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8|回复: 26

[小说创作经验] 本人的推理小说创作观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5-2-7 00:32:23 广西|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最近着手写一个长篇系列,所以准备写一下个人对这个系列,乃至当代的推理小说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创作观念。

首先是关于推理小说在我们国家的处境。

推理小说在中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首先“侦探”这个职业在我国并不能涉及刑事案件调查,在明国乃至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侦探都是以一种反派形象登场的,即使有类似《霍桑探案系列》这样的故事,但奈何“私家侦探”这个职业在我国抓外遇的作用远大于调查命我国案,这也导致了以侦探为主角的推理小说在是极度水土不服的,故事情节与现实产生了极大的割裂感。

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个是走刑侦的路子,让刑警,重案组等合法的执法部门调查——这固然很好,既解决了“侦探”无法介入案件的难题,也符合我国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优良风气,但这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案件发生类型被限制在写实的范围内,案件离奇荒诞,怪力乱神层出不穷的新本格推理小说就不适用这个方法。另一种方式是试用设定系推理,这种方法让侦探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但同样的,这个方法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设定系推理对设定的要求高,无论是传统的《龙骨》还是重口的《东京结合人》亦或是给予名著改编的《爱丽丝罪恶奇境》这些设定本身要自洽而且不能太复杂或者无趣,并且要设置巧妙,推理写作要求也会很高,对于大多数像我本人这样的新手,并不好操作。既然都不行,只能另辟蹊径了———我的想法是学习白月系老师。国推岛田流《积木花园》里的侦探谬尓德的存在是契合案件气质的,而我的思路也是如此,让案件来契合主角的侦探身份。首先是我本人的推理小说创作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京极夏彦和岛田庄司的影响,就是让离奇的案件来契合怪异的“侦探”,这也是我说从白月系老师那学习的原因。白月系老师的《积木花园》是岛田流在我国背景下所进行的一次不错的结合,侦探谬尔德的形象也和麻神的麦卡托有相似处很有魅力,而侦探助手名字和作者本人一致上也有有栖川有栖的感觉,这样的侦探设置加上怪奇荒谬的故事与案件,别具一格的侦探故事就诞生了。不过,虽然白月系老师在故事情节与核诡设置上很巧妙的与中国的实际背景结合,其中的炫学内容中三国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但还是缺乏了一点点的社会背景的结合,但这就牵扯到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了…

我最开始就提及说推理小说在中国的地位比较尴尬,其一是侦探这一形象与我国刑事案件调查的实际情况水土不服,其二便是推理这一文学形式的小众和模糊。

在我国推理与悬疑是被模糊概念的,我国市面上的许多所谓推理作品,其中并没有太多的推理要素,《十宗罪》是那种典型的重口味犯罪故事集,却也常常出现在营销号的推理小说推荐中,乙一的《zoo》在个人看来也是悬疑要素大于推理的,而像《法医秦明》也是刑侦和程序大于推理要素(主要是线索上的不公平,故事里的法医鉴定部分还是很有逻辑的),更别提我国市面上还有那种本身是耽美作品的刑侦文《破云》算是个例子。不是说这些书不好,只是感觉这和我本人想写的中国式的推理小说差距有点大,并没有明确的谜题与解答,充其量就是在叙事中死了人,讲述如何抓住凶手,这并不是推理。推理小说中第一重要的是谜题与诡计(解答)其次是逻辑(结合有栖川有栖的“逻辑幻象”),在然后才是存在案件,像米泽穗信的“日常推理”就是可以没有案件,没有死人的推理小说。所以我觉得在我国推理小说无法如日本一样壮大一方面是起步晚另一方面则是推理的魅力被悬疑刑侦等给盖了过去。但这些悬疑作品其实也是好的,是可以反哺中国推理的,我们从之前爆火过的《开端》《隐秘的角落》《时光代理人》(《时光代理人》个人算设定系)等国产的悬疑推理作品可以看出,我国的悬疑作品发展已经十分出色出圈,有声望有质量,而推理如果借悬疑作品的长处必定能有所发展,而到这就和全面所讲的《积木花园》的缺憾相关了。

首先《积木花园》无疑是优秀的推理作品,但作为白月系老师的处女作,还是有点青涩,核诡十分大胆,但对这一核诡背后的含义挖掘的就少了,虽然也有很多人文因素啊之类的,但终究差一口气,缺点意思———是悬疑作品中与人物的结合,社会的投射。悬疑作品中的人物相较之重诡计谜题的推理作品人物是会更加立体的,故事叙述也更加有趣。这也是悬疑作品更加有市场的原因,因为悬疑作品更多的时候是在讲故事,而推理作品更多是在给解答,就像当年的《御手洗浊的流浪》和《岛田流杀人事件》两本巅峰诡计流国推这,在当年却争议纷纷,而《1367》和《坏小孩》这样的带有刑侦和悬疑要素的推理作品更加有口碑市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背景的投射结合,才是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故事中或悲惨或坚强或邪恶的主角以及其他角色,故事中所反映的或黑暗或光明的人性以及社会现状,才是更加吸引眼球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写就会是社会派推理,但社会派推理是及其真是的反映社会现状的,在我看来,如今许多社会派推理作品已经可以被划分到纯悬疑作品了,谜题的设计与诡计解答都简单而且缺乏看点,《消失的十三级台阶》与《绝叫》的确好看,但是和我认知的像是阿婆奎因之流的推理差距有点大了,而目前市场上的真正的推理作品又过于原教旨主义,确少对普罗大众的吸引力。所以我想写的就是以推理趣味为主的结合悬疑作品要素的中间的过渡作品——其实契合这一定义的作品早就有了《奇想.天恸》《魍魉之匣》《樱的圈套》我个人都算作这一定义,而我也有打算这样写作人生的第一个系列长篇小说。

接下来就是对要创作的这一系列小说的概念的解释本人目前只有第一本书的大纲和思路,是一个类似《首无》和《姑获鸟》的故事,当然具体来说是不一样的,这个故事会结合当地的一些风俗文化,包括一些封建糟粕以及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的内容。谜面的设置也会及其夸张来凸现新本格推理小说的乐趣,像是消失了二十年的尸体突然出现,山岭中以婴儿为食的野人频繁出现,令人不适的连环杀人案毫无规律的发生等等。解答的话,个人以前也写过一些短篇虽然没发过(这个系列算第一发表的作品),虽然大部分找不到了但是还是有些本格意识在里面的,一些经典元素也都尝试着写过,机械流密室,连环杀人,无头尸,字谜,叙述性诡计,逻辑流,时刻表诡计,不在场证明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没涉及到的,但请安心,无论谜面多么不可思议,解答都会控制在合理的范畴的。另外有关心证推理与社会背景结合以及炫学内容,还容我沉淀一段时间,搜集资料,找些实例(当然社会背景肯定是完全虚构的,不会涉及敏感问题)让内容更加令人信服。

暂时有关自己的小说创作就说这么多,另外就总结一下我推理小说的创作观——其一是追求华丽的谜面宁可放弃部分解答的现实性。其二与悬疑作品结合注重故事情节设置,气氛渲染,人物性格塑造,减少不必要的炫学内容。其三,重视社会背景,人物内心,深挖社会背景。其四,注重故事叙述的布局,重视多线叙事,作中作和倒序插叙的使用。其五,突出“侦探”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让故事中的案件契合侦探的气质。其六,重视中国本地文化与故事诡计的结合,避免出现一些违和感,让读者不适。

希望我的分享能为各位看小说的读者对我即将写作的作品有所期待,让小说创作者有所启发,祝愿国推越来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21:46:38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希望有人可以留言探讨,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25-2-8 09:20:54 河南|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推理和悬疑的界限被模糊这说的也太对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5-2-8 11:42:13 河北|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积极发帖,有很大借鉴意义
发表于 2025-2-8 20:08:38 福建|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长篇大论,但字字珠玑!

日常推理也很有魅力!

为什么推理作品中,总涉及死亡?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死亡的冲突会更加强烈或引入注意,生命的突然有与突然无。

但除了死亡,往往也有其它事物很有追究意义。

比如《冰菓》的意义。
比如失忆的少年看到崭新的情书?

可以知道作者的新作在哪发布吗?!想看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5-2-8 21:31:35 河南| 来自小霸王手机
我觉得国内大多数创作者的创作严格来说,重点其实还没有到谈创作理念的地步。
因为很多人对于推理小说的认知,怎么说呢,是有偏差的。
例如有一次,我在知乎上直接驳斥过流浪的蛤蟆类似的观点,他就是认同因为中国没有侦探,所以推理小说不好写的观点。
因为这个理由成立的话,那么世界上真的有仙侠和猫娘了?
把虚构性和设定性考虑的太多,其实是本末倒置。
其次,国内作者的基本功普遍太差了点,往冷知识,结构复杂化去走,本质上是伏线,误导和结构,故事情节做不到。
相比于纯诡计,推理小说的技术其实在这方面。
很多人一本书写下来,结构一目了然,读者兴趣都不足。
这两年学麻耶的人多,可是这就像小学生学毕加索的抽象画,素描基础都没打好,就剩下抽象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5-2-12 16:40:46 新疆|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谢谢分享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