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浅谈梦
查看:
1746
|
回复:
23
[知识科普]
浅谈梦
简洁模式
139651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9-16 18:50:27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梦,有梦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古人相信,做梦总是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
做梦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类已知的这两方面,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
梦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场景来自于 人们已有的认知以及记忆,这其中记忆所包含的内容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等。
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基于记忆基础的。
中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专业工作者的陪伴下获得领悟,会有助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1]
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一本关于梦的专著——《周公解梦》。
但《周公解梦》里对于梦的解释并非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
基于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条件,这本书对于梦的解释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
其中将梦赋予能够解析人的未来祸福的能力,但是基于现今人类对于梦的认识逐渐科学,人们发现梦并不能预测人的未来祸福。
这一观点最早出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
梦,既真实,又虚幻,这属于心理,还是想象,人们至今还不能解释。
中文名
梦
外文名
Dream#
解释
梦是梦导机制形成的场景及事件
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子。
弗洛伊德与荣格是梦解析的开山鼻祖。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人在清醒的状态中可以有效地压抑潜意识,使那些违背道德习俗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
但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或放松状态时,有些欲望就会避开潜意识的检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识层面,以各种各样的形象表现自己,这就是梦的形成。
梦是人的欲望的替代物,它是释放压抑的主要途径,以一种幻想的形式,体验到这种梦寐以求的本能的满足。
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之火由于现实的原因遭受压抑不能满足,而潜意识中的冲动与压抑不断斗争,形成一对矛盾,进而形成一种动力。
这种动力使欲望寻找另外一种途径或满足,这就是梦。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在某些情况下是心理冲突的显现。
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阐述:“梦中会出现欲望、情绪等各种感受,虽然这些都是你的神经系统产生的,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你,不能说梦中出现的需求就是你的本质所在。
很多的时候理性需求与感受类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他们并存在你的意识中,并相互争斗伴随你的一生。
这些需求之间的冲突可能使你无所适从,而导致心理障碍。
但是,假如你拥有了足够强大的自我功能而很好的协调这些冲突,他们反而会使你获得更好的成长。
其实这也就是很多人接受释梦、催眠等技术手段进行心理治疗获得个人成长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人说:梦是自然进化的谬误,是上帝造人时的过失。
有人说:梦是一封没有翻译的远古来信。
有人说:梦是人生的另一部华彩乐章。
但不管怎么去评论梦,事实是我们每天必须做梦。
所不同的是,知梦者,观照心灵,终身受用;不知梦者,照样生活,一无所害。
梦就是这样,既慷慨大度,又吝啬小气,关键在我们自己。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做梦是大脑在虚拟环境中对如何处置危险情况的预演。
尤其是噩梦,人类每年要做300到1000次噩梦。
人类正是在噩梦中进行安全训练。
卡耐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副教授凯利·摩尔韦奇(Carey K. Morewedge)和哈佛商学院副教授迈克尔·诺顿(Michael I. Norton)在2009年所做的一个研究对梦的意义以及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
研究者给美国、韩国和印度的学生提供了4种已有的梦的理论进行选择,看他们对每种理论的接受程度。
理论1:弗洛伊德理论:梦体现着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情感,而那些被回忆起来的梦的碎片则能帮助我们揭露这些深藏的情感。
理论2:问题解决理论:梦主要是用来处理与生存法则有关的信息。因此,梦能给我们提供有关如何解决问题的深刻见地。
理论3:学习理论:梦是大脑处理白天所接触到的信息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清理掉没用的信息从而避免大脑信息混乱。
理论4:副产品理论:梦是一种没有涵义的幻象。是大脑在处理感觉输入的随机脉冲时所产生的一种幻象。
结果显示,不管在哪个国家,人们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同度都是最高的,认为梦具有深层涵义。
(美国56%,韩国64.9%,印度73.8%。也许东方文化更加相信梦的潜意识涵义。这个研究还证实了梦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梦没有明显的外源性原因,个体会更倾向于认为是自己内在想法的来源。而认为梦有意义的个体会更容易受到梦的影响,并且个体会削弱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梦的意义,对梦的解释出现了自我服务偏见
梦学人在睡眠时,大脑也在休息,但是大脑的休息过程不是完全的,有一部分大脑皮层细胞还很活跃,导致某些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就产生了梦。另外,外界环境也会引发做梦,比如床铺过热或是身体的疾病,也会引起做梦。有些人,在梦中还有一定的意识,甚至还能进行一些逻辑思考。
古代人从中医的角度来论述人为什么会做梦,有些医生认为体内阴阳之气的缺少或过量、五脏之气过盛、气血有余或者是患有某种疾病,都会导致做梦。另外,从心理因素来考虑,如果人白天思虑过度,或是遭遇大喜大悲,也会做梦。
梦,是睡眠的伴侣。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当人入睡以后,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生理基础。
睡眠分步阅读
朦胧期
第一个阶段就是,朦胧期,这时候人们似睡非醒,比较朦胧,而且很容易被惊醒,有时候自己睡着睡着,突然就醒来了。
浅睡期
这是睡眠的第二阶段,此时还是比较浅睡的,只要有人喊你一声就会醒来,比如妈妈们很容易被孩子的哭声惊醒,就因为大部分妈妈都是浅睡。
深睡期
作为睡眠的第三阶段,这个才是睡眠的黄金阶段哦,而且能够让你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提高免疫力。此时,别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叫醒。
快速眼动期
当你处于第四阶段,就是快速眼动期时,其实你并没有醒来,而是在做梦。但通常大家是不记得自己曾经醒来过的,因为很快你就又睡着了。
睡眠准备
要想有一个高效的睡眠,必须做一些准备,如果你睡前吃的较晚、吃的太饱,或者刚做完运动,是很影响你的睡眠质量的。
关闭电子设备
很多人喜欢睡觉前刷手机,看微博、朋友圈、各种新闻资讯等等,其实这很容易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下来睡觉,头脑也是兴奋的,很容易做梦。所以希望大家养成一个睡前手机不入卧室的好习惯。
给卧室降温
一般人们进入睡眠状态后,体温都会下降的,所以为了让我们及早入睡,睡觉前可以辅助卧室降温,比如开空调、电风扇,或者放盆凉水,就可以降温。
睡前整理
睡前整理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比如明天上班、上学需要用的东西,或者写写日记,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复盘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平心静气,释放压力,比较助于睡眠。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37098
发表于 2020-9-17 17:38:02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降温是真的有效
94372
发表于 2020-9-17 17:45:35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睡前整理是真的好,
69079
发表于 2020-9-17 18:12:5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写得挺好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39661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9-17 18:13:41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点赞加收藏(。ò ∀ ó。)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23384
发表于 2020-9-17 23:21:56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涨知识了,收藏收藏
136150
发表于 2020-9-20 09:51:38
点赞收藏了,讲的真好
139651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20-9-20 11:20:36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梦是个奇妙的东西啊
139661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9-20 19:40:45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有些梦,不愿记起,有些梦,不愿忘去。
139661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9-20 19:46:15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有些事,难忘,有些事,难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
2
/ 2 页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