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光芒 不论是破案,还是抓捕犯人,其实并不困难。 要如何处理这个案件,以及要怎么样惩罚犯人才是难题,而且案件一旦发生,便不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受害人失去的东西永远无法挽回,犯人就算接受惩罚后改过自新,也很难再次踏入社会。 不论如何,犯人一定会受到惩罚,杀人犯也终会被判决死刑。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性的,警察的责任必定是调查真相,惩罚犯人。 而杀人就是杀人,什么理由都不能够饶恕。 江久慎打开铁门走进档案室,经过宽敞的过道,来到了放着案件资料的某一处。 微弱且泛黄的灯光下是一个狭小,昏暗的小道,两侧列着巨大柜子,柜子高度直到天花板,每一层都能放下众多的纸箱。 空间过于狭小,他艰难地缩着高大的身体抬出一个纸箱,走到平时管理档案的警员所待的地方,放在柜子边的简单桌椅。 打开纸箱的盖子,久慎从其中拿出数叠资料放在桌子,他从第一份开始慢慢翻阅。 【警察遇袭事件】 事件发生在1996年1月23日当晚,一名巡警离开警局在回家路上时被歹徒枪杀,凶器则是巡警身上的配枪。 街道监控头清清楚楚录下了歹徒犯案经过,可是因为他戴着头套无法看清相貌,以压倒性的力量单手抓住巡警的脖子将其拽到在地上,夺过手枪朝着脑袋射击。 歹徒带着手套,没有留下指纹,逃走后便消失匿迹。 死去的巡警名字是林南峰。 巡警配枪的理由是什么?久慎对此充满疑惑。 他跳过尸体的详细报告,翻阅开当时负责调查的警察所记录下来的各种相关人员的言论。 警察内部某位高层人员的宣言要求停止调查这个案件,理由是虽然只是巡警但身为警察却被歹徒夺枪杀害,这种有辱警方威信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就这么持续曝光。 果然这背后是有隐情的吗,久慎心想这已经不算是证词,负责此案的警察被上层威胁了。 死者妻子的证词表示自己丈夫是一个诚实,不会遭人怨恨的普通人,杀害他的歹徒一定是怨恨警察而不是怨恨他丈夫。在案发的几天里丈夫也没有出现异常的行为,被人杀害这件事让她十分惊讶。 实际调查后,巡警南峰确实与他妻子说的一样,作为一个巡警安分守己,不可能会遭人怨恨。 同事以及父母对他的描述也都差不多,是一个不会遭人怨恨的好人。 只是随机杀人吗?久慎继续翻阅。 警察被枪杀,犯人逍遥法外的新闻在当时早就传的沸沸扬扬,最先传出消息的是与警方密切合作的某个记者。 我知道谁是犯人。这个记者后来接近负责此案的警察,在他耳旁嗡嗡作响,可能在你们警方和他的家人眼里,巡警南峰可能只是普通的好人,但在一些人眼里可能是恶人。 说不定还会有下一个警察死在歹徒枪下。 在某个杀人案里与巡警南峰相识的死者家属得知他被枪杀后,面对警方盘问时满是对他的感谢。 女儿被人杀死,他身为父亲非常感谢南峰当时在案发现场逮捕了犯人。失去女儿而满头白发非常憔悴的父亲被询问时满满是感谢之意,没有丝毫参考的地方,只是加深了南峰是好人的印象。 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被歹徒袭击杀死,久慎此时几乎能肯定最后是以随机杀人而结案,记者的言论只是代表社会民众的抱怨吧,或是对警察的挑衅。 虽说可能是无关紧要的案件,负责此案的警察为了得到更多线索去调查,简略查阅案件相关资料后他找到了当时负责为犯人辩护的律师。 犯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时我只是赞同法庭的辩护判决了犯人死刑。可是犯人却在进入监狱里后就自杀了,这可不关我的事情。 律师如此轻描淡写的说着。 律师之后,负责此案的警察找到了犯人的父亲,询问对逮捕了他儿子的巡警林南峰有什么看法。 犯人的父亲面如死灰,他站在家门口,并未让警察进入。 他颤抖着递出一封信,信中写着让人一时难以理解的话。 【杀了我吧,案件就能够重新开始调查了】 寄信人是巡警林南峰。 此时江久慎已经知道案件大致真相,他把资料放回纸箱里,再次走进只有微弱光线昏暗的小道,抬着纸箱推入巨大柜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