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34|回复: 27

[知识科普]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辨析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2-1-26 17:18:4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TCPR/X   6——2022/1/20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辨析

摘要: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虽然同属精神障碍的表现,但两者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上都有所不同。现很多网友通常将两者的概念进行混淆,因此导致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出现根本性偏差。因此,本文将在治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去区分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概念

关键词:人格分裂;精神分裂;致病原因:临床表现

人格分裂致病原因假说

遗传学假说:根据犯罪心理学家对于很多犯罪人群的家庭进行调查的结果表示,很多罪犯的家族里都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所以犯罪的机率远远比其他人要高尚很多[2]。也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在人格障碍的家人里,患上人格障碍的机率比正常人群要高。所以,人格分裂的原因跟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2]。同时也有人报告人格分裂患者脑电图异常的人要比正常人高,所以我们能够了解到生物学因素也会影响着人格分裂的现象[2]。

童年创伤假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裂与其儿童期的创伤有着密切联系。经过国外在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多起案例归纳可以看出在童年期间儿童受到刺激影响的占比重很大,可以猜测其致病原因与儿童时期的创伤有着一定关联。

精神分裂致病原因假说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然而近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更新发展,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1]。目前基因组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两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揭示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可能[1]。以下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发病机制[1]。

多巴胺假说:最初假说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再到皮质下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假说,再到现在的“最终的共同通
路”假说[1]。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提示了多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提出了最终共同通路为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下导致突触前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亢进[1]。

神经发育障碍假说:该假说提出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突触可塑性等发育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异常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前额叶、海马及杏仁核影像学的改变,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1]。

失连接假说:既往大量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失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即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脑活动过程的异常功能整合现象[1]。该假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异常,它参与了神经突触可塑性过程,该病理变化又是由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或乙酰胆碱)对NMDAR异常调节导致[1]。

表观遗传学假说: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于γ-氨酪酸能神经功能低下,同时细胞信号转导受损,最终导致谷氨酸能信号传递增强,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理症状[1]。

网友中多言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

通常网友会将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进行概念混淆。网友通常理解为如同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当中一样,经过强烈的刺激下造成的人格分裂,分裂出多个不同习惯、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心理性别的人格。同时许多网友在提起静很分裂的时候也是同样的理解方式。其实两者都是属于精神障碍疾病,很多细微是有相似性的,所以产生混淆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两者在临床表现却上有着很大区别。

人格分裂也叫解离身份障碍。如同网友们大多理解所言,除了所谓受到刺激分裂以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患者在产生此类症状后,常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常或者特殊的行为以及外貌等。表现为服饰奇特或者不修边幅、行为不符合时间场合、自己习惯以及目都不明确[2]。同时,人格分裂症的症状表现有患者会出现奇异的信念,也可能会出现和自身文化背景不相称的异常行为,可能和会相信存在透视力、心灵感应或者特异功能,甚至是第六感官等[2]。人格分裂症患者对人冷淡,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一样,性格缺少温暖体贴。表情非常的淡漠,自己没有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经常都会单独活动,主动和人交往通常都局限在生活或工作中一些必要的接触[2]。人格分裂症患者的言语表现怪异,经常会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或者表达的意见不清晰等,而这些表现往往都不是因为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引起的。患者也存在一些不寻常的知觉体验,会出现一过性错觉、幻觉或者看见根本就不存在的人[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发病率约为1%,目前认为它是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1]。在发生精神分裂症后,患者的脑部、脑组织、神经元变性等可能会出现病理写改变,通过解剖得到的结论发现,其存在丘脑容积缩小及基地节区容积增大、脑重量显著下降等与普通水准不同的变化。这也导致有些患者在童年期就很可能出现与其他儿童不同的表现。

精神分裂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症状,一类是晚期症状[2]。早期症状:比较孤僻,不愿和别人交流,或者是避免社交,自己守着自己的小天地;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常常内心纠结好几天,别人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用,很容易自责[2]。晚期症状:出现幻想幻听,主要是以幻听为主,这个时候可能自己的思维会受到一些干预,常常做出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自杀、自残、想出走的冲动[2]。

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上,两种症状有着重合的共同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临床表现就可以看出,虽然都可以归类为幻听和受到干预以及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人等,但是在具体上,可以理解为人格分裂存在记忆明显断层以及出现不同于平常性格的行为和举动的现象,而精神分裂是出现思维过度跳跃现象,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但不存在记忆明显断层后不同于平常性格的行为和举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作者:施小平庄开岺通讯作者

[2]网络来源,作者未知

(三旬四苦 编写于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
注:除标注的引用外其他内容均笔者个人观点,请辩证阅览
发表于 2022-1-26 19:14:5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26 19:44:3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2-1-26 21:49:2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26 22:23:4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26 22:31:5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27 09:00:0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27 13:04:47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2-6 00:55:4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2-15 18:43:0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楼主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