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涉及危险物品,仅作为推理小说创作时参考之用,请勿模仿。
引文: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以上为毒品定义,凡是能使人成瘾癖的药物,皆为毒品,注意点“瘾癖”,说明不是一般的成瘾,现在很多人吸烟,喝酒,等成瘾,但是不足矣为瘾癖,所以说国家没有明确禁止,但是现在,有很多的药品慢慢的也被国家规定为了毒品。
其实毒品也是药,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当然国内中药另提了就),所以,每种药都有毒性和成瘾性。只不过普通药物微乎其微,但是毒品及某些特效药,国家管制药品,成瘾性巨大,所以会被国家管制,明令禁止。
常见毒品有以下几类。
1.鸦片
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含有20多种生物碱,可分为菲类和异喹啉类。
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 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 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 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 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 俗称烟膏。 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
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 已知的有 25 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 可待因等, 含量可达 10%一 20%。
2.吗啡
是鸦片毒品一种,在鸦片中的含量为4%~21%,评论10%左右。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 呈白色结晶粉末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起初它被作为镇痛剂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它对呼吸中枢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如同吸食邪片一样, 过量吸食吗啡后出现昏迷、 瞳孔极度缩小、 呼吸受到抑制, 甚至于出现呼吸麻痹、 停止而死亡。
3.大麻
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在吸食和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 或用作麻醉剂注射, 有毒性。 大麻草可单独吸食, 将其卷成香烟,被称为"爆竹"; 或将它捣碎, 混入烟叶中, 做成烟卷卖给吸毒者, 这就是大麻烟。
这种毒品在当今世界吸食最多, 范围最广, 因其价格便宜, 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穷人的毒品"。 初吸或注射大麻有兴奋感, 但很快转变为恐惧, 长期使用会出现人格障碍、 双重人格、 人格解体, 记忆力衰退、 迟钝、 抑郁、 头痛、 心悸、 瞳孔缩小和痴呆, 偶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 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4.海洛因
以吗啡生物碱作为合成起点得到的半合成毒品,俗称几号,白粉,白面。
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 英文名 Heroin,译为海洛因。 其来源于鸦片, 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 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 是带有白色、 米色、 褐色、 黑色等色泽的粉末、 粒状或凝聚状物品, 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 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 有的则没有。 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 毒性最烈, 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 7 一 8 年。
5.可卡因
又称古柯碱,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多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
可卡因英文原名为 Cocaine,是 1860 年
从前南美洲称为古柯(COCA) 的植物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毒贩贩卖的是呈块状的可卡因, 称为"滚石"。 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 可刺激大脑皮层, 产生兴奋感及视、 听、 触等幻觉;服用后极短时间即可成瘾, 并伴以失眠、 食欲不振、 恶心及消化系统紊乱特等症状; 精神逐渐衰退, 可导致偏执呼吸衰竭而死亡。
6.杜冷丁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
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化学式C15H22ClNO2,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
杜冷丁反复作用也可成瘾,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早期还存在非法分子利用危害社会。
7.冰毒
又名去氧麻黄碱或安非他命,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 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
源于日本。 在日本曾经使用过"冰"毒的人数超过 200 万人, 直接滥用者 55 万人, 毒品滥用者都用静脉注射, 其中有 5 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1990 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 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 易溶于水, 一般作为注射用。 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 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 胸痛、 焦虑、 紧张或激动不安, 更有甚者会导致长期精神分裂症, 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所以说, "冰"毒被称为"毒品之王"。
8.“k”粉
“K 粉”的化学名称叫“氯胺酮”, 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 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
2003 年,公安部将其明确列入毒品范畴。 K 粉的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 能兴奋心血管, 吸食过量可致死, 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 K 粉成瘾后, 在毒品作用下, 吸食者会疯狂摇头, 很容易摇断颈椎; 同时, 疯狂的摇摆还会造成心力、 呼吸衰竭。 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可以 对心、 肺、 神 经都造成致命损 伤。
9.摇头丸
摇头丸外观为圆形, 方形, 棱形等形状的片
剂, 呈白色, 灰色, 粉色, 蓝色, 绿色等多种颜色。
是指由 MDMA, MDA 等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所构成的毒品. MDMA, 即 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 MDA, 即 3, 4-亚甲二氧 基安非他明; MMDA, 即 3-甲氧基-4, 5-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 等等. 这类毒品具有明显的中枢致幻, 兴奋作用. 在我国, 因吸毒者滥用后会随着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得名"摇头丸". 我国目 前缴获的摇头丸多是混合型的, 经检验, 犯罪分子在传统的摇头丸中添加了冰毒, 麻黄素, 氯胺酮, 咖啡因, 大大加大了 它们相互的毒性作用. 吸食摇头丸, 经常处于幻觉, 妄想状态, 出现精神异常, 表现出苯丙胺精神症状, 酷似精神分裂症.同时, 也会发生其它滥用药物感染合并综合症, 包括肝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 性病和艾滋病等.
毒品种类:
A: 麻醉药品
阿片类(6种)、 吗啡类(3种)、 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 可待因类(5种)、 福呵定类(2种)、可卡因类(2种) 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 计7类129种。
一般人所认知的毒品是: 罂粟、 鸦片(OPium) 、 吗啡(MOrphia)、 可待因、 海洛因(食二号、 三号、 四号)、大麻、 古柯、 可卡因、 安非他明(又称冰毒)、 杜冷丁、 美沙酮、 芬太尼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毒品作用于人体, 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 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 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 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 称为戒断反应, 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 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B: 精神药物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如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 中枢兴奋剂, 如苯丙胺、 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 致幻剂, 如麦角酰二乙胺, 北美仙人球碱、 苯环利啶(PCP) 三唑仑。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 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 也是世界医、 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C: 人体机理的损害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 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 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 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 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 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 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 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 焦虑、 忽冷忽热、 起鸡皮疙瘩、流泪、 流涕、 出汗、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 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现代医学认为, 吸毒成瘾的形成与生物、 心理以及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写资料不易,求赞求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