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前天 21:50 陕西| 前天 22:05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本来是想发在印记上的,结果字数太多干脆发到闲聊上随便聊聊
前排提醒,我没有专攻过心理学,完全就是随便说,想到哪说到哪,不喜勿喷,有专业的大佬可以留言说说

    最近发现我在跟人相处过程中经常不能正常思考,应该是很多社交焦虑以及社交恐惧人的心声,从小到大经常有许多朋友,但是总是刻意压抑自己的情感,并不是说没有分享欲,相反孤独的人或者说社恐的人的分享欲并不比别人少,相反因为自己内心的安宁更容易捕捉到别人没注意的景色(野花,小鸟之类的)还有更多,一般社交恐惧症患者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倾诉途径,或者是自己的文件传输助手,或者是日记,手机上的备忘录,自己的小号的朋友圈还有现实中没人认识(或者认识的人现在没有交集)的软件(学院也算?)
   
    但是正常跟人交流时容易把握不好度,(有些隐性社恐的亲人朋友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恐,这种人叫表演型人格,遇到朋友亲人总会刻意表现得很开朗情绪很高涨,有时候面对不生气的小时也会假装很生气在大家起哄中分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生气,最后真的脑子一热跟别人大打出手)
   
在与人沟通时因为把握不好度会经常出现别人跟自己正聊着开个玩笑结果对方真生气了,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多想,结果最后自暴自弃想着就这样吧,最坏失去一个朋友然后不了了之。(像不像你追女神时对女神一个简单的表情包反复揣摩的样子)
引用
不确定感低容忍度
   不确定感低容忍度由Freeston等人在1994年提出。他们认为,“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简称IU)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来衡量人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其相关定义还有:“个体难以容忍暴露在模棱两可、缺少足够明确信息的情景,其持有一种持续的、过度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偏差,倾向于灾难化地解读未知或不确定的情境,表现为对不确定性的过度敏感和担忧”。也被定义为“一种消极的思维倾向,对不确定性及其后果持有的一系列灾难化信念”,代表个体“对未知的一种潜在恐惧”。
  

    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叫不能接受突发情况,正如我刚才说的情况,你会害怕朋友之间的突然断联之类的事情从而在交往时会畏手畏脚,不敢把自己的真心托福上去
发表于 昨天 07:44 甘肃| 来自小霸王手机
我跟人说话容易思维混乱,所以安慰人会写信(所谓的小作文),写下来才能让我理清楚自己要说什么怎么说。如果是当场的即时性口头安慰,我只会说“啊怎么这样”“没关系的”“你别难过”“你别不开心”像个人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