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02|回复: 16

[日常闲聊] 论一分钟破案和海龟汤区别之我见。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7-3 23:00:52 | 2021-7-4 00:08编辑
废话不多说,先举两个例子:
1. 海龟汤:
某人起早着急出门,死了,请问他怎么死的?
2.一分钟破案:
某人起早着急出门,过一路口闯红灯,死了,请问他怎么死的?
两道题目答案都是这人被车撞死的。

但为什么一道题我说它是海龟汤,而另一道是一分钟破案呢?
两者的区别在于:

一分钟破案:可以根据题干线索,推理出最可能的答案。
海龟汤:根据题目线索,可以推理出无数种可能,能否猜对答案全靠是否碰上作者脑洞。
比如我开头的举例的海龟汤。
答案太不唯一了,题目如何看出被车撞死的概率更大?可能性很多。
比如我说着急出门走楼梯失足跌落,摔死了又有什么问题?
或者说着急出门撞到人,发生口角,打架被人打死又有何问题?

当然我开头举例的一分钟破案,也不是说被车撞死就是100%的强逻辑,但是闯红灯被车撞还算是根据常识容易得出的结论。例子是我随便瞎编的,可能不够好,这里不用较真,主要说明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明:虽说破案推理题目(包括但不限于一分钟破案)我一直都认为没有绝对的强逻辑,但是至少能保证大概率的可能,前提是有足够线索支撑。但是海龟汤没有哪个答案能说更优于其他答案,因为线索太少。

当然一分钟破案也有可能出来两个答案,比如作者有一个预设答案,但也许答题网友有个更优的答案,或者两者都有道理,这点也可以接受。但可以接受一分钟破案答案不唯一的前提是:两个或者多个答案都有足够的线索支撑,比如我开头的例子中如果既提及了他着急出门走楼梯就爱跑,又提到着急时候他就爱闯红灯,那么他就可能是楼梯上跑摔死的,也可能被车撞死的(当然我觉得好的一分钟破案最好还是有且只有一个最优解。)。但如果什么线索都没有,就说着急出门,然后就被车撞死了,那只能是海龟汤。

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可能有人质疑了,所谓到底线索是否足够,答案是否唯一如何判定?毕竟这玩意主观性太强了!

我觉得其中一个方法是作者对其他人答案的反馈:
如果作者你觉得你的线索足够,你预设的答案是唯一或是最优解,那么你在否定别人答案的时候要给出理由,比如对方答案的逻辑有何问题,哪里说错了?或者说别人答案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如你的答案好,那你要说出为什么你的答案最优?你的答案胜在哪里?而不是人家提交一个答案,你只给两个字评论:“不对”、“不是“”之类。。 如果只是单纯因为人家没有撞上你的预设答案,你就否定了别人的答案,又给不出理由,那个我们一般称之为海龟汤的。

简而言之:一分钟破案靠的是根据线索推理,海龟汤靠的是线索不足撞作者脑洞!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一分钟破案类的题目,但是又不太舒服一分钟破案中经常混进一些海龟汤,就随便胡诌了这么一篇。
以上仅是个人一点愚见,欢迎各位补充。可能诸位有不同看法,欢迎批评指正。如不喜欢,仅资一娱!
(此文对事不对人,如果有人觉得被冒犯了,我很抱歉。只是我个人一点看法,可能确实我错了!)
发表于 2021-7-3 23:21:17
海龟汤这种游戏吧,首先在形式上,我觉得可能在启发创作者思路上还有点用。就一个场景展开多种联想,对于写小说和写谜题的人来说倒是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但给海龟汤设置一个标答,这种事情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更何况很多时候这个标答不是以“合情合理”为第一标准,而是以“猎奇意外”为噱头。这种行为,一来是对出题人的自我麻痹,搞得好像自己很dio很会写题,以至于是个海龟汤都能号称原创题;二来让读者陷入了“标答只有一个”的思维困境中,禁锢了创作欲和想象力。
推理题的门槛真是越来越低了,可能也是因为现在推理迷人数越来越多,鱼龙混杂的缘故?那么多人,又不愿意接触古典推理作品、了解诡计和布局技巧,又想凭借自己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剧本杀经验和密逃心得来赚取庸人的好评和赞誉,就导致了推理题门槛的一跌再跌,从成体例的谜题到抄袭名作、甚至是纯粹抖机灵的一分钟破案,再到现在开局一句话解答全靠编的海龟汤,下一步还会怎么样?真的不敢想。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7-3 23:34:46
我认为既然是人创作的作品,就可能存在着漏洞。作者的答案仅是作者一家之言,并不代表解答是唯一的。对读者来说,如果能提供无矛盾的解答,则作者不应否认解答的存在;另一方面对作者来说,也要尽量避免一题多解的情况产生。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7
发表于 2021-7-3 23:42:14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在我看来两者对于答题者而言在本质(划重点)上没有区别,但对创作者来说却天差地别。
谜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线索要给全,因此作者在创作时要考虑如何编排线索,就算是短篇,不需要用很多笔墨埋伏笔、藏线索,也至少要做到给“足”线索。虽然是很基础的要求,却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包括长篇题目也存在缺线索而反复修改的情况。
有一部分原因是作者处在全知视角导致,但在短篇谜题中更常见的原因是作者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给线索,不知道怎么排除可能性(没考虑其他可能)。
而海龟汤的形式完全规避了这个痛点,不需要考虑如何安排线索,不需要考虑排除。普通谜题排除可能性至少还得有个依据,海龟汤不用,说不是就不是。
所以才说海龟汤的创作门槛低,低到从这个形式诞生之初就对创作者完全没要求,它考验的是答题者的水平思考能力。作者能正确给出反馈就算是做到位了。
因此同样信息量的谜题和海龟汤对答题者其实没有区别,都是根据已知的信息去推,这已知的信息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可能存在残缺不全要撞作者脑洞的情况。
除非你定义只有给足线索的谜题才可以称之为谜题,给不全的一律叫海龟汤。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8-4 08:49:3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海龟汤的精髓在于思维发散地去提问,就像冰山只露出汤面的一角,需要推理者通过提问来收集信息进行推理,这和古典谜题的竖向递推有不同,但都是在考验推理能力而且更加符合现实办案的情况,海龟汤当然是可以有标答,觉得不够完整或者不够有说服力可能是因为出题者水准不够或者提问不足以获取足够信息。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