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
终结犯罪的那些事儿
查看:
2623
|
回复:
1
[欧美下载]
终结犯罪的那些事儿
简洁模式
7
发表于 2010-8-20 13:26:36
■书名:“首席女法医”系列之《失落的指纹》
■作者:帕特丽夏·康薇尔
■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1月
■读家:红影前瞻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这是部法医做主角的推理小说,荣获了英国推理小说权威奖项“金匕首”奖。
在以往的推理小说中,法医经常是跑龙套的角色,采集指纹,比对脚印,估算死亡时间,致死原因,然后匆忙退场。在女作家帕特丽夏·康薇尔的系列小说《首席女法医》里,这个举足轻重又默默无闻的角色第一次做起了主角。作家开启了推理探案的另一个视角,另一种程式。法医站到了警探的前面,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样本采集、验尸、解剖、自动指纹识别、电脑分析、DNA比对、犯罪心理分析、人格分析、刑事鉴定病理学等高科技手段也随之来到了破案的前台,打破了传统侦探小说中神探逻辑推理包揽一切的定式。这或许也是康薇尔凭借“首席女法医”系列之《失落的指纹》荣获“金匕首”奖(推理小说最高荣誉)这一殊荣的美国作家第一人的重要原因。
说起康薇尔,她是个经历异常丰富的作家。当过刑事新闻记者,州法医办公室检验记录员和电脑分析员,里士满市义务警察,还曾接受FBI特训……或许很少有哪位推理小说家与刑侦办案有过这么亲密的接触。看康薇尔小说的人不难发现这些职场经验一点儿没浪费地都写进了破案故事,而且绝不缺乏内行的眼光与见地,这使得康薇尔笔下的探案小说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职场味道。
到目前为止“首席女法医”系列已经出了17部,《失落的指纹》是其中的第4部,也是最出类拔萃的一部。小说在布局上花了不少心思。法律把一个杀人犯送上电椅,又冒出另一个杀人犯仿效他开始四处变态杀人。随后一边是“远在天边”的慈善人士绝食抗议反对死刑,一边是媒体大肆披露最新案情,民众心惊肉跳,凶案现场一个十三岁小男孩被虐杀的场面惨不忍睹。这是首席女法医眼中的刑侦世界,面对着一具具被惩戒或被残害的尸体,在(对罪犯)是宽恕与还是严惩的矛盾心境下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在支离破碎的物证中努力寻找凶手的蛛丝马迹。
书中许多查案的细节让人见识了“这是个可以令尸体重新说话的时代”意味着什么,那份明察秋毫显然已超出了福尔摩斯、奎因时代肉眼可及的范围。被计算机处理强化后的图像可以分辨出二百多种不同的灰度(肉眼只能分辨不到四十种),可以在一张白纸上发现上一张纸留下的“看不见”的内容。在小说中,在十年前的凶案现场喷洒化学药剂,还“重建”了案发时的状况,曾经结块、流淌、滴落、喷溅形成的血污,会发出鲜红的“尖叫”,仿佛凶案时刻的“立即回放”。选择法医作为小说的主角,作家显然选择了离犯罪真相更近的视点,也使得科学越来越成为犯罪的终结者。
小说里对女主角首席女法医斯卡佩塔的塑造没有超出人们的想象。她作为职场单身女性是那种司空见惯的样子:外表冷峻干练缺少人情味,骨子里却善良心软得厉害,身边总少不了个把能人在她危难的时候帮她一把。政府官员里也总会有人出些丑闻让手下人去欲盖弥彰。这些美国电影电视剧里屡见不鲜的桥段,多少削弱了些《失落的指纹》在推理探案方面异军突起的表现。
从整部小说来看,《失落的指纹》虽然是推理小说,康薇尔的文字功力却不容小视。她的语言从容舒展、清晰淡定,有种滴水穿石般的柔韧,细品之下还透着股直逼人性的彻悟。而这股彻悟会很快叫人缴械投降融入情境,跟随作家去感受她笔下终结犯罪的那些事儿。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9281
发表于 2010-11-2 10:22:58
首席女法医我看过,挺不错的。这个是系列的么…
[发帖际遇]:
凌乱舞步学着小品在学院三周年庆典上乱扔香蕉皮,被扣学分8分.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贝克街相馆
灌水闲聊
百科学院
推理活动
求助专区
创作·学堂
逻辑学院
承平大帝 小说专栏
推理影视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