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12:47 | 2019-8-15 19:26编辑
凶手是聂雨梦。
动机是为了替死去的哥哥报仇。
而他哥哥的死就是因为那三名被害人不救他而导致的悲剧。
这其实可以用排除法。
参加这次寻宝的有陈茂才、孔平、戴学海、易空叶、李彦、关道勋、潘之航、江珊、聂雨梦、肖宵月。其中孔平、李彦、易空叶死了,那就只剩下陈茂才、戴学海、关道勋、潘之航、江珊、聂雨梦、肖宵月。其中江珊为主角,不必算她。那就只剩下6个人了。如果陈茂才是凶手,那即使孔平发现了其中含义,杀了他之后也不必要再杀其他人。陈茂才可以利用孔平发现宝藏,其余两人也发现了其中含义但那时宝藏也已经被陈茂才拿走,所以跟陈茂才毫无瓜葛。其他人也是一样。唯独聂雨梦有动机。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14:28 | 2019-8-15 19:17编辑
  杀害三人的凶手是潘之航,只有潘之航三天都是一人一个帐篷。
  据题推断,陈茂才的太爷爷曾在苏州旺门做管家。查阅相关资料后,可确定这一家是曾经的名门—苏州潘家。而潘之航很有可能便是潘家的后人。他在无意中发现了网上流传的来自于他们家的藏宝图,为了守护或者防止自家宝藏被他人占有,而策划的一系列杀人案件(而潘之航很可能知道真正的宝藏下落。)
  第一个死者是孔平,当天恰好是孔平守夜。潘之航和孔平住同一个帐篷。这样以来帐篷里就仅剩潘一人,而孔平很可以是发现了一些秘密。便趁夜色从空帐篷里取走铁锹,准备挖宝。这一切被潘之航看到,便偷偷取了另一把铁锹尾随,趁机杀害了他。并把铁锹丢在了森林中。为了迎合贪财而死的传说,让大家放弃寻宝,他把尸体放到篝火中烧焦后放回原位。
  第二个死者是李彦,李彦很可能发现了毕方岛的秘密。半夜一个人去海边验证,被潘之航发现并跟踪。趁机溺死了李彦。随后在海水淹没的地方走到相对远的位置,在往回走的过程中用沙子和水掩盖自己的脚印。
  第三个死者是易空叶,他在书中发现了捐赠大克鼎的潘家,因此发现了潘之航的身份,随后被潘之航灭口放到篝火中杀死。
  关于藏宝图的秘密,可能跟退潮涨潮有关。题诗写于1937年 正是七七事变那一年。 对应了题诗第一句,第二句应该说出了藏宝的真正地点(乌江镇)乌江镇的地图同藏宝图十分相似。三四句揭露了藏宝原因和宝物(鼎)推测很可能是大克鼎同一批私藏的文物。
  至于毕方岛上,很可能真的有宝藏,但只是普通的金银财宝。陈茂才的太爷爷虽然是潘家的管家,但并不知道宝藏具体的藏匿位置。根据明朝时的传说,应该是有其他官宦人家在此地埋了金银珠宝。毕方岛的秘密很可能和涨潮退潮有关,海波和沙滩分界分明很可能是高潮线划分所导致。这个岛白天时是涨潮,六个小时后退潮,露出本来没有显露的地形。被守夜的三人发现(斜坡高出森林20m左右,应当可以看见)故而去验证或者寻宝,也因此惨遭毒手。
  而潘之航最后的撞到船上,应当也是为了处理从三人手中拿走的东西故意走到甲板上,而故意为之。从来时的情况看,潘之航并不晕船。
  注意:第一个死者的本子页数很少,推测可能被人为撕下来过。而拿走笔是为了掩盖他写了东西的事实。推测他通过夜晚的观察发现了真相。
   第二个死者的手机也不知所踪,推测记录了关于宝藏的位置
   第三个死者的书,丢失的那一本恰好介绍了潘家捐赠的两大鼎(大克鼎和大盂鼎)捐赠于中国国家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 恰好那本书都有记载 很可能发现了潘之航的身世。
  以上。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18:28
从地图上的时间看起,民国26年即1937年八月廿九午时……
当时正是七七事变后全国动乱,当时陈茂才的太爷爷,正在苏州名门大户里做管家,得到一笔财富击,其实那张地图上没有画出宝藏的方位,其实根本就没有宝藏……
这其实算是一个骗局…应该是那家大户不想让别人知道,设计了一局,而毕方岛上可能是那家大户人家的祖坟……
再说一下那家苏州名门,应该是潘家,苏州潘家,捐了两个大鼎给中国博物馆,而恰恰符合易叶空包中的书籍……关于青铜器的
了解一下,有个项羽举鼎的故事……或者是国宝(即推测,“宝藏”可能是鼎一类的青铜器……或者国宝古董,由于体型较大,陈,才会找人来帮忙)
潘家里应该是一个国宝古董收藏专卖机构。有钱是名门,潘之航应该就是潘家的后代。
这里就要提一下阴谋。上述:陈太爷爷得到一笔钱,这是来干嘛的呢,掩埋祖坟……当时兵荒马乱,大户人家不想以身犯险,就让一管家来干这件事。然而陈太爷爷不知道这一件事,就画了张地图,以便以后可以来贪一笔。
再来讲本案,凶手应该是潘之航
首先,孔平体能不太可能是外表描述的那样糟糕,反而,这根老油条最是觊觎“宝藏”一开始潘之航与孔平一个帐篷,杀人便利,其他人杀人会引起别人发现,杀完人后,将尸身烧毁,以免留下痕迹
而第二个死者李彦……应该是被凶手约出,(估计也就是我知道宝藏在哪之类的)偷袭杀人
易空叶,可能是临时起意杀人,易发现了端倪,知道了凶手,正与凶手谈判,但那不巧,言语激怒了凶手,被凶手杀害。
也有可能是凶手没想到杀完人后发现死者不是击杀对象,而是易叶空。慌乱之下将其烧了
从行为上,将死者烧了,用水泡了,可以毁掉证据,油桶里的油是计算好的,凶手没想到会有变化,油桶里油就不够了……即想到了用水代替,所以油并没有用多少,水用的的多了
后来应该是凶手与第三个要击杀对象交谈时,得知了关于自己家族的辛谜,激动,心神不宁摔倒了……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20:11 | 2019-8-15 19:36编辑
凶手目的应该是破坏此次寻宝,而不想寻宝的是江珊,潘之航,易空叶,聂雨梦。聂雨梦谁在江珊旁边无法作案,易空叶已经死亡,江珊为侦探家属。
三足两耳怪可推出是鼎,结合苏州望族可以得出是苏州潘家,抗战时期,潘家躲过日军搜查,并在建国后为国家献上两个鼎,可在易空叶的《中国博物馆青铜馆藏介绍(上)》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查到,而且潘之航不是本地人和一股书卷气的气质。本地的论坛会吸引到外地的地理学博士的几率很小,因此应该是密切关注此地的潘家(在日军侵略之时前往岛屿埋宝藏),可以得出潘之航正是出自苏州潘家。而他此行的目的应该为了逼退来此寻宝之人。
第一晚的露营潘之航与孔平一起,与孔平用纸笔在营地外交流,以免惊醒其他人。偷偷将他骗到离营地远处,用铁锹击杀,用汽油浇尸体,然后再篝火中焚尸,用沙土扑灭,再将其带回森林,以此营造毕方岛传说的诅咒吓退众人。事后撕掉交流的纸张。(潘之航睡在帐篷外侧,因为知道孔平不回来了,且孔平死后,帐篷就潘之航一个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就空余出来)
第二晚李彦在想几年前盗墓的事情,相思不宁,便来到海边吹风。偷偷跟随而来的潘之航突发袭击,两人在海边搏斗,将李彦的投压在沙土之中,使其窒息而亡。然后一边倒走一边抹去自己的脚印,耗时长且难。(第二天精神不佳)
第三晚应该是易空叶通过《中国博物馆青铜馆藏介绍(上)》推断出了潘之航的身份,潘之航因此杀人,杀人手法和第一晚差不多。
在船上的潘之航自觉自己杀了人,在风雨中,或因为自己搏斗太过,手脱了力,然后滑倒。
藏宝图指的是岛中央的圆台,斜坡和藏宝图上的凸起部分相对,将毕方岛地形图翻转就类似于藏宝图了,而×的位置也在树林里面。毕方岛的字应该是第二批去的,管家一批带人去寻后写上,表示周围的是毕方岛,而并非指明此地是毕方岛。
多用的水量是用来洗去身上血迹。地理学博士也可能预知了今天的雨,使得作案痕迹几乎都消失。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20:37
这个题不怎么确定。。。
首先概括说一下,凶手是陈茂才
  ——故事
关道勋,李隋易,李彦,孔平所盗的明代墓就是传说中获得财宝的幸运夫妇,而陈茂才得老爷爷就是当年这对夫妇的管家,管家可能因为掌握了部分财宝或者出于坚持自己心中的某些执念,书写了藏宝图,但实际上并没有财宝。而陈茂才的世家可能就类似于守岛的职责,同时也守着某些执念。
  ——动机
我想关键是陈茂才出于心中的某些执念,对那些亵渎文物,一心获得财务的盗贼的痛恨,于是发起了呼吁寻宝,目的就是在岛上将这些人一一杀害,而以孔平,李彦为开端也是将矛盾指向李隋易事件。
  ——手法经过
陈茂才来到自己所守护并保护的岛屿,准备好一切行程,准备好一切作案工具。
  首夜
陈茂才用装满水的保温杯在后方打击孔平后脑,一击就使其失去意识,在身上泼上汽油,丢到篝火中,并用所带矿泉水处理篝火周围,并用水处理一切火烧过的痕迹,和移动烧焦尸体的痕迹,移动尸体使用的是铁锹。
二夜
同样陈茂才袭击了李彦,不同的是出于某些原因李彦没有失去意识,或陈茂才条件不充足无法完成烧死,所以在追杀李彦的过程中李彦逃到沙滩并溺死,或陈茂才背着失去意识的李彦模仿脚印到达海边溺死他,并原路相同方式返回。
三夜
陈茂才以和孔平同样的方式杀掉了易空叶
可能因为易空叶在博物馆书籍中找到了被盗墓和陈茂才爷爷的故事,所以被杀,也有可能陈茂才想坐实玄学说法,才不论是谁,都要烧死。
  ——证据
检验保温杯之类的生活用品,兴许能发现蛛丝马迹,查阅博物馆书籍上下册能找到陈茂才家族和被盗墓以及毕方岛之间的渊源,坐实陈茂才谎言。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21:27
综合分析整个案子,三个死者的死亡时间都不明确,死亡地点多半存在移动,首先分析整个岛的情况,整个岛是圆形的,除了平台之外周围所有地方都是树木杂草丛生。平台由于高出岛平均地线,很容易看清楚周围地形,但是由于三个案子都在晚上发生,因此看到的也不会很清晰。从杀人能力来说,由于题目交代三个人都是同一人所杀,而根据时间,地点,不在场证明,无法排除凶手,那么只能从证物入手了
首先是老孔死亡的案子,老孔明显是被人袭击后昏迷后焚烧致死,如果是清醒状态被烧肯定会叫出声惊醒众人,而尸体发现的小树林周围没有明显的焚烧痕迹,可见,焚烧的位置并不在树林,由于尸体因过分的焚烧已经成为焦尸,可见有人利用汽油进行刻意焚烧尸体后拖拽尸体到小树林内,撒上沙土是为了灭火,因为水是没办法灭汽油点燃的火的。为什么一到晚上,拿着藏宝图的人就会不见,是不是藏宝图上有什么白天看不到的东西,在月光下才能看得见,因此才使得晚上值夜的人发现了宝藏挖掘的关键线索,打算独自尝试挖掘。那么晚上有什么东西是白天看不见的呢,就是头顶的星空,藏宝图的秘密要结合星空才能解开。第一个案件的嫌疑人不可能是聂雨梦,因为江珊是没有嫌疑的而且聂和江住在同一个帐篷,因此杀人的只能是后来没有死的潘之航,关道勋,陈茂才和戴学海其中之一。
第二个案子死的是李彦,李彦是溺死的,头上没有被铁锹敲击的痕迹可见他没有被偷袭,但是有一点,如果他和凶手正面打斗,这点可以从他身上的搏斗痕迹看出来,那么他怎么可能逃这么远,一个瘸子肯定是跑不过凶手的,所以说他是自己走到海边的,然后被凶手安头溺死,之后凶手一边倒退一边用树枝什么的扫掉了自己的脚印。
再来看题目中给第二案件蕴含的线索,首先是篝火,篝火这次没有被沙熄灭,可见这一次汽油并没有浇在篝火上,李彦也没有被烤成焦状。凶手为什么要拿走李彦的手机,他又是怎么拿走李彦的手机的?这似乎证明了凶手在杀人之前曾经和李彦,易空叶联系过,但是题目开头交代,这里根本没有信号,可见,手机的作用不是交流。
第三个案件中,易空叶死前拿走的中国青铜器介绍,通过网络爬虫爬取百度和google中苏州,青铜器,日寇以及潘,关等姓氏,查找到关联答案,了解到,西周大克鼎于清朝光绪十六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的一处窖藏。出土后,首先被天津人柯劭态买下,潘祖荫又用重金从柯氏手里购得,成为大克鼎的主人。潘祖荫死后,其弟将此鼎运回苏州老家供放。
民国初年,曾有美国人以巨款求购,被潘氏后人断然拒绝,视之为传家之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国民党当局在苏州新建一幢大楼。党国大员忽发奇想,要在大楼落成后以纪念为名办一展览会,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然此拙劣伎俩为潘氏识破,婉言拒绝了参展。
1937年苏州沦陷,主持家务的孙媳潘达于果断地与家人将此鼎秘密埋入后屋。后日军果然不断来潘家求索此鼎,有时一天竟来七次之多,终于未得。抗战胜利后,潘达于把西周大克鼎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
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将此鼎捐献给国家,从1952年至今,此鼎一直珍藏于上海博物馆。
仔细查看上海博物馆关于大克鼎的相关资料,分析藏宝图上诗句,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乌江。盟约不到翌日见,三足两耳怪横行。长枪短刀何所惧?力拔山兮气盖世。所谓三足两耳即鼎也。这段话估计讲的是当年日寇来潘家抢夺鼎的经历,这批被埋藏在毕方岛上的估计是当年潘达于秘密埋藏的其他青铜器中的一部分,不知怎么的被管家知道了,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了藏宝图,为了记住宝藏的位置,还特意把毕方岛写了上去,文中的毕方岛和诗句不是一个时间写上去的。
凶手是潘之航,三个人死的夜晚他都是独自一个人睡的,如果是两个人睡觉,难免会弄点动静吵到一个帐篷里的人,再加上第二个死者被发现的时候潘之航前一晚是没有睡好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严重的黑眼圈,严重到很明显就被人发现,如果他睡得不好,外面有什么动静他应该知道才对,可是他什么都没说。
在作者的构思中,潘之航应该是潘家的后人,在他登上小岛的时候就明白了地图的秘密,知道宝藏藏在哪里,但是他没有说出来,要么就是他想独吞宝藏,要么就是不想宝藏被他们变卖,如果是后者,潘之航没有必要杀人,所以动机是为了独吞宝藏。
第一天夜里,老孔守夜的时候发现了星空和藏宝图的联系,于是进帐篷拿笔和纸把星空画下来,而此时知道藏宝图秘密的潘之航担心老孔发现什么,就一直在暗中观察老孔,当他发现老孔已经知道后就用铁锹打死了老孔,他想到了毕方鸟的故事,于是将尸体烧焦扔在树林里,想做出诅咒的样子,将其他人劝退,但效果不是很大,依旧有人不死心。第二天夜里李彦也发现了藏宝图的秘密,他用手机将星空拍下来,按照地图的指引到了海边,被尾随的潘之航按头溺死,潘之航不知道李彦的手机密码,删不了照片,只好拿走了手机,脚印的处理方法上面已经提过。易空叶从那本拿走的上册书里发现了藏的宝藏可能是什么,也发现了星空和藏宝图的秘密,他想找个人商量这件事,于是拿着拍的照片找了和他想法(把宝藏归于国家)相同的潘之航,被潘之航暗算,用铁锹打死。那些被用掉的多的水应该是潘之航用来洗清身上血迹的。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25:37
一  三起凶手案

1 凶手为同1人。

题目设定如此。

2 凶杀夜所有人都没有下药。

原因如下——
所有死者体内都没有发现药物。
文中并未说明各个死者没吃泡面,所以泡面下药机会均等,大家同死者一样未摄入迷药。
水虽然是自带小瓶,但是守夜均死者主动提出,不可预料。夜里大家在一起并不能单独去每个人的帐篷下药,所以水中无药。另一个佐证是,第一晚凌晨江珊还清醒,并且醒来很早,不是服药状态。

3 凶手只能是当夜睡在帐篷外侧的人

所有的帐篷结构都一致,那么都与江珊的结构相同,可睡里外两人。并且因为入口狭窄,内侧人进出一定会影响到外侧人。在大家都没有下药的情况下,认为内侧人出入一定会弄醒外侧。所以,行凶者只能睡外侧。当夜睡在外侧的人有:
江珊
“聂雨梦严肃表示自己绝对没有杀孔平,而且自己睡在帐篷内侧,这么窄的路口要是进进出出怎么可能不影响到睡在门帘旁边的江珊。”

戴学海和易空叶
“但是等她走出帐篷才发现比她起得更早的都有,戴学海和易空叶正在用矿泉水洗脸刷牙”
如果他们是睡在内侧的人,那么外侧的人应该已经被他们吵醒并且开始刷牙了。

潘之航
一个人睡,室友守夜。

李彦
“还未洗漱的陈茂才和潘之航随便用水擦了擦脸就和大家一起出发”
说陈和潘起来最迟,那么同住的李彦起来比陈早,便是睡在外侧的人。


4 凶手在潘和戴之间

这些人中江珊不是凶手,李彦和易空叶都是死人。所以嫌疑人还剩下潘和戴。


5 凶杀动机为阻止死者发掘宝藏

首先,动机应与三年前案件无关。涉及3年前案件的只有4人。唯一对案情有误解的聂已经排除在外。相关者关道勋乃知情人,并无复仇动机,且同样排除在外。

经常发现2把铁锹都在帐篷外面淋雨,说明铁锹都被人拿出使用。凶手杀人使用一把足矣,无需使用第二把,所以第二把应该是死者拿出。半夜拿出铁锹,只有挖宝一种可能。

孔平有白本却无笔不合常理。所以,要么是他的笔被人拿走,要么是本子的记录被人撕走,因为本子外形似作业本,可以做到撕扯后无痕迹。笔记本很薄,倾向于有内容被撕走。另外两名死者手机均不见。说明三明死者均有信息被隐藏,易与另外两人并无交集,三人唯一交集为此次寻宝,故推测隐藏信息与宝物相关。

所以,凶手可能是知道宝物秘密,并极力阻止别人找到宝藏。于是这个人便不能是戴,因为他白天还是心心念念的去寻宝(即便找到也不可能有机会独吞,这种意义上讲,他找到跟死去的人找到并无太大差别)。


6  凶手潘之航

由上面分析可知,凶手只能是——潘之航。

“守夜的人会遭到毕方的诅咒,难道……真的是……”他喃喃自语,潘之航拍拍他的肩让他不要放在心上,但其实他自己的脸色和精神也很差,两个黑眼圈还很明显。
两个黑眼圈说明他没睡好,其实之所以没睡好是因为半夜出去杀人了。

潘之航还因此呕吐不止,看到他呕吐出来的酸水,江珊和肖宵月也捂起了嘴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潘之航看到后就跑出了船舱到甲板上抓着栏杆往海里吐起来,直到只剩下干呕。
潘之所以在船上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他连续几天夜里都没有休息好,而且顿顿吃泡面营养不良,所以大脑缺氧。

“临睡前她往帐篷外看了一眼,孔平正坐在篝火旁双手拿着藏宝图认真看着,他的身边除了那团火什么都没有。”
说明这个时候,孔还没有去拿他的笔记本。既然杀人与笔记本有关,他当夜应该拿过,而潘却说
“没有啊,他一晚上都没回来。”
而我们知道,如果孔回去取本子他是一定会发现的。正如易拿书被陈发现一样。另外,只有同寝的潘有机会神不知鬼不觉放回孔的本子。这便是潘杀人的铁证。


7 杀人手法

孔被杀,被焚尸,然尸体周围无焚烧痕迹。于是有疑问——
焚尸地点在何处?为何焚尸?

因为只有篝火有焚尸痕迹,所以最容易联想到,尸体是在篝火处被焚烧的,而后搬运至树林。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
其一  尸体被严重焚烧,不易于搬运
其二  焚烧后的头颅已经架不住眼镜了(由孔眼镜在其旁边,关拿起时未触碰焦尸可知),所以凶手若搬运尸体不应连眼镜一起搬运。
其三  在篝火烧毁再搬运走尸体没有任何意义
其四  按文中描述,尸体焚烧成那样似乎需要很久,但是空0点时还被江珊证明活着。另外“两人靠近焦尸后,原本就刺鼻的焦味越发浓烈”似乎是说熄火不久
其五  焚尸的日子篝火都会被沙土覆盖。看起来像是用沙土把活盖灭后,再把里面的焦尸搬出来,若如此,焦尸上应该也有沙土覆盖。然而文中并未提及

实际上,尸体就是在发现处被焚烧的。周围没有烧焦痕迹是由于“烛芯效应”——

人穿的衣服被火点燃,皮肤被烧脱落,皮下脂肪融化、流出,衣服被液化脂肪浸湿后成了“灯芯”,而体内的脂肪就像是“蜡”,源源不断地提供燃烧的燃料,于是尸体就像蜡烛一样慢慢地燃烧,直到所有的脂肪组织都被烧完。脂肪作为一种高能燃料,在燃烧时会发出极高的热量,导致肌体和骨骼被完全焚毁,如同火化一般。1998年,John De Haan在BBC的帮助下用猪演示了“烛芯效应”。一头包裹着毛巾的猪被油料引燃。由于温度过高,这头燃烧着的猪烤化了楼上的一台电视机。由于燃烧产生了很小的火焰,附近的摆设没有遭到焚毁。
source: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3%9B%E8%8A%AF%E6%95%88%E5%BA%94/11058761

焚烧尸体并不是为了隐藏身份,岛上就那么几个人无法隐藏。也不是为了隐藏杀人手法,因为铁锹很容易就被发现了,且并不能指使凶手身份。凶手想要隐藏的应该是死者使用过金属探测器,身上留有汽油。进一步讲,凶手想隐藏的是死者发现宝藏秘密的事情。

另一位被焚烧的尸体情况相似。另孔本子里丢失的部分应该同易的手机命运一样,都被烧了。

篝火处也有汽油,另外焚烧尸体的时候,篝火上都会被沙土覆盖熄灭。凶手刻意伪造在篝火处焚尸,怕是想隐藏死者就是在小树林被杀的。以免有人对“死者为何去小树林”进行推测,进而判断宝物在小树林。

溺亡者李彦。
虽然他的死法跟其他人不一样,但他也不是自杀,因为有搏斗痕迹。
因为斜坡搬尸不易,所以他应是夜里自己走去海滩的。而后在海滩被凶手溺死。
但是现场只有死者的脚印而没有凶手的脚印。
可能1: 其实脚印是凶手的,凶手伪造了脚印。
但文中已说明其脚小于正常男性,那么只有女性可能伪造。所以潘并不能伪造。排除。

可能2:凶手隐藏了自己的脚印
如果凶手沿岛绕行,在另外的地方穿过沙地,就可以不在尸体附近留下来回的脚印。不过这样做依然有被大家发现的风险(只不过恰好那天大家没有环岛去看,恰好不是从别的地方绕到尸体附近而已)。凶手选择了更聪明的做法——抹平自己的脚印。如果简单抹去脚印会显得不够自然,所以凶手用带来的水冲刷了自己的脚印,因此警察发现实际用水比理论高出很多。因为尸体距离岸边只有1米,所以完全可以实现用自带水桶装水抹平。



8 死者发现的秘密

孔发现了图的秘密,于是拿出自己的小本子,查看小盂鼎(后续说明)的信息,他也是古董商人。

李发现这个岛形状的秘密,于是去了海边,想从下面观测,手机可能是因为拍了照,最后被丢入大海。

易也解出了图的秘密,于是拿出自己的书,查看关于大盂鼎的介绍。手机大概是对相关页面拍了照。书和手机一起被烧。

藏宝图与实际不符。然而宝物确实藏于此处(80年前运过货物来)。地貌变化不可能(明朝之前就叫圆岛)。
那么只有2种可能——
1 岛在特定条件下才呈现图中样貌,比如潮汐
2 图中所绘并非岛的轮廓而是其它,比如指高地

很遗憾,没有度出一个好的潮汐解释。而且如果是这样,貌似挖宝探宝不会在高地。所以倾向于藏宝图其实绘制的是高地。藏宝图上面本来没有毕方岛3个字,因为并不需要指明,看图即可,后来加上名字,许就是因为高地处有些许变化,特此指明。


9 凶手的身份

潘之航本来是支持把鼎上交国家的,也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听到百万之财就两眼放光,可见并不是想独吞财宝,何必杀人呢。

他的身份应该是当初苏州潘家(后续说明)的后人,所以想保护先祖留下的文物。

前两个死者都是想把宝物换钱的人,最后一个易如果还是坚持最初的立场可能也不止于此,但是得知好友境遇后,他显然是想帮助好友,怕是变节遭祸。




二 藏宝图的秘密

藏宝图上的字谜

日寇尖刀袖中藏,霸王自刎于乌江。盟约不到翌日见,三足两耳怪横行。长枪短刀何所惧?力拔山兮气盖世。

日寇尖刀袖中藏,尖字藏部,可解为大字或小字。
霸王自刎于乌江,可解为于字。霸王自刎乌江,于乃后补
盟约不到翌日见,盟字去明可解为皿字

后三句其实都是描写同一个字:鼎
三足二耳怪横行,三足两耳就是指鼎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霸王项羽举鼎

所以这个字谜可以解为:大盂鼎或小盂鼎

参考下面文献,可知,大盂鼎现为中国博物馆收藏,所以藏宝图所指应该是小盂鼎,也就是潘家看门人盗掘的小件珍藏。
以下为百度文献: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

1937年日军侵华时,苏州很快沦陷。国将不国,人命难保。此时,潘祖年已作古。潘家无当户之人,皆妇孺。英雄出少年,当此危难之时,潘祖荫的侄孙潘承厚、潘景郑等商定将大鼎及全部珍玩入土保全。经反复遴选,决定将宝物藏于二进院落的堂屋。这是一间久无人居的闲房,积尘很厚,不会引人注目。主意已定,潘家人苦干两天两夜才将全部宝物入藏地下。又将室内恢复成原样。整个过程除潘家人以外另有两个佣工和一个看门人参与其中,均被反复叮嘱要严守秘密。此后不久,潘氏全家即往上海避乱。潘宅一时竟成了日军搜查的重点。经过反复的搜查并挖地三尺均无所见,日军也只得作罢。日军占领期间,潘家的看门人曾几次盗掘了若干小件的珍藏,卖给洪姓古董商人。但大鼎过于沉重,无法搬动,得以幸免。


易空叶的背包里仅放着一本名为《中国博物馆青铜馆藏介绍(下)》的书籍,却不见《中国博物馆青铜馆藏介绍(上)》。他到书店买了这两册书,上册里主要介绍了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博物馆、湖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五座博物馆的三个重点馆藏以及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


易不见的那本书介绍的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结合文献里面必定有大盂鼎的记载,所以易应该是解出了宝藏之谜。后被杀人灭口。

“自己的爷爷80多年前就曾经带人和货物去毕方岛,而快70年前自己的父亲也带了一批人去毕方岛,那些人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但是最后无功而返。”

藏宝图上写的民国二十六年就是1937年,符合历史描述,船长的爷爷80多年前带人和货物上岛,时间也相符,应该就是有人带小盂鼎藏于岛上。近70年前应为1951年,也与文献相符。


藏宝图是个不规则图形,和岛的形状不符,和森林边缘的形状不符。
但是高地的形状其实大家并不清楚,藏宝图上一边凸出的部分可以作为上高地的斜坡(可能是上边凸出的部分)。而岛的草图是潘画的,他很可能为了不让大家发现这个秘密。故意把高地也画成圆形,而另一端的凸出则忽略掉了。

而在露营地附近的小树林里警方还发现了另一把同样型号的铁锹被暴雨冲刷过,上面同样有易空叶的名字。戴学海表示易空叶确实带了这两把铁锹来。

说明有人在高地树林里有挖过东西,很可能就是红叉所指的藏宝点。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31:54
凶手是潘之航。动机是不让他们找到宝藏。        首先,三名女生不可能杀人,肖宵月是没有勇气也没有动机,聂雨萌是没有机会,她要是出帐篷肯定会惊动江珊。凶手只能在剩下四个人中。戴学海是真的想找到宝藏,他不可能杀人。陈茂才和关道勋若想出来杀人,肯定会惊动同一帐篷的人,那就只剩下和第一个死者孔平同一帐篷的潘之航。潘之航有口音,不是本地人,陈茂才太爷爷在苏州当管家。我认为潘之航应该是苏州人,陈茂才太爷爷在他们家当管家,宝藏应该和他们家的秘密、留给子孙的遗产之类的有关,所以他并不想他们找到宝藏。
        第一个案子呢,他可能先去放装备的帐篷里拿了易空叶的铲子,从身后偷袭孔平,孔平应该不会只带一个空本,他应该还有一个本用来研究吧,凶手把他扔进篝火堆里再用笔记本来增强火势?烧的差不多了用水把火浇灭,把尸体移出,再重新点燃篝火。紧接着抛尸,留下易空叶的铲子。
        第二个案子,我还没想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感觉像是利用涨潮和退潮,骗他有宝藏一起去然后趁其不备推进水里,等涨潮又被冲回到岸边。自己回去时把脚印弄掉,地理学博士应该对涨潮一类很有研究吧。
        第三个案子应该和第一个案子差不多吧。把增强火势的工具换成那本上册书 。省略抛尸的步骤就好了。
        感觉……很烂,评审老师凑合着看两眼吧。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32:21
凶手为潘之航,因为在第一天只有他是自己睡的帐篷,其他人出去必然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注意。
被烧焦的尸体是被人直接从平台上向书林里扔下去的,因为那个坡很滑带着尸体一个人是下不去的,李彦应该是发现了这个岛到晚上会退潮,因为他们第三天早上放石头时距离海岸线一米,然后上船时石头已经被泡在了水里,然后李彦走到了沙滩边被人溺死在了水里。
毕方岛的秘密与博物馆有关,
匿名
| 发表于 2019-8-15 19:33:44
凶手是潘之航。
第一晚他在夜深别人都睡着之后,从帐篷里出来,守夜的孔平自然以为他要上厕所,自顾自的研究藏宝图。但是潘之航去堆放器材的帐篷里拿了一把铁锹,绕到孔平身后不断敲他的后脑勺直至死亡。然后取来汽油,先把孔平尸体扔进火堆里,然后浇上汽油,待尸体被烧的面目全非后用沙土将火扑灭。然后把尸体和凶器抬到圆台上的森林里,用矿泉水洗了洗手后再回去帐篷里继续睡觉。
第二晚,凶手在凌晨,依旧出来行凶,他把李彦骗到了岸边,走进了水域,然后突然要杀死李彦,李彦拼命挣扎,可是腿上有伤,被凶手按在被水浸没的沙土里溺死。之后凶手用矿泉水把自己的脚印做了掩饰。在海水冲刷后便看不到任何痕迹。凶手潘之航在这晚过去后有着黑眼圈,就是因为作案后来回奔走取矿泉水把自己的足迹埋没,所以没有多少时间休息。李彦的手机也被扔进了海里。
第三晚,凶手为了让大家对守夜人的诅咒信以为真,同第一晚一样的方法,杀死了易空叶然后焚尸。同时,易空叶在看的书籍也被烧毁,然后依旧是用沙土把火扑灭后将尸体拖进森林里。凶器是易空叶放在帐篷里的另一把铁锹,也被凶手扔在了树林里。
因为第一晚只有潘之航一个人睡在帐篷,所以出入帐篷不会惊醒别人,而其余两两一个帐篷,出入肯定会惊扰到别人。所以凶手就是潘之航。动机,杀孔平和李彦是为了不让他们将可能寻到的宝藏变卖。而杀易空叶,只是为了让别人信以为前两人的死是因为诅咒。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