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77|回复: 16

[知识科普] 大魔术师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9-22 18:24:40 | 2021-9-23 17:55编辑 发帖际遇
“骗人的表演艺术”刘谦北影讲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x411t7i7?from=search&seid=15719114675612811946&spm_id_from=333.337.0.0
这个视频中刘谦轻松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视频很老,但也有不无聊的部分。
道理都很简单,但延展性、启发性非常高。



建议关注他的B站,B站视频也简约轻松,但他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思维和提及历史、人物、知识,有很多探索性。
https://space.bilibili.com/64197 ... id_from=333.337.0.0
他应该会不断更新。



以下是零碎笔记,主要是刘谦演讲内容的归类总结。个人看法会用灰色字体。



魔术师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就是具有魔法的人物。
杂技是展现高难度技巧,魔术和肢体技巧没有太大关系,主要在表演上,用演技营造不可思议,和电影很像。
是制造梦想的行业。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觉得一切新奇,魔术师将大家带回童年,带给人神奇和不可思议。



【魔术运作过程:可以套用在很多地方】

想要变出饮料和巧克力就得先购买饮料和巧克力,还需要外套(遮挡物)。

【最关键的是:转移注意力】
(可理解为假动作、障眼法,这些都属于错误引导misdirection)

①借助眼神转移注意力:“我看哪里,你们就会看哪里,我看你,你就会看我。”
当不希望观众看到藏在外套中的果汁,你可以看观众,或者用小动作+表情让人认为你在看远方。
如果这只手之后将要变出巧克力,那么在此之前,这只手做的动作一定要显得“不经意”+“自然”。

②借助声音引导:“大声音引导视线”——例如远方的发生爆炸声,大家会关注远方,忽略身边的事。

③大动作掩饰小动作:
小动作是拿出果汁,用大动作:用力用脚踩地面,大幅度下身动作,掩盖主要的上身(或背后、衣服下)手部小动作。

④用反向动作掩饰:
“一手高一手底、一手前一手后是非常自然不被注意的组合动作,例如步行动作。”
高掩饰低,前掩饰后,反向交替使用效果过最佳。




【舞台魅力感染力的增强】以上动作交错使用,可以扩大你的辐射方位,比如用明显的、右手拿着的纸团伸在身体右侧,眼神和脸朝向左侧观众,可以同时兼顾左右两个方向,让两个方向的观众都认为你在看着他。再交错、移动、变幻使用这些动作,达到兼顾全场的效果,拉大影响力。




【完美收场】巧克力出现时(谜面完结时)要将之前调配开的所有注意力,迅速集中在巧克力上。
——个人看法,推理小说也应该如此,以此做到谜面的惊人和简洁干脆并存。



【错误引导(Misdirection)的总结】刘谦在另一个视频对错引的总结:
错误引导(Misdirection)就是转移注意力的技巧。
分类:
①让你以为事情是这样,其实事情是那样,这是心理上的错误引导(Misdirection)
——个人笔记,心理上的错误引导,例如第四扇门和诡影小巷中的诡计,保罗霍尔特用建筑等手法完成了一整个错误引导。
②让你看这边不看那边,看那边不看这个,这是视觉上的错误引导(Misdirection)
——个人笔记,推理案件中凶手用A处爆炸掩盖B处抛尸,在A处做火灾现场实则案发在B处等等等等。
③让你以为事情发生在此时,其实事情发生在彼时,这是时间上的错误引导(Misdirection)
——个人笔记,推理小说中很多”不在场证明时“都使用时间错位法,可参考大山诚一郎那本。

刘谦认为这些技巧和概念可以用在侦探小说、悬疑剧、破案片、广告行销上,还有,扒手(开玩笑)、撩妹(开玩笑)等。





【运用演技】
多练习,将以上表演做到泰然自若,别紧张,因为:“没人会想到你在身上藏那么大一瓶果汁”
——延展思考,当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尤其在视点繁杂的多人场合,你感到紧张时,没有人会感觉到你在紧张,所以根本不用紧张。
真相是A,你要展示B,首先自己要相信B。想要骗过别人,先骗过自己。
——可参考学习演员关于”信念感“这件事的理解。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①随时准备多重方案,例,当A方案失败,用言辞引导到方案B,最好提前做好有创意、合理的方案之间的交替方法。
——学习延展,在北影视频中刘谦有一个纸团魔术失败的例子,也说了如果观众不选中他要的瓶子的处理情况
感兴趣可以搜索【巴格拉斯】,他写了几百种应对意外情况的方法,比如当更多观众出现、洗牌错误……等可能性。

②随时准备方案,选最好的机会展现方案,就是出其不意
(这是在他另一个视频中提到的,他举例:一个魔术师(Max Malini)去吃饭,当天没带任何道具,但预感吃饭时会被要求变魔术,于是他到厨房催眠了一只鸟,拔毛,刷酱,放在一盘,命令侍者听他安排,响指叫他就端上桌子。果然被要求变魔术,他叫侍者端上鸟,上演了一出”死鸡复生“。其中催眠原理,鸟类抚慰片刻会自以为自己真的不会动,变鸽子藏鸟都是这个原理)。




【欺骗心理学、表演】
角色选择:德国某魔术师将魔术师表演时的角色选择分为:凶手、受害者、证人三个类比,任何魔术师的表演都可以归类其中。
杀手:是表演魔术的人
——这是我造成的
受害者:是被魔术吓到的人
——不是我造成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和观众在一个视角
证人:旁观无视
——冷眼旁观,不可思议,但和我无关。

“在专业上,我都想反着走,和别人不一样。”刘谦想要选择不一样的角色。
——个人总结:在北影的视屏中,刘谦没有就此问题展开聊,关于自己,他只提了这一句。
我后来看了一些他的正式表演舞台,发现在他的两个经典的巴格拉斯舞台中,他既没有扮演自信的“杀手”,也没有扮演被吓到的“受害者”,也没有扮演冷静的“旁观者”。
他给自己塑造的角色是:一个努力想要成为杀手的“练习者”,一个需要观众帮助的"弱者”,给出的期待是:诚心祈祷、诚心请求帮助、小心翼翼、甚至担惊受怕、抱着侥幸心理。这样的角色,配合相应的情境,我认为他最大程度的满足的观众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而也丝毫没有减弱魔术原本就该有的“出其不意”。
有机会我要开新文分析他的所有舞台,和他选择的所有“角色”。







【欺骗表演的价值】
表演者应该站在观众角度看表演,要理解观众的感受。
这是最困难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一个表演的价值不在于技法有多炫、多高超、多新颖,而在于观众的感觉,最简单的原理和操作,也可以带给观众不可思议的感受,那就是有价值的。






魔术师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不可思议的感觉,然后分享给大家。
魔术师的宿命就是在知道更多原理后,失去对魔术的感动,但收获更多观众的感动,和成就感。
就像圣诞老人一样送给大家礼物。







文中提到的别的视屏 :
刘谦关于错误引导的总结: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id_from=333.999.0.0
Max Malini催眠鸡拔毛提前做菜之后大变活鸡的视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id_from=333.999.0.0
刘谦的两个巴格拉斯类型魔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id_from=333.337.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id_from=333.337.0.0
发表于 2021-9-22 18:59:0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学到了
发表于 2021-9-22 19:48:12
mark了☆
发表于 2021-9-22 21:06:3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1-9-23 09:22:5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一开始觉得魔术和推理没啥关系,读到中间发现,一些推理案件也会使用魔术中用到的“错误引导”手法。我顿然明白有些经典的案件就是魔术,罪犯就是魔术师。而侦探就应该火眼金睛,看穿魔术师的把戏,找到案件的真相。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9-23 10:26:4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以前还挺喜欢魔术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10-10 18:56:0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正如同柯南某一集和基德的对话
忘了是什么但好像和魔术有关系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1-23 00:45:4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09:28:16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5-25 10:02:2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发现点了赞,但是没有印象看过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