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7|回复: 0

[知识科普] 心流理论心流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9-5-3 04:44:2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心流(英语:Mental flow)
定义:将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的感觉
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心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米哈里齐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这种工作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1.创意的空间排列。
2.游戏场的设计。
3.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
4.目标群组聚焦。
5.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6.以视觉化增进效能。
7.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易带来心流的活动
1.棋类活动
2.篮球
3.双人舞
4.攀岩
5.编程
6.认真专注地进行任意一种活动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类似概念与运用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
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如何才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

如果你根据之前罗列的状态,认为自己从未进入过心流的状态,并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体验心流。那么以下的Tips可能可以有所帮助(Cherry, 2016; Csikszentmihaly,2008):

1. 尝试更多的事情。

正如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说,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内在动机存在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是并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的。

2. 对“挑战”与“技能”的评估与调整。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心流的状态。

3.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

当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不会左顾右盼、犹豫拖延(Lee, 2005)。而寻找反馈,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反复碰壁而消耗热情与精力。

4. 另外,在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时,以下的小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Carter, 2015):

明确拆分任务进程表,清除杂念:当开始做一项任务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件事、还有哪些任务尚未完成等等念头使得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事。因此,用清单列表将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在每次开始一项任务时,对照列表,明确自己目前的进展,能帮助清楚杂念——因为你知道在这个时间里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把这件事做了就好。

减少外界干扰。在你准备开始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东西容易对自己造成干扰,并提前阻止它,例如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暂时屏蔽一些群消息等。

深呼吸、白噪音、轻音乐、或者冥想等都被认为是很好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状态。

心流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努力、实践、学习、练习就能掌握的“幸福”。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是否幸福、以及是否能获得幸福有一些质疑,也许你可以试试这种作为“实践”的幸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前文所说,心流更多时候存在于人们的回溯之中。当你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它时,可能不仅会破坏可能出现的心流,还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忘记自己就跟看见自己一样那么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