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42|回复: 22

[知识科普] 心理学小知识第一弹(转)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2-12-30 17:34:32 山东| 2023-2-6 12:46编辑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镜映(mirroring)是心理学中非常特别,且富有神韵的一个概念,它被很多心理学家使用,在不同的情境和内涵延伸上,它是大众语境下通常所说的“看见”,但它最核心的意义,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经验的识别和确认。

它可以是养育者对孩子寻求目光的注视,也可以是一个同频了孩子沮丧情绪的鬼脸,还可以是对孩子骄傲经验的由衷赞叹,或是在孩子畏惧时伸出的手臂,在关灯后隔壁房间给出的声音,在骄纵时不含敌意的坚决制止,它总是包含着一种对一个人正在发生着的心理过程的知晓和投入,它像是反射和回声,却又能够补充。

就像Winncott所说的那句:“从来没有一个孤立的婴儿...”我们的所有经验,本质上都是2个人的,用Stern的话来讲,我们的所有经验,本质上都是一组互动序列:“它反映的不仅仅是我们想要做什么,同时还包括这些行动有可能被如何回应。”也就是说,自我经验,本质上是两个人的经验,是协同成立的经验。

我们不可能直接拥有自己的经验,这是基于我们是互动意义上存在的生物,让一个人空心,或者失去存在感,只需要让他的一切体验都发生在一个完全没有回应和反射的世界里。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哪怕在痛苦的模式下横冲直撞,也需要一种经验的回馈,人类最害怕的体验,就是Kohut所说的宛如太虚之境的自体碎裂,那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解体。

只有当我们的经验,被另一个人,通常是我们的依恋对象所确认过,我们才能够合法持有这些经验。就像一个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夸赞的人,会惧怕展示自己的骄傲。哪怕学会了展示,也总是包含着一种好像远离了最核心自己的陌生与失落,难以自持的亢奋,或羞耻。

同样的,倘若我们在未来寻求这种经验的补偿,那种最直白的回应,通常也是失去意义的。就像一个从小自卑的人,如果仅仅是得到最赤裸的夸赞,并不能消除他的自卑体验,因为这些外来经验,哪怕是美好的,它也没有回应到那个怯懦畏惧的自己,因为它是不同频的,它没有衔接到土壤最底部的那些受伤和羞耻。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会既自卑,又自大,因为它们是在两个人格分区里各自建立的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成长这么困难,因为我们需要一种有关联的双重体验,一头延伸着我们受伤的部分,一头延伸着希望和复苏,那是一种必然矛盾,难以成立,却欲要使其整合和成立的尝试,那是多种经验的对立、分裂、纠缠、相互博弈,同时为真,是两个分区的重新合并,相互否认,相互校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灵战争和重建。

反身性一直都是心智化状态最核心的体现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够自我反省,并且在这一过程里,获得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的相对吻合。很多人担心反思会导致自我怀疑,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当一个人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的时候,其实反映着ta无法内省。

内省是什么呢?说直白一点,就是弄清楚自己的心理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哪里出问题了,内省是为了让主观现实里不合理的假设被客观现实所校验,并在这一过程里获得更多的觉知和有序。但对于一个容易有罪疚感和羞耻感的人来说,内省这个心理动作,很容易突兀地跳转到自我怀疑这个路径上,因为二者的方向都是向内。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小总是被人指责,否定,批评,那么当ta内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被那个受伤的情感内核所吸引,就像是一个致密黑洞,那里有着更大的引力,它会强行把一个人的注意力拉向自己,并衍生出“是不是我有问题……是不是我不够好等经验过程……”(情感是经验的组织者)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自我怀疑。这也是为什么在般意义上,我们宁可攻击性向外,也拒绝进入反省这个动作,内省在这个语境下,变成了自我检讨,隐忍,压抑,不敢表达主张等。

其实内省只是一个前置动作,内省过后,依然可以表达主张,甚至是攻击,二者并不是一个重叠概念。我们真正需要避开的是那个容易自我怀疑的情感内核的引力,并保持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平衡——我们不能卷入情感中央,也不能屏蔽真实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Fonagy说,心智化就是观察自我和体验自我的平衡,是一个局外人和局内人的联袂行动

在理想化的作用下,很多情感都会在它破灭时戛然而止,在那一刻之前,两个人可能有着非常热烈的情感交互,似乎前一阵子还包含着一种绝对不能舍弃的强烈爱憎,但就在某个人做了某件事,说了某句话,开始或停止了某种计较后,对某个新的人有所兴趣时,那些强烈的情感冲动瞬间蒸发,好像突然就不爱了,不恨了,也不在意了。就像是一个看似坚实的感受,突然因为某个新的发现而溃散,一种好像误认了什么,然后又被现实纠正的感觉。

其实很多情感都是海市蜃楼般存在着,它唤起的爱和痛苦都无比真实,但它的构筑却如同流沙之上的累土。就像在情感体验上,两个人足够亲近,渴求,也欲望着,但却有着一种不堪一击的脆弱,是那种可以一念反转的性质。

这就是这类情感吊诡的地方,它可以让我们在体验上觉得和另一个人无限靠近,另一方面来讲,它开始撤销的时候,也是迅疾而彻底的,真的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正因如此,当它被体验为无法放下,无法释怀的时候,并不能证明这两个人有多么的忠贞不渝,它只是描述了我们在心灵设定上,多么渴望维护一种和他者有关的自我叙事,并在这个过程里,体验到一个突然具备了独特意义的自我,无论它幸福圆满,还是悲伤破碎。

睡眠,不仅仅是一个生物性的休眠需要,也是一个精神上的重启装置。一个人的大部分情绪,都能在睡一觉起来后得到重置,哪怕还在延续昨天的记忆和感受,但性质和程度上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它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破坏不良经验的延续性,让我们重新建构那一天的体验。

除了一些重大到我们无法忽视的情绪灾难,比如遭遇丧失、分离、背叛、疾病和死亡焦虑、生存恐慌等,这种级别的事件,会一次次把人拉回到强烈心境中,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靠着一种生物和精神意义上的重置功能,让自己不断卸载张力,不断重新前行。

换一个视角去看,其实人的生命只有一天,这种通过睡眠令心路中断,让我们以相对清空的精神缓存去加载新的体验的机会,在每天都是存在着的。如何让自己这一天多一些平顺,少一些逆缘,我们其实是有一定自定义空间的。

换言之,它来自于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刻,一句话,一件事,当你发起的动机就在那种紧张不安的状态下的时候,我们最终获得的东西,也会夹杂着让我们惶惶难安的种子,它会在我们所有看似正当和不正当的行动过程里延续自己的生命,支配我们后续的行为和感受。

如果说什么是因果,我觉得这就是,它是反馈回路最短,也最能被我们所经验的心理规律。正因如此,你应当非常珍惜自己某一刻的安定或愉悦,不是因为它稀有,而是它作为一个让你可以重新展开心路的起点,在一种习气瀑流,念念相续的规律下,它能够在自己的范畴里壮大成一种稳定的心理感受。

如果识别到我们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那你每天醒来的第一个念头,第一个行为,第一个筹划,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刚醒来的时候不要去看手机,不要去看新闻,可以先听听音乐,或看看太阳,哪怕只是观几次呼吸,它是你那一天种下的种子,只要些许助缘便能够在那一天延续和增广。

对家庭系统有了一些新的体悟,家庭,或者说整个家族,它是一个凝聚集体意志的地方,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会以一种被期待,也被投射的方式,成为其中的某个角色。

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么一种情况,那些和家庭/家族联系非常紧密的个体,往往会和家族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比如在哪个城市定居,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过什么样的日子,做什么样的工作,有着大概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和收入水平等,这种相似性是为了更好的归属于家庭系统,说的时髦一点,它是为了遵循某种“协议”,而主动适配的结果。

另一些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个体,常常是那些遭受忽视或伤害的人,当ta们不能,或无法脱离家庭系统的时候,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无能认同中,ta们以自身作为容器,承担了整个家族的蔑视,厌恶,敌意,羞耻,比如说没有办法工作,或者做着远低于自己潜力水平的工作,微薄的收入或没有收入,没有意愿或者没有办法走进亲密关系或者婚姻,而个体又常常因为这些境况,成为整个家族嘲笑,批判,被教育的典型。

还有一些个体,ta们会在时机恰当的时候,主动逃离这个系统,比如考一个离自己的家乡很远的大学,找一份离家乡很远的工作,ta们和家族未必是敌对,但却是一种疏离。ta们在重建自我参数的过程里,和家族系统越来越异同,最后情感上也越来越疏离分化。这样的个体,可能会过一种和家族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包括身份、财富、生活观念,婚恋伴侣等等。某种意义上来讲,ta们离家族越远,差异性越大,ta们的生活越“好”。

这是一种有代价的分化,又像是要主动切筋断脉一般,有人甚至会用愤怒和憎恨的方式去敌对那个系统,会将自己主动质变成和家族完全不同的样子,成为锋利或尖锐的异类,冲破那些凝视,不去认同和家族有关的任何东西,这类个体以一种近乎于彻底背叛家族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人生路上非常孤单而又悲情的蜕变。

然而无论是哪一类人,都取决于从那个家族本身,它是否带着某种古早的家族潜意识,在代际轮回的过程里重复着幸运或不幸。对于那些从小就得到祝福的人来讲,也许并不需要这样决然的分化,它本来就许可了一个容得下骄傲和幸福的空间。对于那些被漠视,被拒绝,甚至被伤害的个体而言,脱离和背叛就像是为自由的赎身,可能荣光,也可能凋零。当然,还有一种非常幸运的结局,就是诀别许久后,以一种释怀和理解的姿态重启连接,但这需要双方共同的觉悟。

一个人的成熟,就是逐渐将幻想和现实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来讲,从来没有人能够将它彻底完成,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实践互动,去缓冲这二者的张力。就像Winncott所说的,现实接受(reality-acceptance)的任务从未被完成,没有人能够从内部世界与外部现实的张力中挣脱出来,而对张力的减轻有赖于体验的中间区域(neutralterritory)的发展——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地交界地,人类的艺术鉴赏、文学创造、宗教行为、审美需要,以及孩童的游戏行为,电子游戏的发展等都是在这里直接产生。


当一个人倾斜于幻想领域时,ta可能会变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甚至是幻想主义者。而当一个人纯粹倾向于现实时,ta就会异化成某个目标或某种观念下的工具人,仿佛活着就是为了活着。除了必要的生存和发展之外,我们总是需要一些脱离生存目本身的活动,也就是相对务虚的那些事情,这些活动是为了不断调节幻想和现实之间那本质上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张力。一个人强烈的幸福感,或强烈的孤独感和虚无感,都可能在这一张力调节恰当或不当的过程里产生。

人在焦虑的时候,一定会本能地想要做些什么,抓住些什么。也一定会在这个过程里什么都抓不住,因为我们会在心理效能下降的时候做出替代行动(substituteaction),而不是有效行动(effectiveaction)。Janet认为替代行动就是那些我们无法启动有效行动时,做出的反应,它本意是为了恢复心理秩序,但却又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我曾经用一个困在流沙中的人拼命挣扎,却只能进一步陷落来比喻这一困境。

自体心理学曾经也用无效的防御机制来描述这一困境,就如同那句描述:“所有的行动都包含着恢复自体内聚性的努力,但却不一定能实现它”。甚至当一种防御机制被过度启用的时候,会加速自体的崩溃。

就拿安抚情绪来说,有效行动是终止刺激负面情绪的外部环境或心理过程,然后进行基于心智化的自我安抚和新的视角介入,重要的是让自己重构那个失序扭曲的体验世界。而替代行动可能是连续几小时的刷手机,频繁购物,熬夜,过度饮食,使用成瘾物质,频繁自慰,自我惩罚、与人争吵,不断卷入和他人痛苦而敌对的关系状态中等等。也就是说,替代行动并不是为了直接处理问题,它更像是为了假设问题不存在,或者体验到问题不存在而做出的行动。

但人在本质上不可能真的隔绝掉那些痛苦,它一定会变成一种莫名的不安与焦躁,然后驱使你不断做些什么试图不去体验那些东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替代行动都是无效的,因为替代行动也分等级,越是趋向于反射刺激式的行动(最低等级),对情绪调节的作用就越低,越是趋向于心智化的、有创造性的、人际体验的,或者任何具备相对复杂性的替代行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上的秩序感。

但倘若我们有辨识能力,能找到那个对我们真正有效的安抚方式,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采取有效行动,就是那些过去被自己验证过的,真正能够调节情绪的方式。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人并不是做不到,只是那一刻想不到要去做什么。如果确实不知道要做什么,我们也要避免用最低等级的替代行动去安抚自己,比如那些让自己感受越来越糟糕的行为,一旦意识到,就需要立即终止。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能级(心理效能),就能感知什么样的现实,也只能做出怎样的选择。这就好比婚姻,当一个人的心理效能比较低的时候,其实不会看到很长远的东西,或者说,在那种状态下,有些东西的权重会变得特别的高。比如你是一个需要安全感的人,你可能会优先考虑对方是否忠诚,哪怕这些忠诚的证据体现在对方缺少丰富的人际关系,过于刻板单调的生活体系,从而可能忽略对方在你另一个需求上不匹配的乏味。就像人们常常听到的那句,因为在一段感情里受伤后说,找个自己不喜欢,但喜欢自己的人吧。而一旦你对于这层安全感的需要淡去,你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这是必然的,而那时你就会衍生出无法忍受的厌倦,会认为对方是彻底乏味的,会各种看不顺眼。再比如,当一个人需要依赖着对方给予自己生存上的加持时,那么对方那时候的现实功能,就会成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一旦这方面不再是问题,或者自己变得独立的时候,那么对方会因为在这部分失去权重,而不再被自己真正需要。

其实很多关系都是这样走进去的,也是这样走出来的。很多人在初期能很好的相处,是因为只考虑了那个时间节点的需求,而没有考虑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有可能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忽略了发展视角和未来视角。为什么说两个人的共同迭代都很重要,因为人是无常的,世界也是无常的,人会主动或被动地演化成新的样子,具备新的认知,苏醒新的需求。除非两个人永远都不去成长,都没有发生进化,都恒定在同一水平。但这也是一种理想状况,因为任何一个具备认知能力的人,都会有遏制不住的成长冲动,一旦双方的成长曲线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产生错落和偏离,情感上也势必分化。对于这一点,犯错和代价是不可避免的,我也没有太多能给出的建议,唯一可以提示的一点,就是不要太相信自己心理效能最低时的需求,虽然它看起来最能保命,最被渴求,但它一旦被满足后,也是最快无感,和想要舍弃的东西。我们最好自己先有一点自己无论是现实还是心理上的立锥之地,再去踏入别人的国土。

有时候,人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同构"现象。比如一个人可能在拖延一件工作上的事,但是ta可能会在另一个范畴里找一些事情来解决,比如拖地,整理衣物,甚至是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或者把手机系统或者某个APP版本升级一下。这有点类似于一个人在直面问题和完全罢工之间找到的一个中间层,在一个自己的心理效能可以处理的档位,完成一次克服困难,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获得相应的心理体验。有点像,有多大本事,干多大事的意思,但它是心理层面的。从这里你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一个人在面对某种相对繁重或困难的事情时,会突然“不务正业”的,一本正经的搞起另一件事情来,而那件事,自己平时可能也不会主动去做,或者也是拖延着的。它其实是一种厌恶动机所驱使的行动动力,与其我做A,还不如先把B弄了,这就是一种继发性的获益,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先获得一些反馈。也可能是以开启另一件正事的方式,逃开要做的那件。所以没有完全无意义的行为,所有不能解释的行为背后,都包含着最为理性清晰的心理目的。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同类对于自己的恐惧。当人的安全感建立在他人的恐惧之上时,意味着那个完整,健全,自主的人,相较于自己想要遮掩的脆弱来说,是夺目而盛气凌人的。我想起《铳梦》里马卡克对加里说的:“因为我感到恐惧,后来我意识到,让我摆脱恐惧的方式,就是让所有人都怕我”。​​​


在日常语境下,我们通常会辨认事物的性质,但不会去关注它的程度。就好比我们对一些人做分类,贴标签,仿佛一旦和那个标签有关,对方就彻底了成了那一类人,彻底对应了那些标签里所包含的,社会认定的那些好与坏的判断,仿佛这些人在性质上都是完全等量的。

但实际上,人始终是复杂的,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复杂系统,都是难以被简单的标签和参数所真正定义,更不可能被充分描述。就像当我们说一个人抑郁时,ta的抑郁可能和另一个人的抑郁完全不同,自恋如此,边缘如此,双相如此,回避或焦虑型依恋如此,更不用说社会或网络用语中那些对于人的标签和分类,ta们在同一类别中的不相似性远远大于ta们的相似性。

我们对于他人的那种极简式的概括方式,会让我们将复杂的人感知地非常扁平,它会让我们对一个人形成全面了解之前,就落入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印象中。这种将人的过分概括化,会让我们失去探索他人,理解同类的兴趣,会让我们启动同样过于概括化的应对方式,会用一两个行动标签去指导自己遇到那种标签化的人,应该怎么去操作的方式。

在这种识别方式下,很多人都会变得面目可憎,乏味无趣,ta们会在数以千万计的层面上,成为我们情感上想要疏离和对抗的集合体,因为它们刚好可以被一两个标签打包在一起,共享那个等质等量的属性。

很多时候,一个人并不能真的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爱一个人。这是因为人们无法分辨依恋和爱情,爱情中饱含依恋,而依恋中不一定会包含爱情。就比如人们常常会说自己不舍得一个人,会反复找一个自己平时并不想联系的人,真正靠近的那一刻自己又是抗拒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已经对自己的婚姻伴侣非常厌倦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生活里突然少了这么一个人,可能会无法接受。这里就是依恋在发挥作用,依恋寻求的是一种和另一个同类相互归属时的安全和温暖,我曾经用心灵的巢穴来比喻它。而爱情还包含着欲望和精神共鸣的需要。

这并不是说爱情一定高于依恋,就比如有的人可以频繁地在不同关系里体验到爱情,但却不一定能体验到对一个人绝对信任的依恋。依恋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情感动机,它更像是我们平时无法知觉的氧气,只有一个人中断了依恋的纽带时,才会突然意识到缺氧。而爱情就像是空气里漂浮的花香,它让我们辨认出一种自己好奇和喜欢的气味。

依恋和爱情会在各自的维度加深体验以及情感,有些关系,爱情没了,依恋还在。有些关系,爱情浓烈,依恋却稀薄,幻灭之时不留有任何余温。所以分辨自己的关系属于哪一种很重要,一旦误认,就会迷茫,就会无法抉择。
| 发表于 2022-12-30 17:48:35 安徽|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头像被屏蔽
| 发表于 2022-12-30 19:38:04 山东|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0 20:08:49 湖南|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0 23:36:40 甘肃|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1 07:43:47 中国香港|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1 08:34:35 山东|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22-12-31 08:45:44 江西|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1 09:18:21 山东|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12-31 10:18:21 山东|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