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发表于 2011-1-24 19:29:48
本帖最后由 黑羽 于 2011-1-31 14:29 编辑

【基本信息】
书名:瘟疫庄谋杀案
作者:[英]约翰•迪克森•卡尔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图书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神秘的瘟疫山庄、恐怖的古老传说、清冷的雨夜、盎然的鬼意、亡魂般的神秘来客、迷雾缭绕的双重密室杀人——1935年间,亨利•梅利维尔爵士首次登场。
                长年以来,瘟疫庄似乎总有厉鬼出没。某一场降灵巫会上,灵媒将自己反锁进一间小屋,哪知竟背中四刀而死。而屋外潮湿的地面上,却没有任何足迹。现场附近,只有一只可怜的猫,被人斫去头颅。
             紧接着,第二宗命案发生了……

【简要书评】
总评分:★★★☆☆ (实话说,如果不是卡尔作品我只会给两星..)

作为H.M.大人初次登场,本书的谜团是足够手笔足够华丽的.完全密室:连匕首都无法通过的窗口,内外两重上锁的房间,没有脚印的泥地.加上一贯的哥特式恐怖氛围:瘟疫,亡魂,凶宅,刽子手,脖子僵硬的背影,几次莫名失踪的奇怪匕首.变态的恐怖感不输<女巫角>,而华丽程度则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文字角度说,本书的开头几章让人读着很爽,可以感觉到成熟时期的卡尔对营造此类哥特氛围已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接着故事开始发展,众人来到瘟疫庄之后,翻译渐渐开始表现出少许不给力,不过前面铺垫的效果仍在,不妨碍兴趣盎然地读下去.然后情况就不怎么好了,读者开始郁闷怎么那个神秘到不行的骗子——某种程度上所有诡异事件的中心人物——居然还不出场.而知情人士无一例外地闪烁其词支支吾吾,让人越发不爽.最后达沃斯童鞋终于以尸体的形式出现了,再不出现读者也要毛了.此时,无比华丽的密室终于呈现在了面前,弥补了前面磕磕绊绊的负面阅读体验,并再一次使读者严重着迷了.但是这一剂完全密室的亡魂杀人终于还是扛不住长篇无亮点的盘查过程,读者的兴趣被再一次消磨殆尽,而本书的积极阅读历程也到此为止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第二起案件真的相当无趣,客观上死法无亮点,主观上读者很疲惫.

总结地说,这不是一部可以让人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到底的作品.一部分是由于,第一个案件发生后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气氛渲染和吊人胃口进行到底,另一方面是,作为我们的H.M.大人的处女秀,各种生辰八字闲话家常都很有必要一一照顾.总之造成的后果就是,读者只想快些知道谜底,其他真的无所谓了.

以下白字部分泄底,未读慎看.

从推理小说的核心——诡计(或者谜底)部分来说,虽然拥有一个华丽无比的外表,<瘟疫庄>的水平不会比<宝剑八>高到哪去.这里提到后者的目的,并非认为<瘟疫庄>的诡计和<宝剑八>具有任何可比性(<宝剑八>真的有诡计可言么?),而是谜底揭开之后的感觉,让我毫无意外地想起了<宝剑八>,那种无语问苍天的感觉.这里很不厚道地再一次感叹一下,读完<宝剑八>之后我完全不知道卡尔到底想干嘛,然后一夜之间就把它忘了个七七八八.

且不说匕首捅出的伤痕会和子弹留下的有多大的相似之处,我承认当时所有人都不怀疑那个伤口是匕首造成的,但这显然不能成为苏格兰警场的法医玩忽职守的理由.无论如何,一个正式的书面报告总是需要的,而即便只是走走过场的尸检也能发现伤口的玄机.更不用说卡尔大人在引用了丹尼尔•克拉克的案例之后,又企图宣布我们的第二名死者不是他本人,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最后卡尔甚至提出了共犯的说法,这简直让任何推理小说迷忍无可忍.

但不可否认,如果整个故事发生在暴风雪山庄模式下,这将会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利用撒鸡血和死者的自残掩饰枪伤的这个点子,客观地说真是相当匪夷所思并且精彩绝伦.在没有专业验尸人员介入的情况下,读者一定能接受这个点子,并且被它征服.而焚尸的金蝉脱壳桥段也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总而言之,对于一些人(包括我)来说,卡尔的名字就等于五星作品,愿意无条件地相信最终的谜底一定会pay off.对于这一类人来说,这本书大概算是给对卡尔的热情泼了一盆水,不必要是冷水,反正是着实被雷了一回.至于剩下那些,本来就对卡尔无感觉甚至无好感的读者,此书显然会给他们一个很好的不再阅读卡尔的理由.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另外顺便一提,从目前我阅读的卡尔的作品来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准则依然未被打破...卡尔蜀黍真是个好人..

[发帖际遇]:  黑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英镑5镑,终于进入了福尔摩斯长线钻石VIP1对1精品班,成为了老福的徒弟.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1-1-24 21:31:17
啊 没有电子书吗?
发表于 2011-1-29 11:31:35
啊 没有电子书吗?
发表于 2011-1-29 19:13:03
没看过 ……这个作者也没听说过  剧情咋样啊?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