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推理小说中凶手的MBTI性格模型对应的动机与行为 ...
查看:
5747
|
回复:
14
[推理资料]
推理小说中凶手的MBTI性格模型对应的动机与行为
简洁模式
188512
发表于 2024-6-8 00:53:20
山西
|
2024-6-8 16:58编辑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
以下均为可能性较大,并不代表绝对,并不是参考依据,仅作为分析小说凶手性格类型的趣味模型
)
题外话:很多性格反常,可作为突破点让侦探发现破绽。也可根据性格模型给凶手增加“马甲”,比如较高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等发现他是凶手的时候,也可根据他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和映射当下的社会问题。此外该模型设计复杂人物关系冲突的参考,比如一家三兄弟都有动机杀死父亲继承遗产,但是性格不同,行为表现不同,受到相同刺激表现却不同。有些是应该保护家人的场景却没保护这就是动机出现反常。有些遇到危险就没有上,可能是性格天生的缺陷造成的。如果作为参考依据反而成为干扰项,而诡计设计者可能利用人物性格特点给侦探设置陷阱…让侦探混乱,都是有动机的。
还有就是在没有收集到证据的时候,针对F这类用感觉做判断的人,很容易被侦探没有掌握足够证据的时候,设计陷阱套路,让其露出马脚,而对于T型有自主判断的人,侦探这么做反而让其知道没有足够的证据,适得其反。这也是一些小技巧。
写在前面:
以下是一些推理小说中凶手可能表现出的异常行为:
1. 过度关注案件:对案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和关注度,似乎比其他人更急于了解调查进展。
2. 频繁出现在案发现场或相关地点:找各种理由在这些地方逗留。
3. 对证据过分敏感:当提到某些关键证据时,反应异常强烈或试图转移话题。
4. 情绪不稳定:时而紧张焦虑,时而易怒暴躁,情绪波动较大。
5. 行为矛盾:前后言行不一致,可能之前说过的话后面又反悔或给出不同解释。
6. 试图引导调查方向:有意无意地将怀疑指向其他人,以误导侦探和众人。
7. 回避关键问题:总是巧妙避开某些可能暴露自己的问题。
8. 对受害者态度奇怪:可能表现出复杂且不恰当的情感。
9. 突然改变习惯或性格:比如原本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10. 与同谋者交流时神色不自然:有一些只有他们之间懂的眼神或暗号交流。
11. 对侦探过分警惕或敌视:将侦探视为威胁。
12. 解释不在场证明时过于详细且生硬:给人一种刻意的感觉。
13. 异常的紧张行为:如频繁擦汗、手抖、坐立不安等。
14. 对特定物品或地点有特殊反应:看到某样东西或去到某个地方时神情不自然。
“I”人篇和“E”人篇
“I”人篇凶手性格模型
1.INTP逻辑型性格
动机方面:
1. 追求真理或揭示真相:可能认为通过杀人这种极端方式能揭示某个被掩盖的重要真相,即使手段残忍,但在他们看来是为了更宏大的“理”。
2. 对愚蠢或不合理的反抗:如果长期忍受周围人的愚蠢行为或不合理的社会规则,可能在压抑到一定程度后爆发,以杀人来表达抗议。
3. 解决逻辑难题:可能将杀人视为一个复杂的逻辑问题,从策划到实施都当作一次对自己智力的挑战和验证。
行为方面:
1. 精心策划:运用他们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细致地规划每一个步骤,确保尽可能少留痕迹。
2. 冷静沉着:在实施过程中和面对调查时都能保持相对冷静,不易被情绪左右。
3. 利用知识和技能: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布置现场、误导他人,比如利用科学原理或冷门知识来掩盖罪行。
4. 观察入微:仔细观察周围一切,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应对。
5. 自我辩护逻辑:内心可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某种“正当性”。
6. 独处和隐蔽:喜欢独自行动,作案后也尽量不引人注目地隐藏自己。
2.INFP(调停者性格模型):
动机:
1. 理想世界被严重破坏:当他们所珍视的价值观、理想或内心的美好憧憬被无情践踏时,可能会走向极端。
2. 保护所爱的人或事物:如果认为某人或某事对自己在乎的人或理念构成极大威胁,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
3. 深度的情感伤害导致的报复: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情感创伤后,可能会将这种痛苦转化为对伤害者的复仇行动。
4. 对人性的绝望:长期目睹丑恶的人性,对世界感到深深的失望,从而引发极端行为。
行为:
1. 矛盾与挣扎: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可能会经历强烈的内心挣扎和矛盾,表现出犹豫和反复。
2. 仪式感:可能会赋予犯罪行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仪式,与他们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3. 不擅掩盖:虽然可能会尝试掩盖罪行,但往往不是非常高明,可能会留下一些与情感相关的线索。
4. 情绪波动:在某些时候可能会表现出情绪的不稳定,尤其是在回忆起触发事件时。
5. 自我谴责:即使实施了犯罪,之后也可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谴责和内省之中。
6. 留下情感线索: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一些行为或物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7. 偶尔的冲动:平时温和的他们可能会在特定情境下突然爆发出冲动的行为。
3.ISTP 性格(鉴赏家人格)
动机:
1. 追求刺激和冒险:可能会因为对刺激感的极度渴望而选择杀人这种极端行为来获得独特体验。
2. 捍卫个人空间和自由:当感到自己的领域或自由被严重侵犯时,可能会以暴力回应。
3. 经济利益:务实的他们可能会为了获取可观的物质财富而杀人。
4. 对技能的终极测试:把犯罪当作对自己的机械、技术等能力的终极考验。
行为:
1. 冷静果断:行动时较为冷静,能迅速做出决策并执行。
2. 善于利用工具:会熟练运用各种工具来达成目的,展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
3. 行踪隐秘:擅长隐藏自己的踪迹,尽量不留下明显破绽。
4. 观察入微:对周围环境有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5. 缺乏情感表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可能面无表情,让人难以捉摸其内心想法。
6. 事后恢复平常:作案后可能会像没事人一样回归正常生活,不易引起怀疑。
7. 战术规划:会以一种类似战术的方式来安排整个犯罪过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4.ISTJ性格(物流师人格)
动机:
1. 维护传统秩序:如果认为某人严重破坏了他们所认可的传统秩序和规则,可能会采取极端行动来纠正。
2. 保护重要的人和事:当自己珍视的家人、组织或原则面临威胁时,可能会为了守护而杀人。
3. 强烈的道德使命感:秉持着某种坚定的道德准则,认为除掉某人是为了更大的正义。
4. 累积的压力与怨恨爆发:长期压抑的不满和怨恨在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可能突然爆发。
行为:
1. 精心策划和组织:做事有条理,会细致地计划每一个步骤,确保行动的精确性。
2. 严格执行计划:一旦确定了方案,就会坚定不移地按照计划执行,很少受情绪干扰。
3. 冷静沉着:在行动过程中保持冷静,不会轻易慌乱。
4. 消除痕迹:会仔细清理现场,尽量不留下能指向自己的证据。
5. 自我克制:即使在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6. 遵循习惯和模式:可能会按照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来实施犯罪,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7. 利用规则和制度:善于利用熟悉的规则和制度来掩盖自己的行为或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
5.INTJ型(建筑师人格)
动机:
1. 实现宏大目标:可能认为除掉某些人是实现其长远目标或理想社会蓝图的必要手段。
2. 对愚蠢和低效的零容忍:如果他人的行为严重阻碍了其追求高效和完美的进程,可能引发杀意。
3. 复仇或纠正过去的错误: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自己或违背其原则的人,或者为了纠正某个重大的历史错误。
4. 自我证明:通过极端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超越他人。
行为:
1. 高度计划性: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2. 善于分析:对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最有效的作案方式和时机。
3. 冷静理智:在实施过程中几乎不被情绪左右,极其冷静地执行计划。
4. 操控全局:可能会操控相关人员和事件来掩盖自己的行为或转移视线。
5. 不留下明显破绽:运用其强大的逻辑思维尽量避免留下能被轻易察觉的证据。
6. 保持距离: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自己过早暴露。
7. 事后评估:完成后会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8. 长期布局:可能为了实施犯罪进行长时间的铺垫和准备。
6.INFJ(提倡者人格)
动机:
1. 理想主义的破灭:当他们所深信的美好理念或愿景被彻底击碎,可能会陷入绝望而采取极端行为。
2. 拯救世界的扭曲观念:可能认为除掉某些人是为了拯救更大的群体或实现某种更高层次的“善”。
3. 强烈的情感创伤导致的报复:经历过极深的情感伤害后,将复仇的火焰转化为杀人的动力。
4. 对人性之恶的极端反应:目睹太多丑恶后,试图通过极端手段来“净化”世界。
行为:
1. 深思熟虑:行动前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谋划,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
2. 高度隐蔽: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和行为,不易被察觉。
3. 心理操控:可能会运用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力,对周围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操控来辅助行动。
4. 仪式感与象征意义:犯罪行为可能带有强烈的仪式感或象征意义,与他们内心的某种观念相呼应。
5. 矛盾与挣扎的痕迹:尽管决定行动,但内心可能仍有挣扎和矛盾的表现。
6. 精准执行:一旦行动,会以极高的精准度去执行,很少出差错。
7. 情感内敛:即使在犯罪过程中,也不太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
8. 留下隐晦线索: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隐晦线索。
7.ISFJ(守卫型人格)
动机:
1. 守护重要之人或原则:当他们认为某些人对自己在乎的人或其所坚守的原则构成严重威胁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动。
2. 长期压抑后的爆发:积累了过多的压力、委屈和不满,最终以极端暴力的形式释放出来。
3. 道德使命感的极端体现:可能基于某种他们认定的强烈道德准则,认为杀人是一种“正义”行为。
4. 情感背叛引发的绝望:经历了深刻的情感背叛,如亲密关系的破裂等,导致心理失衡。
行为:
1. 计划周详但可能留有余地:会仔细规划行动,但可能因善良的本质在某些方面会有所犹豫或留一点后路。
2. 行动中可能会有挣扎表现:内心的道德冲突可能会在行动过程中有所体现,表现出一定的挣扎和痛苦。
3. 尽量掩盖痕迹但不完美:会努力去掩盖自己的行为,但可能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留下一些线索。
4. 对现场细节较为在意:源于他们注重细节的特点,可能会不自觉地处理一些现场的小细节。
5. 事后的自我谴责强烈:即使完成了犯罪行为,之后会陷入深深的自我谴责和内疚之中。
6. 可能借助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会利用自己熟悉的场景或日常接触的东西来辅助行动。
7. 情绪波动在特定时刻显现:平时情绪稳定,但在某些关键节点可能会有明显情绪波动。
8.ISFP(探险家)
动机:
1. 极端情感刺激:可能因经历了极其强烈的情感冲击,如极度的愤怒、痛苦或绝望,而导致行为失控。
2. 捍卫内心的美好世界:当他们心中珍视的美好被严重侵犯或破坏时,可能会以极端方式回应。
3. 为保护亲近之人:如果他们觉得亲近的人受到了不可饶恕的威胁,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
4. 长期压抑后的爆发:平时积累了许多无法释放的负面情绪,最终爆发出来导致犯罪。
行为:
1. 冲动性行动:可能会在情绪驱使下做出较为冲动的行为,而不是经过缜密策划。
2. 注重当下感受:行动时更多受当下强烈情感支配,而不是长远考虑。
3. 具有一定隐蔽性:虽然可能冲动行事,但也会本能地试图隐藏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事后。
4. 留下情感相关线索:可能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与他们当时情感状态相关的线索或痕迹。
5. 行动中有情绪表露:在犯罪过程中可能会显露出较为明显的情绪,如愤怒的表情或激动的肢体语言。
6. 对美的破坏可能会犹豫:由于对美的天然追求,在破坏一些美好事物或伤害他人时可能会有瞬间的犹豫。
7. 可能会后悔自责:事后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和自责,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E型篇
1.ENTP(辩论家)
动机:
1. 追求刺激和挑战:可能将犯罪视为一种独特的、高难度的挑战,以满足他们对新奇和刺激的渴望。
2. 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试图通过精心设计的犯罪来展示自己超越他人的智慧和能力。
3. 反抗无聊和常规:对平淡无奇的生活感到厌倦,犯罪成为打破常规的极端方式。
4. 对社会规则的质疑和反叛:强烈地质疑某些不合理的社会规则,通过极端行为来表达不满。
行为:
1. 高智商犯罪:善于运用逻辑和策略来策划复杂的犯罪过程,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2. 随机应变能力强: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快速调整计划。
3. 善于操纵他人:可能会利用他人来协助完成犯罪,或者误导他人为自己打掩护。
4. 大胆且冒险:不畏惧风险,敢于尝试大胆的犯罪方式。
5. 留下谜题或暗示:可能会故意留下一些谜题或暗示,享受他人试图解开的过程。
6. 犯罪后可能炫耀或暗示自己的“杰作”: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7. 善于伪装和隐藏:能很好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身份。
8. 关注细节但也可能忽视某些情感因素:虽然注重计划的细节,但可能对他人的情感反应不够敏感。
2.ESTP(企业家)
动机:
1. 追求刺激和快感:可能觉得常规生活太过平淡,犯罪能带来强烈的刺激感和兴奋感。
2. 即时满足:渴望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惜采取极端手段。
3. 对权威或规则的反抗:可能对某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规则或权威心生不满而采取行动。
4. 物质利益驱动:为了获取财富、权力等实际利益而犯罪。
行为:
1. 行动派:一旦决定就会迅速行动,执行力很强。
2. 善于伪装和社交:可能利用自身的社交技能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周旋于人群中。
3. 冒险大胆:不惧怕风险和后果,敢于尝试危险的行为。
4. 应对自如:在犯罪过程中能较为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5. 关注当下情境: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和行动。
6. 可能有暴力倾向:在必要时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
7. 自信张扬:表现出一定的自信甚至是自负,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局面。
8. 享受掌控感:从掌控他人和局势中获得满足。
3.ENFP(竞选者)快乐小狗
动机:
1. 强烈的情感驱动:可能由于极端的爱、恨、愤怒或失望等强烈情感而导致犯罪行为。
2. 理想主义的崩塌:当他们所坚信的美好理念或梦想受到严重打击或践踏时,可能会以极端方式回应。
3. 为保护重要的人或理念:会为了守护自己在乎的人或内心珍视的东西而采取非常手段。
4. 对不公正的强烈反应:面对他们认为不可容忍的不公正现象,可能会爆发并做出极端行为。
行为:
1. 激情且冲动:可能在情绪激荡下做出冲动的举动,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
2. 行为可能具有戏剧性:受其性格中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影响,行为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和戏剧性。
3. 灵活应变能力较强:在犯罪过程中能够根据情况变化快速调整自己的行动。
4. 善于言辞和蛊惑: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口才来操纵他人或为自己开脱。
5. 可能留下情感相关的线索:其行为中或许会不自觉地透露出他们当时的强烈情感。
6. 事后可能会后悔和自责:由于本身的善良本质,可能在冷静后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和自责。
7. 偶尔表现出天真的一面:即使在犯罪情境中,也可能在某些时刻显露出其性格中天真的特质。
4.ESFP表演型
动机:
1. 追求即时满足和快感:可能为了当下能获得某种强烈的愉悦体验而行动,比如对物质的占有欲等。
2. 情感冲动:在极端强烈的情感刺激下,如嫉妒、愤怒等情绪失控时可能导致犯罪。
3. 对刺激和冒险的渴望:把犯罪视为一种极端的冒险,以满足内心对刺激的需求。
4. 维护自尊或形象:当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严重威胁时,可能采取极端行为来捍卫。
行为:
1. 表现型行动:行动过程中可能会带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试图展现某种姿态。
2. 注重当下感受:根据当下的情境和自己的直觉做出反应,而不是过多考虑长远后果。
3. 较冲动行事:容易在情绪驱使下快速做出行动,可能缺乏深入思考。
4. 善于社交伪装:可能利用自身的社交能力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误导他人。
5. 对环境敏感: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6. 可能情绪化明显:在行动过程中可能会显露出比较明显的情绪起伏。
7. 行动较为张扬:与他们外向活泼的特质相关,行动风格可能不会过于低调隐蔽。
5.ENTJ(指挥官)
动机:
1. 对目标的极致追求:可能为了实现某个宏大目标,不惜采取极端手段,认为这是达成目的的必要途径。
2. 权力与控制欲:强烈渴望掌控一切,犯罪可能是为了巩固或获取更大的权力和控制。
3. 证明自己的卓越:想要展现自己在智力和能力上的绝对优势,通过精心策划的犯罪来证明。
4. 报复与反击:当遭遇严重冒犯或威胁到其地位、利益时,会以强硬手段报复。
行为:
1. 高度规划性:会仔细筹划犯罪过程,考虑各种细节和可能性。
2. 果断坚决:行动起来毫不犹豫,一旦决定就会坚定执行。
3. 强大的领导力:可能会在犯罪过程中不自觉地展现出指挥和领导特质,甚至可能有同伙被其影响和指挥。
4. 善于分析局势: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形势,根据情况调整策略。
5. 保持冷静理智:即使在犯罪情境中也能较好地控制情绪,保持头脑清醒。
6. 具有威严感:行为和气场可能会给人以威严和压迫感。
7. 注重效率:追求以最有效的方式达成目的,不做无用功。
6.ESTJ(总经理)
动机:
1. 维护传统与秩序:当他们认为某些行为严重违背了他们所认同的传统和秩序时,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纠正。
2. 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觉得有必要通过极端行为来履行某种他们认为至关重要的责任。
3. 对冒犯的零容忍:对于他人对自己或其重视事物的严重冒犯会产生强烈反应。
4. 追求实际利益与掌控:为了获取实际的物质利益或巩固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绝对掌控地位。
行为:
1. 果断坚决行动:一旦认定目标,会毫不犹豫地行动,执行效率高。
2. 条理清晰:犯罪行为可能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组织性。
3. 善于利用规则和制度:可能会利用熟悉的规则和制度来为自己的行为创造条件或掩盖踪迹。
4. 威严且具压迫感:在与他人互动中展现出较强的威严,让人不自觉产生压力。
5. 注重细节把控:会关注犯罪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尽量减少疏漏。
6. 坚持原则:按照自己的一套准则行事,甚至在犯罪中也体现这种坚持。
7. 可能会指挥他人:利用其领导特质来指挥可能存在的同谋者。
7.ENFJ(主人公)
动机:
1. 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可能认为某些行为严重违背了他们所秉持的高尚道德理念,从而采取极端行动来纠正或制裁。
2. 保护他人或群体利益:为了守护自己所关心的人或某个群体的福祉而行动,甚至不惜越界。
3. 理想主义的极端化:当理想世界受到严重挑战或破坏时,可能会以非常手段回应。
4. 对背叛或欺骗的强烈反应:如果遭遇亲密之人的严重背叛或欺骗,可能会陷入极端情绪导致犯罪。
行为:
1. 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可能会试图影响周围人来配合或协助自己的行动,展现出很强的领导特质。
2. 目标明确且坚定:一旦确定行动目标,会全力以赴地朝之迈进,不会轻易动摇或退缩。
3. 善于洞察人心:利用对他人心理的敏锐洞察力来操控局势和他人的行为。
4. 表现出自信与威严:在行动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自信和威严,让他人不自觉地服从。
5. 可能会有长远规划: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策划行动,而不只是关注眼前。
6. 情感表达强烈:即使在犯罪情境中,情感的流露和表达也可能比较明显。
7. 对正义的独特理解:按照自己定义的“正义”行事,行为可能在常规之外。
8.ESFJ(执政官)
动机:
1. 维护社会形象与地位:当感到自己的社会形象、地位或声誉受到严重威胁时,可能采取极端行为来保护。
2. 对传统和规则的过度执着:如果有人严重破坏他们所珍视的传统和规则,可能引发其极端反应。
3. 情感上的极度受挫:例如在亲密关系中遭遇重大打击或背叛,可能导致行为失控。
4. 保护家人和亲近之人:认为某些行为对家人构成威胁时,可能会采取激烈手段。
行为:
1. 善于社交伪装:可能利用平时擅长的社交技能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行动。
2. 行动有一定的计划性:会基于自己的目标进行一定的筹划,但可能不如某些其他类型那么严谨。
3. 关注他人反应:在意周围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感受,可能据此调整策略。
4. 情绪可能外显:在行动过程中可能比较容易表现出情绪波动。
5. 强调道德正当性:试图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某种道德上的解释或借口。
6. 可能借助他人力量: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来协助实施犯罪行为。
7. 在熟悉环境中行动:通常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和有掌控感的环境中展开行动。
245019
发表于 2024-6-8 20:23:48
新疆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197517
发表于 2024-6-9 16:00:08
河南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251208
发表于 2024-6-14 19:53:30
山东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118747
发表于 2024-6-15 01:04:09
新疆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186270
发表于 2024-6-18 21:43:38
四川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本istp表示第四条太真实了,经常把犯罪过程在脑海里面想象成一套综合测试卷
还是那种考验主角对于自身技能的综合运用的新高考模式
212184
发表于 2024-6-20 13:32:46
山东
|
2024-6-20 13:35编辑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但我觉得如果我做坏事会更像nfp和ntj的混合
因为有时候做坏事虽然动机是为了价值观,但并没有真正的悔意
239583
发表于 2024-6-23 17:51:00
江西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好有意思
252725
发表于 2024-7-1 13:56:31
河南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了。
205764
发表于 2024-7-4 07:53:05
辽宁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1
2
/ 2 页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推理小说
案发现场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