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闲聊
世界名著《罪与罚》和《心》算推理小说吗? ...
查看:
475
|
回复:
0
[日常闲聊]
世界名著《罪与罚》和《心》算推理小说吗?
简洁模式
237918
发表于 2024-11-16 12:52:44
广东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先上结论:
不算,但《罪与罚》和《心》算是带有推理色彩的心理小说。
《罪与罚》
是与托尔斯泰齐名的沙皇俄国时期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于大概1866年间创作的一本长篇心理小说。内容为一名沙皇俄国时期的青年杀人前后10天左右的心理变化。
内容:
小帅是个心理不正常的沙皇俄国时代穷大学生,他认为世上有两类人:一类可以决定其他人的生死和世界的走向,一类是对世界没什么用的人。而一个收高利贷的吝啬鬼老大奶占着大量钱财,等着死后献给教堂。他决定杀死老大奶,证明自己是那类“不一般的人”(
作案前心理
)
小帅袖子里藏斧头,潜入公寓三楼,两斧头干死了老大奶,又劈死了恰好回来的老大奶的异母妹妹。后收刮钱财物品下楼时,又碰到上楼的人,只能躲到二楼一个刷完油漆的房间门后,离开时却掉下了一件老大奶的物品。(
作案时心理
)
作案后,小帅的心理状况愈发崩溃,他最初的“两类人”理论和他作为人的美好感情、人的良知冲突。沙皇警察们最初抓到了油漆工路人甲严刑逼供,路人甲屈打成招。但小帅在女主小美——酒鬼家的长女,被迫做皮肉生意,基督教的虔诚信徒——的影响下被感化,皈依基督教自首罪行。
最后,小帅被流放做苦劳役,又碰到了小美,两人决定虔诚信仰上帝,对苦难逆来顺受,从宗教中寻求精神的宁静与解脱。(
最后的心理
)
《心》
是日本近代文学奠基者夏目漱石于1914年左右创作的心理小说。
内容:
上篇讲述了一名日本大学生结识了一位明治维新时代出生的有钱人——这人自称
先生
。但大学生在与先生交谈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先生有着奇怪的观念与古怪的行为——认为自己是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时常提到不可轻信他人。每月都去墓园给K扫墓,却闭口不提K的事情等等。(
谜一样的先生
)
下篇是先生寄给大学生一封长信,记载了先生的人生经历。先生本是明治维新后一个很富有的地主家的儿子,但父母死后家财被信赖的叔父巧夺了大半。先生受到刺激,从此他内心不再轻信他人,他完全想着利己。
先生成年后租住在房东太太家里,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但房东太太对他的额外照顾与婚事撮合令他起了疑心,怀疑房东像叔父一样贪恋他的钱财。而同样租住在房东家的先生老同学K——K生活困难,受到富裕的先生的帮助后住进房东家——跟先生袒露心事:他爱上了房东女儿。
先生内心中的阴暗与利己思想发作,他一边责怪讽刺K不敢行动、不敢表白,一边请求房东太太将女儿许配给他。K得知了房东女儿要嫁给先生的消息后彻底崩溃,于某晚自戕,留下遗书却没有提先生的使坏。先生因此受到良知的谴责,他内心处在利己与良知的长年矛盾中,他最后以为了明智天皇的离世殉死的借口自戕。(
完成对先生的揭秘
)
推断:
本人认为,推理小说是记载了作者通过某种方式,将书中最初崩坏的
“秩序”
恢复成正常、合理的
“秩序”
的历程的小说,简称
“秩序回归”
。
“崩坏的秩序”包括但不限于不可能犯罪案件、古怪的日常谜题,乃至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谜一样的人或物。
作者恢复“秩序”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侦探的逐步推理揭示真相,也可以是将情节层层递进得到最终结果等等。
“正常、合理的秩序”包括但不限于杀人案件真相、日常谜团原因,乃至正常心理状况、解谜谜一样的人或物。
(但是作者将崩坏的“秩序”恢复正常的书,即完成了“秩序回归”的书也不一定算得上是推理小说,是必要但不充分的关系)
有人喜欢用逻辑推理出真相,识破特殊的诡计,找出狡猾的罪犯,揭秘日常的谜题。因为这样就完成了该书的“秩序回归”,成为了拨弄秩序轮盘使其恢复正常的“神”,或是说是《有翼之暗》中提到的那个“最初的推动者”。
而《罪与罚》中,男主沙皇俄国穷大学生小帅,从
最初崩坏的心理状况
(相信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能主宰别人生死,一种对社会无用),到经历了犯罪前后十天左右的心路历程,受到了这十天左右的生活经历的触动。最后他皈依了基督教,他虔诚信仰上帝,他
回归了基督教对苦难逆来顺受的思想
。
作者就是通过情节的层层递进,完成了他心目中的
“秩序回归”
:将小帅崩坏的心理恢复成了作者眼中正常、合理的基督信徒心理。
而《心》(粤语读法:sam)中,从
最初在某大学生眼中行为古怪、思想怪异的先生
,到先生给大学生寄去长信阐述人生经历,
最后大学生明白了先生的古怪行为和思想的成因
。
作者就是通过先生写信给大学生,完成了
“秩序回归”
:将原本在读者眼中谜一样的先生身上的不合理之处回归了正常、合理的原因。
总结:
《罪与罚》和《心》都符合了本人对“秩序回归”的认识。然而,显然两本书中没有一般推理小说的要素:如逻辑推理、精妙诡计、侦探助手等等。因此,本人认为这两本世界名著算不上推理小说,而是带有推理色彩的心理小说。
注:
仅代表个人观点,各位大佬有意见可以指出。另:《罪与罚》和《心》这两本书的内容也纯属虚构,莫要信以为真,受到不好的影响。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