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3 2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葫芦 于 2012-12-4 09:20 编辑

首先是凶器与手法的问题:
由燃烧时间与燃烧后剩余的黑色粉末可以判断凶器可能是高强度纤维之类的东西,而销毁罪证的方式为白磷。凶手将高强度纤上涂上白磷,当被害者跑动的时候划过脖子,因为体温而自燃,同时线断掉。那个大婶所说的爬起来的恶魔,指的是断掉细线上的白磷自断口处沿着纤维线自下而上燃烧时的景象(纤维线随着白磷燃烧殆尽)。而那声脆响,应该是凶手将线的两头绑在类似针的物体上,然后将针分别通过两侧书架的孔洞卡住,调整书架距离使纤维线绷紧。线断后针状物下落并与钢制书架碰撞产生的声响。至于那声啪的声响,应该是书本落地的声音。
然后是凶手的问题,这个手法的实施,有点比较重要,就是死者当时要快速跑过去。死者没有遇到危险,不然会发出求救。那么她向深处跑去便是出于某些迫切的目的。既然这是手法中关键的一环,那么凶手定要将其掌握,并且在合适的时间触发它。由此可见,这个杀人动机与图书馆深处这个地方有关。这条思路到了尽头,我们不妨先停下来,看下书扉页上的文字,因为它也很可能与犯罪动机有关。将文字上的内容与死者平日来图书馆的时间,联系上面图书馆深处这一地点,可以看出,这位小姐在图书馆深处与一位男士趁着刚开馆人不是很多的时候有着亲密接触。书扉页上的文字是凶手所留,那么凶手是谁?既然涉及到这类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位小姐的丈夫或是恋人,而这位小姐可能在偷腥。以这个角度思考当时可能是这样的:这位小姐翻开那本书,看到了凶手留给他的话,知道自己与那位男士可能有危险,于是第二天拿着书急急忙忙的向平日里约定的地点(图书馆深处)跑去,而后被割喉。但是既然他的丈夫或是恋人在得知其偷腥后升起杀心。可见是爱她的,故不会写下扉页的第一句来。看着扉页的第一句,不禁使人怀疑,是否会是前面提及的那位男士想摆脱死者而故意写下的?而其中的“你们”并非指的偷腥的二人而是凶手所憎恨诅咒的一切(包括死者),那么当时可能是死者在看到这句话以后,不想结束这段关系而急忙跑向约定的地点质问凶手的。这样想似乎解释的通。
于是我们接着想,这位男士的身份是谁?如果我是侦探会先调查这段时间内是否有男性读者与死者有着相同的习惯(大早清来图书馆)且今天6~6点20有来过图书馆,生活境遇不很理想,待人相对和善,同时调查图书馆内男性管理员在清晨时的行踪。至于馆长本人则被暂时排除在外,因为馆长就在柜台,死者不会急急忙忙跑去图书馆的深处。
以上便是我的推理。
| 发表于 2012-12-3 2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葫芦 于 2012-12-3 21:39 编辑

首先高强度纤维材质易燃,白磷外焰超过500℃ ,足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燃烧殆尽。而高强度纤维即便做的很细,强度依然足够。先前说的钢琴线,材质为钢,在纯氧条件下点燃会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粉末状固体。虽然白磷有足够的温度将其点燃,但纯氧条件有些勉强。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