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7-9 11:47:48 浙江| 2024-7-21 17:27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这或许不是我看过最强的推理小说,但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我看过最最浪漫的推理小说




作为北山检阅官系列的第二作,本作延续了上一作《少年检阅官》中的末世背景,但不同于《少年检阅官》笼罩在灰色薄雾中的沉闷氛围,《少女音乐盒》更像是一首华美与凄凉交织的童话,音乐漫溢的月光海岸,洁白墓园边的学校,海墟中矗立的卡利雍馆,海岸边锈蚀的灯塔,废墟群中横倒的大楼…在万物走向终焉的世界,北山献上了世上最美的推理乐曲




应桐井老师之邀,克里斯回到了他与桐井老师相识的小镇,在这里,他邂逅了从海墟上的卡利雍馆出逃的神秘少女悠悠,并再次与少年检阅官江野相遇,悠悠因被怀疑持有“冰”的戈捷特而被检阅局追捕,为证明悠悠的清白,三人决定前往海墟上的卡利雍馆寻找真相,仍而在卡利雍馆,他们却遭遇了一起起怪异的凶案……最终,他们能否解开真相,找到那潜藏在谜团背后的真凶呢?




本作有三起案件和三重解答,除了第一起案件的诡计比较直白以外,另外两个物理诡计都十分精妙地运用了这个世界观下读者的思维盲点,并且三起谋杀之间的内在逻辑紧密相关,而前两个伪解答虽然说质量本身不高,但又完美地贴合了伪解答的提出者本身的立场,也就是所谓由最合适的人提出最合适的解答,同时也为真解答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而真解答中某个要素的设置可以说是我读到的推理小说中的巅峰,我甚至想象不出有什么能超越这种设置的方法,这一爆点带给我的震撼惊艳之感甚至丝毫不亚于《名侦探的牺牲》中最后的动机反转,而整本书的氛围塑造也极强,看来北山真的很喜欢写雪景,几个章节标题也十分有韵味(“我们回归之处”“王国最后的密室”“改变世界的故事”)而最后提出真解答的那一段文字也可以说令我百看不厌,只能说这个背景设定居然只用来写两本推理小说真是太浪费了,在我看来这个系列如果改编成动漫或者推理avg大有可为


以下是《少女音乐盒》金句摘抄(确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1:58:37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从废弃物山顶上见到的都市,由于急遽的海平面上升而有一半沉入海中。和缓的海浪反复拍打着国道的行车分向线,白亮亮的美丽波光时不时刺激着我的眼睛。倾斜的大楼所有玻璃窗全都破了,从远方看起来就像是昆虫的巢穴。温暖的风吹起混浊出海口的臭气,自西向东流动。大气就是像这样在高空循环。都市取用最优质的空气,维持濒临崩溃的人类生活。就像是被年年月月徐徐上升的海平面追赶似的,都市荣耀地节节败退,以维持人类历史存续。”
明丽的海洋之景仿佛会让人以为置身在美好的童话之中,但破败的城市却在提醒着人们现实的残酷,而这也奠基了全书凄美的基调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2:02:45 浙江| 2024-7-11 12:40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我踹开生锈的大门来到顶楼。冷风呼啸,是令人怀念的冬季寒风。星空算不上一望无际,倒也还能见到一些星点。最重要的是月光皎洁无比。满月原封不动地倒映在淹没大楼的海洋上。海的另一端还能见到上有灯火的都市。在几年前,这里还与都市那边的海墟相连。在海拔高度的恶作剧下,却成了这种光景。


夕暮之中的浅紫月光在湖面闪耀着破碎的波光。渺无人烟的街道上,灯光开始一盏盏亮起,照耀了石板路。


我踏进瓦砾之中,寻找失落之物的蛛丝马迹。但一切早已为化为烟灰与焦炭。唯一幸存的黄铜时钟指针,正指向今晚最早登场的星星。


通过房间的窗能见到在湖泊彼岸并排的民宅。即使到了夜晚,这座镇的灯火也不曾熄灭。我不认识的人们就在那里生活。我感受到一股奇特的安心感,茫然地望着倒映在湖面的灯光。 在一片寂静之中,枯叶掉落的声音传入耳里。晚风吹散了竖立在湖畔的树木所剩无几的叶片。时序已步入冬季。堆积在窗框上的枯叶,想必有天也会变成白雪。


宛如融化星空而成的深沉湖面,边缘也开始逐渐发白。我跑下旋转楼梯。从天而降的枯叶在空中跃动,将我层层包围,最后飘落在庭院。我压低脚步声,在枯叶堆积的无人步道上直奔,告别这个萍水相逢的小镇。

金句太多了…这还只是前两章的,感觉有点抄不过来
补充:
引用
眼前有扇老旧的落地窗,一开门就有干燥的风灌进室内。门外架着铁制的旋转楼梯。黎明的幽光穿透了遥远东方的夜空。
“你有地方可去吗?” “有的。” 我情急之下撒了谎,走下旋转楼梯。我已无处可去,但我不能再给她添麻烦了。
引用
她突然起身,拍掉裙子的脏污。我也跟着她站了起来。 她见状伸出双手作势推绝,接着摇头拒绝我。 “怎么了?” 她仍一个劲地举着手。 “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吗?” 她点了两三下头。 “为什么?你有去处吗?” 她别开视线,随后仿佛下定了决心,咬着下唇缓缓点头。 她应该无处可去。我跟她撒过一样的谎,我很清楚。
北山在剧情上前后照应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补充:还有这里
引用
二楼有我以前借住的房间,那是个用来充做仓库的小房间。打开来看,果然跟当年没什么两样。深处的架子积了厚厚的灰尘,放置着工具箱与人字梯。我在睡梦中翻身,常常会一头撞上工具。工具箱里头有铁锤与扳手等工具,我选择了较轻的工具装进背包携带。尽管擅自取用令我感到过意不去,但这些物品未来说不定会派上用场。—第一章
引用
“解体是不碍事,但我现在缺乏工具很伤脑筋。你身上有没有什么能代替工具的东西?” 他无所事事地把玩起手边的螺丝起子。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背包里还有从桐井老师的音乐教室拿来的工具。 “不好意思,如果这些东西可以用,我可以借你……” 我拿出虎头钳与斜口钳等工具,放在刈手前面。他双眼发光望着工具。这张脸说不定是刈手唯一露出过最充满感情的表情。要形容起来,就像是等饲主放饭的狗在摇着尾巴。—第三章
甚至连这么细微的地方都有照应…北山作为一个诡计流作家也太丧心病狂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2:58:26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我们走近两两并排的废弃大楼中间的缝隙。两栋大楼都相当高耸,因此头顶几乎都被水泥覆盖,只能见到遥远的上空透出细长的日光。这里就像是个狭窄又没有遮蔽的隧道,宛如幽暗之中有个被匕首划开的切缝,道路的远方能见到狭长的出口。 我们在左右壁面的压迫感威胁下,朝光芒前进。 走出隧道后,景色大为改变。 眼前是个在废弃大楼环绕之下形成的钵状洼地,原本大概是民众休憩的广场。或许是地壳下陷所致,广场中央又低了一层。四周的大楼也像是窥伺着中心似的,朝广场略为倾斜。 我们站在钵的外缘上。 悠悠指着广场中央,唱起简短的歌。或许她只是示意我朝那边看。 在下陷处的最低点,形成了一座闪耀的泉水。 水面整体闪烁着彩虹的光辉,每当风吹起,光芒便随之荡漾,宛如草叶轻轻摩娑的薄弱水声传入耳中。”
这段真的超美…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3:10:59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最后揭晓真相那一段氛围也很好…
“他将一切交付给诡计,从海墟回到本土。

接着他爬上长长的坡道,走在我们如今脚踏的同一块土地上。

不知道那个人在黎明将至的天空中见到了什么?他宛如幽灵般的身影摇摇欲坠地消失在墓地的景象,我仿佛历历在目。

在海墟发生的杀人事件,全都在我们来到海墟的前一晚结束。死亡陷阱早就设置完毕,我们的造访不是开始而是结束。”

两人肩并走在回程的道路上,走向他们终将面对的真相,一切早在故事之初就埋下了伏笔,而当所有线索拼凑起来的那一刻,他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向自己的回归之处呢…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3:15:27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堇领着我们前往保健室。我们的影子整齐地投射在木质地板上。
我们站在保健室前。
“江野,”我在门前转过头望着江野,“凶手就是——”
堇打开了门。
桐井老师躺在床上。我飞奔到床边。
“桐井老师。”我毫不犹豫地握住他的手,“我回来了。老师,是我,克里斯。”

最喜欢的揭露凶手的部分,北山,你好温柔…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3:20:27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桐井老师仿佛随时都会睁开眼睛,一如往常呼唤我的名字。我握住桐井老师的手,期待他能回握。然而他深爱音乐的美丽手指却一动也不动。
“克里斯。”江野用一如往常的口气呼唤我,“我没有任何证据。”
我背对着他听进这句话,将脸埋在桐井老师长眠的床铺之中。即使我闭上眼睛,床单的苍白仍不曾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桐井老师的手传来枯叶的气味。
“我知道……江野,谢谢你。”
我轻轻将桐井老师的手归回原位,站起身来。
“江野,我相信你的话。”
“是吗。但这个真相又有什么意义?”江野仿佛在寻找什么,视线飘向窗外。
“至少这个真相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很庆幸我知道了。”
我用袖子擦擦脸。
我在哀悼桐井老师的死,再次尊敬起他的同时,却也觉得桐井老师的所作所为不可饶恕。
同时怀抱这两种感情的我,或许显得过于幼稚。
等我长大成人,是否多少能了解桐井老师的心态呢?

自称没有心的江野其实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而克里斯最终也选择了直面真相…大家都成长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3:23:53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既然要牺牲自己的性命行凶,为什么还需要毁灭证据?”江野望着窗的方向自言自语,“都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有必要隐瞒自己是真凶的事实吗?难道他就这么在乎自己是不是在海墟丧命?”
“我想桐井老师非得在这里迎接最后一刻。”我站到江野旁边,指向供着鲜花的坟墓,“一定是因为他深爱的人就在此长眠。”
我再也说不出更多话语。

太感动了…老师也是很重感情的人啊…从一开始就在铺垫的有鲜花的坟墓原来代表着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3:25:55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打字机夹着一张纸,上面用英文打了一段话:

“致我亲爱的朋友,
就像我将她化为音乐那样,
请你亲手将我化为故事。
                             桐井”

最喜欢的一个结尾…又和序章照应起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09:16:36 浙江| 2024-7-11 12:38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题外话:这本书才体现了案件之间的连贯性啊,与之相比,某国推作者说的就是你,林斯谚为了所谓“连贯性”而在所有案件中都使用同一个诡计的行为实在…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