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发表于 2010-10-22 21:50:50
 最近一段时间,新版《红楼梦》网罗了很多观众的视线,再次掀起一股“红楼热”。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当“红楼梦”后面加上“杀人事件”四个字,书中的一切情节都成了悬念。近日,新星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杀人事件》,该书在诗意情境中营造了阴暗的杀意,彻底颠覆了原著凄凉深切的情感基调,把大观园里的人物用谋杀和谎言重新串在一起。作为首届岛田庄司推理大奖赛中国内地唯一一部入围作品,该书作者江晓雯已经证明了中国的推理小说在推理迷心中的分量。 □记者齐书勤

  向古典文学致敬的作品

  《红楼梦杀人事件》由四个连环案件组成,每桩案件,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极具场景感、戏剧性和表演性。“这部作品不能使中国推理小说马上走向辉煌,但却可以使中国推理小说看到希望。 ”岛田庄司略带含蓄地褒奖了江晓雯的这部《红楼梦杀人事件》。在160年的推理小说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部充满浓郁中国风的推理小说。它深植于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名著,却又演绎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精彩故事。这样说也许并不准确,日本人芦边拓曾经写过一本同名小说,但要写出契合《红楼梦》的文采与神韵,恐怕只有中国人用中文才能做到。谈到芦边拓几年前创作的同名小说《红楼梦杀人事件》,江晓雯表示,这是两本风格、结构完全不同的推理小说。“作为一名‘红楼迷’,我写的小说比芦边拓的同名小说更注重于对《红楼梦》、特别是前八十回在精神和审美情趣上的继承。 ”江晓雯说。

  深谙《红楼梦》的读者,会在《红楼梦杀人事件》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宝黛钗,一颦一笑仍如原著一样个性鲜明,只不过,他们的命运被重新改写;而那些完全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也会为书中的紧张推理所吸引。书中,晴雯、迎春、黛玉都被谋杀致死,卫若兰成了侦探,充满悬念。对于这样的情节设置,江晓雯表示,因为《红楼梦》从实质上说是一本未完成的书,因此在她的小说里,她按照推理小说的特点,以及现代人的某些观念,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进行了一次另类解读。其间,既借用了脂砚斋的某些批语,又很大程度上颠覆了高鹗后四十回的某些情节。

  蔡骏写的不是推理小说

  《红楼梦杀人事件》在故事情节上并不过分注重所谓的“诡计”,而在情节的紧凑性和文字的唯美性上下足工夫,江晓雯表示,这是自己有意处理的。“中国本土推理小说还处于萌芽阶段。在我看来,类型小说在起步阶段,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必须文字流畅,故事好看,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才能发展起来。如果过于强调‘诡计’的复杂性,一般读者恐怕接受不了,会觉得看起来太累,像在看科普论文。 ”因此,江晓雯更注重将犯罪和推理的过程审美化,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某些韵味,融合到犯罪的场景和设计中去,将推理小说风格本土化。

  随着蔡骏成为国内推理小说的代表,很多人提出,推理文学应该向“蔡骏流”靠拢。对此,江晓雯表示,蔡骏创作的只是悬疑小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推理小说毕竟是一种独立的类型文学,还是应当遵循一定的模式,比如,至少得有案子、侦探者和推理的过程。将推理小说本土化的过程,其实也是让读者了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的过程。我坚守阵地,是为了有一天,中国的读者能明白‘蔡骏流’其实只是悬疑小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 ”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0-10-22 22:15:07
极其赞同最后一句话,现在人们十分容易将悬疑小说与推理小说弄混,看不清它们本质的差异,这未必是好事。不难发现,书店里很多书的标签为:悬疑  推理
发表于 2010-10-22 22:33:00
太神奇了,竟然改编了…不过还是很期待的。
发表于 2010-10-22 22:36:03
难以置信啊~居然古典小说还能这样改啊~
发表于 2010-10-22 22:49:53
猴子啊~我查了一查~发现红楼梦改编推理小说的帖子也是你发的~
我觉得你这样很不好啊~一下子从网上发了那么多消息过来~其实是有很多重复的~
上次你的帖子也是网上的吧~也是寥寥数语~完全可以继续写下去嘛。。干嘛再开个帖子啊。。
还一下子刷了那么多。。看都来不及。。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