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8|回复: 8

[原创短篇] 【第七届推倒高考作文】【浙江卷】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6-30 09:57:49 | 2021-6-30 11:17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得失

人物表:
孙晴文
卢秋槎
卢晔华
李开多
史诚
背景:因同学秦柯之死去山庄度假
1过程     视角1
“晚安,晴文。”好友秋槎向我告别后,我回了自己的房间,把该安置的都安置好后,单用左手打开手机看了看时间,凌晨2:40。这个点都应该睡了。我闭上眼睛,毛巾盖在我脸上,确实是氯仿的味道,我心里想。我的双手手在外力的作用下,仍然保持着用力。左手弯曲成不自然的模样……感觉到疼痛,可自己无力气喊出声来,就昏睡过去。
2得到    视角2
我不习惯睡觉,因自己常在夜店兼职,生物钟早紊乱,现在我正在室外把玩刚获得的至宝,我按耐住喜悦,除了一只东张西望的以外,没有任何人。手上是什么?是血液?不对
3失去    视角3(过去)
和自己同是材料学学者且是同班同学的李开多卖力指责自己的无能。
“秦柯博士,那种在白天室外温度下就会融化,只能在0-15℃下维持稳定的形状,虽高强度高韧性,可却是一到工人手里就融化了”……
我无言以对。这次的失败,专利,合约通通离我而去。我望向我们的同学,连晴文都在庆祝开多的辩论胜利。
我从教学楼顶纵身一跃,砰!
4现场    视角1
“醒醒!”是秋槎的声音,我睁开眼睛,身体还有点疼痛 ,秋槎旁边有她的弟弟卢晔华。
“你的手指……”秋槎不断喘着气。
我看向自己发疼的左手,无名指没了,瞥了地板,除血迹什么都没留下。我长舒一口气。
除报警外,卢晔华没有一丝伤感,他一直在看房间。
“姐!”
“啊?”
“我们房间里有这个横梁吗?”
“有啊,咋了?”
“没什么,就是感觉这个横梁能挂个绳子上吊?”,“你们快看!没有脚印!”
“嗯?”我发出疑问。
“是雨啊。昨天午夜下了小雨哦,但走到晴文房里会留下脚印哦。”
5证物  视角2
听到卢秋槎他们对话的我一直向前走,走到一个草丛中,想趁他们发现前好好欣赏一下这根娇贵的手指,就是秦柯刚刚死后几天,一个雨天晴文借伞给李开多,当时她带着手套,有那么冷吗?
前面那是,今天凌晨看见的那只猫,脚上还套着着几层金属环,不冷吗?身旁有不少猫粮,旁边有一把刀,刀柄有点眼熟
“史诚,别碰。”当我打算捡起刀时,听到秋槎的声音。“怎么了?”
“问我弟吧,我弟呢?”秋槎向空荡荡的身后望了望。
挑战老师
所有线索均给出,请给出解答

“云信,你不会推理小说。”我的语文老师,竹诗小姐正因为我高考低二本线8分作文5分而读着我的作文。
“哎,我就来推理吧。这个描述“双手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是手用力,如果真要摆脱某个人的按压,手用力有什么用呢?很简单,手上拽着什么东西,而不是有人按着她。又因为脚印问题,这场案件,完全就是在演,那么问题就是如何切掉自己的无名指?其实就是一个三流的诡计,将绳子绑在刀上,刀那头跨过横梁,另一头握在右手上。自己用氯仿麻醉后,右手松开,刀落下,砍掉自己没有缩起来的无名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让刀跟手指消失呢?猫就可以登场了,联系3的特殊材料,把绳子绑在猫腿上的金属片上,一股绳绑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另一股绑在刀上,猫脱离束缚就跑去提前撒好猫粮的地方。对了刀柄是用那把借给李开多伞柄做的,指纹啊!不过动机?”
我把剩余部分递给老师。

6推理  视角4
“为什么要这么做,晴文。”我调开我姐之后质问道。
“你在说啥?”晴文假装不明白。
(推理同略)
“学姐,你是为了报复李开多对秦柯的学长的羞辱吗?你砍掉无名指是为了……”
7真相  视角4
“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会再接受戒指吧!”我情不自禁地吼了出来。
“怎么了?晔华?”我眼前的晴文变成了我姐的模样。
回程的火车上的风,扰动着姐姐的头发,向隔壁座位上飘去,晴文在那里十指抱和地谈论着这次旅途的趣事。
“没什么,在想一个浪漫的故事罢了。”

“云信,去复读吧。失去不意味着能对等得到什么。”竹诗离而不顾。
1人评分
英镑 +15 脑洞 +10 原创度 +3
  • 7: 参赛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10:11:4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因为字数限制,和自己笔力太渣就读得可能不是很舒服,请见谅
第二要骂俺三观不正建议私信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6-30 10:33:0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顶顶
发表于 2021-6-30 10:34:5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刚开始完全没有意识到猫有什么作用,还以为是客串果然是我太天真了吗。写得很好,起码没像我一样写出来感觉跑题了赞赞赞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13:33:03 | 2021-6-30 13:36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补充:关于推理跟诡计部分很不完善,字数的确限制了不少,非常抱歉。
主旨:作中的卢晔华为了秦柯的死想象了一个孙晴文自裁的故事,然而事实上一切安然无恙。这或许就是现实吧
发表于 2021-6-30 23:21:3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顶一波
发表于 2021-6-30 23:52:41 发帖际遇
云信跟我也是认识两年多的笔友了,之前也读过z的失策等谜题作品和小说。
在我看来,云信的优点在于“梗”的创新,着眼于朴实处,下笔则枯木生新花。也就是在前人已经有的范式基础上进行微操调整,适量辅以逻辑推理成分。这一点我觉得和大山诚一郎的风格有相近处。
但作为一个希望看到推理小说进一步发展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朋友,我还是打算说点逆耳忠言,勿怪。
首先,就文论文:推高文这种体量下并不适合规整的谜题写作,一来,对于微小说,结构、悬念、反转之于精彩程度的比重都远胜于诡计的完成度。而采用挑战读者等老式结构,不仅可能带来阅读感的割裂,也是变相放弃了在结构上创新的机会。
二来,有限的字数,能否完全解释清谜底,同时实现剧情的自洽?如果能达到,那也必定是笔力精深之人了
而这也就是我要说的,更宏观层面的建议。提升文笔,认真写故事,用心构建情节。
正如我所述,云信的创作与大山诚一郎有相近之处(当然,此一己之见),本质上的创作还是追求谜团内核的。
但其实推理小说现在的发展情况就好像一个左右腿不均衡的人,左腿是谜团的内核,右腿是其文学性、故事性。推理小说的谜题性已经发展到一个几乎极致的状态(满分100也能给95的那种,再精进也不过就是推进到96、97罢了),但文学性、故事性上大概只有80,不,75分左右吧。
自三大家以降,后续的推理作家中能在故事、文笔上钻研的作家很少,大部分作家被人熟知都是因为提出某某讲义、发明某某诡计,不可否认这是推理小说的源泉所在,没有这些诡计,大部分作家就没有继续创作的动力,这是根基。
但没有文学性的小说,从“颜值”上来说就吸引不了读者的话,怎么让内核得到很好的展现?城平京有一些点子算得上新颖,但以其粗庸的轻小说笔法来写,未免暴殄天物。而东野圭吾以一分钟破案般的内核撑起的长篇屡屡卖座,或可带来几分启发。
回到本作,固然是游戏之作(我想云信化用魔都三巨的名字也是想告诉读者这一点),但还是觉得有一些地方处理得着实粗糙了点。这么短的篇幅,又有这么个体量的谜题,就不要学姐姐的那一套文艺范写作风(构建意境的同时推进故事),以至于有一些笔墨的使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很多地方又用笔未尽,另外就是语言描写上功力实需加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