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浴中奇思(淋浴效应)【译转】
查看:
1846
|
回复:
11
[知识科普]
浴中奇思(淋浴效应)【译转】
简洁模式
135424
发表于 2022-10-9 15:31:54
上海
众所周知(丸子刚知),洗浴的时候,人脑开发度会短暂提升50%。网上甚至有个专门的词:浴中奇思——“showerthoughts”。乃至微博上同名营销号,Reddit有专门的版块。
但为什么在那个环境里就能酝酿出如此有趣的想法呢?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所谓的“淋浴效应”。现在,两项新的实验有助澄清一些最模糊的细节。
最新实验是由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和教授认知科学哲学的扎克·欧文领导的,他们认为,对一项任务坚定不移的专注可能是创造力的敌人。
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在问题解决之前一直考虑问题,不如休息一下,参与吸引人的不同任务/活动,如淋浴。新环境可能会让你的思想自由地游荡,没有目的或方向。
当你的想法飘忽不定时,研究人员认为你更有可能冒出聪明点子。
另一方面,一项完全无聊的任务似乎不足以凝聚思想以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你更有可能分心或继续思考最初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关于淋浴效应的实验产生了不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发现,一项“要求不高的任务”会让大脑游走并让创造力流动。但其他研究未能复制这些发现。
欧文认为这是因为实验设计的缺陷。过去的许多研究都将思维发散与无聊感混为一谈,而实际上,灵感的产生可能需要在自由思考和专注思考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他们衡量的不是思维发散度,而是测量参与者分心的程度。”
例如,2015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有太多与任务无关的想法时,可能会更难获得创造性灵感。换句话说,在某些时候,不受约束的思想会变得无效。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许多实验都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基于实验室的分心任务,这些任务,比如迅速点击电脑屏幕上的数字,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
欧文和同事设计了两个新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有 222 名参与者,其中大多数是女性。这些参与者有 90 秒的时间来为“砖”或“回形针”想出尽可能多的替代用途。
然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任务之一。第一组被要求观看《当哈利遇见莎莉》中引人入胜的三分钟片段。与此同时,第二组观看了一段三分钟的男子叠衣服的视频。
中场休息之后,两组获得了额外的 45 秒时间,以便为他们最初的任务添加更多想法。
研究人员根据他们产生的创意量以及新颖性(基于独创性)对他们的创造力评分。
最后,参与者报告了他们在视频片段中走神的程度。
作者发现,在引人入胜的视频中,走神与更具创造性的反应呈正相关。
另一方面,观看整理衣物的视频后,参与者激发的灵感比另一组少。
“总的来说,”作者总结道,“这些结果表明,参与惬意和无聊的任务,不同类型的思维会推动创造力的孵化。无聊的任务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允许一个人在专注和走神之间摇摆不定。”
第二个实验在 118 名参与者中重复了第一个实验,但这一次,每组中的一半参与者被明确告知他们将在视频结束后返回原来的任务,而另一半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指示。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支持了第一个实验的中心结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思想游荡——或自由发散的思想——促进了奇思妙想的诞生,“但仅限于对思想施加一些限制的适度参与活动中”。
有趣的是,当参与者知道他们必须回到原来的任务时,他们在无聊的视频中产生了更多的想法,但创造力得分较低。
这表明他们看视频时仍在思考最初的任务。 另一方面,电影场景吸引了注意力,让参与者能够在两项任务之间建立有趣的平衡。
关于淋浴效应,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新结果已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线索。
该研究发表在《美学、创造力和艺术心理学》上。
原文链接
133569
发表于 2022-10-9 15:34:23
黑龙江
发帖际遇
特关通知,感谢丸神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34077
发表于 2022-10-9 19:10:09
上海
原来我做的英语阅读翻译过来还是这样的,还以为翻译过来可能有所不同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86223
发表于 2022-10-28 22:17:19
北京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谢谢分享!
195208
发表于 2022-11-3 00:35:45
浙江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才不是水呢)
89453
发表于 2022-11-3 12:58:31
广东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ω`❁)
194040
发表于 2022-11-5 08:35:13
山东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感谢分享(我没有水贴)
156723
发表于 2022-11-5 09:23:04
北京
谢谢分享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