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学堂
正反打对话
查看:
1929
|
回复:
8
[小说创作经验]
正反打对话
简洁模式
[已注销]
该学员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2-7-17 13:57:58
|
2022-7-17 14:03编辑
|
来自小霸王手机
电影分镜到底该不该学。我一直犹豫。但我发现,电影分镜用在对话上,倒是绝对不会有错。
这种正反打,很好可以凸出重点。上一个画面讲话,下一个画面是另一个人的嘴唇,再下一个画面是过路的马车。这样可以一直凸出我们想凸出的,到底是内容,还是情绪 。
不过最好最好学的。应该还是漫画,和动画。漫画的“自言自语”比起电影会多很多。写“文字”的就该活用人物心理想法去写。
漫画他到底什么时候切对话什么时候切回人物心理想法,这是个技术活。
打架什么时候出拳,什么时候出拳完,主角内心os,想起过往。
如果卡点着他那节奏,就不会出错。
其实根本意思,我要表达的是,写反应,写感受,注意该轮谁有反应了。而不是对话本身!!
以下都是,b是主有心理,a是副没心理。分b开头和a开头两种
第一类a开头
第1段文:a的话。暗:被b听到。
第2段文:写b视角看到的a的外貌神态[要有“看”的字眼]
(“我还是来迟了。”
b一转头,原来是a。他拿着布艺袋子,身披袈裟,头戴雪地帽。)
或b视角对a心理感受
或b视角对a话语的想法
或b服从a的话做出动作。[老“于是”]
(
a:“拿起来。”
于是b走到前边,拿起木棍。
)
或b对a的话做出反应。
心理+动作。
(a:“小心点,我要来了。”
什么?有没有搞错。
b慌忙把头盔戴上,a的拳头接踵而至。)
第3段文:b做出反应说话
或a继续说话
或a对b听到自己话后的反应做出反应。
(尽量不要写a的心理反应,而是用神态动作体现他想法,一段对话尽量
第二类,b开头
第1段文:b的话。
第2段文:
写b视角神态动作。
(有时候b的动作是看a的外貌也行,但写时注意用“看”的词。b撇了a一眼,只见a身穿xxx啥啥啥。
这里不能直接生切a的外貌,这样就不顺,就得先说b看a,然后再说a外貌)
或b说完话后随之的心理感受
或a对b话的神态动作反应
或 轮到a说话
第3段文:
如果第2段文写的是b的心理想法。那对话可以结束。亦或者由心理想法产生个新念头,b又补充说了一句话。开启新话题。
或者
如果第2段文写的是a的神态动作反应。可以接(见a。。。。,怕他误解了,b忙又补充道:“不是不是,其实。。。。。”)
或者
如果第2段文写的是a的神态动作反应。就顺接a的话即可,但最好延续原本情绪(他皱眉,那接的话就是要表达疑问。他愤怒,接的话就是要骂人)。
或者
如果是a说话,那就跳到第一类a开头。
或者
如果第二段写的是b的神态动作反应。而接的也是a对此的反应。老“见状”了
(
b皱着眉,摸摸兜,拿出斧头。
a见状,吓得忙抱住头。
)
(
b皱着眉,摸摸兜,拿出斧头。
a忙大喊:“喂!b!不要疯了。”
)但还是那句话,不要写a的心理想法。
再或者
如果第二段写的是b看着a的外貌。可以接一句a(“干嘛呢?你往哪看?”“喂?你没事吧”)
也可以继续b讲话,由a外貌进行讲话。
也可以就b的对a评价的心理想法(啊,穿得这么破,也是苦命人呀。)然后顺接b说话。
最后不得已,才是写a的动作或说话,跳回第一类那去了。但这通常就是新对话话题了。
也许很多还没写全,但要记得有正反打意识。不用前边写一堆人物外貌描写,然后后面又没了。让人物外貌描写暗藏在正反打里。
多思考顺接。此时注意点应该在人物的动作,还是神态,还是对话的回应?接法如果不同,那个情绪就不到位,甚至会很干。
前边有提,但我再次重复。写反应,写感受,注意该轮谁有反应了。而不是对话本身!!
186277
发表于 2022-7-17 14:12:51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非常在理,感谢分享
[已注销]
该学员已被删除
楼主
|
发表于 2022-7-17 14:31:51
|
来自小霸王手机
仔细想想,百分80的情绪燃点,冲突点。都是人物的话或者想法。
188284
发表于 2022-7-17 14:44:29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很棒
89453
发表于 2022-7-17 16:20:36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ω`❁)
[已注销]
该学员已被删除
楼主
|
发表于 2022-7-17 16:58:50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发帖际遇
还有就是说话记得一定要说顺,后面你再去解释。
不要忽然a说话,然后b还没回应。就开始balabala讲a的生平。有必要嘛????
就不能等讲完再讲a的生平
或者是讲了一个东西,话还没接完。就开始解释讲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是什么。
这依然没什么必要呀!也是尽量放后说。
有人说,不行呀,我这不解释别人不知道。那一开始就别写这种句子呀。真要写可以慢慢把概念拆开。
比如我可以设计个科幻名词概念叫,曲折核展共振率。再设计个科幻动词叫,潜式激反。再设计个科幻副词叫,狄普克阈化。
然后合起来。此次的曲折核展共振率进入潜式激反已达狄普克阈化了。
补充:
是不是。
你要抛概念,那就一次性只解释一个。不要一次性抛那么多概念。还是名词动词副词都已经新概念了,tm谁懂
107696
发表于 2022-7-17 17:20:3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我直接受教
160239
发表于 2022-7-18 13:47:55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187519
发表于 2022-9-1 08:42:36
山东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百科学院
灌水闲聊
贝克街相馆
推理活动
动漫世界
推理小说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