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 @两只肘子 我很惊讶在这个帖子里,两位大佬竟然讨论起物理问题。我仔细的看了看两位大佬的观点,十分的精彩,与你们相比,我的物理知识那只是区区不足为道也。 十分感谢你们对于我的文章的关注,既然你们讨论的这么热情,那么我必须得好好的回答一番了。
我收集了一些资料,以及我自己的那一点物理知识,我想给这两个问题一个回答。
第一个问题,关于小孔成像的问题。文中所描述的情节是否真的可行?墙壁上是否真的会有一个倒立的黑影?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究竟是不是光源的像?我想说,文中的情节是可行的,墙上确实会有一个倒立的黑影,小孔成像不一定是光源的像。
下面引一段网络资料。
墨家的研究[color=rgb(51, 51, 51)]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家解释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color] [color=rgb(51, 51, 51)]墨家还利用光的这一特性,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飞翔着的鸟儿,它的影也仿佛在飞动着。墨家分析了光、鸟、影的关系,揭开了影子自身并不直接参加运动的秘密。墨家指出鸟影是由于直线行进的光线照在鸟身上被鸟遮住而形成的。当鸟在飞动中,前一瞬间光被遮住出现影子的地方,后一瞬间就被光所照射,影子便消失了;新出现的影子是后一瞬间光被遮住而形成的,已经不是前一瞬间的影子。因此,墨家得到了"景不徙"的结论,"景"通"影",就是说,影子不直接参加运动。那么为什么影子看起来是活动着的呢?这是因为鸟飞动的时候,前后瞬间影子是连续不断地更新着,并且变动着位置,看起来就觉得影是随着鸟在飞动一样。墨家还从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了投影和半影的现象。[/color] 我们要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原理很简单,那就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小孔的时候,由于孔很小,两束光会交叉,原来在上面的光线往下走,下面的光线往上走。所以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实像。当光源没有任何遮挡的时候,毋庸置疑,所成的就是光源的像。但是,当有一个微小的物体遮挡住光源的一部分的时候,首先,能量相比之下一定是减少的,所以一定会暗一些。但是,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遮挡了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那么透露小孔的光就少了一些,所以对面的墙上所投影出来的像所对应的相反的位置,本来应该有光线射到那个地方,但实际上因为被物体挡住了,所以没有光线,就会形成一个区域,那就是物体的倒影。 简单来说,画一个光路图就一目了然。 和透镜不同,当凸透镜成像的时候,如果遮住光源的一部分,那么所成的虚像仍然是光源的形象,只不过黑暗一点,同样画一个光路图,一目了然。 对于树叶和太阳的光斑这个问题,也十分好解释,树叶之间形成的间隙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孔,而并不是整个树叶聚在一起,形成遮挡太阳的一个物体,如果是那样,那小孔又在何处呢?正是树叶构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孔,而树叶到地面的距离与树叶到太阳的距离差距又十分的大,再加上太阳本身的体积十分巨大,这样就刚好地面充当光屏的作用,地面的光斑就是太阳所成的像,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一个缩小版太阳的形状。我们可以用这个原理测量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果不好理解,画一个光路图吧。( ) 为了更加保险一些,我亲自在家做了个简单的实验。拿出一张纸在中间抠一个小孔。用手电筒照向这个小孔,调整到合适的距离,你会发现对面的墙上形成的手电筒光斑的样子,接下来,拿一支细小的笔,挡住手电筒光斑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对面的墙上,在相反的方向上也会出现笔影子。可以通过调节距离,是影子更加清晰。不过影子的边缘会有边缘效应,这是因为光的衍射守造成,影响不太大。 综上得出结论,文中的情况是可信,黑影确实会出现。 第二个问题,关于光能的问题。这一点我承认是我的疏忽,这些光能确实很难把地板燃烧起来,除非烧一段时间。这能量的差距确实太大了,感谢@两只肘子 指正,这是我物理知识不到家,我会继续努力,但文章似乎也不好改了,就这样吧。 也许地板上真的有什么可燃物质呢(强行解释) 我会继续努力的。十分感谢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