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6:03:53
一朵桔梗花写作特点归纳:
其实要是单独把每篇的诡计拎出来看会发现,这些诡计本身都算不上非常精彩、惊爆眼球。
但是连城老师表示这么些诡计就足够了,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以下是连城的常用写作技巧:
1.通过增加时间跨度、案件数量来增加伏线数量:
连城的作品多为连环杀人案,每个案子交代不多,但是一般都有伏线;桐棺中虽然核心案件不多,但是小事件很多,粗略计算一下有八九个的样子。这样成功把线索分散下来完美地融入情节。
2.通过描写掩饰诡计:
很多地方你以为连城只是在渲染气氛或者凸显人物,可是连城老师就是在这样一个你永远也不会猜到的地方伏下了一条深入地底的线,因为这个要是说出来就泄底了,所以读者们自己体会。
3.通过细腻的心理变化掩饰动机:
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想过某某是凶手,可是你完全猜不到他为啥要这么做。连城老师在人物的心理转变上颇下功夫,在读过的3篇中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同名作——一朵桔梗花,这个凶手难猜吗?其实不难。为什么我会在结尾被强烈的震一下?因为我没猜到ta这么做的原因。
发表于 2019-6-9 19:53:0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弱弱的我,躲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大佬,难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9:42:08
连城的其他短篇一并记录帖:
奇妙的委托(来自《鼠之夜》):很有意思的短篇,悬疑大于推理的感觉,
推理:8.5分 文学:9.0分 8.75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08:42:57
一朵桔梗花解析:
1.一串白藤花:
诡计:视觉错误,找错人
本篇给人的感觉,大体类似于第三篇《一朵桔梗花》
2.桐棺:
无显著诡计,动机十分难猜流+脑洞破解流
本篇给人感觉,类似于第六篇《绯红色的文字》
3.一朵桔梗花
类似叙诡的小玩意儿,我很喜欢
4.白莲寺:
闪回式的片段,破碎的叙事,心证流
5.菖蒲之舟:
童谣杀人+类似于手记体推理,依旧动机难猜
6.绯红色的文字:
全书最变态最阴暗的一篇,写作手法类似于桐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16:26:07
6.23记 与王羽谈推理小说之“爆点”与解答
咱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该放在水区……单纯觉得如果只是我们个别人知道未免浪费了传授的经验。

我:什么样的解答中的片段可以称之为爆点?
王羽:就是那种解开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逻辑切入点,或者某一个看似怪异的现象,得到某一个让人大呼“原来这样啊!”的结论
我:羽神在这方面有经验么?
王羽:这个我还真没总结过,以往都是凭一种对所谓“爆点”的敏锐感觉在写。这个东西首先是需要作者能敏锐捕捉读者的G点在哪里,什么时候该出现了

王羽:所有解谜类的推理小说,解答部分,有的小说整个解答写得特别“爽”,除了读者知道诡计真相或者意外的凶手了觉得好之外,还有在揭示的过程中能不断带来高潮和惊喜,最后在最终真相到来时,形成合力,让读者爽爆。这样的效果就属于作者会写解答
王羽:其实有些作者剧情、人物、诡计都不错,但是不会写解答,于是结尾的时候,阅读体验得不到升华。原本的故事和诡计打底,让你的作品是80分,但是如果解答过程写得好,可能无形将分数提到90分。那么在故事和诡计一定的情况下,怎么尽可能写好解答呢
我:注意,卖关子意味着接下来是个爆点了)
王羽:……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解答过程中不断埋“爆点”,让读者通往最终真相的过程中不断被“爆”得爽
王羽:那么,在掌握写爆点的方法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你对爆点的敏感度的问题
我:敏感度体现在哪里呢?
王羽:只有你具备了这个,你才能抓住读者的高潮点,知道,欸,在这个地方如果我放出这个点,或者用这种形式放出,读者会爽到。没有敏感度的话,你掌握再多写解答的技巧也是无本之木,无处安放
我:这种敏感度……是不是可以训练的呢?比如说多读那些解答写的漂亮的小说
王羽:就这一点我也不敢说。因为,上次我们讨论过,文学的很多东西是主观的,没办法量化的。文学鉴赏里一般分两类,分析和体悟。这种敏感度的问题,更多是靠体悟,体悟更多是靠天赋还是靠训练,我还真琢磨不透
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写作技巧吧,揣摩读者的心理,然后安排解答的结构
王羽:可以这么说。

另外附上羽神金句:艺术类的东西就是这一点很操蛋,有些东西很“玄”,无法拆分出一二三来,所以才早就了艺术的不可复制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3:44:12
暑期阅读记录:
薛西斯《虚拟战争》:9.0分
可算得上佳作,但是离准神作也有一定距离的作品。
在游戏世界里做到三次不可能犯罪,所谓PVE区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密室,也就是密室杀人。
本以为第一次只是开胃小菜,没想到后面两次给我的震撼程度甚至低于第一次,可能是篇幅缘故吧,这部作品的得分注定不能上去。
不泄底了,总之,还是值得一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3:40:40 | 2019-7-16 12:57编辑
暑期剧集观看记录:
1.摩斯探长第六季:
水准下滑还是有,案件的套路痕迹也越发明显,不能解释的全部当作意外。嫌疑人越扯越多,读者要破解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非中规中矩的谜题。
不过这只是相对于前几季,前几季我打分的话都是8.5~9分左右,有几集案件质量高的可以相当于一般作家短篇集的压轴。
8.0分
2.重任在肩:
还是英美剧,一季一案的形式其实我不是经常看,因为如果节奏慢一点,集数多一点,我很容易看着看着忘掉细节。好在这部剧一季五六集,而且(划重点)节奏除了前两集略微慢一点,后面的发展还是十分有趣且快速的,分三天看一天两集还是吃得消的,男主比较年轻,颜值尚佳,此外……呃,不要有太多期待。智力仅为破案类英剧合格水平,武力值与大部分书生侦探差不多。第一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初来乍到发挥最不好,决策性失误略多,后面几集基本上就是:哎嘿,总算聪明了一把,什么,又犯错啦。这种形式推进。反派明显老江湖,智商比男主略高,可惜运气不好,被男主逮着了。
但是这部剧不光是一部破案剧,观看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横山秀夫的小说,对警察机关内部的腐败讽刺做得极其出色。整部剧没有太多血腥场面和阴暗的气氛渲染,但是给人以难以呼吸的沉重感,正如《开膛街》讲的不光是案子还有19世纪英国风貌,重任在肩讲的也不只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警察去追办案子,更多是心理博弈,个人力量的微小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你也确实为此而努力,但就在你觉得你已经接近成功,才发现此路不通。
评个分的话:9.0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22:10:06 | 2019-9-5 21:49编辑 | 来自小霸王手机
9.2-9.4:
阅读给孩子们的推理故事已经三天了,已读六篇
彼岸的心:
推理性(解答):4 故事性(谜面,文笔,主题,气氛):4 总评:8
国王的游戏:
推理性:3 故事性:3 总评:6
圣诞夜奇迹:
推理性:4 故事性:4 总评:8
山狐:
推理性:4 故事性:5 总评:9
远岛方舟:
推理性:3 故事性:5 总评:8
猫咪之夜的谜团:
推理性:5 故事性:4 总评:9
爱语天机:
推理性:3 故事性:3
寻狗事务所:
推理性:3 故事性:4 总评:7
亚斯伯格的双鱼:
推理性:5 故事性:5 总评: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00:11
10.12络新妇之理√
之前京极系列看的不多,魍魉还是看了几集动漫才有所了解……姑获鸟与铁鼠给人的感觉,尚且没有这本惊艳。
两本上下册的厚度,摞起来也有七八厘米,说实话读惯了十四五万字(也就是三百页上下)小说的人,是有些望而生畏的,而京极的炫学也早早就领教过了。但是之前基本上都是靠电子书阅读,而读实体的感觉无疑又是不同的,这套给我的观感很不错,一些后续重点会用到的重点基本都用粗体标出,看的时候脑子也会一起动,以至于完全没有乏味之感,上册的发展大抵是中速,下册中速稍稍有点慢,主支线穿插到位,局铺得很大,这就是推理作家的格局吧,有些人写来写去只能写在一个固定的建筑物里发生的案件,而京极的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的变换相当频繁,却给人以蛛网编织般的紧凑感及和谐感,阅读时也像在蛛网上行走,从外圈快步走过,渐渐进入内圈,脚步也逐渐放慢,盘踞于中心的络新妇渐渐显现獠牙。



以下内容泄底,不想看的就别点:
有关文中的伏线,上卷的我是认真找了一番的,下卷的因为时间跨度太长而且也不知道那个伏线大概在书册的什么位置,无从查起。就没有做这项工作。

京极的解谜都是心理判断流,首先是一个小伏线:老太婆有夜盲症——晚上分别和服依靠的是嗅觉——木场发现现场时无和服,有和服带子——和服曾挂在此处,被老太婆带走——和服后可以藏人
这个密室诡计其实相当简单,但是伏线还不错。原本看络新妇不是抱着阅读多么高超的推理技巧,这里小小地满足一把。

有关杉浦从密室而出的诡计,似乎对于建筑物的介绍不是那么足,这一点在全书最后是点明的,但是有点欠缺公平,不表。

平野的视线恐惧其实是白粉过敏这一点,有点难联想,但是文中多次暗示了穿上和服就会有灾祸,并且和服上的香气多次提及,也可以算是较公平的挑战了。

当然,你说论本格,这本书算不上那么好,诡计中等水平,而扎实的推理倒是还有不少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15:49:54
10.13更新:
2小时读完了《今夜宜有彩虹》,双陆作品大概是目前阅读国产推理小说中比较多的,也是个人较喜爱的。对于陆烨华的文风、小创意,可以说给人的启示很多,同时我自身的创作理念也与之有相像之处。
这本嘛……诡计中等,布局中上,逻辑中等,但是阅读体验相当棒,总评大概与《络新妇之理》相同,可归为A档
返回版块
12345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