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80|回复: 82

[知识科普] 古代天干地支及记时法总结

简洁模式
匿名
发表于 2022-6-26 00:11:47 | 2022-9-17 12:33编辑
古代天干地支及记时法总结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肖猪。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
子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

时、刻、更、鼓、点、都是古代计时单位

时:指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以12地支为名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故以其为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5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更:一夜(10个小时)分五更:19.00-21.00一更,21.00-23.00二更,23.00-1.00三更,1.00-3.00四更,3.00-5.00五更。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

古代历法常识:纪月法·纪日法·纪时辰

纪月法
   
我国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六:“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梁启超《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特定的“建”字。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姚鼐《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代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胐、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胐,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林觉民《与妻书》:“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辰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冠以不同的名字,这种纪时方法通用于周代。汉太初以后,开始采用十二地支作为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2 个小时,即为子时(23-凌晨1时)、丑时(1-3时)、寅时(3-5时)、卯时(5-7时)、辰时(7-9时)、巳时(9-11时)、午时(11-13 时)、未时(13-15时)、申时(15-17时)、酉时(17-19时)、戌时(19-21时)、亥时(21-23时)。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24小时。

=======================================

古代时辰制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

天干地支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相冲: 甲—戊乙—已丙—庚丁—辛   戊—壬已—癸庚—申辛—乙   壬—丙癸—丁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戌卯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日月

地支三合:申子辰会成水局,亥卯未会成木局, 寅午戌会成火局,巳酉丑会成金局, 辰戌丑未会成土局(即为四库)

地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  已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0:12:08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发帖际遇
点个赞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0:34:5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0:42:3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0:46:0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8:14:58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08:34:2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11:07:58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13:45:4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26 13:46:04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感谢分享
不谢不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345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