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45089

[知识科普] 各种毒物介绍

简洁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4:1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夹竹桃(学名:Nerium indicum Mill.)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叶面深绿,叶背浅绿色,中脉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中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花大、艳丽、花期长,常作观赏;用插条、压条繁殖,极易成活。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种子含油量约为58.5%,可榨油供制润滑油。叶、树皮、根、花、种子均含有多种配醣体,毒性极强,人、畜误食能致死。叶、茎皮可提制强心剂,但有毒,用时需慎重。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4:3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箱水母(Cubozoa)是腔肠动物立方水母纲大约20种水母的通称,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微圆,像一只方形的箱子。箱水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在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触须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囊状物,每个囊状物又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盛满毒液的空心“毒针”(刺细胞,cnidoblast)。刺细胞内有一个叫刺丝囊(nematocyst)的专用器官。这些刺丝囊是由外壳和刺丝构成的。在休息状态下,它们盘卷在一起。而当水母进行攻击的时候,刺丝就伸展开来,刺丝囊刺入被攻击对象的体内,并在里面释放毒汁。人会感到肌肉疼痛,2分钟内,人的器官功能就会衰竭。

伞缘不裂成缘瓣。间辐部伞角具外伸成膜状的基垫(触手垫)或足叶,上 具单个或成丛的触手。胃囊宽大,具或无盲囊。4个主辐感觉器官(平衡棒)位 于伞侧的凹穴内,眼具晶体。生殖腺叶状4对,位于间辐且延伸至肠腔间。此 外,伞缘具内褶的缘膜。发育时螅状幼虫不经横裂体可直接变态为水母体,故 独立成纲,但有作者仍主张为钵水母纲的一目。含灯水母科Carybdeidae和手 曳水母科Chirodropidae。我国有拉氏灯水母Carybdea rastoni,伞高35 mm, 伞宽25~30 mm,单个触手垫,4个感觉器外为胶质膜覆盖,尚未见其有毒性。

其毒性可与任何一高级毒物相提并论!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5:4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为联吡啶类化合物。白色粉末。不易挥发。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肺中浓度较高。中毒机理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有关。属中等毒性农药。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0g

判断要点

(1)口服中毒者有口腔、食道溃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肝病。

(2)呼吸系统损害表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出现肺水肿,严重者可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该药致肺纤维化能力强,一些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控制后,肺部病变可继续发展,肺纤维化常在第5~9天发生,2~3周达高峰。最终因肺纤维化、呼吸衰竭而死。

(3)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表现头痛、头晕、抽搐、幻觉等。

(4)少数严重患者可发生心肌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5)该药有刺激性,可发生接触性皮炎,眼结膜、角膜灼伤。

解毒大法

(1)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本品有腐蚀性,洗胃时要小心。

(3)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血液灌流对它的清除率是血液透析的5~7倍,最好在服药后24小时内进行,每天1次,持续1周左右。

(4)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E。

(5)眼部受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

(6)对症及支持疗法。

(7)不宜高浓度吸氧。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6:1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二恶英”属于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它的毒性以LD50表示,专业术语叫“半数致死量”。1995年,美国环境保护局认为它有生殖毒性、内分泌毒性和抑制免疫功能。特别是可能使男性雌性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其确定为一级致癌物。

“二恶英”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一种含氯二氧杂环有机化合物,有200多种同系物和异构体。“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二恶英”为脂溶性,毒性较高,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毒的化学物质之一。易积累于生物体内的脂肪组织中,不易被降解和排出。在人和动物体内不断蓄积达到高浓度。其中,2,3,7,8-四氯恶英,毒性比氰化钾要高50-100倍。焚烧垃圾是产生“二恶英”的主要来源。进入人体的“二恶英”90%是通过“吃”的渠道。由于“二恶英”非常稳定,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进入人体后很难排出,在人体内蓄积,只会越来越多。

国际一般标准为每克动物脂肪中“二恶英”的含量不超过5微微克,每克鸡蛋油脂中不超过20微微克。“二恶英”毒性很大,目前食品中污染的量不会造成急性中毒,如果长期食用含有这种低浓度污染物的食品达10-20年,可能会致癌或雌性化。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6:4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

马陆在世界上约10000种。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虫是非洲巨人马陆,可达38厘米长,身围直径有4厘米。身体黝黑光亮,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

中文学名

马陆

别称

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maln;Prospirobolus:香烟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倍足纲



马陆

分布区域

世界性分布

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後的3个体节每节有足一对外,其他体节每节有足2对,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一般雌虫可以长750只脚,是世界上脚最多的生物。除头4节外,每对双体节含2对内部器官:2对神经节及2对心动脉。头节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一对。体节数各异,从11节至100多节,体长2~280毫米。除一个目外,所有马陆有钙质背板。自卫时马陆并不咬噬,多将身体蜷曲,头卷在里面,外骨骼在外侧。许多种可具侧腺,用分泌一种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气以防御敌害。

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倍足纲,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

倍足纲包括常见于许多花园的种类,如土马陆(Julus terrestris,有时作Iulus terrestris)其体长为25毫米,原产於欧洲,已引进北美;体光滑的种俗称切根虫(wireworm)。有的马陆无眼,颜色鲜明,如温室马陆(Oxidus gracilis)。最醒目的常见种之一为美国东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 americanus),长10厘米,有黑、红两色。

(马陆和蜈蚣是近亲,不要把它们搞混了哦!)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7:1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乌头的种类很多,分布呈地区性。约有40多种已作为药用,但因缺乏植物品种分类学鉴定,命名较为混乱,非常容易造成误用。乌头全株有毒,以块根为最,主要的剧毒活性物质为乌头碱。乌头碱含不稳定的酯键,在稀碱水中加热或在中性水溶液中煮沸均易使酯键水解,从而使毒性大大降低。因此,乌头应加工炮制使乌头碱水解后再供药用,否则易引起中毒。乌头多以块根入药。

乌头碱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脏。乌头碱使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严重者可因延髓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于呼吸、循环衰竭。乌头碱中毒剂量为0.2 mg,致死剂量为3~5 mg。

乌头中毒症状出现的快慢与所服用的乌头块根的性状有关,数分钟到2 h。口服后最初出现口唇、舌、咽喉及口腔刺麻,继而麻木、流涎,并至全身皮肤发麻、手足刺痛感、言语困难。呼吸及脉搏先增强后减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7:4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判断要点

(1)有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史。

(2)四季均可发生,但常在阴雨连绵的收获季节后多发。

(3)儿童更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来看,使人中毒的最危险年龄为1~3岁。

(4)中毒前驱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

(5)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6)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

(7)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研究表明,给动物喂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表现为浙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皮肤出血、过度兴奋、黄殖、抽搐、角弓反张等。病理解剖可见肝脏弥漫性充血、出血利坏死等表现。

解毒大法

(1)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2)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8:4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洗网水的主要成份是异佛尔酮、其他还有二甲苯 、醋酸丁酯 、丙酮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

主要用作丝网印刷时透印油墨后的丝网及工件的清洗剂。

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环己酮发生中毒时会损害血管,引起心肌,肺,肝,脾,肾及脑变,发生大块凝固性坏死。

通过皮肤吸收引起震颤麻醉、降低体温、终至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9:1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毒鹅膏,平常也称作死帽蕈(Death cap),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上则用的是“鬼笔鹅膏”这一名字。

毒鹅膏是一种剧毒的担子类真菌,是鹅膏菌属的一员。

毒鹅膏广泛分布在欧洲,并且以菌根型式共生于落叶性乔木。

在某些案例中,毒鹅膏会因种植如橡树、栗树和松树的非本土树种,而意外散播到新的环境中。

大型的植物部分(子实体)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菌伞一般呈现绿色,并且有白色的菌柄和菌褶。

这种毒菇经常会被误认为多种可食用蘑菇(尤其像草菇)而被人类食用,因而导致意外中毒。

正如名字所说,毒鹅膏剧毒无比,是世界上几种最毒的蕈类。

毒鹅膏主要的毒性物质为α-鹅膏蕈硷,通常主要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致命伤害。

根据估计,进食大约30克或者半个菌盖便足以致命。

2006年,一个三口的波兰家庭中毒后,一名逝世,两名倖存者则需要肝脏移植。

2011年末,澳洲堪培拉有四位亚洲人因误食而导致死亡或者肝移植。

另外,毒鹅膏的毒性不能通过煮、冷冻或风乾方法来减低。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9:3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VX毒剂是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贮存时会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带有臭味,主要是以液体造成地面、物体染毒,可以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几乎无法察觉。人体皮肤与之接触或吸入就会导致中毒,头痛恶心是感染这种毒气的主要症状。

VX毒气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呼吸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伊拉克过去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其1克就能杀死50,000人以上。
返回版块
1234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