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电击死浅说
查看:
2636
|
回复:
3
[刑侦法医]
电击死浅说
简洁模式
5423
发表于 2009-10-7 14:21:45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生产建设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东西。然而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又无情地使多少不懂得它和不慎使用它的人命归黄泉,而个别不法之徒甚至有意利用它来进行犯罪活动,因而随着电的日益普及,在当今谋杀案的档案里,又增添了一类以电为谋杀手段的犯罪。作为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医学,自然而然地增添了一项检验电击死伤的内容。
因电流的作用而造成的人体损伤,叫电击伤。因此而造成的死亡,叫电击死。一般说来,电击伤和电击死的形成,取决于作用人体的电流强度。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强,人体受到的损害越重,越易导致损伤和死亡。在通常情况下,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交流电达到70~80mA时,直流电达到200~250mA时,就具有危险性,可导致损伤甚至死亡结果的出观。
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强度,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电流的种类、通电时间、通电方式、机体状态等密切相关。或者说,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受上列诸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
一、电压
电压是指带电体或导体在电路中不同部分间的电位之差,它形成电流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的趋势,根据电压高低的不同,电可分为低压电、高压电、特高压电和超高压电。
民用电一般为110~220伏的低压电,对人体己具有危害性。有时甚至在110伏以下的电压情况下,也可能被电击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强度与电压高低成正比,即是说,电压越高,电流强度越大,也就越危险。
二、电阻
电阻就是人体或物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电流强度越小,因而危险性也越小。如同是在200V电压下,当机体电阻为2000Ω时,电流强度为100mA,可导致死亡结果的出现。当电阻为200000Ω时,电流强度则为1mA,对人体来说就无危险。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会受到人体各种组织的阻碍。不同体质的人,同一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同一组织在不同状态下,对电流的反应和抵抗能力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如贫血、神经衰弱、体质过敏者,对电流的阻碍和抵抗能力比正常人低。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体干燥皮肤的电阻可高达8000~400000Ω,潮湿皮肤的电阻可降至500~5000Ω。骨骼的电阻可高达900000Ω,而肌肉组织的电阻只有1500Ω左右,血液的电阻才185Ω。
三、电流的种类
根据流向的不同,电可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交流电,如我们日常照明用的电流,它是流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如电池中的电流,它是沿着一个不变的方向传导的电流。一般说来,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尤以每秒电流频率为50~70次的交流电,其危险性最大。因此,通常电击事故多由交流电引起。
四、通电时间
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愈长,电流强度愈大,所致损伤愈重,危险性愈大。比如说,高压电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以不致有生命危险,而低压电较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则可造成死亡结果的出现。
此外,电流通过人体的方式(是单极性接触还是两极性接触),电流在体内运行的途径,电流与人体接触情况(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的紧密程度)等的不同,对人体的损伤和生命危险性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为两极性接触,电流通过心、肺、脑等重要器官,或者电流与人体接触面既宽又紧,则危险性更大。
电击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作用于心脏后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和电流作用于延脑或呼吸肌引起的呼吸中枢麻痹或呼吸机能障碍。心室纤维颤动通常是由低电压的电流引起的,而高压电流常引起呼吸麻痹,还可引起心脏骤停和继发性休克。电击后可能出现假死现象,也就是由于呼吸停止而引起的电流性昏迷,如果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常常可以起死回生。
在检验电击死的尸体时,通常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电流斑
是在电流出入口皮肤上,由于电流热(120℃以下)的作用所形成的典型性烧伤,又叫电流标记。典型电流斑为直径为6~8mm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灰白色斑块,状似火出口,边缘隆凸,央中凹陷,斑痕质硬而干燥。电流斑是电击死伤的特异性征象,但它通常发生在电极与人体接触面较小的情况下。在电极接触面较大的情况下,则不易形成电流斑。
电烧伤
在电压高、电流作用时间长、触电部位温度高的情况下,易形成电流烧伤。电烧伤可以使电流斑颜色变成黄色、灰褐色或褐色,甚至炭化变成黑色。电烧伤不仅可以使表皮剥脱,肌肉组织崩裂、脱落、肢体断离,有时甚至可伤及骨质,使骨组织溶化成骨珍珠颗粒。另外,严重的电烧伤还可见到毛发烧焦、衣服烧着或撕碎,手表、钮扣、鞋钉等金属物品的溶化现象。
皮肤金属化
当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时,金属微粒沉着于人体皮肤或组织深处,这种现象叫着皮肤金属化。由于接触皮肤金属的不同,所形成的皮肤金属化颜色也就有别。如铜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淡绿色或黄褐色,而铁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灰褐色。电压愈高,电流作用时间越长,皮肤金属化现象越明显。
此外,电击死尸体还可检见一般窒息征象和内部器官损伤征象,如尸斑呈暗紫红色、心外膜出血、肺膜、脑膜出血、水肿等。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5608
发表于 2009-10-7 23:18:05
最近发现自己推理无能。。。
所以来这里补充电力。。
顺便补充一下关于电的OOXX:
当人发生触电事故时,人体对电流大小所呈现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
什么是感知电流呢?感知电流就是通过人体的50~60HZ的交流电时,会让触电者感觉到麻刺和疼痛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是触电后,人体也可以忍受又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并且能自主摆脱电源的电流;致命电流是电流通过人体时,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危及触电人的生命的电流。
摆脱电流也是因人而异的,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的平均摆脱电流为10.5mA。据有关数据及经验显示:当人体通过的电流增大到50~80mA时,就会让触电人心室震颤,当电流增大到90~100mA时,就会让人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在电流大于5A时,心脏立即停止跳动,呼吸立即中断。
6549
发表于 2010-5-30 23:52:46
好复杂,不过挺有用的,谢谢了
7890
发表于 2010-5-31 12:05:40
有用处,收下了,谢谢LZ。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案发现场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