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4 天前 湖南| 发自安卓客户端
黄道十二宫杀手案件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系列连环杀人案,凶手自称黄道十二宫杀手,在每次做完案后都会寄出挑衅信件给媒体和警方,下面让我们梳理这起案件并推测凶手的心理侧写。

案件时间线与关键

1. 1968年12月20日·瓦列霍市赫尔曼湖路(Lake Herman Road)
**受害者**:大卫·亚瑟·法拉第(David Arthur Faraday, 17岁)、贝蒂·卢·詹森(Betty Lou Jensen, 16岁)  
两名高中生被近距离射杀,尸体停在一辆蓝色雪佛兰旁。警方未发现明确动机,现场未留下直接线索,案件最初被归类为“随机袭击”。

---

**2. 1969年7月4日·瓦列霍市蓝岩泉高尔夫球场(Blue Rock Springs Park)**  
**受害者**:达琳·费林(Darlene Ferrin, 22岁)、迈克·马乔(Michael Mageau, 19岁)  
凶手伪装成路人请求帮助,突然掏枪连射。达琳当场死亡,迈克重伤幸存并成为案件唯一目击者。**关键线索**:凶手在达琳的车上用黑色马克笔写下“VALLEJO 12-20-68”与“7-4-69”——直指两起案件的时间和地点关联。

---

**3. 1969年9月27日·纳帕县贝里埃萨湖(Lake Berryessa)**  
**受害者**:布莱恩·哈特纳(Bryan Hartnell, 20岁)、西西莉亚·谢泼德(Cecilia Shepard, 22岁)  
凶手身穿黑色刽子手式连体服,胸前缝有白色“十字圈”符号(⦶),持枪胁迫两人捆绑后以刀刺杀。**关键线索**:凶手在车门上刻下“VALLEJO/12-20-68/7-4-69/SEPT 27-69-6:30”,并留下“黄道十二宫(ZODIAC)”签名。

---

**4. 1969年10月11日·旧金山普雷西迪奥高地(Presidio Heights)**  
**受害者**:保罗·斯泰恩(Paul Stine, 29岁)  
出租车司机保罗头部中弹身亡,凶手从其衬衫上割下一块带血的布片。**关键线索**:目击者看到凶手在车后窗用保罗的血画下“十字圈”符号,随后冷静离开现场。

---

#### **黄道十二宫的信件与密码游戏**

- **1969年8月1日**:首次向《瓦列霍时报》《旧金山纪事报》《旧金山观察家报》寄信,内含一份由符号和字母组成的**408密码**(后于一周内被破译),内容自夸罪行并威胁“收集更多奴隶”。  
- **1969年10月13日**:寄出保罗·斯泰恩的衬衫碎片及**340密码**(至今未完全破解),信中宣称“我是黄道十二宫,我无处不在”。  
- **1970年4月20日**:绘制炸弹制作图纸并威胁炸毁校车,要求媒体刊登其宣言。  
- **1974年1月29日**:最后一封嘲讽信件《红魅影》(*The Red Phantom*),暗示自己将“永远消失于迷雾中”。

---

#### **犯罪心理学侧写:迷雾后的操控者**

1. **病态自恋与权力饥渴**  
通过寄信和密码,凶手构建了“猫鼠游戏”式的控制关系。他将警方、媒体与公众视为观众,享受被恐惧与猜测包围的“神格化”快感。信件中反复使用“奴隶”“收藏”等词汇,暴露出对支配他人生命的极端渴望。

2. **仪式化行为与符号崇拜**  
“十字圈”符号(⦶)被研究者解读为对占星术的扭曲崇拜,可能暗示凶手自视为“宇宙秩序的裁决者”。每次作案后留下精确时间标记,透露出强迫性完美主义倾向。

3. **高功能性反社会人格**  
目击者描述凶手作案时冷静、口齿清晰,甚至对受害者表现出虚伪的礼貌(如贝里埃萨湖案中询问受害者“需要帮助吗”)。其精通密码学与媒体运作规则,暗示受过高等教育或军事训练,可能从事技术或教育行业。

4. **身份焦虑与存在主义虚无**  
信件中频繁出现“无名”“幽灵”等自我指涉,折射出凶手对个人存在感的病态补偿。通过制造集体恐惧,他试图将自身从“平庸个体”升格为“文化符号”,以此对抗深层自卑。

---

#### **未竟的审判:悬案背后的阴影**

尽管FBI于2020年宣称通过DNA比对锁定嫌疑人(已故的**加里·弗朗西斯·波斯特**),但证据链的缺失与密码的未完全破译,使案件始终笼罩在迷雾中。黄道十二宫杀手不仅是连环杀手,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创伤符号——他证明了人类对“无序”的恐惧,远胜于暴力本身。
发表于 4 天前 上海| 发自安卓客户端
哈哈,熟悉的格式,ds老师好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