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7-23 11:18:27 湖北| 发自安卓客户端
救生艇上的 5 人中不可能有人穿女士高跟鞋,女大学生是运动套装,男士也不会穿高跟鞋。
所以必然高跟鞋的主人开始上了救生艇后又不在了,可能是被推下去了。
冯姓男子是唐莎莎的未婚夫。“易老”语出《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恰好能对上。
神秘礼物可能就是那双高跟鞋,因此未婚夫一看到报道的图片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并决意复仇。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2:54:20 安徽
沉船后,五人与唐莎莎登上了救生筏,唐莎莎的恨天高高跟鞋戳破了救生筏,在紧张的环境下,大家发现救生筏的浮力渐渐不够支撑六个人的体重,因此决定将罪魁祸首唐莎莎抛弃并丢入水中,处理好破洞后约定好一同保守秘密,并签署自白书轮流交给下一人,顺序为龚华庆->何蒂->雷恺->李杰->米家慈->龚华庆。
获救后,冯姓男子,即唐莎莎未婚妻,从新闻中救生艇上高跟鞋的照片中得知唐莎莎曾经在该船上,因为这是他送给莎莎的礼物,而女大学生声称这个来自西欧的高跟鞋是她自己的,更让冯姓男子明确,未婚妻是被这五人所害。但他一直在国外留学短期内无法回国找到这五人明确真相。
一年后,冯姓男子回国并前往龚华庆高调的发布会,给五人种下了猜疑的种子,同时公布了高跟鞋线索,而猜疑的五人开始了互相残杀(后面瞎猜的多),龚华庆目的是杀灭所有人,因此先杀害了李杰,他持有持有雷恺承认书,可以把锅甩给雷恺。米家慈发现有人被害,就杀害了持有自己承认书的龚华庆,本想团灭所有人,他先挑了作为男性的雷恺杀害,接着计划杀害何蒂但被捕。


推理1:矛盾的人数与消失时间
最开始船员称100名乘客和26名船员成功疏散至21艘救生筏中,每艘可乘坐6人,因此126/6=21,刚好21艘坐满,但最终声称救生筏处仅有五人,与应当坐满相矛盾。
因此一开始救生筏上有第六人,后来发生某事,导致第六人消失,佐证该推测的还有01章节中,“挪到了旁边的一个空位子上”的表述表示本应该还有第六人,但在此时点内已不在救生艇上。同时,在后续报道中确认死者数量中是47名包括沉船的4名死者,也就是剩余43人,而救生筏“分散离群”,因此同一个救生筏的死者理应同时被发现,而6*7=42,刚好比整整七艘多1人,因此怀疑这个多出来的死者就是消失的第六人。
通过02章节新闻报道可知船体10分钟内完全分裂沉没,而在挪到空位的时间为轮船彻底沉没时,因此第六人消失时间为从触礁到轮船沉没的这10分钟之内,而通过推理2可再将时间缩短至从疏散时到轮船沉没这段时间内。

推理2:高跟鞋归属
船上目前的五人为四男一女↓
眼镜男:用袜子堵住洞口;探照灯男:提供探照灯;胆小女:递出鞋子;协议男:签订协议;烟味男:掏出打火机
目前只有一名女性,而在这里的描述中,她是穿着“运动外套、运动长裤和白袜子”的,而此类休闲搭配与“恨天高”的高跟鞋明显不符,同时在03章节中,描述该女生为“‘还’是这种素面朝天、土里土气”,因此这里救生艇上的女生并非为高跟鞋的主人,而是其他人,其余四位男性显然不合适,那么这双高跟鞋主人的身份就是消失的第六人,猜测其为热爱时尚的唐莎莎,该身份在推理3中进一步坐实。

推理3:冯姓男子身份、第六人身份与唐莎莎收到的礼物
唐莎莎姓“唐”,并将自己与未婚夫称为“易老冤家”,有典故谓“冯唐易老”,因此可推测该冯姓男子即为唐莎莎的未婚夫。而该男子对事件的反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了解当年的罪行,说明作为唐莎莎未婚夫,他了解救生艇存活五人掩盖的事实,即第六人的存在,而他与五人组唯一的联系,就是新闻报道附图中的那支原属于第六人的高跟鞋,而这双高跟鞋是唐莎莎的私人物品,即未婚夫寄给她的高跟鞋,一方面是在北欧购买的高跟鞋出现在五人救生艇的报道中,另一方面是女大学生宣称是她提供的高跟鞋,这两点让冯姓男子清楚,他们对媒体说的是谎言,掩盖了自己未婚妻本来存在于救生艇的事实,本应在救生艇的未婚妻被他们五人所害。

推理4:座位顺序
船上一共有四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眼镜男移动之后整个救生艇的顺序分别是
空位-眼镜男-探照灯男-烟味男-协议男-胆小女(逆时针顺序)
推理过程:①眼镜男移动到旁边的空位置位置说明其在空座边
②眼镜男移动后其邻座为探照灯男
③眼镜男左倾身子去够胆小女递给他的鞋子,说明胆小女在他左前方一段距离的位置上,若他们之间隔着探照灯男,那么在探照灯男双手均有空(头戴式灯)的前提下为何不协助传递?因此探照灯男在眼镜男右侧,空位在眼镜男左侧
④两天后,没有交换位置的动机,且移动较为艰难,因此视为位置未发生改变
⑤发出冷静声音的协议男在眼镜男对面,即在胆小女右侧
⑥最后一个位置,在探照灯男与协议男之间,留给了烟味男
完成上述顺序的推理,下面的⑦、⑧和⑨也验证了推理的正确性
⑦协议男将承认书给了旁边的女生,按顺序在女生之后紧接着是眼镜男,符合推测的顺序
⑧烟味男和探照灯男为监督员,说明他们是最开始或最后完成仪式的人,而最开始是女生和协议男,因此他们推测为最后完成的男性,而按照逆时针顺序“协议男-胆小女-空位-眼镜男-探照灯男-烟味男”,符合他们作为最终签署承认书的人。
⑨最初说有救的时候,探照灯旁边的人发出了烟味,也是符合的。

推理5:人名与代号的对应
有五个人:龚华庆、何蒂、米家慈、李杰、雷恺,其也对应着
龚华庆->协议男:作家随身携带记事簿,而协议男随身物品也有
何蒂->胆小女:唯一幸存的女性,被米称为灰头土脸的小妮子
李杰->探照灯男子:原因是报道称李某是探险爱好者,而探照灯男说出于个人爱好携带灯具
雷恺->眼镜男:报道称雷某发现了破洞,排除到这里仅剩下两个人,眼镜男和烟味男,而在堵洞危机中,烟味男只是说了一句有救了,主要的补船功臣还是眼镜男
米家慈->烟味男:最后排除剩下的身份
那么他们承认书的顺序就是龚华庆->何蒂->雷恺->李杰->米家慈->龚华庆

推理6:沉船与消失的第六人
冯莎莎的恨天高戳破了救生艇,随后被船上其他人抛入水中,可能原因:船的浮力不够、她喋喋不休的话语引人仇恨、其他人报复她将救生艇戳破,而承认书也指的是该内容

推理7:冯姓男子证据
我更倾向于他的证据为高跟鞋,而非其他人告密
原因为,除了龚华庆,其他人都不是公众人物,较难接触到,且在发布会时未安排单独见面的时机,同时对于龚华庆的表述也说明其不是告密者。

推理8:三人相继被杀害
这段好难顺逻辑QWQ因为他们仨是相继被杀害且家中出现偷盗痕迹,说明凶手是想找到承认书将其占为己有或销毁,而且说明杀害的目的在于承认书。
而通过龚华庆目光阴森冷酷可以推测他是第一个动手的人,他的目的是杀害所有人收集承认书,从而实现真相的湮灭,而杀害李杰的原因是将嫌疑推给雷恺,因为李杰有雷恺的承认书,所以可以杀害李杰对于雷恺好处最大。
李杰被杀害的消息传出之后,米家慈意识到有人想消除证据而动手,他的承认书在龚华庆手上,因此他先杀害了龚华庆。接着米家慈的杀害对象只剩下何蒂和雷恺,他挑了男性,并且他手里有雷恺的承认书,清楚自己会被雷恺盯上,因此继续杀害了他,最终被捕。

有一处小小的bug:02章报道中写的是雷某某,后面出现的是雷恺,是否用雷某更合适QWQ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4:21:51 北京
梳理本题的事件前,要先理清人物的身份。改题目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答者默认文中内容均为上帝视角给出,不存在叙述性诡计,以下解答均基于该前提做出。01中可知,最后的生还者有五人,依据其特点,暂时以以下的称呼作为区分:头灯男,抽烟男,眼镜男,女生和钢笔男。而根据0203可知,拥有笔记本的钢笔男就是作家龚华庆,女大学生何某也就是何蒂。发现洞的雷某某也就是雷恺和是眼镜男,探险爱好者是头灯男李杰,那最后剩下的抽烟男只能是米家慈。五人见面互相认识,故不考虑有人伪装成其他人的可能性。
然后,根据04与02可知,冯姓男子既然在网上公布了,就理应不会再动手杀人,这两个行为是互相冲突的,且他说一个都跑不了,但只死了三个人,与他的行为逻辑不符。所以冯某作为凶案干扰项,答者先行解释这个人的问题。在03中他与五人同框,加上身在海外等背景,他不可能是在场五人之一。他的身份是唐莎莎的未婚夫,“易老冤家”即取“冯唐易老”词句。而他掌握的关键线索在02中提及,唐莎莎曾收到未婚夫的神秘礼物,媒体照片中有配图,救生筏中间有一只高跟鞋,再结合冯某不在现场却能得出唐莎莎死亡另有隐情,可推测冯某认识图中的高跟鞋,因为那是他送的礼物,鞋在人不在,救生筏明明能坐六个,所以冯某知道唐莎莎一定死于其他五人的谋害。所以他就能在媒体上公布证据,这证据与五个幸存者无关,只要有高跟鞋购买记录与实物比对即可。他的复仇计划就是让五个幸存者身败名裂,所以与04的凶案不符。故可推知04的凶案是五人中的某人不愿冯某公布这些,所以将其他人杀害,把承诺书抢回。但若是杀死四人,则凶手是谁一目了然,所以只能杀三个。为什么不会是冯某要完签名后再杀人抢承诺书比对字迹,因为他们当时是写承诺书按指纹,没有签名字。如果杀人是为了取指纹,文中却又没有提及,反而提到了翻找东西,那从文中出现的物品中唯一可翻找的只有承诺书。
而要锁定凶手,就要知道谁的承诺书在谁的手中,也就意味着要还原救生筏中的座位和事件。因为01的描述中,男人无法在救生筏上随意站起来移动,故唐莎莎遭遇的应该只是普通的扔下去,并未遭到侵犯,因为那会让救生筏翻掉。而扔下去的原因就是她穿高跟鞋戳漏了救生筏,为了减轻重量,只能扔一个人下去,那谁造的孽谁来承担。能动手的理论上只有唐莎莎身边的人,最多加上何蒂,其他人站不起身。从李杰手臂上的伤痕加上雷移动到空位后与李邻座可知有一个是李杰,从01眼镜男挪到空位可知唐莎莎另一侧为眼镜男雷恺和。龚华庆挨着何蒂,何蒂在雷恺和换位后的左侧。根据雷恺和移动左右的不同,有两种情况。龚何李唐雷米,或者龚何雷唐李米。但李杰左臂有疤,大概率唐在李左侧。不需要考虑顺逆时针,因为若何蒂在唐所在位置的左侧,那只有两格空间,而唐两侧是李雷,所以龚只能在何远离雷的一侧,也就是必然在唐的对面,且另一侧是米。再加上抽烟男与李杰挨着,所以最后排位就确定了,即:龚何雷唐李米。所以凶手在冯威胁有证据证明真相后,认为自己留下的唯一的证据就是别人手里的承诺书,那凶手就要杀死拿自己承诺书的人,为了避免其他幸存者猜出自己的意图,只死一个的话谁是凶手就很明显,所以杀多个人,但又不能杀四个,所以杀三个。
也就是说,凶手在何蒂与米家慈中间。但是这两个人的条件几乎一样,那么就存在这样几种可能了。其一,米家慈有脸盲,只记得自己的承诺书给了一个男性,但不知道具体是谁,所以杀死剩下三个男性。其二,何蒂利用米家慈可能是脸盲这一点故意杀死另外三名男性诬陷他。如果从动机角度思考,何蒂是凶手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媒体报道说高跟鞋是她提供的,在冯某眼中她不可能被排除在外。若是媒体的配图上有他们当时的座位图,空位在何蒂与雷恺和间,冯某更会认为何蒂是凶手。所以何蒂无论如何都是有更明确动机的人。
最后考虑龚华庆的动作,他发现钢笔写的字在水晕染过后看不清,而当时在海上,水汽足,到处都是湿的,所以只有铅笔写的那张纸有字迹留下,也就是只有雷恺和写的,李杰拿到的那张纸有字。米家慈和李杰一个打火机一个头灯监视整个过程,所以他们知道铅笔写的给了谁。所以米家慈可以从凶手中排除,凶手就只剩何蒂一种可能性。
至于何蒂为什么要杀这三个人,只能倒推,龚华庆是给她承诺书的人,雷恺和是她给承诺书的人,所以这两个知情人都得死,她自己拿的承诺书没字了,雷在她下家用铅笔写,所以她要把有字的那张处理掉,所以杀李杰偷承诺书,为了防止意图明显,三个人家都翻乱。留一个米家慈不让自己成为最明显的凶手,大概就是这样。总结下来,凶手是何蒂。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匿名
发表于 2023-7-23 14:33:57 西藏 | 2023-7-23 16:05编辑
此为分析分析
mmexport1690093987642.jpg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5:41:13 浙江| 发自安卓客户端
事故发生的那晚,按照剩余的救生筏和疏散人数来看,每个救生筏都应该为满员状态,为六人。而幸存救生筏上的人数却只有五人,少了一人,缺少的一人为唐莎莎。
那晚六人一起坐在救生筏上等待着救援,唐莎莎在事故发生时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带着未婚妻送她的礼物:高跟鞋上了救生筏。而米家慈的满口的烟味顺着风飘到了唐莎莎那,她本能的躲避,又因为海水的涌动,救生筏颠簸高跟鞋不小心戳破了救生筏,发生了漏气,引起了李杰不满,发生了争执,不小心将唐莎莎推下了救生筏,在这个过程中李杰的左臂受伤,筏上的人则眼睁睁看着这件事发生,为了自己的安危选择了见死不救。可筏体还在漏气,碰巧一只高跟鞋掉在了筏上,就用它堵住了洞孔,对外说是何蒂的鞋子。在即将获救的时候每人都写下了承诺书,当成把柄。而船上的人只剩他们五人生存,所以没人知道筏上其实有六个人。
由易老冤家和唐莎莎可以联想到冯唐易老这个词,可以知道唐莎莎的未婚夫姓冯。在唐莎莎死后他一直暗中调查当晚的真相,怀疑起了那五人,并根据书中那几则日记的精美影印,确认了最终的真相。在第二天杀了那三人,找到了当年的承诺书,公布了当年的真相。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6:04:12 山东| 2023-7-23 16:17编辑
沉船后事件梳理(括号内文字为推理依据):

一、船只遇险
2000年8月23日傍晚8点42分,船长发出逃生指令后,有6人分到一条救生筏(根据00小节:救生筏每艘可乘坐6人,21艘已全部部署,其中100名乘客、26名船员成功疏散至救生筏上,均已脱离主船体。根据21*6=100+26=126推断)。
案发救生筏乘坐有探险爱好者李杰、年轻画家雷恺、女大学生何蒂、作家龚华庆、大老粗米家慈、美妆网红唐莎莎(幸存者身份姓名原文均已给出)。
救生筏上的第六人是唐莎莎的推理如下:
1.唐莎莎刚得到了珍惜的礼物(8月22号晚上11点25分展示未婚夫在她上船前寄给她的神秘礼物)。
2.唐莎莎未婚夫姓冯(唐莎莎很喜欢把自己与未婚夫戏称为‘易老冤家’。根据‘冯唐易老’成语可以推断)。
3.疑似唐莎莎未婚夫的冯姓男子要为当年的罪行报仇(图书签售会冯姓男子扬言报复幸存者当年的罪行)。
4.按正常逻辑,冯姓男子说的“为当年的罪行报仇”,可以分为“当年”“罪行”“报仇”三部分。
4.1“当年”是指VT号遇险的2000年(根据冯姓男子的发言同时牵扯5幸存者,且在沉船回忆录签售会上提出推断)。
4.2“罪行”是指船上人员死亡(根据4.1的推论,“当年”是指VT号遇险的2000年,因为是在沉船回忆录签售会上提出,所以不论是破坏船只、谋杀、伪证、教唆还是其他犯罪行为,此处的“罪行”可以推断为与VT号人员死亡有关)。
4.3“报仇”是指为救生筏上的第6人报仇(根据4.2的推论,冯姓男子要为VT号人员死亡报仇,且报仇对象是幸存的5人。但因为船只沉没是船长误判导致、大多数死者也是因船只沉没后的自然因素死亡,按正常逻辑报仇对象均不应为当前的5位幸存者。但根据幸存者所乘坐的救生筏有6人,可以推断出冯姓男子是要为第6人向5位幸存者报仇)
4.4根据4.3的推论,冯姓男子向5位幸存者报仇需要知道幸存救生筏上有第6人,且明确第6人和自己有关系。(根据文中给出的船只遇难时的情况,除幸存者外的人无法直接得知救生筏上有第6人,并且知道第6人的身份。此处有两种可能,可能一:幸存者主动告知冯姓男子第6人的信息;可能二:冯姓男子通过间接手段得知第6人的信息。)
4.4.1可能一:幸存者主动告知冯姓男子第6人的信息(如果幸存者主动告知信息,那么可能的目的有二:一是心有愧疚,向第6人的亲属告知实情;二是谋取利益,通过告知第三者信息为自己取得利益)。
4.4.1.1一是心有愧疚(首先幸存者无法得知第6人亲属信息,其次即是得知亲属信息并告知实情,亲属的报仇也不会拖到一年之后,该可能排除)。
4.4.1.2二是谋取利益(因为幸存者都是出于报酬丰厚才出席签售会,存在为了谋取版税威胁作家的可能,又因为自己有把柄在其他人手中,不能直接出面,所以找第三人出面威胁作家,排除自己的嫌疑。但如果是谋财,则不会在新书发布时立刻杀害作家,文中也并未给出著作权继承的相关信息,该可能排除。)
4.4.1.3根据4.4.1.1、4.4.1.2推论,4.4.1排除。
4.4.2可能二:冯姓男子通过间接手段得知第6人的信息(幸存者外的人得知当年信息的渠道仅有作家小说、事故调查、新闻报道三种。首先小说中不可能描述第6人的信息;其次事故调查一般人无法获取,且集中在沉船本身;最后是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除了幸存者的信息外,只有救生筏和高跟鞋,救生筏不具备个人属性,由此推断冯姓男子是通过高跟鞋得知第六人信息的)
5.根据4的推论,冯姓男子是看到了救生筏上的高跟鞋,推断出当时有第6人在,且这第6人与自己有关。根据1、2、3的推论,可以判断出冯姓男子是唐莎莎的未婚夫,高跟鞋是唐莎莎8月22日展示的未婚夫送的礼物。救生筏上的第六人是唐莎莎(当此处也存在高跟鞋是别的女士所有,第六人是文中未提到的女士,冯姓男子是这个人的家属的可能,但文中所给信息未明确指向该种可能,不予考虑)。



二、坐上救生筏
逃生混乱中,根据我在“一、船只遇险”中的推论,6人(含唐莎莎)分到同一个救生筏,唐莎莎珍惜未婚夫送的高跟鞋,所以就穿上高跟鞋上了救生筏(逃生时间紧张,背包、箱子无法携带,手里拿着鞋子不利于在人流中穿行,作为美妆博主,穿高跟鞋跑步、上救生筏应该可以实现),6人顺利驶出沉船区域,在海面漂泊。此时6人座次如图所示:
人员座次推理过程如下:
1.美妆网红唐莎莎(文中01小节提到黑影蹲起来移到旁边的空位堵住楼气孔,空位置就是已经离开救生筏的唐莎莎,该位置设置为1号)。
6.探险爱好者李杰(黑影坐到唐莎莎的位置后,邻座掏出了探照灯,推断是探险爱好者李杰,坐在6号位置)。
3.女大学生何蒂(擦好眼镜的男子也尽量左倾身子,拿到了女孩递的高跟鞋,推断女孩是女大学生何蒂,坐在眼镜男左手边3号位置)
4.作家龚华庆(发现救援船后,已换到唐莎莎位置的眼镜男对面有人发话,拿出笔本印泥让大家写承诺书,且自己写完后递给女大学生何蒂,由此推断他是作家龚华庆,坐在4号位置)
2.年轻画家雷恺(文中幸存者只有他戴眼镜,自带小画筒,没有换座前是在2号位置)
5.大老粗米家慈(文中写到满嘴烟味的男子也摸索出了打火机,他和探照灯男子成为了整个仪式的监督员,此时作家已经写完承诺书、大学生和画家正在写,其余人员位置以确定,米佳慈就是5号位置)



三、救生筏命案
众人在救生筏坐稳后,因为风浪大家左摇右晃,推测此时唐莎莎的脚提到了其他人,众人发现她穿着高跟鞋,要求她脱掉,以免破坏救生筏。随后众人起了争执,发生打斗(主要是和探险家李杰,文中03小节提到“李杰那黝黑的左臂上浅浅的几道陈旧伤痕”)、打斗过程中,唐莎莎踢破救生筏底、一只鞋子留在船上,摔出救生筏,而其他人也没有施救,任由她溺水身亡。



四、救生筏谋划
5位幸存者在救生筏上签署承诺书的过程不再赘述,与文中01小节描述一致。
其中有两处细节值得一说:
一是画家用了自己的纸笔,根据描述可知,最终作家、大学生、探险家应该是在本子上书写;画家和大老粗都是用铅笔画纸书写。除了作家是先撕下纸张再写字外,其他在本子上写承诺书的人没有具体写明撕纸的顺序,存在探险家书写时,承诺书内容印在空白页上的可能。
二是承诺书的内容,作家要求彼此写出有效把柄按手印给下一个人,但5人之前互不认识,写下自身的秘密也无法求证真伪,所以承诺书的内容应该是5人各自承认害死唐莎莎。



五、图书签售会
(一)冯姓男子在看到当年的新闻报道得知高跟鞋的样式,应该就怀疑过唐莎莎上了救生筏,但一直没有证据。当作家的小说发表,男子看到整部书都完全没有提到唐莎莎,就认定幸存者有问题(文中02小节提到“内附有龚华庆当时随身携带的记事簿中几则日记的精美影印。”存在探险家的承诺书内容有部分印在日记上的可能,或许内容不完整但可以依稀辨认出“唐莎莎”字样,所以让冯姓男子确认唐莎莎死亡存在疑点)。
(二)被威胁后,作家龚华庆应该不清楚冯姓男子的身份,但无疑是知道自己当年的罪行可能泄露,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承诺书被曝光。懊悔之际,发现墨迹会被雨水晕散,回想起当时只有自己和画家有防水器具,其他人保管的承诺书,尤其是自己留给女大学生的承诺书应该被海浪打湿无法辨认,所以又放心下来。(文中03小节提到“龚华庆跌坐在台阶上,那本陈旧的记事簿也从手中脱落,面朝上打开。突然一阵闷雷,雨丝稀稀拉拉地降落,可龚华庆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本子上漆黑的字迹开始晕散。像一场无限蔓延的噩梦。龚华庆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神色放松了不少,只是目光说不出地阴森冷酷。”)



六、最后的报仇
冯姓男子一年后才实施报复行动,一是因为签售会之前对当年事故的信息掌握不完整,无法确定唐莎莎的死亡是否与幸存者有关;二是当时媒体对幸存者应该保护了个人隐私,男子不清楚他们的长相、姓名。
根据文中04小节“一周内,五人中的李杰、龚华庆、雷恺和三人相继被人杀害,事后死者家中也均出现翻找偷盗的痕迹。”描述,先杀的三人分别是探险家、作家、画家,推测是这三人小有名气,易于查到个人信息。翻找盗窃的痕迹推测是得知了承诺书的事情,找寻真相。
至于冯姓男子如何知道承诺书,可能有二,可能一:幸存者主动告知冯姓男子承诺书的事情;可能二:冯姓男子通过间接手段得知承诺书的事情。
可能一排除理由与我在“一、船只遇险4.4.1”中回答相同,可能二推测是通过日记印记得知,理由见我在“五、图书签售会(一)”中的推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6:07:06 江苏
首先,由00中船长等人的对话可知:1.被疏散至救生筏的共有126人  2.可用救生筏共有21个  3.每个坐6人所以人数刚刚坐满  4.没有出现死亡失踪。但是得救的那艘救生筏上只有5个人,代表其中有一个人是在VT号沉船后在救生筏中掉下海(被杀害)的。并且这5人坐的救生筏在漂流过程中出现破洞不能用了但前文交代21艘救生筏
是可用的,所以是在VT号沉船到漂流这段时间中发生意外并出现破洞的。
  其次,救生筏中的出现的高跟鞋是个突破口,5人中只有一个女大学生,这个女生还是穿着休闲运动外套、运动长裤和白袜子所以这个高跟鞋不是这个女生的鞋子而是那个消失的第六人的鞋子并且可以推出她是女生且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品味。结合5人在即将获救的20分钟内的对话可知他们那晚都犯了罪(杀人),推测与消失的第六人有关。救生筏的破洞能被高跟鞋填上,代表这个破洞正是由高跟鞋戳的
  然后,04中的剧情是冯某报复这些人的,代表他应该与救生筏上消失的第六人有关系(也跟5人犯下的罪行有关)。
  最后,结合所有情报可以大致推出沉船后的真相:消失的第六人是砂糖儿,冯某是她的未婚夫。救生筏的5人联手将砂糖儿陷害,在砂糖儿反抗过程中用高跟鞋戳破了救生筏但她还是被推如海中,在黑暗中留下了另一个高跟鞋。随后破洞被发现,有人的手电筒照到高跟鞋并用高跟鞋堵住洞。这双鞋其实就是砂糖儿的未婚夫(冯某)送她的礼物,所以在国外的冯某在新闻上看到那个高跟鞋就明白砂糖儿做过那艘救生筏但被杀害了。过了一年,冯某回国后在小说发布会上开展了报复,杀害三个人并且找到了记事本了解到了真相。只杀了三个人可能是因为杀害砂糖儿有关的只有这3个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8:22:21 河北| 2023-7-23 19:28编辑
救援船有21艘,每艘船可容纳6人,上船的乘客有126人,那么每一艘船都应当是占满的才对。但龚华庆那艘船却只有五人,说明有一个人被扔下了船。何蒂是五人(何蒂,龚华庆,米家慈,雷恺和,李杰)中唯一女性,但是她却穿着运动外套和运动长裤,没人会搭配高跟鞋这么穿,所以高跟鞋是掉下船的人的。一般人不会把高跟鞋特别拿到救生艇上,除非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高跟鞋是礼物,而题目中唯一符合条件的人是唐莎莎。唐莎莎并未向公众展示礼物的真实面目,即使有了新闻报道拍摄高跟鞋的照片,大众也不可能知道那是唐莎莎的东西,因此能够明白龚华庆等人罪行的只能是唐莎莎男友“易老冤家”,也就是冯姓男子。所以事情的真相是:五人当时与唐莎莎一同上了救生艇,但是中途五人杀死唐莎莎,唐莎莎挣扎时将救生艇戳出小洞并留下了一只高跟鞋。五人用高跟鞋堵住了破洞,但也在被发现时留下了照片,冯姓男子看到报道后认出那是唐莎莎的鞋,并从沉船中依然有人与救生艇上并没有坐满这两点中推断出唐莎莎被五人杀死,因为当时在北欧留学,因此并未立刻复仇,一年后五人重新聚集,冯姓男子也展开了复仇。翻盗的痕迹则是冯姓男子在寻找五人当年的保证书,杀害顺序正是保证书传递的逆序。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18:40:01 浙江
引用
”……这是VT号,沉船沉船,请求紧急支援!我再重复一次,这是VT号,沉船沉船,请求紧急支援!我们现在处于……航线,坐标……” 船长用无线电徒劳地咆哮,这是他最后的义务。
而事故发生的地点周遭并无其它船只接收求救信号,救援工作并没能第一时间展开。
       船长用无线电呼叫过,后面新闻报道却说事故发生的地点周遭并无其它船只接收求救信号。说明船只的无线电系统当时出了故障。
引用
船上乘客100人,船员30人,没有出现死亡失踪,其中100名乘客、26名船员成功疏散至救生筏上,均已脱离主船体。
      126人,21艘救生筏,每艘救生筏可坐6人,应该每艘救生筏都刚好坐满才对。可是他们获救时只有5人,并且他们都没有提及第六人,所以第六人可能上了救生筏后由于某些原因,被他们扔了出去。龚华庆看到李杰左臂的旧伤痕时,不禁打了个寒颤,迅速移开了视线。这个旧伤痕很有可能就是当时与第六人打斗时留下的。
        当时救生筏上的六人按顺时针的顺序应该是:雷恺和(眼镜男),第六人,李杰(探照灯男),米家慈,龚华庆,何蒂(女大学生)
引用
看到他从衣服内掏出了一个塑封袋,倒出了一本记事簿、一支钢笔和一盒速干防水印泥。
在事故后短短半年间便已经写好了初稿。
       当时龚华庆准备好了塑封袋,速干防水印泥,又在事故后半年就写好了小说的初稿,说明他其实早做了准备,这次的事故他是知情的,甚至这次的事故就是他策划实施的。博主唐莎莎的未婚夫也可能是他,上船前寄给她的神秘礼物,有可能就是达成这场事故的工具。        发布会上的冯某可能是当时的第六人,当时的他并没有死,并且最终也获救了,得知发布会的消息后,便来到了现场,获知了他们五个人的信息,然后进行爆料,杀害报复。也可能只是何蒂,米家慈请来的演员,为了制造他们五人之间的猜疑和恐慌,然后找机会杀害其他人。
        三人家中的翻找偷盗痕迹可能是凶手在找当时写下的承诺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3-7-23 22:29:25 广东| 发自安卓客户端
01.救生筏底处破洞明显是高跟鞋所扎,救生筏上的人都想得到救援,因此这只能是在无意中扎出的。据船员报告可知船上总共130人事故发生时,只有21艘救生筏,每艘可乘坐6人,除去留在海底的四名船员可知这21艘救生阀上都坐满了人。然而,这艘救生筏上却只有五人。五人中唯一一位女生是运动装,因此,这第六个人应该是高跟鞋的主人  据文中可知,使用救生筏或救生梯等设备时为了安全应先去除任何足具。ta不顾安全,将高跟鞋带上救生阀,无疑会遭到救生阀上其他人的反对。然而作者在文中为何用大量笔墨描述探照灯男子情绪相比于其他人的大幅度变化?我想这是为了突出探照灯男子易被情绪左右而做出过激行为。因此,我认为探照灯男子极有可能与这第六个人发生激烈的争执,此时救生筏又十分颠簸,这第六个人应该是在争执中不慎落入海里,下海救人就意味着自己求生的机会也变得渺茫,这应该就是"那一晚"他们所做的事。那位十分冷静的男子说   他们是真正意义地在同一艘船上 并要求其他五个人像他一样写保证书,并交给下一个人保管,意图十分明显,他应该是想以此掌握救生筏上其他人的把柄,确保黑夜里的罪行会被掩盖


02.报道中说幸存五人中,探险爱好者李某召集其余四位幸存者,应该是当晚五人写保证书中内容。文中也提到唐莎莎每日更新分享时装搭配等时尚资讯且在最后一次更新配图中的礼盒是未婚夫在她上船前寄给她的礼物,这个礼物极有可能是时装搭配之类的礼物。唐莎莎喜欢把自己与未婚夫戏称为易老冤家,这种昵称也体现出她与远在北欧的未婚夫情感之深,这份礼物对她来说应该十分重要。结合01章节中这第六个人在不顾安全的情况下将高跟鞋上救生筏,我大胆认为这第六个人就是唐莎莎。得知未婚妻的死讯,这位远在北欧的未婚夫应该会将此事查明,因此在03章节中冯姓男子的身份他嫌疑极大。第三则新闻中作家龚华庆是航海事故中幸存者之一,对小说的介绍还提到此人随身携记事簿,他应该就是那位带记事簿的男子。他在事故后短短半年便写好引起轰动的《劫后》初稿,在此之前,他也并无成功的代表作品,因此,在01章节中他要求众人写保证书的目的之一,应该也是为了自己得救后谋利。还有对于遇难者家属与民众认为沉船事件不适合拿来做文学创作以及一些斥责,拒绝表态也说明了他写作的意图极有可能是给真相蒙上一层层薄纱。


03.休息室内米家慈公然调侃何蒂的装扮素,在龚华庆进来后,先贬后褒强调他飞黄腾达,可见他用钱财来衡量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李杰双手强壮左臂黝黑,是02章节中提到的探险爱好者李某。发布会上冯姓男子显然为"那一晚''他们所做的事来报仇的。透露自己姓冯也是为后面在网上称自己有证据使五人有心理压力。但那一晚五个人都写了保证书,为何冯姓男子会知道此事?五人中定有人将此事的内幕说出。嫌疑人有两个。首先是何蒂,发布会上知道了冯姓男子后在休息室中她翻看龚华庆的小说直至疲倦,有可能是为让自己显得自然些,不让其他人看出自己有异样。米家慈也有嫌疑,知道冯姓男子的事后局促不安可以理解,但他硬撑张扬不羁的面孔。为何他会表现得如此矛盾?我想他有可能为财而''卖''出那一晚的事故隐情。


04.冯姓男子得到了五人中一人的保证书,在网上高调声称自己把握证据。但因只有一张证据还不够充分,所以在一周内,文中的三名男生相继被杀害,死者家中偷盗的痕迹,应该是在找保证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