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9|回复: 7

[刑侦法医] 审讯时的“隐身术”(摘)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8-19 17:17:32 | 2021-8-21 10:23编辑 发帖际遇
在破案过程中,当犯罪嫌疑人无法了解警员的真实意图时,就会感到心慌,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给警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警员可以在此时抓住犯罪嫌疑人的错误不放,发动连续反击或质疑,进而达到破案的目的。

1.隐藏自己的目标,不要让自己的“底牌”外露
               前FBI高级探长奥斯里克曾说:“一个人的底牌就是他的底气,是他在和别人博弈之时的一切力量的源头。如果他在博弈中没有底气,那么他肯定是个输家。”
               警员从来不会将案情的进展程度透露给犯罪嫌疑人,也不会轻易将某些惊人的发现告诉犯罪嫌疑人。他们历来都相信“隐藏自己,观察对方”的力量。

2.每个人都是情绪的奴隶,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是情绪的奴隶。”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被情绪所掌控着。而“控制情绪”,则是每一位警员的必修课。试想,如果一个人的性格非常急躁,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往往很小的一点事情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那么,这样的人不仅不会隐藏自己,反而还很容易被他人操控。FBI是当今世界最强的刑侦机构之一,FBI的每一位警员都是训练有素的“隐身”高手,他们不会轻易让犯罪嫌疑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即使偶尔表现出来了一些,也是他们故意在犯罪嫌疑人面前做的秀。总而言之,在FBI面前,犯罪嫌疑人永远在明处,而FBI警员则永远待在暗处。

3.假借第三人身份,让对方开口说真话
               有时候,当你千方百计去探知一些事情的真相时,对方很有可能会模棱两可地回应你,所以你很难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这种不轻易开口讲话的人,往往都极度缺乏安全感,遇人遇事的时候,总是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用直接的方式询问,并不会得到什么满意的结果。如果你所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入,比如涉及对方的隐私和切身利益时,对方甚至会愤然离去,不做任何配合。而假借第三人的身份,温和、迂回地问询,就等于是你向对方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发表了这种观点的当事人并不在场,或者你现在所说的话并不一定是你的观点,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的观点,所以你大可无所顾忌地说出来。这样对方就会卸下“承担责任”和“心理对峙”的压力,你也可以轻易地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发表于 2021-8-21 08:27:2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1-8-21 09:51:3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
发表于 2021-8-25 06:42:0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1-8-31 11:12:0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收藏起来
发表于 2021-8-31 22:26:4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1-9-9 23:08:2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1-12-2 20:29:3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