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6|回复: 1

[知识科普] 表演性人格障碍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9-6-16 16:53:3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极端情绪化,易激动。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她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用事。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由于情绪反应过分,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面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
    表演型人格障碍起源于俄狄浦斯期的发育(即3-5岁),当异性父母过分地助长一种明显的情色关系,儿童害怕会失去这种兴奋或害怕来自同性父母的报复。这一冲突导致稳定的性格形成,表现为夸大的幻想和表演性的许诺并伴随着对真实分析的抑制和显示能力的减弱。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基因和家庭环境相关。研究显示,成长在对孩子缺乏关爱与期望、性滥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发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碍。此外,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发表于 2019-6-17 19:34:1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遇到了这种人,研究新课题。不错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