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4-6 17:57:43 | 来自小霸王手机
“不论何时,小孩总会被大人杀掉,一直会被杀掉。”
                        ————<<最后的记忆>>
读完这部作品是在一年半前,期间读过多遍,叙诡和悬疑设置方式非常的“绫辻”,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疑点,而且结局让人感到仓促和不合理。
剧情简介
仍然年轻的母亲罹患原因不明的白发痴呆症,美丽的容颜不再,头发全部变成雪白,所有记忆渐渐消失殆尽,只剩下童年时代一段恐怖不已的记忆,似乎只能在绝望的恐惧中悲惨地等待死亡。而且这种怪病看来是遗传性的,眼看就要蔓延到我的身上。我满怀恐惧,妄图逃避,却无路可逃,种种污秽、阴郁、残暴将我包围,使我窒息,直到我在一个奇妙的大雨之夜,猛然洞悉母亲童年时代遭遇的恐怖事件的真正秘密……(以上内容来自搜索引擎)
主线内容保持了绫辻作品中一贯的阴暗压抑氛围,主角本来年轻力壮,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母亲在此时患上白发痴呆,记忆丧失。主角担心该病的遗传性会导致自己也会不断忘记过去,对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危机感失落感和无意义感。由于家族患病历史记录不足医生确诊,所以主角为了寻找相关证据,去了母亲的故乡,同时发现了深埋在母亲内心深处连病魔也无法抹去的恐惧。
但是看完后,真的有很多疑点
1.戴着狐狸面具的人在主角的记忆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对主角的提问“喂,活着好玩吗?”意味着什么?
2.主角在祭典看到的幻象:孩童,小丑,气球到底意味着什么?“融化”是意识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或者说是什么隐喻?随后主角进入的由血与肉等构成的空间是人随成长融入“世界”的结果吗?
3.杀死儿童,给主角的母亲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主角?还是其他人?从文中看,应该是主角穿越回过去了,然后杀了人。但是如果是主角所为,那么动机又无法解释了,主角在前文中没有什么疯狂或者憎恶一类的负面感情,没有任何屠杀的理由。或者说绫辻只是打算构建一个莫比乌斯环的结构?(由于母亲没有死,所以不触及“祖父悖论)
4.关于“不论何时,小孩总会被大人杀掉,一直会被杀掉。”这句话的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小孩成长为大人,失去了童真等小孩的特殊属性,那么之前的小孩便不复存在。”所谓“杀掉”应该是暗指人的成长,心智的蜕变过程,新陈代谢。“杀掉”一词的使用是在强调这一过程的残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文中还有关于色彩的描绘,孩童总是带着彩色,而主角的幻象总是带着灰色。似乎也有其意义。
根据后记中作者的说法,这部作品是想传达一些东西,而非单纯讲个故事,不知各位如何看待。
5分满分,先给个3分,扣分点主要在一些矛盾点,还有主角莫名其妙的穿越。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7-4-6 18:26:52 | 来自小霸王手机
这类的作品,以前读过不少。引人入胜住处是你永远猜不透故事情节如何发展,猜不透角色的心思,更猜不透作者的伏笔。看着看着,我不知不觉得接触犯罪心理学、经历所诞生负面阴影、犯罪的动力等。个人而言,这类的知识经验并不能对传统的推理题有帮助之余,还会把题目复杂化。当把罪犯的心理和行动合理化,往往题目和现实是两回事。觉得喜欢这类作品的人,推理结果一是惊人的开脑洞结论,或是狗屁不通的笑话。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09:41:44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推理的艺术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