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世界
《漫友》第105期上的同人评论文——探伤柯南(相当经典 ...
查看:
2824
|
回复:
0
[动漫资料]
《漫友》第105期上的同人评论文——探伤柯南(相当经典)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7-12-23 23:53:44
探伤柯南
--漫画原作专属报告
2001-2002年间,在柯南Fans群队中公开探讨“柯南何时才结局我等不及了”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而2003-2004年间,类似的民间探讨逐渐走出地下甚至演变成为一种呼声,到了最近两年,这类“呼声”俨然演化为Fans路边不疼不痒的尴尬存在--“柯南结局?那不是如星期九一般玄妙的名词么?”
记录以上文字的日期是2006年1月。五年前也就是2001年7月,《名侦探柯南》漫画连载第331回《金苹果》将无边无际的连载掀起一轮高潮。当是时,已经有少数人开始盘算着再熬过几十期连载的暗流即可一睹柯南结局的曙光。然而《名侦探柯南》35卷出版了,《名侦探柯南》36卷出版了,不仅没有完结的意思,反而就这样37卷38卷39卷下去直到跃过500回豪华限定版大龙门尚欲罢不能。侥幸的是,伴随它们的欢呼雀跃几科要淹没一切,包括作者笔下的种种倒退。Fans眼中的柯南,永远的一片歌舞升平。那日薄西山的推理水平或日渐反复的故事情节根本构不成无法掩瑜的瑕:那不过是车轮上的小虫。嗡嗡嗡。嗡嗡嗡:看不见的推理
其实《柯南》是侦探漫画,青山刚昌本人一定会这么强调。对此Fans是可以口头认帐的,但落实到行动上的话,“侦探”二字是要被拿去半点平次工藤白马探等人的英俊糖衣的,至于侦探外衣下纷繁复杂的推理,其普遍命运是被丢进角落里自生自灭。
简言之,推理被无视。这就足以注定“柯南打败了金田一”之类颇能得罪老前辈们的残酷现实。若以推理为衡量标准,在《金田一》面前《柯南》永远是黄土一(扌不),但休闲简洁明快的推理注定要比正统推理更容易接近与一般读者的距离,且真正报着“欣赏推理作品”心态的读者在大众人群中还是显得势单力薄。于是支撑柯南的推理模式一直收效不错,某些角度上也确实做到了老少咸宜。以商业化作品角度审视,柯南理应是成功案例一枚。
另一方面,连载初期的《柯南》尚未摆脱《YAIBA》(青山刚昌同期漫画)作品的儿童向阴影,而且据作者采访录显示,青山先生最初并没有为《柯南》作为久的远景规划,也就是说一旦连载不受欢迎,青山不会尸位素餐而是会带着《柯南》短期内撤出《少年SUNDAY》的连载阵容。但侦探题材漫画在当时的新鲜感与漫画本身的素质等原因使得《柯南》的声势与滚雪球般一年更比一年强,几年内便摘取《少年SUNDAY》当家花旦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柯南》前期与中期推理风格的微妙脱节。伴随着受众面的扩展,《柯南》的推理情节愈显成熟化,尽管深度未能与《金田一》媲美,但多样化的推理模式与涉及日本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丰富多采的推理事件(虽有浅尝辄止之嫌)却是《金田一》尚未企及的。
但问题随之而来。不知是作者过于依赖大众化风格还是真的面临思源枯竭,《柯南》中的推理事件愈发如流水帐一般琐碎无奇,虽说这亦有可能是连载战线过长致使读者积累阅读经验过多千万的,但不可回避的是单行本33卷之后逐渐浮现的一个趋势,即以破解暗号为中心的事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一般来说,暗号推理的演绎过程较之一般推理事件更为简化,且编撰一般推理事件需要处处运筹帷幄,而编写暗号通常只需制定一套规则作为核心,对作者而言也可相对减轻逻辑思维的压力。这不由得教人犯忌青山是否真的在偷懒。
此外,小品性事件越来越多,破解诡计的爽快感较之大大削弱。以往很多Fans可以理直气壮地质疑TV版原创剧集“推理没水平”“事件太无聊”“没有漫画改编的好看”,但近几年漫画原作连载中某些事件反而有向TV版编剧水准靠拢的感觉。尽管其中也有一些温馨的生活故事,但若以教人乏味为代价,就未免教人降低期望值了。 情节:期望值错位?
《柯南》连载了这么多年,展现给我们的青山先生是不太懂得服务读者的。画风美形度可以徘徊不前,人气角色可以深居简出,剧情铺陈始终按部就班,名场面也要屈指可数……诸如此类磬竹难书,而《柯南》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日本的国民漫画待遇。但哪部漫画若是意图交售,下一步不外乎是被读者跟编辑打入三线三线甚至咔嚓一下教它永世不得超生。
现如今,不温不火已然成了柯南故事风格的代名词。摇篮曲好听,但唱多了是要搭售枕头的。所幸青山把握短篇故事节奏功力尚算是可圈可点,三回结一案的单元剧模式坚持了十年多,大部分案件都能改编为完整TV剧集而无需过多加料。中期的一些案件叙事紧凑,情节容量大且跃宕起伏,笔者非常欣赏的《黄昏之馆》,仅用四回的连载篇幅就叙述了一个庞大完整扣人心弦的故事,令近几年拖沓的连载望尘莫及。
拖沓的确是令人无奈的总结。拿紧凑的情节来热乎劲原本是柯南的杀手锏,现在却成了软肋。以往连载篇幅超过三回的案件通常可以教FANS的期待升级,因为以往柯南的多数经典案件都是四回以上的篇幅。而如今,放在过去两三回就能说明问题的故事,四五回也说不完。不仅说不完,且越说越淡,越说越没有存在感了。区区一个暗号让柯南用四回的篇幅来破解,在以往连载中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
分集剧情如此,主线剧情更显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在梦中。路角色让你上我下如走马灯一般迷人眼,到如今几年甚至浮现出季节周期律来教人摸:每年新年必然是黑衣组织占据院线,之后春暖花开正适宜少年侦探队游山玩水,到了盛夏时节定要平次露脸跟工藤角逐,本厅刑事因为浪漫所以在秋天的连载里恋爱,之后飒飒严冬正是酝酿与组织的接触的PerfectTiming……
揶揄归揶揄,年末连载还是在重点关注的,至少青山手里还有一群神秘人物和酿酒作坊啊。不,是黑衣组织当底牌。但是2002年末,黑暗组织的小亮相(《白色雪,黑色影》)言之无物;到了2003年末,青山索性造了艘富有荒诞喜剧色彩的幽灵船给组织壮行(《满月夜的二元推理》),顺带着这出几个神秘人的真面目来给剧集脸上贴金,但这一亮就将青山的底牌亮得几乎底朝天,于是在2004年末,只得召唤出几位路人貌新组织成员勉强推进组织发展(《黑衣组织VS FBI》),颇有苟且偷生之意。
年复一年的渲染使黑衣组织愈发庞大神秘而坚不可催,柯南的各种努力愈发显得隔靴搔痒。且不说组织最终如何被柯南凭一已之力颠覆掉,单看作者以年为单位的叙述速度……
也难怪有人干脆放弃写组织的同人小说改行玩原创去了。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