菜,可是她清楚的记得,这些东西放进冰箱时还是生的,怎麽会变熟了呢?这一怪事轰动全城。其实这正是球状闪电开的玩笑。它从未关的窗户飘入,鉆进了冰箱,刹那间冰箱内的东西被烤熟了。有趣的是,电冰箱本身竟没有损坏,还可照常使用。
1977年8月9日和1980年6月5日,我国有两架民航机遇到雷雨,两次的情况大致相同:一个火球---球状闪电闯入飞机内,它从前舱滚到後舱,最後一声巨响,神秘爆炸了。旅客们称,只是感到脚下有些发麻,无一人伤亡。
---<各类观点>---
为什麽会有球状闪电?其能量来自何方?究竟与普通闪电有何区别?要知道,一般闪电祇能持续百分之几秒-十分之几秒,为什麽球状闪电的发光时间却很长(从几秒到几分锺)?火球发光机理是什麽?它为什麽能够保持球状并能移动?为什麽它有时发出轻微的劈啪声最後消失掉,有时却震耳欲聋的爆炸呢?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电工会议上,曾把球状闪电现象称为'世纪之谜'。各国科学家都曾经长期进行探究,提出过许多假说和猜想。
一般认为,球状闪电的实质是一团等离子体。但其生成机制和物理性质,一直没有弄清楚。据估算,球状闪电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於10kg TNT爆炸的能量。而其消失後,一般没有什麽特殊气味,有时留下臭氧或硫磺的气味。尽管等离子体早已为人们广泛用於科研等方面,但在实验室内制造球状闪电仍然不是件易事。
对球形闪电的研究,有一个重大突破:1965年北半球的夏天,苏联物理学家德米特列耶夫正在奥温加湖畔度假,8月23日傍晚,下了一场雨。德米特列耶夫正站在大楼门前观赏景色。这时空中掠过一道强烈的闪电,1,2分钟後,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淡红色的火球,这个火球在离地面2m的半空中缓慢的向他站立的方向飘来,黄色,绿色和紫色的火星四溅。当火球接近他时,改为向上浮动,并且在空中一动不动地停留了几秒钟,然後又飘向远处的森林,在一棵树枝上降落下来。火球剧烈地发出火星,之後很快就熄灭了。当德米特列耶夫清醒过来时,只觉得火球经过的地方空气中有股少有的清新气味。职业的本能驱使他立即取来烧瓶,急忙跑到火球经过的地方,在他举起手来的高度上,采取空气样品。在实验室内对空气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其含量大大超过正常值,并含有固体颗粒(烟雾)成分,这表明在火球内部很可能发生过化学反应。
曾有学者认为,球状闪电是一些大气的氮和氧的特殊化合物,它们在普通闪电的周围形成,并在冷却时消失。
还有人说,火球是一种带强电的气体混合物。球体是不稳定的,可以由各种原因而引起爆炸,但在某种条件下碰到导电体後可能放电而减弱。
而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的一些学者认为,球状闪电产生於雨水落进普通电槽里之时,它的分子粘满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形成一个球状的特殊外壳。
还有些学者根据已知气体的特性加以判断,球状闪电消失後的浅褐色烟雾,是二氧化氮,而空气中相当强烈的清新气体则是臭氧。从而推测,球状闪电可能是因为有某种气体进入臭氧集中区,使臭氧很快分解而形成的。
越来越多的看法是:球状闪电是个等离子凝团,是一种脱离开原子的电子和离子的混合物。不过这种等离子体不是像在热核反应时那样极度炽热,而是'冷的',基本上就是像日光灯里的气体一样,不能炽燃。当气体放电时,'球状闪电'才能产生,而雷雨时的闪电就是这样的放电。等离子凝团无论在普通闪电过後,还是在普通闪电形成那个瞬间,都能产生和出现。而球状闪电就是'窃取'了普通闪电的能量才得以生成的。
以上种种看法,目前也只是推测和假说,并非定论。球状闪电之谜,还有待於大家今後继续努力探索研究。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1168
发表于 2008-9-11 20:10:43
那時我也有看到有關於下體自焚的。。。。
1311
发表于 2008-9-12 10:50:27
球状闪电我看过的... ...发光的火团(我不知道怎形容),它不是在飞,而是在飘,所以看上去以为它像有生命一样,其实不是的。当时看到的时候还很远,但是我立刻反应过来是球状闪电,立刻关窗断电(知识的重要性啊~)。一会它就往下坠然后就没了~~
1210
发表于 2008-9-12 15:17:52
回想起刘慈欣的《球状闪电》那书了~~推荐之~~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灌水闲聊
原创推理小说
案发现场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