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4-26 21: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承平大帝 于 2012-4-26 17:33 编辑
毒巧克力命案 

   
  
一、纯理念化的推理之作
  所谓推理小说,推理是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因素。多重解答则将逻辑推理推向最高境界,毋庸置疑是推理小说创作中最难掌控的技巧。推理作品尤其是古典本格推理中,到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华生”对同一案件的不同分析和推理,然而如果不能完整且合乎逻辑地解释所有疑点,还不能称其为“解答”,只有在给出两种及两种以上逻辑上合理并且完整的解答才能成为多重解答作品。多重解答的推理小说是最迷人的,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能激荡起最为狂烈的思维活动;对作家来说,无疑是最务“推理”之实——然而当然也是最“吃力”的——工作。《希腊棺材之谜》、《歪曲的枢纽》和《特伦特最后一案》都出现了合理完整的多重解答,这赋予它们成为经典的最主要特质。
  《毒巧克力命案》(The Poisoned Choclates Case)是推理小说史上一部绝不会也不能被遗漏的奇作,其经典之处即在于出现了七重解答。至少,在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还没有一部作品在解答方面能像它这样独一无二。
 《毒巧克力命案》是天才作家安东尼·柏克莱(Anthony Berkaley,1883-1971)在古典推理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发表于1929年。在这之前,黄金第二时期启始之际的1913年,E.C.本特利发表了《特伦特最后一案》(Trent's Last Case)。然而本特利更多的是抱持一种认为“逻辑合理却不是真相”的人性探究态度进行创作,从推理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尤其书中以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意外作为案件真相——他游移于推理文学的边缘地带,书中线索的布置足以体现出他的这种态度——确切地说,由于书中隐藏了关键线索,它不是一部正统的本格推理小说。在《毒巧克力命案》中,不管是情节(包括案情)的切入方式、线索的布置、推理的推进方式,都可以体悟到安东尼·伯克莱对于逻辑推理的真知灼见,作家本着对推理的精辟理解创作了这部书,这是一部纯理念化的推理之作。
二、从推理基点出发的一些比较
  以上部分涉及《毒巧克力命案》与《特伦特最后一案》创作理念方面的一些比较。
  从多重解答的逆转基点来看,《特》是从心理层面而非实物和事件线索(以下称为“客观线索”)进行的。对案件当事人心理背景的了解,成为案件重构的基础、造成多重解答的有效逆转。《毒》中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运用,但那只是辅助性的,下一节中会谈到这一点。
  卡尔的《歪曲的枢纽》,四种解释中只有两种是完整且能合理解释的,所以我认为它是一部双重解答作品,解答逆转依赖的基点,同样也是心理层面而非客观线索的分析。
  心理层面的逆转是个万能的工具,虽然同样能造成震撼性的结果、能符合逻辑的合理解释事物。然而终究不如利用客观线索来进行逆转,更能给人推理的美感。正如《歪曲的枢纽》导读中所做的比喻,道出了多重解答最精髓所在,“好似结构复杂的机器被无情地击碎,地上既有机器的碎片,也有无用的废铁,需要将机器复原,也许找到了一些零件经过改装能够运作,但是并非原物。最后的真相就是找出所有原来机器掉落下来的零件。”(大致是这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客观线索。
  获得1961年“爱伦·坡奖”的《希腊棺材之谜》就是一部主要以客观线索作为多重解答逆转基点的作品。在解答逆转方面,和《毒》有着技巧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只是在穷尽可能性方面,个人看来《希腊棺材之谜》仍有缺憾(可参考另两篇博文:《约翰.狄克森.卡尔:歪曲的枢纽》和《埃勒里.奎因:希腊棺材之谜》)。
三、推理本身比什么都重要——关于《毒巧克力命案》里面的推理
  《毒巧克力命案》内容大致为:葛瑞姆·班迪克斯先生在他经常流连的私人俱乐部里,得到一盒别人寄给俱乐部会员尤斯特·班尼斐勒先生的巧克力(后者收到包裹后,应前者要求随手转赠给他),他带回家之后,他的太太吃了巧克力却被毒死了(包着酒的巧克力里被巧妙的换了毒药)。这是谁下的手?为了什么?目标是要谋杀尤斯特·班尼斐勒先生,或者是葛瑞姆·班迪克斯先生,还是死者班迪克斯太太?受害人之死是意外的牵连,还是蓄意的规画?又如何可能规画?你怎么知道收件人会把巧克力转赠给“特定的”别人?警方侦办这个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了胶着,毫无线索与头绪,不得不求助一个由各种爱好推理艺术人士组成的业余社团“犯罪圈研究学会”来帮忙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小说迷竟分别找出了六个完美的推理结论来;六个不同结论都能有效解释案情,都能合乎逻辑地“破案”,但事实真相只能有一个,哪一个推理才是真相?或者都不是,事实另有面貌?
  书中用了很短的篇幅简介了案件情况和警方的调查结果,接下来由“犯罪圈研究学会”的六位成员分别对案情作出各自不同的推断。故事的切入方式巧妙,情节发展紧凑,整个架构尽量压缩,没有累赘之感,很引人入胜。作家思路清晰、表达富有效率。
  案情本身比较简单,涉及的线索不繁杂。它作为一个核心谜团,从一开始就展现在书中的侦探们和读者面前,符合公平竞猜的原则。然后,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推理登场。
   六位“犯罪圈研究学会”会员的案件解构,实际上给出了七重解答(布雷迪的推断指向两个结果),每一种解答都导向不同的凶手,可谓华丽之极。
  整体上来看,《毒》充分并主要利用了客观线索,如实物证据有:信函包装纸、信笺、打字机、巧克力、同等配量的药剂等;事实证据有打赌、被拒绝的婚事、婚外恋等。各种解答都涉及到对这些客观证据的取证和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以此作为基础或者桥段,构建出不同的案情解答。对于各项客观线索,六人的解答几乎穷尽了各种可能性,延拓出不同的可能性,导向不同的结果。心理线索分析也同样不同程度地被应用到,并作出合理的举证。这是本书推理中最为壮观华丽之所在。
  六人的七种解答都可以作为一个诡计,如果在结构编排和语言技巧上做些变通,各构建一部完整的小说,相信都具有或大或小的看点。
  当然,各种解答存在不同的完美度和质感,有些分析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前提上而存在瑕疵(在下一节谈及),像打头的查尔斯·怀德曼和费尔德·傅立敏的推断不免有衬托和凑数之嫌。然而,作家表达的重点——谁都看得出——不在于真相,而在于推理本身。它用实际的案例,引导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和分析方法去看待问题和现象,这是本书最迷人、最有启示意义的地方。
  本书的又一个独特之处,在于最后一重解答的特殊处理方式:对之前各种解答提供的各项线索进行取舍重组,推论出另一结果——从而让各种解答“由线化点”有机重组,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上,构建出一幅奇妙的思维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观感,充满思辨之美。推理小说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称这本书是“侦探小说历史上一个最惊人诡巧的故事”,其奇妙诡巧大概指的就是这点。
下载


[发帖际遇]:  承平大帝和小品一起去听袁腾飞讲课,学到不少历史知识,获得学分12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