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3-30 21:51:42 | 2022-4-2 14:30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爱因斯坦从小酷爱拉小提琴,年少时梦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后来,爱因斯坦在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能够与其他人一起合奏专业的古典音乐作品,而他在物理学领域极富创造性的成就——创立相对论,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15岁学画画,长大以后不仅是著名画家雕塑家,还是一位涉及物理、天文、地质、建筑、生理等多个领域的发明家、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6000页手稿所记载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发表,可使世界科技发展提前30~50年。类似这样既有艺术素养又有科学创造性的著名学者还真不少,可以说,许多大科学家往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养。

现代脑认知科学研究发现,艺术创造的脑神经基础主要涉及大脑皮层的额叶、颞叶和顶叶,而科学创造与额叶顶叶和扣带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意味着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包含相同的脑神经基础。这样我们在通过艺术活动培养艺术创造性的过程中,促进了大脑额叶和顶叶区域的活动,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以此脑区活动为基础的科学创造性产生有益的影响,促进其发展。青少年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某些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因而艺术活动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具有生理基础的促进作用。
引用
大脑半球表面呈现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脑回。大脑半球借沟和裂分为5叶: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脑岛。

大家行动起来吧!可以听音乐、看舞蹈、观画展、品戏剧、吟诗歌;可以学习书法、绘画、舞蹈、唱歌,这些都是对创造性有益的。福尔摩斯很会拉小提琴来着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回合。
——法国作家福楼拜



孩子的创造力差别很大,为什么?



初三学生王浩从小就喜欢组装各种玩具,并经常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浩对组装玩具的兴趣转移到了机械装置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制作小型器械。16岁的他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然而,王浩的多数同学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长,业余时间也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在平时的课堂上更是很少提出创造性的想法。


在当今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愈发关注,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提高他们的创造水平尤为重要。然而,青少年的创造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青少年可以在创新比赛中多次获奖,在日常生活中也总能产生新颖的想法,有的青少年却格外中规中矩,面对创造性活动时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

那么,年龄相仿的青少年,为什么创造力的差别会如此之大呢?

首先,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差异是青少年创造力水平不一的最主要的内在原因。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称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常用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作为发散思维的指标。例如,一枚回星针的作用有哪些?在一定时间内说出的答案越多,表明其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越好,发散的角度越多,则变通性越好,可用于夹物,如夹领带,作为发夹等,可用于钻物,如作为粗职工的针,当钉子等。可用于刻物,如画画,雕刻等,可以用于钩物,如鱼钩,挂钩,窗帘上的金属环等。发散的结果越超乎他人的想象,其独特性越好,如想到回心针可以做成弹簧,鱼钩,导线等。思维能力强的青少年,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灵敏,不拘一格,并能标新利益,奇思妙想,经常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因此发散思维能力强弱也就成为青少年创造力水平高低的最重要而直接的原因。

除了创造性思维,一个孩子创造力水平高低还取决于一个重要的内因——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创造型人格?所谓创造型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发挥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那些个性心理品质,也即人格特征。在心理学界,学者关于创造性人格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八条人格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盛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的干扰,长时间的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这是对大量高创造力人群的调查研究发现的具有共同性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得以发展和发挥的内在基础。爱迪生曾在研究灯丝材料时,仅探丝材料就实验了六千多次,连软木塞和好友麦肯基的胡子都没有放过,正是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强烈的,他对创造的狂热等创造性人格特征才使他成为文明于世的创造发明大王。同样,我国11岁女生李桃桃提出藏在太空吐司结蚕研究方案,在近900项中小学生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免费搭载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资格,该方案能够入选,与李桃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大胆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等人格特征不无关系。她曾回忆到:脑子里有好多新奇的主意,异想天开才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潜力,只是高低不同而已,良好的创造型人格有利于孩子潜力的发掘和展现,因此创造性人格是造成孩子创造力差异的又一重要的内在原因。

此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是导致他们创造力差异不容小觑的外因。心理学研究表明,支持性,包容性的成长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在支持性的环境中,孩子想独立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时,都会得到外部环境给予的支持与鼓励,这种支持与鼓励为孩子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提供了心理上的自由。而当孩子在探索中做错事情时,外部环境也会给予包容,从而使孩子避免滋生害怕因做错事而受惩罚的恐惧心理,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这种心理上的自由和安全正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心理状态。它是由外部环境来加以保障的。因此支持性,包容性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自由与安全,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上的拘束对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引用
创造性思维小测试
1.不寻常用处
许多人把空纸盒都扔掉了,而他们却有成千上万种有趣而不寻常的用处,请你列出所有能想到的用处。(不要受盒子体积和数目限制)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2.不寻常问题
请你尽可能想出关于纸盒的问题,以激起其他人对盒子的兴趣与好奇,想到的问题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3.改进产品
下面有一幅玩具像简图,请你列出能想象到的最巧妙,最有趣和不寻常的方法来改进这个玩具像使儿童更加喜欢玩。不要考虑价格,改进的方法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4.合理想象
给你一个似乎不可能的情形,可能永远不会发生,但你必须合理的想象他已经发生了,请你用想象力去思考,如果这种情形果真发生了,会有什么影响和结果?请你尽最大可能去猜测。
对不可能情形的合理想象:云彩上系着许多绳子悬到了地面。这将会发生什么?请列出你的想法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他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具有创造性,善于发明的发现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发表于 2022-3-30 21:55:13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3-30 23:01:0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认真看完)
发表于 2022-3-30 23:02:27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我上课神游的时候想象力爆炸,写作文的时候直接失去高光(小学开始就这样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3-31 00:18:4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
发表于 2022-3-31 03:29:2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3-31 07:39:5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3-31 08:50:0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回去就把吉他捡起来
发表于 2022-4-2 00:20:5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4-4 08:04:0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