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请问答题时怎么引用原文内容,全靠手打?
另外你以为知乎真能防住别人复制?举个例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381151/answer/560323307 这个回答设置了禁止转载。一分钟不到我可以全部复制
引用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haibaraemily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寒来暑往,匆匆又是一年。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有嫦娥4号、帕克号的发射,有洞察号、隼鸟2号的抵达,有黎明号和开普勒号的告别,也有新视野号继续远行的期盼。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我们在月球上发现了水冰,在火星上发现了复杂有机物,我们重新认识了太阳系中的很多天体,我们还在认识更多的系外天体…
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有喜悦,也有忧伤,有探索,也有发现。
一笔一划,都记录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蹒跚足迹。
月 球
1、嫦娥4号发射
12月8日,嫦娥4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的第5次探月任务(算上嫦娥5号 T1的话),也是继5年前的嫦娥3号任务成功完成之后的新进程。
长征3号乙改型(CZ-3B)运载火箭搭载嫦娥4号发射升空。来源:新华网
12月12日,嫦娥4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的地月转移轨道后,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并将于2019年1月初择机着陆。
嫦娥4号任务包括一枚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的组合体,计划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肯盆地中,对月球背面的地质和天文环境展开探测——这是人类首次尝试软着陆和实地探测月球背面。
嫦娥4号着陆器(左)和月球车(右)。来源:航天科技集团
为了解决挑战月之背面的通讯难题,我国已在半年前(5月21日)预先发射了一枚通讯中继卫星“鹊桥”,作为接下来的着陆器/月球车与地球进行通讯的“桥梁”。这枚人类首颗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晕轨道(halo轨道)的通讯中继卫星已于6月14日顺利抵达预定轨道。
“鹊桥”工作示意图。来源:[1]
详情:
嫦娥4号中继星“鹊桥”发射成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如何评价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有什么重要意义?
2、“水冰月”实锤
通过对月船1号搭载的月球矿物绘图仪(简称M3)数据的分析,夏威夷大学的李帅团队在月球南北纬70°以上的永久阴影区中确认发现了多处含有水冰的区域,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月球发现水冰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一成果发表于2018年8月20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2]。
月球南北极区含有水冰的位置(天蓝色点),底图的灰度代表表面温度,颜色越深就越冷。来源:NASA [3]
这一发现既证明了长久以来对月球极区永久阴影区中可能有水冰的猜测,也证实了月球并不像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是完全干燥的。虽然这次发现的水冰量很少,但这些暴露在表层的冰可能只是 “冰山一角”,地下更深处很可能还藏着更多水冰——需要更先进的探测器甚至着陆器的实地探测来给出答案。
至此,月球终于加入了太阳系水冰大礼包,成为内太阳系中除了金星之外的最后一个确认发现水冰的大天体。
详情:
实锤了,我们的月球真的是颗“水冰月”!
火 星
1、洞察号顺利发射并着陆
作为本次2018火星发射窗口内的唯一一个火星任务,NASA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在今年圆满完成了发射和着陆两件大事。
5月5日,洞察号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半年后的11月27日,洞察号顺利经过“恐怖7分钟”的考验,平安登陆火星。
至此,目前为止成功进入火星大气层,最终成功着陆并正常工作的探测任务已有8次——8次全部都是NASA的,绝对的硬实力。
洞察号的使命是探测火星的内部结构,它也是人类第一颗火星地球物理探测器。它携带了火震仪(SEIS)、热流和物理性质探测仪(HP3)和自转和内部结构探测仪(RISE),将会对火星的内部结构、热状态和自转状态进行深入观测。
刚着陆不久的洞察号已经顺利完成了诸多准备工作,也收获了火星的新风景。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洞察号第一次听到了火星上的风声,拍摄了第一张全景自拍,而且部署下了火震仪。
洞察号的第一张自拍,拍摄于12月6日,由11张照片拼接而成。来源:NASA/JPL-Caltech [4]
2019年,将会是洞察号真正大显身手的一年。
详情:
NASA洞察号发射升空:火星探地黑科技,太阳系的时光机
NASA 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登陆火星,有哪些看点和意义?
2、Mars2020选址敲定
11月20日,NASA公布了好奇号火星车的继任者,下一代火星车Mars 2020的计划着陆区——Jezero撞击坑。
Jezero撞击坑直径约49公里,形成于火星的诺亚纪(约41-37亿年前),很可能是一个古老开放式湖泊干涸后的遗迹。这里有过流水作用的侵蚀,也受到过火山活动的波及,多种地质活动在撞击坑内留下了丰富的堆积物,甚至可能保存了生命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