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回复: 3

[知识科普] 法医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5-1-22 16:59:04 湖北| 2025-1-22 20:28编辑
法医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
精神检查的交谈形式和基本步骤
交谈形式一般有三种: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交谈常常以开放式问题为先导,如“谈谈你的情况?”不限制回答的范围和方式,一般用于交谈开始和态度合作的被鉴定人,检查者应注意倾听和观察,根据回答来判断被鉴定人对检查的态度,情绪状态等等。封闭式交谈以封闭式提问为先导,如“你的身体有没有受过伤?”限定回答范围和方式,一般用于不合作者,或交谈中需要重点澄清的事实。半开放式问题如“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病?”“你家里还有什么人?”等,在检查中应用较多。三种方式应结合使用,但在开始阶段应采取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交谈。
精神检查的基本步骤有三,即一般交谈、深入交谈、结束交谈。每一步骤都有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应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分开。整个检查过程的时间依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应在30分钟以上。对于某些疑难案例还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多次检查。
    一般性交谈   主要任务是:①了解被鉴定人的一般精神状况如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情绪状态等;②被鉴定人的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③观察他对检查者的基本反应并建立信任感;④发现可能成为突破口的线索。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在此阶段采用封闭式提问直入主题,一般不要直接询问犯罪事实,否则很容易使检查陷入僵局。可以从一般寒暄开始,逐渐接近并完成以上主要任务,有经验的检查者往往在拉家常式的谈话中就完成了大部分检查内容。如果在开放式寒暄一段时间后被鉴定人始终不予合作,可考虑转入封闭式提问或质询性的提问。
    深入性交谈   此阶段是充分运用各种交谈技巧,获取信息和确定症状的阶段,因此澄清症状和事实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此阶段多采用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不放过任何疑点,抓住话头深入询问,反复验证和澄清症状。
    结束性交谈   此阶段的任务是:①询问被鉴定人对案件的态度、估计和期望,尤其是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后果的认识等;②给被鉴定人最后陈述的机会,如问“你还有什么要告诉我们吗?”或“你还有什么要求?”对于某些不合作的被鉴定人,富有技巧和智慧的表示结束谈话可能在最后时刻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精神检查的晤谈技巧
    (一)一般技巧
      ①观察   观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通过观察被鉴定人的外貌、衣着、表情、姿态、口吻、语调、反应等,检查者可以感受、体察和推测其心理状态,从而适时调整谈话方式和主题。观察和倾听相结合,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②倾听   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检查技术,却最容易被忽视。初学者往往倾向于学习如何尖锐地提问,直到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这样的结果和精神检查的要求相违背。一般情况下,精神检查中都是争取让被检查者尽可能多说话,而多数情况下倾听的确是最简单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在即将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耐心平静地等待片刻是很有必要的。
      专注倾听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认真体会、思考、理解被鉴定人的“话外之音”。应特别注意被鉴定人在交谈过程中的一些似乎与主题无关的插入语,或莫名其妙的只言片语,因为其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信息。如被鉴定人说到自己因为“收到迫害”而多次上访时,突然说“我经常坐飞机去”,而他是个经济条件很差的农民,此时就要高度怀疑和重视这句话,运用各种检查技巧澄清事实。结果发现该人存在特殊的运动性幻觉:一闭眼就感到自己坐在飞机上呼啸升空。专注的倾听还可以使被鉴定人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愿意主动讲述。
      ③肯定   指检查者肯定被鉴定人所述体验与感受“具有个人的真实性”,即肯定他本人真的看见了或听见了,无论这些体验和感受对正常人来说是多么荒谬。比如被鉴定人声称“大白天听见鬼唱歌,还能看见许多鬼”,此时有两种常见的反应方式:
      (一)肯定方式:继续认真倾听,或者提问“你能够说得更详细点吗?”“那一定很吓人,你当时怎么办?”这样将得到更多的信息。
      (二)否定方式:立即斥责“胡说八道,大白天怎么会有鬼!这是迷信!”“老实点,别装蒜!”这样做就远离专业态度,很容易陷入僵局或争论而影响检查的效率。提请鉴定的起因,多数是因为发现被鉴定人“胡说八道”或者言行异常,鉴定的目的之一正是要澄清这些异常言行的性质,而不是不加鉴别就予以否定。
      即使怀疑被鉴定人伪装症状也不必立即反驳,而应当让他继续叙说。一般情况下,他说的越多,越能暴露出伪装的本质。无论在刑事侦查还是精神检查中,与对方陷入争论都是走向僵局的开始
      ④重构与代述   重构是把对方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或总结,但不改变其说话的意图和目的。重构可以突出重点话题,并引导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症状名称。如“你刚才说的......,是说你的心情抑郁吗?”代述是将对方不好意思说或不愿明说但显然十分重要的话,由检查者代为说出。
      ⑤澄清   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件从开始到最后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其实,几乎其他所有的交谈技巧都是为了有效地澄清。在澄清时一般不要逼迫式的提问,应根据对方的话头进行启发式的、征询式的提问,如果时间允许,应尽可能让其自己叙述。
      ⑥提问   提问是一种高级技巧,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回答,因此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以下特殊检查技巧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
    (二)特殊技巧
      ①顺藤摸瓜   即善于抓住“话头”发现蛛丝马迹。如被鉴定人谈到最近身体状况时说“身体虚弱了,总要小便,不然不答应,每次小便都要使劲才能尿出一点。”一般的深入询问可能集中于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夹杂与这句话中“不然不答应”这句听起来“没头没脑”的话。检查者敏锐怀疑这句话可能潜藏重要症状,或者需要澄清为什么这样说,因此问“你刚才说‘不然不答应’是什么意思?”被鉴定人答“总有人想找我要精子,要是不给他,他就说要杀我。”这又需要澄清——什么人找他要精子?如何要法?要去干什么?最后澄清是幻听让他捐献“精子”,因此他自认为是某伟人的后代。
      ②顺水推舟   当被鉴定人比较主动但谈话主题不集中时,有必要进行引导,但一般不应该提出一个另外的话题,而是顺着他的某个话题引申下去。如被鉴定人谈到某一件事情,检查者认为很重要,但被鉴定人又照例浅尝辄止转移话题时,检查者立即引导提问“这件事情请你说具体些。”“举个具体例子?”“后来呢?”等,引导其深入详细地描述。
      ③逆水行舟   当被鉴定人过于主动,话多并且总是试图控制谈话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制止。一般不应采用喝止的方式,而是有耐心的同时又坚决地要求他回到谈话主题。可以坚决重复某一句关键性的提问,直到得到回答。也可以先打断他后立即说明某一问题的重要性,提出就此展开交谈的要求。
      ④迂回深入   当被鉴定人(尤其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不愿暴露内心想法,在交谈中被动应付,谈到一般问题时表现合作,涉及关键问题时顾左右而言他,此时应延长一般性交谈的时间与之“闲谈”,从他比较愿意回答的问题如家庭一般情况,个人经历,个人爱好或他感兴趣的话题等着手,逐渐迂回接近核心问题,同时观察和感觉其戒备的强度,逐渐深入到核心问题。在对待不合作的被鉴定人时,这是应用最多的技巧,要求有耐心和循循善诱的能力。
      ⑤故意刺激   主要是为了观察被鉴定人的情感反应。正常情感具有波动性,即对内外刺激(思维和环境变化)产生相适应的反应。有的被鉴定人对微小刺激产生强烈反应,如某些人格障碍及易激惹者,有的被鉴定人无论怎样刺激也无动于衷,如情感淡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多数被鉴定人的情感反应介于两者之间,需要通过不同强度的言语刺激来观察。可以在检查中说一些反话,如知情人反映被鉴定人曾说母亲要害死他,但检查时他不主动涉及此情况甚至予以否认,可以在合适时问“你母亲对你一定很好”。也可以直接对被鉴定人的话予以否定的评价。应当注意一般不应在会谈前期使用故意刺激,避免过早陷入僵局。
发表于 2025-1-23 20:27:55 四川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有装精神病的技巧么?(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5-1-23 21:25:16 新疆|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