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针对心理变态者有一份已经被广泛接受的量表,即PCL-R(Psychopathy Checklist- Revised,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因它的设计者是加拿大的罗伯特.海尔(Robert Hare)而被称为「海尔量表」(Hare’s Checklist)。
海尔量表包含20个测试项目,每个项目都分为0、1、2三个评分,以评价患者心理变态特征的三个等级:无症状(0分),部分符合该症状(1分),完全符合该症状(2分)。
在这个标准下,一个获得「满分」40分的人,就可以被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心理变态者。通常来说,超过30分即可被诊断为心理变态;有时候,测量结果超过25分也会被认为是心理变态者。
测试应由专业的医生负责评分,另外还会以受评估者的犯罪记录、医疗记录和第三人观点作为参考。所以外行人请不要用此测试来“诊断”家人和朋友。
引用 1、表面看起来充满魅力:
一般人无法分辨魅力是否伪装,你只会感到莫名被吸引,迅速对他卸下心理防线。通常这类人表达能力很强,口齿伶俐,有着超高的社交技巧。他不一定会谋杀你,但他一定具备这种破坏力。
2、夸大自我价值:
这类人相当自信、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不接受别人给自己的任何建议,极其有优越感。
3、经常性无聊:
每当完成一项工作,危险型精神病患者都极易感到无聊,然后产生焦躁情绪,所以他们会经常去尝试新鲜、刺激、冒险的事。
4、病理性说谎:
也被称为幻想性谎言和神话癖。他们经常会撒一些不必要的慌,有时他们能明确意识到在说谎,其他时候他们以为自己说的就是真相。他们用谎话给自己编织光环,或者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以提高自我形象。
5、操控欲极强:
他们渴望成为事件的主导,而你总是不自觉地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6、从不愧疚和悔恨:
即使给别人造成了伤害他们也不会感到后悔。
7、情感接收范围有限:
他们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也不在乎别人的喜悦,所以就算“充满魅力”,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交。
8、冷漠、缺乏同情心,蔑视他人感受
9、寄生虫似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这类精神病患者自私并以各种手段依赖于他人的钱财生活,逃避责任,自律能力差。
10、不良的行为控制:
易怒、易烦躁,经常使用侵略性的语言。
11、性关系混乱:
虽然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很困难,但他们不会克制自己对性伴侣的选择,经常会从多p和性虐待中寻求快感。
12、青少年时期的行为问题:
13岁~18岁之间有过偷窃、诈骗、故意破坏、欺凌、没有节制的性行为、纵火、吸毒、酒精依赖、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加以管制,成年后将极有可能患上更严重的精神问题。
13、没有生活方向,缺乏实际、长期的目标
14、冲动:
不考虑行为后果,鲁莽,无法抗拒诱惑,无法接受挫折。
15、没有责任感,不履行义务和承诺:
如不支付账单,拖欠贷款,执行工作马虎,缺席或迟到,不履行合同协议。
16、习惯性逃避,找借口,不正视自己的行为
17、有过很多段短暂的婚姻
18、未成年时有犯罪记录
19、曾有过入狱后被取消假释资格的经历
20、参与过多种类型的犯罪,以逃脱法律制裁为荣:
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自豪。 由于对受害者缺乏同情,他们更容易再次犯罪。
心理变态(psychopathy)并不是一种医学诊断,而是一种人格特点。据统计,在人群中大概有1%的人是心理变态者,其中男性占多数。由于心理变态者的大脑构造与正常人格不同,Ta们天生缺乏共情能力。
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变态者们是天生的罪犯,但难以感到恐惧和愧疚、难以对他人共情、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等先天特质,使得Ta们更容易有暴力行为,尤其是在经历过童年创伤之后。
所以与大众对于“心理变态都是杀人魔”的认知不同,心理变态者中不乏表面友好随和的人。Ta们虽然缺乏基本的情绪,但在成年后仍能够比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甚至还能比常人更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