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7-13 07:34:15 | 2017-7-13 09:41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孩子们的心灵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事物之一,女人被强暴,她们会夹紧双腿;孩子们的心灵被强暴,他们会屏蔽整个世界。”

某一天雨后,他在车库外发现了个积着雨水的玻璃瓶。玻璃瓶常见也就罢了,但令他兴奋无比的是瓶内水中无忧无虑地扭动的不知名小虫。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小心翼翼地捧着玻璃瓶跑进屋内,与父母分享他的宝藏。


一声尖叫,凝固了他的笑容。一个巴掌,让玻璃瓶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耳边传来父母愤怒的斥责,粗暴地告诉他孑孓蚊子是多么可怕、令人作呕、该死的生物。


他听不到,眼里只有地上仍在一滩水与玻璃碎片中垂死挣扎的小虫。视线也开始模糊,父母的面孔也开始扭曲,变得可怕、令人作呕。


罪行,极大的罪行。 谋杀,冷血的谋杀。


~


某一天雨后, 他骑着自行车。马路上爬满了蚯蚓,它们收到雨水的呼唤,在潮湿的路面上欢快的打滚。


可他看不到,早已看不到。自行车冷血地一闪而过,沿途留下的不只是阵阵疾风,还有一路的肉血模糊。


罪行,极大的罪行。 谋杀,冷血的谋杀。


~


他终是被警察抓到了警局,因为他残忍地杀了好几只小区周遭的流浪猫狗。警察发现他时,他站在一潭血泊之中,一手像拎着一带垃圾似的攥着一只猫的躯体。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水果刀,如此紧地握着,他那修长的手指关节变成了诡异的苍白。


他像是在梦中,一眼不语地任由警察夺过手里的凶器,任由双手被冰冷的手铐束缚,任由自己在空荡荡的拘留室里发呆。他安静极了,在洗去血迹后一副白净少年的模样。


可逮捕他的警察不会这么认为,他可以心有余悸地告诉你,他感觉在少年的眼里,自己也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停止呼吸的生物。


~


还是父亲一脸阴沉地将他带了回家,毕竟是少年,又给了一大笔钱,警察也就放人了。一进家门,沉默的父亲便劈头盖脸地怒骂狂打,母亲早已泪流满面,从厕所冲了出来大声绝望地斥责。他仍像是在梦中,呆呆地看着父母那曾经如此熟悉亲切的面容逐渐扭曲变态,变得如此狰狞可憎,如此怪异陌生。。。


他突然醒了。他猛地想起了那个夏天,那个雨后的下午的感动,及下一瞬间内心某种东西的破碎。令人怀念的童年勾起了泪水,模糊了自己的视线,一如当年。


又回到了现实,父亲雨点般的拳头不停歇地落在他的身上,母亲尖利的哭声死缠烂打地折磨他的耳膜。

父母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它们多么可怕可憎令人作呕,它们该死。

呵,爸爸妈妈,你们现在也是有点可怕烦人,令人作呕呢。那么,你们也死吧。


风一样地冲入厨房,一眼就看到了刀架上一把把诱人的寒光。。。


。。。酣畅淋漓,欲仙欲死  。。。


罪行。极大的罪行。 谋杀。冷血的谋杀。


~


忙活了好一会,落在身上的拳头、窜入耳畔的哭声终于消失了。衣服又脏了,洗了个热水澡,惬意地陷在沙发上。父亲在地板上占了好大位置,他不得不把他挪了一挪,才终于有了伸腿的空间。


他给警局打了电话,应该在路上了。累极了,只得任由挂在眼皮上的睡意带自己逃离。。。


远方的警笛声也不能闯入他的梦乡。


全文完。

1200字之内。
1人评分
+15 英镑 +20 原创度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07:35:2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天津卷】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7-13 08:24:37 | 2017-7-13 08:25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哥呀你昨晚是熬夜了吗,这么早哦。很好看,还是一样带有深厚的意义。家庭婚姻悲剧或者教育方式的错误而带给孩子童年的阴影,最后促成一场,惨烈的悲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09:41:3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现几个错字改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1:39:0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顶一下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5:25:4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22:06:3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最后一顶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7-15 08:04:1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已阅lz的文笔细腻,尤其长于对情感和思想变化的描写,渲染到位,整个故事扣人心弦~
不过私以为本文和“重读”长辈“这本书”关系不大。题目的要点——“读”和意象“书”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与之相比,本文更侧重生命、人性、阴影等方面,是想通过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刻画阴暗的心理和沉重的犯罪。如此丰富的内容,不仅需要情节的拿捏架构,更需要情感线索的绵延铺展,恐怕不是“重读长辈这本书”这个主题以及短小的篇幅所能完美完成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7-26 13:41:34
好看!!!:ywz41: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7-28 21:49:39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发帖际遇
多发几篇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