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推理小说
我当刑警那些年1:碎尸者
查看:
445
|
回复:
5
[原创短篇]
我当刑警那些年1:碎尸者
简洁模式
260614
发表于 2024-12-12 15:06:28
北京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第一章:碎骨寒冬
那个寒冷的一月,我作为专案组最年轻的刑警,站在散落的两千片尸块前。二十七年过去,我已是刑侦支队的副队长,可每当想起那个雾气弥漫的清晨,仍会不寒而栗。这个案件改变了我对"人性"的所有认知,让我遇见了必须与之较量一生的凶手,也让我明白,隐藏在凶杀案背后的真相……有时比谜题本身更加可怕。
写在日记前:
我不知道我是抱有什么样的想法,才会打开记事本去写下这些凶杀案的。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是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的,但如果你说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比鬼神更恐怖的东西,我认识是有的,那就是所有心怀杀意的人。——陈锋。
第一章:碎骨寒冬
寒风刺骨的清晨,华侨路上的氛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不安。浓雾在街道上空凝聚,路灯投射出的淡黄光晕如同生命的脉搏,挣扎着在黑暗中微弱闪烁。王大爷弓着背,推着扫车,缓慢而不安地在街道上移动,他的扫帚有节奏地刮擦着地面,发出的“沙沙”声如同寂静中的囔囔低语,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喻的悲哀。随着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霜,刺骨的寒意让他无意识地搓着手,仿佛在驱散心中的不安。
突然,扫帚碰到了什么不寻常的东西,发出一声异样的闷响。王大爷眯起老花眼,凝神细看,昏黄的路灯下,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静静地卧于阴影中。其一角被露水浸打,泛着油腻的光泽,犹如某种潜伏的厄运。这种垃圾在他眼中已屡见不鲜,然而今日的这一袋却给予他异样的感受,如同冥冥中注定的召唤。塑料袋上几道暗色的痕迹在路灯的照射下泛出诡异的光辉,宛若涌动的黑暗意念潜伏其中。
他用扫帚轻轻拨了一下,袋子裂开了小口,一股若有若无的腥味飘散而出,令人作呕。王大爷的心猛地揪紧,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几乎按错了好几个数字才拨通了110,那声音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颤动。
“喂,警察吗?我…我在华侨路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东西……”他的声音在无尽的黑暗中低沉而无力,“看起来…看起来不太对劲……”
时钟滴答,在清晨六点,陈锋赶到现场时,晨雾依旧未散去。寒气如刀般割开皮肤,他裹紧单薄的警服,快步走向已拉起的警戒线。现场已聚集了几名警员,他们的呼吸所化的白雾,像是被人心头的阴霾所牵引,组成了一团团虚无缥缈的迷雾。路灯的光辉被浓雾吞噬,给整个现场涂上了层层阴森的面纱。
“情况怎么样?”陈锋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迅速记录着现场状况。
“目前发现了十几个类似的黑色塑料袋,”一名警员回答,声音中夹杂着不安,仿佛在试探那不可知的恐怖, “初步判断…是人体组织。”
陈锋蹲下身,戴上手套,仔细观察着地上的塑料袋。刀锋划过的痕迹,如同不祥的气息,近乎完美的直线,令他想起了医学院解剖室里的标本。他的目光扫过袋子的封口处,那里隐秘的打结方式让他沉思,恍惚中感受到一场来自异界的召唤。
“让法医先来看。”随着这句命令落下,陈锋站起身,习惯性地在笔记本上画下现场示意图,每个塑料袋的位置、方向都被精确标注,逐渐勾勒出一个诡异而不详的图形。这是他在警校养成的习惯,导师曾言:细节中往往藏着真相。
这时,专案组组长苏远明匆匆赶到,他的神色凝重,仿佛预感到了某种不安的震动。晨雾中,他的身影沉重而又斑驳,宛如被现实裹挟的幽灵。
“老陈,怎么看?”苏远明压低声音,目光始终盯着地上的塑料袋,像是窥探着深渊的虚无。
“这不是一般的案子,”陈锋指着地上的塑料袋,语气渐显凝重,“切口太专业了,而且…”他顿了顿,暗示着某种潜藏于昏暗背景之中的恐怖,“这些袋子的分布极有规律,像是被刻意安排的。”
法医小组随即展开初步检验。法医打开便携式光源,蓝光下,切口处显现出微弱的荧光。“这种荧光反应来自某种特殊消毒液,”他沉声说道,言语间透着无可名状的寒意,“确实是人体组织,而且经过煮制处理。”停顿之间,仿佛许多不可言说的秘密在空气中弥散,“从目前发现的部位来看,死者应是年轻女性,而每一块组织的切割都极为精准,仿佛艺术品。”
陡然间,陈锋背脊一阵冰冷,他意识到这个案件的非同寻常。专业的切割手法、医用消毒液的使用,这些都指向一个可怕而又令人畏惧的可能:凶手乃是具备专业医学背景的存在。他抬头望向远处,晨雾里隐约浮现的几道身影,正是闻讯而来的记者,如同第一缕微光,喧闹却又不安。
此时,林雨霏倚靠在旁,看似晨练的路人,耳机里传出的音乐掩饰了她关注现场的痕迹。她假装系鞋带,借此机会观察周围,手机已经记录了所有的细节。
“老张,是大案。”她趁着细节的把玩,低声对电话那头的主编说道,“现场至少来了二十名警察,还有法医。我看到他们在搜集黑色塑料袋,数量不少。而且…”她压低声音,“这些袋子的分布很奇怪,像是在描绘某种图案。”
“先别轻举妄动,”张守业的声音透着谨慎,“这种案子警方一定会严格控制信息,你要小心。对了,专案组组长是谁?”
“苏远明,刑侦支队的副队长。还有个年轻警官,似乎很专业。”林雨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陈锋挑战的神情所吸引,那种严肃而又执着的眼神令她心中暗潮涌动。
“那是陈锋,”张守业停顿,声音变得严峻,“他父亲是陈建国!1986那个震惊全城的事件,你还记得吗?”
林雨霏心里一颤,那个充满荒诞与恐惧的故事犹如阴影再次笼罩。正要开口,突然看到警戒线外的群众骚动,更多的塑料袋被相继发现,诡异地散落在附近的灌木丛与垃圾桶旁。
“各位请后退!”警察强硬地疏散围观群众,“这里已经封锁,请大家配合工作!”
陈锋矗立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墙上贴满了现场照片。他的手指在照片上游走,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这些塑料袋的位置如同阴影盘踞的蝴蝶。
“这不是随意抛弃,”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颤抖,“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展览。”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264261
发表于 2024-12-15 17:23:21
山东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好看
260614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17 16:35:25
北京
第二章:蝴蝶
浓雾中,警笛的红光被折射成恐怖的幻影,远处传来的城市苏醒声与现场的死寂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个寒冷的早晨尚未开始,却已暗示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件即将掀起怎样的风暴。
上午七点,天色渐亮,但阴霾依然笼罩着华侨路。搜索范围不断扩大,发现的塑料袋数量已超过五十个,仿佛聚集了来自深渊的低语。陈锋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现场观察,他特别注意到,每个新发现的袋子位置正发展出他早先的推测。
“苏队,”陈锋走向苏远明,展开笔记本上的示意图,“看这个分布形态。如果将这些点连起来…”他的手指在纸面上划过,勾勒出一幅非人之境。
“蝴蝶。”苏远明接过话,眉头紧锁,似乎读懂了潜藏其中的真相,“凶手是在与我们游戏。”
现场越发沉重而复杂,法医小组的工作依旧进行。每发现一个新塑料袋,都要仔细记录,整个区域宛如被无形的力量所操控。灯光穿透晨雾,将这一片永恒的噩梦照得惨白,仿佛暴露了潜藏于黑暗中的真相。
“陈警官,”一位年轻法医呼叫着,声音中透着不安,“你得来看看这个。”他仔细展示着一个新发现的证物,“在其中一个袋子里,发现了似乎是某种纤维。”
陈锋凑近观察,那是一块深蓝色的布料,磨破的边缘如同暗示着某种不祥的命运。“这可能是死者的衣物,”他说道,“立即送去检验。同时,在拍照时注意织物的纹理特征。”
在警戒线外,林雨霏已经以一名关心邻里治安的居民身份,和附近几位晨练的老人攀谈上了。她的声音柔和,眼神中却隐藏着不容小觑的锐利。对于这个未知的恐怖,她向来不屑一顾。
“最近这片儿有什么异常情况吗?”她随意问道,仿佛试图从这些不起眼的庸常生活中找寻出死去的秘密。
“大概前几天晚上听到车子的声音,像是很晚的时候。”戴着老花镜的大妈喃喃道,神情迷惘而又恐慌。
林雨霏的心中一动,正要继续询问,却失神于警方搜索方向的不断调整,仿佛在寻找掩盖在表象之下的某种特定模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若隐若现:凶手是否在这一片废墟中留下了某种讯息?
她假装整理头发,实际上却在用手机拍摄现场的全景。当她放大查看照片时,众多被标记出来的塑料袋位置确实隐约构成了一个神秘而优美的蝴蝶形状。
“有趣。”她低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手机屏幕,“这不是随意抛弃,而是一场经过精心设计的布局。”她的职业敏感告诫她,这个案件背后定藏匿着更为深邃的故事。
而此刻,一辆低调的黑色奥迪缓缓停在现场附近,从车上下来的中年男子身着考究,他阴沉的面色在浓雾中显得格外突兀。警员们向他敬礼,林雨霏认出他是刑侦局的程局长。
“情况怎么样?”程局长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风切入空气,威严却隐含压迫。他的目光扫过现场,注视那散落的塑料袋,眉头紧皱,似乎感受到了潜藏于其中的暴风骤雨。
“目前发现的尸块超过两千片,”苏远明简要汇报,声音中透着凝重的沉甸甸,仿佛万千命运的沉重。“初步判断死者为年轻女性,死亡时间大约在一周之内。所有组织都经过专业处理,切口极其精准,且抛尸现场呈现出某种特定图案。”
程局长的脸色变得严峻:“这案子必须严格控制信息,不能让媒体曝露。苏队长,你亲自负责,组建专案组。记住,务必要将影响降到最低。”最后一句话如同落在心头的重锤,警觉着周围徘徊的记者们。
“是。”苏远明点头,目光探寻着在场的警员,最后停在陈锋身上。那一瞬,仿佛世间万物在此刻凝固:这个年轻警官必须独自面对命运的选择。
陈锋的心中不觉一紧。他深知,这个案件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再次审视着现场,那些黑色塑料袋就如同万物的象征,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恐怖故事。
远处城市苏醒的喧嚣声与现场的寂静形成强烈对比。在这个被封锁的街道上,死亡的气息愈发浓重,宛如迷失的灵魂在不断徘徊。林雨霏站在人群中,关注着警方忙碌的身影。她清楚,这个案子背后一定掩藏着更大的秘密。她的目光不经意间与陈锋相遇,又很快移开,可心中却铭记着这个年轻警官认真的眼神。
而此时,没有人注意到,在街道尽头那栋医院大楼里,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正通过窗户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修长的手指玩弄着一把精致的手术刀,刀刃在晨光中泛出冰冷的光芒。那位医生微微摇头,宛如一个在黑暗中游弋的掠食者,似乎将命运的旋律演奏得更加深邃。
上午八点,阳光终于突破浓雾,却带不来丝毫的温暖。现场的勘查仍在继续,发现的新塑料袋数量让每位在场的警员内心愈发沉重。陈锋站在临时搭建的法医帐篷外,倾听着讨论中的术语,那些本应温暖的阳光却如同冰冷的刀刃,刺向每个人的心灵。
“切口分析显示,凶手使用了至少三种不同型号的手术刀,”法医的声音冷静却又透出深深的绝望,“而且,从切割的角度和力度来看,他对人体结构非常了解。每一刀都精准地避开了主要血管,这是一种极为专业的表现。”
“能确定死亡时间吗?”苏远明问道,声音变得愈发沉重,仿佛已经预感到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在涌动。
“初步判断在一周之内,具体时间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但有一点很特别,”法医停顿,复述着一段涌动的恐惧,“所有组织都经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始终保持在4到6摄氏度之间。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疗设备,而非普通家用冰箱所能达到。”
陈锋的脑海如同涌动的海潮,医学设备、专业知识、手术刀具,这些词句在脑海中不断循环。手下的纸上,他突然画出一幅简化的区域图,案发现场方圆三公里内各大医院、诊所和医学院的分布,其中南大附属医院的位置格外显眼。
“陈警官,”一名年轻警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透出几分惊恐,“南大成教院的女学生宋爱月已经失踪九天!”
“详细情况?”陈锋抬起头,目光瞬间变得犀利,直刺大气层外的真相。
“叫宋爱月,22岁,成教院大三学生。”年轻警员翻开笔记本,声音逐渐低沉,“1月10号晚上离开宿舍后就消失了。据室友说,她那天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
两人对视一眼,那份凝重如绳索缠绕着彼此。若时间吻合,那么她便是那个已经被群星遗忘的受害者。然而,他们未敢言明这一恐怖的事实,因为、隐藏在转角处的是一场更为恐怖的现实,凶手在这九天里一直在进行着他精心策划的“艺术创作”。
就在此时,林雨霏已通过线人得知了更多的消息。校园中的丑闻与不安如秘网交织,仿若一场没有尽头的梦魇笼罩着这个时代,而她的心中暗潮涌动,早已深陷其中。而这一切只是一组隐秘聚集后的无声回响。
而在医院的某个角落,面对反复清洗的手,那个身披白大褂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晨光中。他的手如同精致的艺术品,仔细又温柔地处理着生命的残留。所有清洗的动作仿佛在揭示生活的意义,直至手中的刀也闪现出控诉的力量,刹那间捯饬出黑暗深处的旋律,那是他心中无尽的狂热与愈发扭曲的追求。
这一切,皆只为一场潜藏于深渊的艺术表演。而幕后的描绘,才刚刚开始。
260614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17 18:01:38
北京
第三章 身份
法医室内,惨白的日光灯像冰冷的手指般,毫不留情地抚摸着每一具尸块,发出令人窒息的冷光。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与冬季的凛冽感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所经历的恐惧与绝望。陈锋站在不锈钢台前,凝视着这些破碎的身体,心头重重压着如同石块般沉重的阴影。这些残缺的证物,或许正是揭开不可名状真相的第一把钥匙。
"这些组织经过煮制处理,"法医王建国低头细致地观察着那整齐而规则的切口,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从尸体的状态来看,死亡时间应该在一周之内。切口极其平整,使用的无疑是外科手术刀,且手法显得异常专业。”
空气中充满了知识的压迫与死亡的沉寂。陈锋不禁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心中翻腾的恐惧与愤怒交织成令人无法呼吸的绝望——这种切割手法不亚于一名外科医生所能做出的残酷“艺术”。此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那些整齐摆放的尸块,每一片都如同失去生命的蝴蝶,勾起他对幸存者所可能遭受的深深同情与内心的撕扯。
“从骨骼和组织特征判断,死者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王建国继续沉声说道,那声音在这个仿佛时间静止的空间中格外清晰,充满了震慑,“身高大约160公分,体型偏瘦。”
异常的精准与无情的死亡让陈锋的心再次一紧。这个特征与前几天报案的南大成教院失踪女学生刁爱青几乎完全吻合。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回荡着无情的现实。
“这个,"他指着一枚微微发黄的银质吊坠,心中暗想着如何将残酷的现实带给痛失爱女的家属,并感受到排列在一起的心痛与恐惧。"需要立即联系刁爱青的家属确认。”
作为反抗这无名恐惧的重负,苏远明很快带着刁爱青的父母来到法医室。认尸的过程如同背负着无形的刀刃,每一个眼神交汇都仿佛在撕扯着彼此的灵魂。刁母在第一眼见吊坠时,整个人如同失去了支撑,痛苦的哭喊声撕开了压抑的气氛。刁父面如土色,双手微微颤抖着确认那是她的遗物,失落的真相似一把利刃刺向每一个在场者的心。
在观看着这一幕时,陈锋的声音变得低沉而严肃:“刁先生,最近这段时间,您女儿有没有提到过遇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
刁父摇了摇头,眼泪模糊了视线,神情中残留着无尽的绝望:“她一直都很乖巧,从不给我们添麻烦...只是最近好像经常接到一些电话…”
这一细节让陈锋警觉起来,决定追问得更加深入。他正要继续,会议室的电话突兀响起。苏远明接完电话后,脸色凝重地宣布:“专案组马上开会,上级已经下令要求全力侦破此案。”
会议室里如同悬浮着的重压,氧气似乎流失殆尽。警员们围坐在长桌旁,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紧张。法医组汇报了尸检结果,投影仪如鬼魅般将那些科学的术语印刻在墙上。
“凶手的解剖技术极其专业,"王建国的声音如同滴水般清晰,“这种精准度,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未必做得出来。而且,从处理尸体的手法来看,凶手似乎在刻意展示他的‘技艺’。每一块组织的切割都近乎完美,仿佛在完成一场精心安排的手术表演。”
会议室顿时陷入一片沉寂,只有淡淡的笔尖摩擦声回荡在空气中。陈锋注意到苏远明的手指不断在桌子上敲击,显然他在思考,随着每一声敲击,重压进一步增强。
"根据现有证据推测,"苏远明最后开口,眼神中闪烁着精明且坚定的光芒,“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掌握医学知识的凶手,他的手法相当娴熟,更重要的是,他跟死者有特定的联系。现场尸块的布置显示,他在刻意制造某种图案或符号。”
陈锋立即回忆起案发前的异常情况,接道:“确切地说,那些塑料袋的位置排列成蝴蝶形状,凶手可能在试图传递一种信息。”
“好,”苏远明站起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仿佛在检验他们的决心,“由此专案组的分工如下:第一组负责对南大医学院及周边医院进行排查,重点关注具有外科背景的人员;第二组继续走访刁爱青的社交圈,特别是最近与她接触密切的人;第三组负责现场周边的摄像头取证工作。”
就在这个时刻,无情的外界轰鸣逐渐逼近——媒体已开启全面关注这起案件。负责情报的警员说:“报告,媒体已经开始大规模报道此案,记者们正在案发现场周围聚集。”
一时间,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低声的讨论声未曾停歇。苏远明皱眉,坚定地说:“通知宣传部门,严格控制信息发布。这个案子必须稳妥处理,不能引起恐慌。陈锋,你去和媒体对接。”
走出会议室,寒风如刀刃般刺入肌肤,眼前的路灯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沉,仿佛预示着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大恐怖。陈锋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心中揣测无数可能,他明白,那个巨大的阴影已开始在他生命中蔓延,等待愈加惊悚的真相浮现。
260614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19 16:54:55
北京
第四章 线索?
第四章 线索?
寒风呼啸着穿过南大的校园,空旷的林荫道上,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三三两两的学生匆匆走过,压低的议论声在寒冷的空气中飘散。陈锋站在成教院大楼前,注意到门口保安紧张的眼神和不时探出头来的教职工。这种压抑的氛围与法医室的阴森几乎如出一辙。
解剖室里那些被精心切割的尸块画面又浮现在脑海,陈锋下意识攥紧了拳头。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刺骨的寒意渗入肺部。他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校园表面下,一个更大的谜团正等待着揭开。
"陈警官,这边请。"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了上来,是成教院的副院长李明。他的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刁爱青同学的所有资料。"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和香烟的气息,陈锋注意到李明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得焦躁不安。"刁爱青最近的课程安排和成绩都很正常,"李明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叠文件递过来,"她是个很安静的学生,从不惹事。"
"陈警官,我们当然会配合调查,但是..."李明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某种暗示性的试探,"学校的声誉也很重要,你明白吗?"这种话外有话的态度让陈锋心里一沉。
陈锋仔细翻看着资料,突然停在一页考勤记录上。"这里显示她在失踪前一周,有两次旷课记录?"
李明的表情明显僵了一下,手指的敲击声突然停止。"这个...可能是记录有误。刁同学一向很守时的。"他的解释显得有些牵强。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深色大衣的年轻女子探头张望。陈锋认出那是《南都周刊》的记者林雨霏。她今天刻意打扮得像个学生,但那双犀利的眼神却难以掩饰。她的目光在房间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陈锋身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抱歉,我是来采访的。"林雨霏微笑着说,声音带着特意伪装的青涩。李明却立刻站起身,"现在不方便,请改天再来。"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抗拒和警惕。
陈锋注意到林雨霏离开时,她的手中似乎握着什么东西。他继续翻看资料,在一张借书卡上发现了异常:失踪前的最后一周,刁爱青频繁出入图书馆,借阅的都是一些医学相关的书籍。
"陈警官,要不要走访一下她的同学?"王德志在门外等候,"我刚才打听到一些情况。"
穿过寒风萧瑟的校园,陈锋听着王德志的汇报。"有个女生说,刁爱青最近经常接到一些奇怪的电话。"
"什么样的电话?"
"具体不清楚,但每次接完电话她都很不安。那个女生说,有次无意中听到电话里似乎在讨论什么手术的事。"
这个信息让陈锋眉头紧锁。他转向图书馆的方向,"先去看看她借的那些医学书籍。"
在偌大的阅览室里,他发现林雨霏正坐在角落的位置,专注地翻看着一本厚重的书籍。她的伪装很好,要不是陈锋之前见过她,很难相信这个看似认真复习的"学生"就是那个锐利的记者。
"你发现了什么?"陈锋走到她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图书馆昏黄的灯光下,书架投下长长的阴影。
林雨霏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看这个。"她指着书页之间夹着的一张泛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排列方式十分特别,"这是从刁爱青最后借阅的书中找到的。这些数字的编排方式很奇怪,像是某种编码。"
陈锋正要仔细查看,突然听见书架后传来脚步声。他警觉地转身,却只看到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就在这时,他的对讲机响起,传来王德志急促的声音:"老陈,快来成教院,发现了新的线索!"
穿过图书馆时,陈锋注意到几个学生正在小声议论。"听说她之前经常和一个穿白大褂的人见面..."当看到陈锋走过,他们立即噤声,眼神中透着恐惧。这种不安的气氛似乎在整个校园蔓延。
成教院大楼前已经聚集了几名警员,王德志站在楼梯口,神色凝重。寒风吹得他的警服猎猎作响。"刁爱青的室友小张刚才来找我,"王德志压低声音说,"她说在失踪前那天晚上,曾看见刁爱青和一个陌生男人在校门口说话。那人穿着白大褂,看起来像是医生。"
陈锋的瞳孔微微收缩,"具体时间?"
"晚上九点左右。最重要的是,"王德志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外人接近,"小张说那不是第一次看见他们见面。在此之前的两周内,至少有三次。"
林雨霏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现场,正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她注意到陈锋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那是她熟悉的、当他发现重要线索时的神情。
女生宿舍的会客室里,灯光有些昏暗。小张局促不安地坐着,手指不停地绞动衣角。她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时声音很轻,像是害怕被人听见。
"那个男人...大概四十岁左右,个子很高,走路时总是微微驼背。"小张回忆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有一次我看见他递给爱青一个信封,但爱青很快就把它藏起来了。她那段时间变得很奇怪,总是心不在焉的。"
陈锋和王德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时,林雨霏突然开口:"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男人的其他特征?比如说...说话的口音?"
小张皱眉思索片刻,"他说话很轻,像是不想让人听见。但是..."她犹豫了一下,"有一次我听到他叫爱青'小蝴蝶'。"
这个称呼让陈锋浑身一震。他想起了案发现场那些呈蝴蝶形状摆放的塑料袋,一个可怕的联想在脑海中形成。他强压下内心的不安,继续询问:"除了校门口,你还在哪里见过他们见面?"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逻辑学院
推理大赛
官方公告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