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
通往山上的路很崎岖,在一阵颠簸中,警车终于来到了研究所前。
一小时前,也就是早上6:25,公安接到报案。报案人称在乱步山上核电站的研究所发生了一起命案,上午打卡后前往工位,发现尸体倒在地上。
当地派出所已于6:45到达,由于山路难行,等到凌风他们到达,已经是7:20了。
“程队,辛苦您赶过来了。”乱步山派出所所长钱浩从研究所内迎了出来,在他身旁的是研究所所长陈昌。
程欢热情地拍了拍钱浩的肩膀:“钱所客气了,陈主任,我们先去看现场吧,这两个小辈是第一次出任务,我带着一起。”
钱浩看向程队身后的两位年轻人,稚嫩的书生气还未从两人的脸上褪去,一位站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看起来十分拘谨,另一位弓着背,脸色不太好,仿佛路上的颠簸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这两位便是新任刑侦一队的罗云飞和凌风了。
研究所从室外看起来并不大,总共只有四层楼,只能通过电梯上下楼,三楼和四楼通过百米长的空中连廊通向核电站中枢。
陈昌带着四人走进电梯,电梯里设置有读卡器,陈昌从口袋里拿出卡刷了一下,按下了电梯的“4楼”的按钮,电梯缓缓升起。四楼是一个圆形的大厅和几个独立的办公室,和楼外看起来的样式差不多,西边是空中连廊的门,门口有一个读卡器。
“死者叫张景虞,是这个研究所的副所长,6:15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初步判断死因是被皮带勒住脖子压迫颈动脉导致脑部缺血,脖子上有抓痕。”钱浩带众人走进死者办公室。

距离派出所到达已经有40分钟了,尸体已经被运送至临时救护车内了。现场用白色的粉笔画了一个尸体的大致轮廓。办公室地上非常凌乱,打碎的杯子、散落的书籍和研究材料、地摊上也留有大量挣扎的痕迹。罗云飞仔细地在地上翻找起来。
“报警人是谁?”程欢转头问到。
“报警人是我,”陈昌答道,“不过发现尸体的第一个人不是我,而是小刘,我们的一个研究人员。待会我带您过去找他。”
“死亡时间有确认过吗?”
“我们到现场检查后,发现死者死亡没多久,大致死亡时间在5点30到6点15这个范围内。死者包内没有财物丢失,身上有他的身份证、工作卡和一个车钥匙。”钱浩拿出笔记本翻了翻。
“有嫌疑范围吗?”
“有的,一楼有工作打卡点,今天6点15前打卡的除了死者外只有三个人,都是所内的研究人员。陈主任是6点20到的。”
“有没有可能凶手不打卡而是直接来到四楼行凶呢?”
“也不行,核电站并不对外开放,除了研究人员都进不来,”钱浩摇了摇头,“而且要到研究所四楼行凶,必须通过研究所内电梯,或从旁边核电站主站的连廊才能到达。刚才您也看到了,要到四楼必须刷工作人员的卡,而且会在计算机房后台留下刷卡记录。连廊也是一样,不管是从主站过来,还是从研究所过去,都要在自己这一侧刷卡并且留下记录。今早我和陈主任调出了刷卡记录,只有这三位研究人员。”
可为什么停车场停了九辆车呢?三位研究人员、死者的车、陈主任的车、派出所的车、临时救护车以及自己的警车,那还有一辆是谁的?
“程队,有发现!”罗云飞打断了程欢的思维,从地上散乱的“垃圾堆”中找出了一个文件。
程欢接过工作卡和文件,文件上赫然印着《核电站研究所裁员计划》。计划上写着,由于经费紧缩,领导将通过对研究人员的考察,计划裁掉30%的人员。看来这份材料就是动机了。
“好,我们先去见一下三位嫌疑人吧。”程欢合上计划本,和众人一起跟随陈昌进入电梯,通过刷卡来到了三楼。
发展
“这位是负责机械的王明。”“这位是负责核工程的赵兴颐。”“这位是辐射防护的刘易。”
陈昌一一为程欢介绍。“抱歉占用大家的时间,你们应该也听说了楼里发生了一起命案,要了解一下大家的情况。”程欢带着歉意地说道,“我们三位会对你们分别进行询问,希望你们配合一下。钱所您麻烦帮我查一下一楼门口车辆的情况,查一查车主都是谁。陈主任,研究所和主站的读卡器麻烦帮我调一份今早开始到6点20的记录。”
“好的,陈主任,我先到一楼去查车子了,不过我待会上来还得您帮忙刷一下卡。”钱所说道。
“好的,您先下去吧,机房钥匙在小何办公室那里,我去拿一下,调一下数据,待会您联系我。”陈昌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示意三位研究员配合警官工作。
研究所为了实验人员工作环境,隔音效果非常好。为了防止犯人通过听其他人的表述,改变口供。凌风和王明,程欢和赵兴颐,罗云飞和刘易分别到了三个房间进行询问。
【王明的阐述】
昨天副所长联系我,今天让我早点到,有事情和我谈谈。今早我到一楼打卡,应该是五点十分左右吧。到了三楼,我正好看见赵博士拿着材料去实验室了,心想那我也到三楼自己的办公室监测一下数据吧,反正到时候应该会来叫我。结果我翻数据,突然收到动力臂参数的错误报告。最近同事一直在讨论研究所要裁员的事情,这时候突然犯这种错误,我这不就是当“出头鸟”了吗?于是我就赶紧跑到四楼机械研究室去调试动力臂去了。大概调了15分钟左右吧,我就坐电梯下来了。之后我就一直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警官,我今早都没看见张所人,跟我肯定没关系的。
【赵兴颐的阐述】
警官,我们核工程都是苦逼,平时工作就费尽脑子了,哪有功夫去想这想那的。张所昨天跟我说今早谈谈,本来我就有实验要准备,今早就五点到了。我实验室就在三楼,我自然也就在三楼。过了一会儿小刘突然找到我,问我是不是也是被张所叫来的。我才知道,张所这次把我们叫过来想考核我们,谁没通过,谁就会被裁员啊。我就安慰他说,小刘你老实又年轻,你把工作做细点,裁员肯定裁不到你头上的。小刘听完就离开了。实验准备好了以后,我就换上防护服到主站去了,核对一下实验数据。本来我还想再找小刘问一下张所有没有跟他说几点考核的,结果我在三楼四楼都没碰到他。六点十五我开始做实验,你们可以去查实验记录,都有的。不过实验没过十分钟,陈所就来叫我了。
【刘易的阐述】
真是吓死我了,我从来没看过尸体。前天我打听到张所要抽几个人考核,谁没过关谁要被裁员,我想着平时我摸鱼得不少啊,心想完了完了。结果昨晚张所果然联系我了,让我今天早点到。今早我五点十五打的卡,赶紧到三楼准备一下答话的内容。这时我看到赵老师在实验室,于是我就过去问了问。果然,张所把我们叫过去肯定是裁员!赵老师安慰我说我只要工作做细点就没事的,但我还是觉得不安,我平时工作摸鱼多了,万一有什么问题,我不就完蛋了。于是我就穿上防护服,打算跑到主站去了。五点半从实验室出来,我还看到王工在等电梯,估计他应该也是被考核的人。我的工作是辐射防护,主要是在主站四楼检测辐射防护设备和辐射数据。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到了主站后,我在三楼也检查了一圈,确保每个地方都没有问题。我在主站检查了半个多小时,确保没问题后,就从四楼连廊回到研究所。脱完防护服后,我就想提前跟张所说一下,反正我已经准备好了。结果我却看到了张所的尸体。吓得我赶紧跑到三楼拿我的手机打电话给所长,你看,通话记录是6:16。主站是不允许带手机的,所以我就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我当时满脑子想着要赶紧联系所长,所以都忘记报警了。
“这三人的口供没有冲突的地方。”程欢听两人报告后开口说道,“不过也有几个点挺奇怪的。”
“是啊,这个刘易居然看到尸体拿到手机后不第一时间报警,而是联系所长定夺。这是什么意思,故意拖延尸体被第二个人发现的时间吗?”罗云飞生气地说道。
“也有一种可能,”凌风终于怯生生地开口道,“裁员肯定是研究所濒临关门吧,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命案,刘易觉得先报告给所长,要不要把这件事大事化小之类的。结果陈昌看到现场后认为这件事已经无可挽回了,就报警了。”
“另外还有一点我有点奇怪,按照刘易说的,张所是抽‘几个人’考核,一般我们的口语习惯来说,一、二、三个人都是直接表述的,不会用概数去表示的。啊,这样想还是有点牵强吧。”凌风补充道。
“呵,没事,多提点想法总归是好的,你明明很聪明却总是不敢去表达想法,生怕出错。但不表达,我们永远也没办法靠近真相了,”程欢微笑道,“行了,先不猜了,我们去找陈昌拿一下刷卡数据吧。”
除了一楼,前往任何楼层都需要刷卡。程欢拨通了陈昌的电话,随即陈昌带众人到了机房内,打开了储存刷卡记录的机子。
程欢将时间范围缩小到上午5:00-6:20,分别检索了【研究所电梯】【连廊】【主站电梯】三个关键词。
表1 研究所电梯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00 | 赵兴颐 | 研究所电梯 | 5:10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5:15 | 刘易 | 研究所电梯 | 5:25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5:30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5:40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5:45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5:55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6:15 | 刘易 | 研究所电梯 | 6:20 | 陈昌 | 研究所电梯 |
表2 主站电梯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45 | 刘易 | 核电站主站电梯 | 6:12 | 赵兴颐 | 核电站主站电梯 |
表3 连廊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35 | 刘易 | 三楼连廊(研究所侧) | 5:50 | 赵兴颐 | 三楼连廊(研究所侧) | 6:10 | 刘易 | 四楼连廊(核电站主站侧) |
密室
程欢仔细地看完了这几个表格,叹了口气:“这个表格描述和那三位研究员说的基本没什么冲突啊。”
“诶,不对啊,这不就出来了嘛。”罗云飞突然一拍手。
众人的目光看向罗云飞,只见他拿过鼠标,换了关键词重新检索了一下。
表4 张景虞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25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5:40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5:55 | 张景虞 | 研究所电梯 |
“你们看这个表,张景虞在5:25-5:55这个时间段里是有乘坐电梯的,说明这段时间他还活着!”罗云飞兴奋地说道,“那么结合之前的死亡时间推测,死者就应该是5:55-6:15这段时间被杀害的。我们再看看其他人的刷卡记录。”
表5 王明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10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5:30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5:45 | 王明 | 研究所电梯 |
表6 赵兴颐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00 | 赵兴颐 | 研究所电梯 | 5:50 | 赵兴颐 | 三楼连廊(研究所侧) | 6:12 | 赵兴颐 | 核电站主站电梯 |
表7 刘易5:00-6:20刷卡记录情况
记录时间 | 扫卡人员姓名 | 记录机器 | 5:15 | 刘易 | 研究所电梯 | 5:35 | 刘易 | 三楼连廊(研究所侧) | 5:45 | 刘易 | 核电站主站电梯 | 6:10 | 刘易 | 四楼连廊(核电站主站侧) | 6:15 | 刘易 | 研究所电梯 |
将三个新生成的表也打印了下来,罗云飞接着解释道:“首先我们先看王明,他最后一次坐电梯是五点四十五分,那么如果是他杀了张景虞,那么直到六点十五刘易发现了尸体和陈所来到四楼,他都应该是待在四楼的。”
“然而事实上,我到了四楼后,就待在四楼报警并通知工作人员杀人事件了。直到钱所来的时候,我都在大厅,能保证四楼没有其他人。”陈昌点点头。
“由于除了电梯和连廊外,四楼没有任何其他离开方式,既然陈所在大厅,那么五点四十五分坐电梯的王明不可能是凶手。然后是赵兴颐,他更加不可能是凶手了。他最后一次记录甚至是在核电站主站。如果他要进入研究所,要么就是在四楼连廊(核电站主站侧)刷卡,要么就是四楼连廊(研究所侧)有人帮他刷卡,但很明显,机器里都没有记录。”
“原来如此!”陈昌恍然大悟。
“因此只有刘易有作案条件,六点十分,他通过连廊从主站回到研究所,杀死张景虞后,贼喊捉贼,坐电梯到三楼打电话!不报警也是因为他心虚,怕自己刚杀人后的情绪被警方察觉出来!”罗云飞激动地说道。
在罗云飞分析完后,空气突然安静了许多。不过,除了陈昌和罗云飞外,程欢和凌风并没有特别喜悦,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凌风率先打破了宁静:“飞哥,你分析的是挺有道理的,但时间也太紧了吧。”
罗云飞一愣:“五分钟把一个人勒死应该够了吧。”
“是因为防护服。”程欢点点头,“且不说连廊本身也比较长,专业性防护服脱卸不同于一般的衣服,需要具体的步骤,并且需要把衣物放到指定的地方。长廊右手边这个房间就是为了存放防护服的。”
“从现场来看,张景虞在被勒后,发生了强烈的挣扎,凶手不仅要花时间去控制死者,还会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试想一下,你要在五分钟内完成这一切,并且迅速回到三楼,打电话。即使你完成了,你能保证你在电话里不会气喘吁吁,被对方听出猫腻?”凌风补充道。
罗云飞沮丧地锤了一下墙:“那按照这个说法,结合之前我分析的前两人的无作案条件的分析,那这场案件没有凶手了?”
“不,死者在被勒死发生了剧烈的挣扎,地板上出现了很多挣扎的痕迹,这些都证明了死者一定是被他杀的。”
凌风顿了顿,说道
“这是一个密室杀人事件。”
凌风的第一次推理
5:55—6:15,这20分钟内,一旦要进入四楼,必然会留下痕迹。而唯一有记录的刘易,却完全没有时间作案。在这四楼的密闭空间里,已经产生了一个不可能作案的密室。凌风想到卡尔的十三种密室模型。这肯定是一起谋杀。如果在场地里布置陷阱呢?不太可能,办公室内很明显有搏斗的痕迹,而且勒死并不是个人能做到的事,更何况脖子上还有抓痕。死者死在三楼或者死在主站,后续又被拖到四楼,在故意弄出搏斗的痕迹?但5:55之后进入四楼的只有刘易,而刘易5:55之后一直在主站,张景虞又从来没去过主站,也就不存在刘易在主站杀死张景虞后把尸体拖到研究所四楼的情况了。那电梯和读卡器能被做手脚吗?
“程队,我想做个测试。”凌风捂着下巴,囔囔道。
这个样子看来是发现了什么,程欢点了点头,随即带着众人跟着凌风来到了电梯旁。
“陈所,您的卡借我一下。”凌风向陈昌问道,后者一脸不解地把卡递了过去。
“滴。”随着一声轻响,凌风按下了三楼的按钮,紧接着他取下了包,将包挡住电梯。
凌风从电梯里退了出来,静静地等候着。
电梯门一直没关,过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只听电梯发出了刺耳的蜂鸣声。
凌风迅速在电梯外的按钮上按下“下楼”的按键,然后把包重新背在身上,走进了电梯。
大家看着电梯外的显示表,慢慢从“2”变成了“3”。过了一会儿, 电梯又缓缓回到了二楼,凌风从电梯里走了出来。
“陈所,请问电梯异常情况会记录吗?”程欢问道。
“会的,像刚才门有堵住或者因为故障没有关闭的情况,在二楼的机房也会显示的,同时我也会收到故障的短信。”陈昌拿出手机,刚刚7:55跳出了一条二楼电梯故障的消息,“但今天早上我就收到这一次短信。”
“你是想说有人把门堵住然后去作案吗,但这样也没办法解释5:55-6:15这段时间有人能到四楼作案啊,堵门只是增加了电梯等待时间罢了。更何况5分钟你都说作案时间紧张了,更何况电梯1分钟就会报警。”罗云飞不解地问道。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凌风青涩的脸庞上,划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不过,结合我刚才发现的三个条件,密室之谜已经解开。程队,能请三位嫌疑人一起来吗?”
程欢、罗云飞、凌风、陈昌、王明、赵兴颐、刘易,七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大厅。
凌风来到了电梯前,压下心中的紧张和行风,清了清嗓子说道:
“解开密室之谜的关键,在于电梯的三个特性。
“第一,电梯可以被物品遮挡,在被物品遮挡的情况下,电梯门不会关闭,而是会在一分钟左右报警。
“第二,当我们在对应楼层按下按钮时,电梯会到达该楼层并开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员卡是可以被其他人使用的。”
这三点正是刚才凌风确认的事项,其实市面上大部分的电梯,基本上都是这样设计的。这是个很简单的诡计,当凌风注意到密室时,就意识到了这个违和感。
“我们看到五点五十五分,是张景虞最后一次使用电梯卡,所以我们认为张景虞的死亡时间是在五点五十五到六点十五之间,而在这段时间内,没有人能有机会到达四楼并杀害死者。然而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先说对的一半。如果加上电梯的特性一,看起来刘易的作案时间提升到了六分钟,但是这多出来的一分钟代价是什么呢?刘易必须在六点十五的时候打开电梯,刷卡,并放置遮挡物,那么实际上刘易的犯罪时间还是只有五分钟。而且电梯的报警时间是个非常不安定因素。核电站主站不允许带电子产品,所以刘易的手机放在自己房间内,这导致刘易唯一能确认时间的地方只有办公室的设备或者死者身上的设备,但为了这多出来的一分钟,还要去赌这么危险的事情吗?万一电脑没开机呢,万一死者身上没带手机呢?很难想象凶手是临时起意才考虑到遮挡电梯这种蠢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在五点五十五到六点十五之间,确实没有人能有机会到达四楼并杀害死者。
“那么这句话哪里错了呢?”
凌风停了一下,仿佛古代评书先生在重要情节前卖关子一样。
“那就是死亡时间。”
不顾众人惊愕的眼神,凌风继续说了下去。
“陈所您还记得我测试时的那个情况吧,您觉得我上楼后到回到二楼,在机房信息里会留下什么信息?”
没等陈昌回答,凌风接着说道:
“仅有一次刷卡记录,而且是陈所您的名字,对吧。”
凌风把玩着手里陈昌的卡,囔囔自语道:“那么我们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结论——通过电梯一来一回,并且只留下其他人的一次记录,这件事是可能的。”
“我们之前认定死亡时间是在五点五十五分之后,是因为死者五点五十五分在电梯里留下了一次刷卡记录。最后卡确实是在死者自己身上,我们自然就认为死者五点五十五分刷卡上楼,死在了四楼。但我们这样想,就正好落入了凶手的思维陷阱中。”
凌风按开电梯,用陈昌的卡刷了一下,按下了“三楼”的按钮,并用包堵住了电梯门。
“结合电梯的特性一和特性三,五点五十五分的刷卡记录还可以有这样的可能。”
凌风边说着,边绕着大厅跑了一圈,然后跑到陈昌面前,将卡放进了陈昌胸口的口袋中,最后又重新回到电梯里。
“5,4,3,2,1.”凌风拿出手机,低声倒数着。
“哔~~~”随着大门蜂鸣声的响起,凌风慢慢走出电梯,重新把包背了起来,电梯门缓缓关闭,蜂鸣声也随着门的关闭渐渐消失。
看到这里,现场已经有许多人已经看懂了。
程欢点点头:“小凌,你的意思是,五点五十五分,不一定是死者上楼,也可能是凶手下楼,对吧。”
“对!”凌风兴奋地说道,“五点五十五分,凶手从死者身上拿走工作卡,在电梯里刷卡后,拿障碍物堵住电梯门,然后迅速跑回凶案现场,将工作卡放回,再折返回电梯,这些步骤完全用不了一分钟,但凶手却不留记录地从这个密室中离开了!”
现场一片哗然,在窸窸窣窣的讨论声中,凌风没有停下持续的分析。
看着越来越激动的凌风,罗云飞不由得微笑,这家伙从上学时就一直不太懂交际,总是不敢说话,但一旦谈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比上头。“既然凶手可能在五点五十五分前作案,并且电梯的记录并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通行情况,那么我们有必要重新确认一下所有人的位置。而这就需要列举之前三位的证言。”
凌风从旁边的实验室推来了一个白板,然后拿出黑色记号笔在上面画了一个表格。
表8 证人证言位置情况
证言人 | 被观察人 | 时间 | 所在位置 | 王明 | 赵兴颐 | 5:10 | 研究所三楼实验室 | 赵兴颐、刘易 | 赵兴颐、刘易 | 5:15-5:30 | 研究所三楼实验室 | 刘易 | 王明 | 5:30 | 研究所三楼电梯口 |
“从这个表我们能看出,在五点三十前,三位嫌疑人都在三楼的位置。从五点三十到五点五十五之间,研究所电梯只有两次记录,一次是张景虞五点四十的电梯记录,还有一次是王明五点四十五的电梯记录,加上五点三十和五点五十五的,总共有四次记录。其中并没有赵兴颐和刘易的电梯记录。”凌风把目光射向王明,后者也意识到什么,满脸阴沉地注视着他。
“那么赵兴颐和刘易有没有可能利用电梯的特性二,不留刷卡地作案呢?
“如果是这两人其中一人作案,那么王明在五点四十五之前都一定在四楼,不管是赵兴颐还是刘易,都只能在五点四十五分之后才能前往四楼,并且在五点五十五分返回。然而我们看刷卡记录,赵兴颐五点五十分在三楼连廊刷卡,而刘易五点四十五分在主站电梯刷卡,不管是哪位,都没有条件在五点四十五分到五点五十五分在研究所四楼作案。”
凌风又在表格下面画了张图。
“那么让我重新复盘一下凶手的诡计吧:5:30凶手前往四楼等待被害人上楼;5:45凶手用自己的卡刷电梯,随便按一个楼层,留下自己的刷卡记录;那之后,凶手杀死被害人,寻找到凶手身上的工作卡;5:55凶手利用被害人的卡,打开电梯刷卡后按下三楼的按钮,随即放置遮挡物,迅速跑向尸体,并将工作卡放回到被害人的口袋中,通过电梯回到三楼。5:45的刷卡,让我们误以为是凶手回到了三楼;而5:55的刷卡,让我们误以为是被害人这时还活着。这两处诡计就是营造他不在场证明的关键手法。”

“那么结论只有一个了——”凌风吸了口气,指向了一边满脸阴沉瞪着他的机械工。
“王明,凶手就是你!”
疏漏
“程队,领导给你调了两个小鬼。”“滚蛋!最近忙都忙死了,还让我带孩子。”第一次见到罗云飞和凌风,程欢就不禁头疼。多年的工作经历,一眼就让他看出了这俩人的性格。一个做事情死脑筋,性格直来直往;另一个平时不爱表达,但兴奋起来就顾头不顾尾。说实话,这种新人调过来,对他来说完全是下下签。
但程欢不讨厌他们,看见他们帮忙整理案卷的模样,让他想起了以前自己实习、打拼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比罗云飞更愣头青、比凌风更容易上头。自己还是第一次带这种刚毕业的青涩警员,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照顾的心态。
小罗慢慢积累经验,处事上肯定能慢慢圆滑的,可小凌年轻气躁的,看起来没什么表达欲,内心里却燃烧着熊熊火焰,这种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有着拔尖的突破困难的能力固然可喜,但承受的责任和压力也相应是巨大的。因此,许多人进入机关后,慢慢淡去了冲劲,留下了“不犯错”“不惹事”的信条。程欢便是如此,在工作上尽可能地保证不犯错,能少做的事情尽可能少做,能甩锅的事情尽可能甩锅,每次外出执法都要留好每一条谈话记录、记住每个人的性格和情感表现。
然而凌风并不会,程欢常常佩服于凌风提出的一些创新性的想法,但也担忧这种天才般的思维能力,终究会给凌风带来“不能失败”的魔咒。
而偏偏这第一次现场任务,就出现了问题。
王明脸涨得通红,刚想反驳,突然电梯到了四楼,钱浩慌忙从里面跑了出来。“车辆我调查出来了,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在研究所和主站前不远处的草丛里,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程欢、钱浩、罗云飞、凌风四人调查完尸体已经是8点了。尸体名叫何乐,跟停车场停放的最后一辆车车主名字是一致的,也是机房的工作人员,死亡时间在6:00至7:00,死因是皮带勒死,凶器被丢在尸体旁。根据钱浩确认,何乐的车在他开来之前就在停车场内了。
“6点之后谁能到一楼?为什么要杀害何乐?”程欢喃喃道。
“事实上谁都能到一楼吧,”罗云飞无奈道,“反正到一楼又不需要刷卡,也不会留下记录啊。”
钱浩摇摇头:“但第一个案件发生后,王明和刘易都在研究所三楼,赵兴颐又在主站四楼做实验,都有不在场证明啊。”
两具尸体,两个不可能作案,由天梯组成的密室,一楼。。。
“啊!”
突然的喊声吓了程、钱、罗三人一跳。
“我犯了个多大的错误啊,凶手原来这么明显!”凌风狠狠地锤向背后的墙面。
解惑
“又要诬陷我是凶手了是吧!”王明一走进办公室就愤愤说道,“拿东西挡住电梯,这种事情也太荒谬了,我又不知道电梯多久会报警。”
“对不起王工,”凌风深深鞠了一躬,“真正的案子并不是单纯可以依靠逻辑的,我的分析有很多的错误,请大家听我说。”
众人坐下后,凌风娓娓道来。
“我犯了三个错误:①忽视了王工的行动动机。首先,动力臂参数的错误报告并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而是由于白天温度低,诱发这个报告,而且程式也并非王工一人设计,本来研究所就面临人数多、要裁员的问题,程式上肯定不是一人造成的问题。既然错误报告是否会发送和具体发送时间都不确定,王工也少了前往四楼的理由。也就是说,王工前往四楼,从主观讲是不可控的。②忽视了用工作卡刷电梯的实操性。虽然说我之前实现了从电梯走出并将工作卡放回陈所身上然后回到电梯,但实际上也是分秒必争,对于凶手来说风险是很大的,更别提凶手还经历过死者的挣扎,王工说他不知道电梯多久会报警,虽说知道还是可以知道的,但他不可能为现场计时,他也不知道做完这一切需要多长时间。③忽视了电梯的最后一个特性——到一楼不需要刷卡。
“先抛开第一个案件,让我们说说何乐的案件吧,根据尸体观察和停车场车辆停放,何乐的死亡时间在6:00—6:45,其中只有陈所在6:00—6:15这段时间没有不在场证明,看起来只能是陈所杀的,但何乐到访研究所的时间并不是陈所能确定的,如果陈所一直在研究所门口等候,他又怎么知道来的会是何乐呢?所以即使是陈所杀的,那也是偶遇和临时起意。
“往往偶遇和临时起意的案件,通常是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事情。难不成陈所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在研究所和主站前被发现了?不,比起陈所,现场有另一件更明显的原因——那就是皮带。
“一想到这,我就不由得把两个案件串联在一起,凶手杀完张所后,打算处理凶器来到一楼,结果被何乐发现,为了避免暴露,凶手杀人灭口,把凶器丢在何乐旁,自己假装一直在室内,营造出凶手杀完张所后离开核电站的假象。
“我回顾了一下各位的证词,我突然发现,有两个人的证词很奇怪,明明他们本该相遇,但最后却没遇上。原本我以为两人是不仔细,正巧错过,但当我把诡计想通后,我明白了原因。”
凌风顿了顿,望向其中一位嫌疑人。
“有一个人,他跟死者一起上楼,杀害死者后直接来到了一楼,没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