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7

[小说创作经验] 推理小说创作学堂 文/历史

简洁模式
7
发表于 2010-8-20 1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http://www.mysteryworld.cn

在进行所有的课程之前,我想说的是,我们都不是专家,最多只能称得上准专家,只想分享一些创作经验给读者朋友们。
       闲话就不多说了,直接进入我们的正题—什么是推理小说?
       相信这个问题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以回答,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概念。
       我们不能准确地指出什么是推理小说,但可以先说明一下什么不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顾名思义是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小说。这个概念现在仿佛越来越模糊了,只要有犯罪,就当做推理小说;或者连案子也没有,就有些个稀奇古怪的事件,到结尾给你来一怪力乱神,也当做推理小说……
       以上是两个反面例子,接下来的几条规则,也要慎记。

第一:恐怖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的历史有一百六十七年,从《莫格街凶杀案》开始,就致力于营造一种波谲云诡的气氛。不过尽管气氛是诡异的,事件是不可思议的,解答却是合理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是立得住脚的。
       就比方说“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的《耳语之人》,谜面确实很像恐怖小说,看上去既不可思议又令人不安,但解答却是合理的、人性的、充满智慧的。
       又比方说“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的《北方夕鹤2/3杀人》,也出现了幽灵武士、怪异传说,但结果仍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而恐怖小说不是这样。恐怖小说可能拥有超绚丽的谜团,但无需解释,最后的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可怜的鬼怪身上,毫无技术性可言。
       所以,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作品不能算推理小说,同样,国内的周德东的作品也不是推理小说。

第二:悬疑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悬疑小说和推理小说很像,两者之间甚至有许多交集,但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看推理小说的时候,经常与侦探同步观察,对于事件的线索,大部分时候是共享的,就算有隐瞒,也会通过侦探的口转述给读者,譬如“黑斯廷斯,我已经发现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了,但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而悬疑小说打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和读者资源共享。
       悬疑小说之所以能抓住读者,也是通过从头至尾地隐瞒关键性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好奇心,从而继续阅读下去,多半还以人格分裂为结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悬疑小说更偏向于恐怖小说,只要把故事讲好就算工作完成了。
       因此,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尽管很伟大,但他不是一个推理小说家。蔡骏和庄秦,写了不少、卖得不错,但作品都不是推理小说。

第三:犯罪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在欧美,推理小说被称作“whodunit”,并被包含在Crime Story(犯罪小说)或是Mystery Story(神秘小说)中。
       一般来说,硬汉派或是警察程序归在犯罪小说中,带有解谜要素的则归在神秘小说中。
       其实严格来说,推理小说应该等同于本格推理小说,只是大家在使用这个名词的时候用了简称。那些没有解谜要素,仅仅是汇报一些私家侦探侦查情况或是警局工作进度的小说,不应该算作推理小说。

      犯罪小说并不需要解谜设套之类的步骤,所需的仅仅是通过案件揭露一些社会问题、探讨一下人性、描写一下都市百态等……所以那些纯粹的犯罪小说,和推理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很遗憾,格林厄姆?格林尽管在文坛上拥有崇高地位,但不是推理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的作品被引进数是世界之最,但他也不是推理小说家;海岩的成就相当不错,但写的同样不是推理小说。

       而推理小说之中,也是门派林立,每个阵营都有大师和优秀作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时至今日,最精彩、最好看、最具有可读性的推理小说,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本格推理小说。
       其他诸如社会派、硬汉派,都有一定的创作思路。而新本格派“返璞归真”,重新拾回遗落的古典本格,在近二十年来发展不可谓不迅猛。
       另外,区分推理小说的方式除了从创作类别上,还可以从文章本身的题材来划分。
       诸如旅情推理、法庭推理、科幻推理、妖怪推理等类型。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不同的推理小说会怎么处理呢?

       古典本格: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是一间密室,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破解这个密室。
       新本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房子是死后再盖起来的。
       社会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这栋房子是豆腐渣工程,某建筑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得了招标。
       变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发现房间中还有十六个男女,他们都是一个父亲和十个母亲所生,他们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硬汉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侦探一脚把门踹烂冲了进去,然后在房间里和人上演全武行。
       旅情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不是简单的房子,是房车。
       法庭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现在传控方证人,告诉我们这是谁的尸体。
       科幻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个人是通过时光隧道过来的。
       ……
       以上这些例子可能不够准确,但无疑可以把各种推理小说独具一格的特色展现给大家。
       我们创作推理小说时,首先要理清思路,不要被外界事物干扰,从真正的推理小说入手。这或许比较困难,因为很多业已成名的作家都曾尝试过创作推理小说,却发现这不是他们可以驾驭的文体,转而放弃。但是,创作推理小说真的是有法可依的,如果找对方法,大可放手一搏。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7
|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第一讲,第二讲换杜撰


文/杜撰



       创作推理小说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按照我的经验,可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硬条件和软条件。
       硬条件总的就是指创作推理小说的环境,也就是客观条件。
       有很多十七八岁甚至年龄更小的朋友经常问我怎么才能写好推理小说。对于这个年纪的朋友,我的回答是你们应该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继续接受教育,这样在未来的几年里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研究推理小说。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是创作推理小说必需的条件之一,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如果连大学都考不上,恐怕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天去看推理小说。
       对于处于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朋友来说,我认为你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创作推理小说的客观条件,只要别挂科太多毕不了业就好。
       下面我主要来谈一谈软条件。所谓软条件主要是指创作推理小说所需要的一些积累,也就是主观条件。
       首先最重要的,我想就是对于推理小说的热爱。我遇到过很多一开始热情高涨想要在推理小说创作方面大展拳脚的朋友,可是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偃旗息鼓了。这种三分钟热情,我觉得称不上真正热爱推理小说,在我看来,这种三分钟热情是无法在推理小说的创作上取得成就的。
       其次,必须对推理小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很多朋友看过的推理小说不超过二十本,仅仅看过一些推理动漫,就立刻热血沸腾开始准备创作推理小说了。虽然热情可嘉,但对于这种做法,我向来是十分反对的。这就好比你要研究国学,可是连老庄孔孟的著作都没看过,就看了几本《于丹讲论语》、《品三国》、《王立群讲史记》,那无疑是十分可笑的。
       除了对推理小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外,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这也是我为什么不鼓励中学生朋友们创作推理小说的原因之一。推理小说首先是小说,作者必须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会常识、风土人情、时事资讯、文史知识。既然是推理小说,还需要对法医学一些基本的常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刑案和刑侦学方面的常识。创作推理小说之前,必须做好功课,打一个比方,假如你想创作一篇以唐朝为背景的历史推理小说,那么你得对唐朝的历史、风俗、典章制度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起码《新唐书》、《唐律疏议》、《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都是必做的功课,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贻笑大方。我曾在一篇以明朝洪熙、宣德年间为背景的历史推理小说里看到作者将朱棣称呼为“成祖”,这个错误就犯得十分低级了。朱棣去世的时候,给他议定的庙号是太宗,直到明世宗嘉靖年间,才将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在嘉靖前一百多年的洪熙、宣德年间,是断无把朱棣称呼为“成祖”的道理。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只能说明作者对明史的了解太粗浅。
       除了热爱推理小说、了解推理小说,并且具有广博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有什么条件呢?我觉得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虽说勤能补拙,但在文艺创作领域,对于天赋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单就推理小说而言,我觉得所谓的天赋就是指想象力。推理小说看得少可以抓紧时间多看多补,知识面狭窄也可以通过多看多记来加以改善,那么想象力贫乏该怎么办呢?或许这么说显得有些残酷,但是目前我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贫乏的想象力丰富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平等的,天赋的差别是存在的,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也是明智之举。
       在我看来,以上几个条件是创作推理小说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我还想稍微补充几句。我认为创作推理小说最好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而这个平和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以我的经验来谈,一个以较高频率持续不断进行创作的作者,是绝无可能每篇作品都保持着整齐划一的高水准的。岛田庄司出道二十多年来,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被誉为“日本推理之神”,可是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作品不超过五部。“密室之王”卡尔一生创作了七十部长篇小说,可是下等和下下等的作品在里面至少占了二十多部。对于一个职业或是半职业的创作者来说,创作上的瓶颈是迟早会遇到的,也许这个时候会遭到很多读者的指责和攻讦,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保持住平和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轻易自暴自弃。我曾看过一个推理爱好者对卡尔作品的评价,这位爱好者将卡尔的GF(基甸?菲尔博士)系列和HM(亨利?梅里维尔男爵)系列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经典之作,一定要看;佳作当前,万勿错过;平均水准,可以一看;水准之下,不看无碍;垃圾作品,吐血身亡。我觉得这个分法还是挺有道理的,即使从概率学上来说,一个作家平均水准和水准之下的作品肯定也是占大多数的。一个普通创作者可以写出一部比卡尔的下等作品好很多的作品,但不代表这个普通创作者就比卡尔强了,以下驷对上驷的道理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
7
|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又是历史……

文/历史



       就文学作品来讲,刻画人物是最重要的一环。创作推理小说虽然对设计诡计、整理逻辑的要求最为苛刻,但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侦探,也是所有作家梦寐以求的。
       很多推理小说家,毕生都力求打造一两个侦探形象,比如阿瑟·柯南·道尔一辈子都在写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而他获得的成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甚至比所有欧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统统加起来还要家喻户晓。
       我们在创作小说的时候,第一步可能是想一个诡计,与此同时侦探的形象也会在大脑中浮现。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作者,在创作第一个侦探的时候,如果是同性,那就是作者本人;如果是异性,那多半是自己爱慕的人。
       这样的创作方法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物脸谱化。
       我们来看看一般有几种脸谱:

一、学生侦探
       大家刚开始进行创作的时候,多半还在校园里。并且启蒙读物是《名侦探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所以塑造学生侦探的形象是无可厚非的。
二、帅哥美女
       偶像情结——谁不喜欢帅哥美女呢?但是看多了就产生审美疲劳。侦探是帅哥、助手是美女;凶手是帅哥、死者是美女;路人甲是帅哥、匪兵乙是美女;小弟癸是帅哥……
三、天降奇才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体育运动十项全能,学习成绩可能不好,但那是因为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此人近乎超级天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人上哪儿找去?

       塑造侦探第一大忌就是人物的脸谱化。你要有自己的特色,就一定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的特点。
       这里提供几个可以使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

方法一:奇职怪业
       不要再写学生侦探了,私家侦探完全可以。
       福尔摩斯就是私家侦探,波洛也是,从古至今一大堆名侦探都是从一而终的私家侦探。就是因为历来如此,虽然中规中矩不出大格,也不会太出彩。真正出彩的是那些从事五花八门稀奇古怪行业的侦探。
       比如说G·K·切斯特顿笔下的布朗神父是个神职公务员,每天普渡众生、开开神学研讨会;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是个算命先生,特长是吹得天花乱坠,后来竟然混到了某某大学的名誉教授;爱德华·D·霍克笔下的山姆·霍桑是医生,没见他怎么给人看病,尽断案了;京极夏彦笔下的中禅寺秋彦主要职业是开书店,闲下来才给人排忧解难。
       特殊职业首选是教授(老师也算)、医生、学者一类有着强烈学术技术含量的职业。
       次选是诸如算命先生、艺术家、评论家这种一开口就能把人喷晕的职业。
       其实任何稍有不同的职业,都能起到良好效果。比如魔术师(被用烂了)、调酒师(也被用烂了)、推销商、超市营业员、停车场看大门的、动物园饲养员、火葬场给死人化妆的(倒数的三个保证新鲜)……职业在第一时间给人新鲜感,就成功了。

方法二:奇模怪样
       这会让很多人受不了,包括我自己的小说,也希望把主角写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十佳好青年。剑走偏锋的作家就不这样了,他们更擅长刻画在外表上就能把人吓一跳的侦探。
       首选肯定是胖子,推理小说史上能留下浓重一笔的胖子实在是太多了。

      阿加莎笔下的头号超人波洛就是个胖子;前面说过的布朗神父也是个胖子;卡尔笔下的名侦探二人组基甸·菲尔和亨利·梅里维尔也双双是胖子;史上最强安乐椅侦探,雷克斯·斯托特笔下的尼禄·沃尔夫更是胖到连门都出不了。
       另一类是略有缺陷的人士,比如恩尼斯·布拉默笔下的盲侦探马科斯·卡拉多斯;埃勒里·奎因塑造的聋子侦探哲瑞·雷恩;杰弗瑞·迪佛笔下的植物人侦探林肯·莱姆。
       弄一个“残次品”侦探,更能让读者在看文的时候有一种好奇心。与天斗没啥乐趣,与人斗也就这么回事儿,与自己斗才其乐无穷。
       相比之下,日本的侦探形象就好得太多了,但日本人更擅长在另一方面塑造人物。

方法三:奇嗜怪癖
       侦探是个天才,十项全能无所不会,很有女人缘,又有亲和力……这样的侦探确实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江户川乱步笔下的明智小五郎,就是一等一的绅士,与奎因同名的埃勒里·奎因,也是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那都是上世纪初的东西了,放到现在差不多快落伍了。况且江户川乱步是一代宗师,埃勒里·奎因的小说是逻辑之王,本来就不注重其他方面,别人比得了吗?
       虽然也有诸如有栖川有栖笔下的火村英生;内田康夫笔下的浅见光彦,但那说穿了是为了吸引家庭主妇和学生而塑造的人物。
       没有侦探是完美的,一定要给侦探加入怪癖,越怪越好,越与众不同越能令人印象深刻。
       福尔摩斯会拉小提琴,有时候吸毒(这个嗜好小编强烈不推荐);波洛有强烈的洁癖,好拽文弄字;梅里维尔脏话连篇;金田一耕助不修边幅永远邋里邋遢;御手洗洁弹得一手好琴,但心理绝对变态……
       一定要了解读者的心理。你要是写一个完美无缺的侦探,成天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谁喜欢看这种文章?侦探要走下神坛,越是比你、我来得差劲,越是容易引起读者喜爱。

       以上三种方法,正好一一克制三种严重的脸谱化现象。
       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内原创写手的横向比较,来分析成功的人物塑造是如何的。
       杜撰——笔下侦探杜撰。不修边幅、鸟窝头和金田一耕助如出一辙,还有怕鸡的怪毛病,看到小女生会假装脸红……
       水天一色——笔下侦探离娘子。脸上有大块胎记,属于伤残人士,职业是算命的,还有强硬的老公做后台,总之怪癖一大堆。
       言桄——笔下侦探言桄。貌似正常,其实是超级“气管炎”。
       ……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一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完全可以将自己作为原型,将缺点进行艺术放大,可加入虚构的成分比如职业、形貌等,性格塑造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切记把侦探写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完美形象,要真是那样的话,以后再想有所提高只能重新塑造人物了。
7
|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又换了……= =|||


文/马天



       安排推理小说中的配角,首先要明确配角的定义。
       对推理小说而言,最大的配角莫过于侦探的搭档。当然,除侦探以外的所有登场人物,也都是配角,这当中甚至包括一些龙套角色。
       要想写好每一个角色,难度非常大。但是正因为有难度,我们才更应该去重视、去挑战。现在先说说如何设定侦探助手这个配角。
       福尔摩斯有华生,埃勒里·奎因有他老爸,御手洗洁有石冈和己。我举这三个侦探,是因为侦探和他们的助手个性非常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第一,福尔摩斯的助手——约翰·华生
       不少写手都习惯将自己笔下的侦探以自己的形象来编排,但是福尔摩斯的形象与柯南·道尔完全不同。相反,看过柯南·道尔照片的人都会觉得他很像书中的约翰·华生。爵士是否就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华生的呢?这一点已经无从取证,但是,这给我们塑造助手提供了一个灵感。在不少人都乐于把自己塑造成拯救世界的神探时,我们不妨低调一些,把自己的形象安插在助手身上。
       我们都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我们自己。我们描写自己,将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用最真实的一面衬托侦探的伟大,应当是个不错的方式。
       约翰·华生对自己的朋友很忠诚,对受到困扰的雇主也表现出同情的一面。每次在犯罪现场,华生都会做一些分析,他的分析虽然合理但不够深入—福尔摩斯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伟大、更加神奇。

第二,埃勒里·奎因的助手——理查德·奎因
       如果让我在全世界只挑一个侦探作家,我会选择埃勒里·奎因。我喜欢他的逻辑方式,但我更喜欢这对父子在讨论案情时所逗出的那些乐子。
       奎因的小说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风格,离不开父亲理查德和儿子的对手戏。年轻的埃勒里在分析案情时,时不时会做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这时,理查德总会调侃嘲弄几句,儿子被嘲讽后也会用同样的语调反过来说老爹两句,谁都不肯让步。可在父亲或儿子受到攻击时,他们二人又会在第一时间关心对方,父子之情令人难忘。
       没错,侦探的助手也可以是我们的亲人,甚至我们的父母。如果你觉得和自己的双亲不能很好地沟通的话,不妨借创作推理小说的机会,表达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第三,御手洗洁的助手——石冈和己
       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搭配模式,但御手洗和石冈之间的性格反差太大,又使得这对搭档并不传统。
       石冈是个老实人,御手洗则是个彻彻底底的疯子。他什么荒唐的事情都敢去做,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嘲讽石冈和己,不过他的这种嘲讽与奎因父子又完全不同,理查德总是借机暗自调侃儿子两句,而御手洗则明着去笑石冈。比如在《龙卧亭事件》中,石冈遇到了麻烦,认为可能自己自身难保了。御手洗给朋友发来邮件,表示如果石冈君真的不幸遇难,后事他会来打理,看得石冈欲哭无泪。
       石冈和己是个没有自信的男人。他的英语不好,所以见到问路的外国人,只好装哑巴,让人误以为他是残障人士。
       在爱情上,石冈更是一个惨到家的衰男。他最爱的女人爱着御手洗,他眼睁睁地看着两人拥抱,看着两人互相给对方加油打气,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
       石冈这样的助手,不妨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在平日的生活里,我们总能遇到一些为人老实、做事很搞笑,却又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好朋友。
      如何设定助手的IQ?
       助手是用来衬托侦探的,这是侦探小说的传统模式。上述所说的三位助手中,最有想法的助手是石冈,最笨的是华生。即使助手再聪明,最后做出解答的仍然是侦探。
       衬托侦探的能力很重要。有些作者为了衬托侦探,往往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上,让所有人都成了傻瓜,唯独侦探一人看穿,这就失去了助手的重要性。试问,侦探既然如此聪明,还要带着一个白痴助手干吗?
       如果你的侦探IQ设定在180,那么助手的IQ绝对不能低于120。有的时候,你也可以让你的侦探犯一些错误,让助手来解开疑惑,这才是助手存在的目的。

       如何描写其他配角?
       你可以编,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
       回家的路上看见小偷,不要去观察受害者,这时的受害者统统都非常气愤。你需要观察的是周围的人群,什么人冷漠,什么人想管不敢管,又是什么人最终站出来抓住小偷的。
       你也可以观察你的老师,不要注意他们上课时的样子。你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的态度和在学生面前的态度是否一致。比如很多老师都有个共同点,在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时,他们会表现出对这个学生很失望,认为这学生无药可救了。可是当这些老师面对家长的时候,又经常会说“你家孩子还是蛮聪明的,就是没把聪明用在学习上”…… 每个老师都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地方,这是需要观察的。
       比如,你要描写一些嫌疑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去观察周围的同学或同事,当班级或公司发生一件与他们有关的事,注意他们的言辞,看看他们是怎么推卸责任的,再看看他们把矛头指向哪一个人。或者,你也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找到答案。举例来说,有位大爷在某条马路被一个公共设备绊倒了,进了医院。谁来解决医药费的问题?记者走访调查,相关人士相互推卸责任,到最后记者不得不私下里和大爷说,“我努力过了,您老认命吧。”
       各位,这些角色就是描写嫌疑人特征的最好素材。把这些人推卸责任的形态写进小说,是多么地生动,多么地令人信服啊!
       如果你要描写一个受害者。首先你就得找到受害者,可是你不可能满大街寻找受害者,更不能让别人变成受害者。这时候怎么办?靠观察,恐怕很难有这样的运气。只有编了,怎么编?只有多看书,看看别的作家是怎么描写那些场景的,看多了不同的文风,通过你自己的领悟,你的描写自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创作推理小说就像创作一个剧本,这场戏的编剧就是你自己。多观察,多看书,把人物性格的基础打好。在什么时候让什么样的角色登场,完全是你自己说了算。
7
|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历史写的居多……


文/历史



       诚然,一部推理小说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它的诡计如何。那些成天叫唤“诡计已经穷尽”的人,因为本身写不出什么骇人的诡计,所以就一概认为其他作者都跟他们一样只是在无休止地重复,这样一叶障目未免太偏激了。
       不管怎么说,写一个超出想象的诡计更能语不惊人死不休,更容易博得满堂彩。毕竟,这是推理小说。
       那么,怎么才能在诡计上取得突破呢?
       范达因在他的“侦探小说二十法则”中的最后一条提到,有些侦探小说的常用手法,都被用烂了,一个自重的小说家是不会去使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的。
       我觉得,范达因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而从他那时到现在也有快一百年了,被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使用的套路多如牛毛,以下简单说几个。

一、用线或绳子等物件伪装密室
       看到一扇门,然后作者花一万字研究怎么用几根线把这扇门从里面锁上,我就头疼。怎么我家的门没这功能?就算这些线罗列盘旋得再巧妙,我也不想看这样的推理小说。

二、另外一系列伪装密室的手法
       比如说门并没有锁,而凶手伪装成被锁上的样子,使劲地撞门;或者凶手把钥匙藏在身上,进门之后趁人不注意把钥匙扔在屋里;再或者凶手躲在屋内,待人撞开门之后混入人群……这些都是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手法,能免就免。

三、凶杀是在到达犯罪现场之后才发生的
       譬如说,我们听到楼上有一阵尖叫,然后冲上去,“乒呤乓啷”砸开门后发现一具尸体倒在那儿。这时候有个人自告奋勇上去验尸,谁想到那尸体是活人假扮的,验尸的人趁这时候动手行凶。这个也太滥了,一屋子人都这么好糊弄?

四、目的再明显不过的毁尸
       尸体的头被割下或者脸被划烂……不用我多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肯定最先想到:这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死者,只是一件如假包换的替代品,而本想让我们认为是死者的人,反而是凶手。这个手法实在是骗不了人,只能糊弄糊弄没看过推理小说的人。

       如果要写好推理小说,以上这些都是兵家大忌,但并不是说就不能用。只要改头换面、和其他诡计结合,就能旧瓶装新酒,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如何来进行改头换面呢?这里要牵扯到一项比较。
       任何一个诡计都由两部分构成,谜团和解答,缺一不可。我们把谜团和诡计划分为两个等级:天上的和地上的。那么就会出现四种组合,分别是:
       天上的谜团+天上的解答
       天上的谜团+地上的解答
       地上的谜团+天上的解答
       地上的谜团+地上的解答

       看上去似乎很绕,其实不然。这其中,天上的解答可遇不可求,有的推理小说家一辈子也未必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们只说地上的解答。地上的解答配地上的谜团写出来都丢人,所以我们来看看一个普普通通的解答配合一个天上的谜团,能有什么效果。
       岛田庄司的《眩晕》就是一部谜团无比宏大的小说。雌雄同体人、世界末日、太阳消失、核子大战、恐龙频现、不可思议长出的肢体、兽头人身的怪物、尸体复活、电梯幽灵……这些不可能现象取出任何两三个,就可以撑起一部长篇小说,而岛田庄司却毫不吝啬地把它们糅合到了一起。问题是,这些谜团看似宏大、诡异,其实解答相当一般。读者在看完之后十有八九会把书一扔,大骂一句。但已经从头到尾读完了,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天上的谜团其实是很容易构造的,古怪背景结合恐怖传说,加上一些匪夷所思的超自然力量,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们从设计谜团入手,来探讨一下如何创作一篇还算过得去的小说。

       先从时代背景开始。普通的家族谋杀,阿加莎·克里斯蒂来写一般都是在一个庄园里;约翰·狄克森·卡尔来写可能会搬到英国的古堡中,而我们可以更加夸张。
       这是一幢古怪的房子,建筑师在主人的要求下设计出如此怪异的作品,浑然不似现代社会的产物。这座宅邸并不是四四方方的,它有数不清的棱角和墙面,每个墙面都呈正六边形,墙面与墙面之间贴得严丝合缝。这座庞大的建筑物是由成千上万个小六边形构成的。不错,它的名字正如它的形状—蜂巢。
       它的主人,GOLY伯爵夫人,是个老寡妇。这个女人,还没过门就把丈夫克死,守了四十年的寡,和她丈夫一样独裁,掌握着几个侄子、侄女所应得的那部分财产。由于专制、蛮横和过分的顽固,人们都称呼她“蜂王”。
       背景交代完了,这应该比干巴巴的家族中的族长有趣许多,至少我们已经看见,一座古怪的房子,一个异样的、荒诞的、诡异的环境已经产生了。
       接着就要开始出现案件了。古典推理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以案件特别无聊著称,一般都是毒杀,有几次是枪击,有几次是被钝器击打,有时候是匕首刺死,总之,很少有大面积流血的场面。埃勒里·奎因也比较文明,导致分尸杀人的《埃及十字架之谜》都不像他的作品了。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把场面弄得越大越好。
       某日,是GOLY准备宣布遗产继承人的日子,家族中所有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了“蜂巢”。但就在公布遗嘱的那天夜里,惨剧发生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GOLY的恶趣味。由于她极其喜欢蜜蜂,所以有收藏蜂蜜、蜜蜂标本、马蜂巢的爱好。
       GOLY被人发现死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瓶中,而这个瓶子是她用来装上好蜂蜜的,现在她被浸泡在黏乎乎的蜂蜜中,已经断了气。死因是被枪击,而尸体在蜂蜜中保存得很好,完全没有腐败的迹象。
       因为“蜂巢”是建在一座孤岛上,人们发现通讯被切断,船只也被破坏,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也无法离开这座岛了。GOLY的律师要两天以后才能到达,现在大家等于与世隔绝了。
       本格推理小说中有一类叫“暴风雪山庄”,是所有推理小说家们最喜欢运用的手法。岛田庄司曾说过,创作推理小说还是从“暴风雪山庄”和“范达因主义”入手,最为简单方便。而杀人手法怪异至极,也能吸引读者。
       第二个死者出现了,是GOLY的面首VONYO。VONYO被发现死在马蜂窝堆中,整个人被叮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VONYO同样也是被枪杀的,随后被拖到放有600个蜂巢的温室中,并在他身上撒上让马蜂敏感的药物,所以成千上万的马蜂群起而攻之。
       家族中的成员非常害怕,这时候,侦探得登场了。
       侦探的塑造,就不多说了,我在《创作学堂》第三讲里已经说过了。
       LISY是GOLY的远房侄子,不知为何也受到了邀请,而他平时就有收集昆虫标本的爱好,对这些蜜蜂爱不释手。
       他展开调查,与GOLY的一个侄女互生好感。
       推理小说加点爱情元素是大家都喜欢的,虽然和诡计无关。
       调查一无所获,第三个死者又出现了,是GOLY的另一个远房侄子MATY,被做成标本挂在标本室内。四肢已经被折断,用巨大的钢钉打入墙体中,还用塑料布做了一对滑稽的翅膀。
       到这里为止,三个死者悉数登场,案件进入白热化状态。诡异程度和恐怖指数都不低—至少在谜团上完全占据了上风,至于解答如何,那就只能将就一下了。
       LISY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他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VONYO尸体上穿的鞋非常不合脚,似乎并不是他的鞋。他经过更多细微的观察,发现死者并不是VONYO。如果死者不是VONYO,那么他去哪儿了呢?只有一种可能,凶手就是VONYO。
       到这里为止,用了一个很老套的身份替换诡计,至于杀人动机,可以为财也可以为情,这都无所谓。假VONYO是久久未到场的律师,其实他早就来到岛上,被VONYO杀死藏匿,到时候准备拿来顶替自己。

       整篇小说到此告一段落,所用的手法就是在谜团上下功夫,在解答上瞎应付。平心而论,这样的小说,如果写得好、写得精彩,同样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看着不觉得无聊乏味。从其他推理小说中吸收诡计,进行一些改头换面—注意一定要加上自己的东西,不能照搬,不然跟抄袭无二—不啻为新手创作推理小说的一条捷径。
7
|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又是杜撰


推理小说的创作技巧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rick,一类是plot。
       Trick就是诡计,plot我认为指的就是布局。
       Plot这个词还有阴谋的意思,所以plot和trick合起来可以简称为“阴谋诡计”,这四个字就是推理小说创作技巧的秘诀所在。

       现在我们具体来谈谈布局。
       这个问题可以分作两方面来谈,第一方面是围绕诡计的布局,另一方面是不借助诡计的整体布局。
       虽然推理小说的创作技巧大体可以分为trick和plot两类,可是大部分时候这两类技巧都是综合使用的,单独使用一种技巧的情况很少见。
       因此,我们对一本推理小说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究竟是以trick为主,还是以plot为主。
       举个例子,埃勒里·奎因的《荷兰鞋之谜》就是一本以plot为主的小说,没有什么trick;而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很明显就是以trick为主的小说,如果剥离了那个诡计,整本书几乎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所以,当一本作品以trick为主的时候,plot就必须处处辅助这个trick,使得它能够成功地“骗”过大多数的读者。因此谈布局的时候是离不开诡计的,二者是一对关系密切的双生子,只有善于利用这对双生子,才能写出好看的推理小说。
       对于作者来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己这篇小说要采用什么样的诡计。
       诡计在脑子里思考成熟后,把它写下来,列成一个表格。表格的一边是构成这个诡计需要什么条件,另一边是破解这个诡计需要什么条件。
       有了这个表格,布局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遵照这个表格小心翼翼地在小说里布置好需要的线索。
       在这里作者需要拿捏的尺寸是,你必须把所有的线索一个不漏地告诉读者,但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让读者一眼就看出这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线索。
       作者要时刻记住,你的整体布局是为了诡计服务的,因此不要做喧宾夺主的事情,比如最后里嗦地用上几千字来说明杀人动机。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练习,一开始的时候列个表格对新手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现在我们来讨论另一种情况,也就是不借助trick,单靠plot的小说。
       现在的读者已经习惯了在推理小说里看到诡计,假如你的这篇小说里毫无诡计,那么你首先要好好想一想该用什么东西来吸引读者。
       推理小说是消遣小说的一种,因此它必须建立在“好看”的基础上,如果一部小说读者读了前十页还是对它毫无兴趣,那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作为作者,如果你只是单纯地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这是不行的,没人愿意花时间听你讲一个糟糕透顶的故事。你必须想办法让这个故事变得精彩起来—即使为此将故事的整体框架做一个改变也应该在所不惜。
       对于作者来说,只有有精彩的故事才是有价值的小说,写白开水文章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格外重视整个作品的布局。
       如果是创作长篇小说,你必须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写作大纲。
       首先你必须写出故事梗概,拟定章节,并按照章节将你的故事分为几部分。
       完成这一步之后,再将每一部分的故事梗概补充完整,使之细化,甚至能够独立成章。这一点对于一个作者尤其是初学创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没有章节梗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是不行的。
       在制定这个写作大纲的时候,你就必须对故事的整体布局做一个安排了。哪些章节是铺垫渲染,哪些章节是介绍情况,哪些章节是暗藏线索,哪些章节是捕捉真凶……都需要你一一调节安排。
       这就是最重要的布局工作,它不是在你写作的过程中完成的,而是在没有动笔之前就要思考妥当。
       完成了整体的构架,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架子上添砖加瓦。那么你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障眼法,巧妙地将你的线索隐藏起来,这也是布局手段的一种。
       当然,你所设置的每一种障眼法,最好都在写作大纲里写出来。
       创作推理小说是一个精准的活儿,稀里糊涂是不行的,你的脑子里要时刻清楚自己已经讲了什么东西以及将要讲什么东西。灵感是不会陪你一辈子的,只有将这些技巧变成一种本能,才能持续不断地创作下去。
       Trick和plot就好比拳击中的右直拳和左勾拳。对于作者来说,你要清楚的是,自己是擅长直拳还是擅长勾拳。
       直拳和勾拳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使用者的高下之别。
       因此作者对自己的认识很重要,如果你在构思诡计方面的才华明显不如别人,何必要死钻这个牛角尖呢?用高超的布局同样也能写出好看的推理小说。
       号称“密室之王”的约翰·狄克森·卡尔一生钟情于不可能犯罪,可是他的作品如果单从诡计内核上来看,有不少都是重复的。
       卡尔的本领在于,他能通过迥然不同的故事布局,让相同的诡计看上去不同,使读者不会感到腻味。
       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拥有的,只有大量的练习再加上一点点天分,才能练就神功。
       我在这里讲的都是个人在创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因此请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创作过程中细细体味和琢磨,方可运用自如地进入自己的创作状态。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