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0|回复: 8

[一分钟破案] 孔明灯下的密室谋杀

改编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5-4-12 15:31:52 安徽|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案情:
古镇客栈里,一位研究三国历史的教授死在反锁的房间内,死因是中毒。房间窗户紧闭,门从内部反锁,但桌上却放着一盏燃尽的孔明灯,灯罩上写着"东风"二字。  

案发时客栈内有四人:  
1. 客栈老板:声称在厨房准备早餐,但围裙上有蜡油痕迹  。
2. 教授的助手:案发前曾与教授激烈争吵,手上有一道烫伤  。
3. 民俗学者:专门研究古代信号灯,背包里有细绳和竹条  。
4. 游客:自称整晚在屋顶拍星星,相机里却有孔明灯升空的照片  。
线索:
死者茶杯检测出毒物,但杯上只有死者指纹  。
孔明灯残骸的竹架上绑着极细的金属丝  。
房间地板上发现少量硫磺粉末。
发表于 2025-4-12 23:17:47 江苏|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凶手是教授的助手。

从四位嫌疑人的情况来看,只有2号明显与死者结怨,有作案动机。而从案发现场的线索来看,地板上有硫磺粉末,这种粉末据说治疗烫伤有奇效,对应了2号手上的烫伤。

逐个看一下呢,1号客栈老板挑灯夜战,只为给客人们做爱心早餐,有点恐怖,但感觉和案件没啥关系,姑且认为他敬业吧。

3号民俗学者专门研究古代信号灯,所以他应该会制作孔明灯,而且也带了做灯的材料。4号游客半夜拍星星时拍到的孔明灯,很可能就是民俗学者半夜睡不着放着玩的。

至于死者当天晚上在做什么呢?他也在做孔明灯,只不过他是三国学者,做灯不专业,绑竹架用的是金属丝(而做灯专业户3号用的是细绳),这导致死者做的灯太重,直到蜡烛燃尽也飞不起来。

2号作为死者助手,当然知道死者的工作安排。所以他只需要提前找机会在死者杯中下毒即可。待死者晚上闭门造灯不成功,火急火燎喝水的时候,就完成了密室杀人。
发表于 2025-4-13 13:51:55 湖北|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小白推理,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首先房间窗户紧闭,门也从内部反锁,有可能是死者自己反锁的。当时死者可能正和某个熟人聊天,熟人走后,他反锁门窗。
房间内只有一个孔明灯残骸,和孔明灯有关的人有嫌疑:老板可能说谎,因为围裙上有蜡油痕迹,他也有机会在茶杯下毒,之后抹除掉指纹,但是老板没有杀人动机;助手和教授有过激烈争吵,并且手上有烫伤(帮教授拿孔明灯之类的),他也有可能给教授的杯子下毒,有可能构成杀人想法并实施;学者目前和死者没有矛盾,也并不确定认识,但是他民俗学者的身份产生的学识可能和教授的学习产生一些理念上的冲突也不一定;游客有说谎,他相机里有孔明灯升空的照片,可能和教授认识,但是为什么要隐瞒呢
茶杯有毒却只有死者自己的指纹,说明可能是熟人作案,这个熟人下了毒之后,死者自己端起来喝了。
金属丝和硫磺粉末不知道干啥的,目前我觉得有嫌疑的两个人是助手和游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6 天前 上海 发帖际遇
死者茶杯里是什么毒物呢?倾向是助手作案,可能是在客栈大量燃放孔明灯时混入一个装有毒物的,比较轻的茶包,用金属丝牵引并完成投毒操作,然后抽回金属丝时因为高温造成了手上的烫伤。
其他三位:游客的照片证明了当晚确实有孔明灯升空,所以老板围兜上会有蜡油,可能是客栈集中燃灯的;学者的细绳和竹条只是用来做孔明灯的,而且细绳高温会被烧断,无法完成投毒。
发表于 4 天前 湖北| 发自安卓客户端
助手
发表于 4 天前 山西|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是助手。
那日,教授找到民俗学者讨论孔明灯,二人还点燃了孔明灯,该孔明灯被游客意外拍到。民俗学家还送给教授一只孔明灯。
此事被助手知道(助手和教授应该积怨已久,此次听说客栈内有民俗学家,料到教授还去找他要孔明灯,事先准备了大量硫磺,铁丝,准备杀人)然后偷换了孔明灯内的蜡烛,铁丝可能是误碰坏了孔明灯用铁丝做了点小修补,防止被发现。新换的蜡烛内含大量硫磺,应是设法将蜡烛融化然后混入大量硫磺,量大到地板还能有粉末,助手不慎被高温烫伤(可能与客栈老板认识,一起干的,厨房正好有高温,也可能围裙是助手防止蜡油沾到自己身上偷的,或栽赃)
教授应有关窗户的习惯,当日教授在房间点燃孔明灯中毒身亡。茶杯内毒物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锁是意外之喜,也可能是教授习惯。反正对于毒杀密不密室也不重要。就算教授开窗通风没杀死最后也查不到助手头上,有指纹的孔明灯会被烧掉,没烧掉他也应该带手套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